❶ 中印朗洞对峙,中国二十四小时,六次发声,怎么这几天没有动静了
中国打越南,就是密集发声之后,突然安静下来,几个月后…………
你急什么,日本轰炸珍珠港,美国还拖延了三个月呢。
❷ 中印洞朗对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原因如下:
1、因为印度受到美国怂恿,加之印度这几年国际形势不错,就来牵制中国。料到中国最近要召开十九大,不会轻易出兵,且中国一旦出兵就有可能收美国威胁三线作战,因此印度才如此大胆派兵入侵。
2、中印洞朗对峙的根本原因是领土争端,印度崛起后野心膨胀。
❸ 莫迪就洞朗对峙发声的出发点是什么
近日,在中方连续发出明确而强硬的表态后,8月5日莫迪总算出来表态了,但却仍是在用“和平谈判”来蒙混拖延。
而巴格雷称,“印度一直坚持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边境争议问题,而且这也是印中两国首脑所达成的共识,相信中方也会在此问题上信守承诺。”
期待这一事件可以和平解决,毕竟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损失是无法预估的。
❹ 中印洞朗对峙刚刚结束中国付出什么代价
财力人力物力
❺ 中印洞朗之争是因为什么
洞朗之争,本质是保卫西里古里走廊,走廊连接印度本土与阿萨姆、那加兰和曼尼普尔等印度东北地区。印度东北一失,锡金邦也就够呛了。西里古里走廊最狭处20公里,解放军从洞朗居高临下,进,分分钟控制全局,退,只是一场消耗。
由于中印在中印边境锡金段并没有领土纠纷,洞朗也属于我国领土,印度却打着替不丹出头的旗号,以对印度有安全影响为由,跑到中国领土上撒野,要求中方停工。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看,莫说洞朗地区没有争议,哪怕有争议那也是中国和不丹的事,印度有什么权利插手?印度进入中国洞朗地区,对中国来说是侵入边境,而打着不丹的旗号则是对不丹内政的干涉。
所以印度是害怕中国能够直接威胁到其内陆,所以来制造矛盾。
❻ 中印洞郎地区的对峙原因是什么
起因是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施工,然后印军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阻挠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建设道路。
中国外交部拿出各种证据来证明洞朗属于中国,同时谴责印军的越界行为,并督促印军撤兵。反观印度方面,明显的是理屈词穷,一会儿说是中国入侵了印度,一会又说没有。一会说是帮助不丹伸张领土主权,当时不丹官方的意见与印度还没有来得及达成一致,与是印度又改口说,它进入的地段是中、不、印三国交界点,这话立即遭到了中国的反驳,三国交界点,很明显它就只是一个点,而你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这就不只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一个面。
中印双方的口水仗,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越界的是印度。但据报印度方面已经在洞朗地区做好长期对峙局面的准备,中国外交部表示,这只能证明印方的非法越界行为,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官方正式发出的入侵指示。《印度时报》网站周日报道称,印军已在洞朗争议地区支起帐篷,而且印方一条相对稳定的物资补给线,已经在该地区建立,准备长期拖延。
❼ 洞朗对峙是双撤还是印度单方面撤军
洞朗是中国的领土。洞朗对峙是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过没有争议的已定边界造成的。理所当然应该是印方把边防人员撤回边界线的印度一侧。中方本来就是在自己的领土上修路,何来“撤军”或者“双撤”的说法呢?当然是印度单方面撤军啦!
❽ 中印洞朗对峙
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外交部称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6月18日以来,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引发中印边境局势持续紧张。
❾ 如何看待中印洞朗对峙事件
如何看待中印洞朗对峙事件,有以下5点:
把双方结束对峙和经济方面的交往牵连起来,更是没有理性。中印两国之间一直有经济交往,并且越来越密切,这次对峙也没有影响到经济交往。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中国是用经济手段和印度达成交易的。
前两年,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和菲律宾、越南的关系也非常紧张,但也没有影响到双方的经济交往。即使中国有能力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战略问题,那么也表明中国的强大和外交的文明性。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灾难,不过很多人还是希望用战争和冲突来解决问题。这是人类的悲剧之所在。当然,这不仅仅发生在中国,而且也发生在印度,或者其他很多国家。
“阴谋论”根本站不住脚。如同这些愚昧者自己都说了,中国对印度是贷款,而不是赔款。如果贷款是表示服软,那么现在世界上到处服软的国家就是美国,因为美国的银行体系给全世界其它国家提供的贷款最多。按照这个逻辑,美国就是当今世界第一弱国。实际上,随着中国的崛起,尤其是“一带一路”的继续,中国给其他国家的贷款会越来越多。
“撤离”不是割地,印军如果已经退出了我国领土,我国军方没必要继续“站在”原地和印军“对峙”。用“撤离”来描述我国军队完成任务后离开对峙现场没有任何问题。自媒体牵强附会的咬文嚼字不过是哗众取宠,显示出自我愚昧的一面。
这些自媒体称印度向我国贷款修铁路,配合我国“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印度服软,这种在逻辑上根本没有理由的言论会在国内互联网上竟有那么大的市场,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朴素的民族主义情绪或者爱国主义情绪经常被利用,转化成流量和商业价值。
中国应对的策略,有以下7点 :
中国目前阶段的核心利益仍然在南海,然后是东北亚,东海,台湾,中东,最后是南亚。中国不可能因为南亚的跳梁小丑而打乱整体战略的整体布局。
中国继续保持在南海既得的同时(比如王毅部长在7月24日正式开始访问菲律宾等国),在东海、东北亚方面接连做了几件事:7月4日朝鲜试射针对美国的洲际导弹,美国在称不排除武力解决朝鲜问题同时指责中国上半年与朝鲜的贸易增加了40%。
而到了7月17日韩国就正式提出与朝鲜举行军事会谈的想法,很显然,这一次是朝鲜明目张胆则直指美国的“挑事”,但另一方面的美韩却在极力缓解东北亚局势,再说的直白点,这表明中国准备在东北亚提前解构对美韩尤为重要的西太平样安全体系。
在7月4日朝鲜试射针对美国的洲际导弹而美国根本无力反应、韩国出面急于缓解东北亚局势这一明确事实后,所有人也看清了这么一个问题:在美国陷入中东问题施压伊朗,俄罗斯的时候,背靠中国核心利益方向、则美国必然示缓。于是7月5日,巴基斯坦试射了多枚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新型“NASR”短程弹道导弹,几天后又公开摧毁了印军2个哨所。
中国在中印军队对峙的情况下,将上万吨后勤补给物资,从四川,青藏高原地区运向西藏,目的地却并非中印对峙的洞朗地区,而是西藏北部靠近克什米尔地区。很显然,这表现,中国根本没把印度号称的可以同时与中国、巴基斯坦打“2.5”战争的狂妄放在眼里,中国准备的是在克什米尔支持巴基斯坦与印度对决。
在中东,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出征中国首个海外军事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
在同一时期,在印度洋,印度称印度海事监控飞机检测到14艘中国军舰在印度洋不同寻常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