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医院知道误诊,病历卡一字未写,在法律上怎么说这个事
摘一篇供参考:
医院误诊的法律责任
一、误诊的概述
1、临床误诊的涵义
临床误诊是指医生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因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作出了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病情的结论,即医生在认识疾病过程中期望认识其本质而实际与疾病本质发生了偏离的现象,即医院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而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害。
2、临床误诊的分类
临床误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责任性误诊,另一类是技术性误诊,无论责任性误诊或技术性误诊,其性质者属于医疗过失,前者是失责行为,后者是技术行为。
责任性误诊是指医务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导致误诊,该成立的前提需有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误诊和疏忽大意的误诊;技术性误诊是指医务人员因缺乏应具备的技术和经验导致的误诊。因此,判断是否误诊误治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医生在诊断中有无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不认真询问病史、不详细进行体格检查、不认真分析病情、不完成应该进行的检查项目、过于自信不听取他人意见,鲁莽行事不向上级医师请求汇报,不顾病性疑难危重不及时会诊、转诊而酿成误诊误治。二是医生不钻研业务,技术水平低下,与其技术职务完全不相称,对可以认识的疾病未能认识,对可以治疗的疾病造成误治,使病人疾病不愈,甚至加重。
3、误诊的主要表现
一、将“无病”诊断成“有病”;二、将“有病”诊断成“无病”;三、将“此病 ” 诊断为“彼病”。所有这些误诊都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害,增加和延长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二、误诊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及条件
何种情形下的误诊才应承担法律责任?
客观上讲,基于病理的高度复杂性,医院的误诊是正常现象,如果凡是误诊造成人身损害或精神损害,就让医院无条件承担赔偿责任,即医疗风险完全让医院承担,显然是不合理的。误诊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呢?不能简单作出是或否的回答,应当按照是否具备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判定。
1 、误诊是否存在过错(过失)是医院承担法律责任的必要前提。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件49 条规定,不属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不属医疗事故不一定不存在医疗过错,民法通则106 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据民法通则的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因过错(过失)所导致的误诊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到但未预见到,或者虽然预见到而轻信其不会发生,以致造成损害结果的叫过失。衡量行为人是否有过失,应以行为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为依据,来判断诊断行为是否规范,诊断医生是否尽责。因为医学是个很复杂的学问,不但个体差异大,而且疾病发展也复杂,难免出现意外,关键是看医生能否尽职尽责,即医疗过错主要体现在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防范没有防范,这是一个基本衡量原则。
审判中,衡量医院是否存在过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 是否具备准确诊断的条件,如病人是否能清楚、完整地陈述病情,诊断所依据的其他客观性资料是否完备,特别是各种检查报告是否及时产生,病情是否稳定等。
2 是考察具体的诊断、治疗过程。考察医疗机构在诊断前问诊是否全面,有无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在初步诊断后对病情变化是否密切观察,有无根据病情的发展、症状的表现和变化来修正自己的诊断;是不是存在过分自信的情况,对疑难、不典型的病状,不经会诊、讨论就盲目下结论。总体而言,就是以客观标准考察医生诊断时的心理状态,考察其有无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
3 是医院的等级及所处的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医疗水平和条件差参不齐。对于诊断的辅助手段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对疑难杂症的诊断难度增加,往往级别越高的医院因其整体的设施及技术力量等因素,医疗水平就越高,因而诊断能力就越强。
总言之,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关键就是审查医患双方就医院履行义务“当”与“不当”。如果医院履行义务“不当”,即有过错,就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是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
根据民法理论,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四: 1、损害事实;2、行为违反法律;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4 、行为人有过错。同时具备以上4 个条件,行为人才承担此侵权的民事责任,所以,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因果关系有无,是责令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没有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损害结果的发生和医疗机构的误诊没有因果关系,则不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有过错的误诊导致误治,增加和延长了病人的痛若和经济负担,造成了患者暂时性机体结构破坏或延误医疗时机造成功能障碍、残疾、死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疾病的共性、药性作用的复杂性,一些虽有过错的误诊没有导致误治,患者没有损害后果,就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三、临床误诊的法律责任
临床误诊的性质不同,涉及到法律责任也不同,从过错原则上看,无过错的误诊不承担法律责任,有过错的误诊有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一、医疗事故责任,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活动中存在过失,即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不良后果,损害程度必须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件》规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要求,且过失行为不良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即构成医疗事故,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二、民事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对不构成医疗事故,但经审理能够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误诊行为,符合民事侵权构成要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确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
对技术性误诊,无论给患者造成何种程序的损害,都要由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责任。根据误诊给病人带来的损害,医院应赔偿患者因误诊误治增加的不必要医疗费、交通费,根据不同情况赔偿病人因营养支持从而支出的营养费,因误诊误治产生的误工费,如侵权后果严重,还要承担适当的精神抚慰金等。
三、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四、结束语
客观上讲,基于病理的复杂性,医院误诊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医疗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检查过程,具有风险性和专业性,误诊是允许的,并非所有的误诊都需承担法律责任,关键是医院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属医疗事故的,接《医疗事故处理条件》的相关规定处理,不属医疗事故但医院有过错的,按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责任,判断误诊的过错标准尤为重要。必须区分误诊的具体情形,即误诊是否存在必然性、或然性,只有存在过错的、不应有的误诊,医生“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有注意”造成行为不规范,没有尽责的误诊,才承担赔偿责任。
B. 全新病历没有写可以退吗
你说的全新病历是病人入院了没有产生费用病人又不想住院的情况吗?这种情况的话,病案号已经产生,没办法销号的话就退不了了
C. 在发生医患纠纷时,怎样做才能让自已不吃病历的“亏”
我觉得一开始的时候自己就应该留一手,在住进医院以后就要把自己的病历尽可能的全部复制,或者可以拍照片为证据也是可以的,病人今天打了什么针,做了什么,尽量都用手机拍下来,给未来留个证据,当然了我们谁也不希望能用上,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么做也没什么损失。
前阵子老家有个人被车撞了,到医院没多久就死了,这种情况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他喝酒了,有人说医院怎么样,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家属不相信医院,那也找个律师,把死者带到其他地方做尸检,这样你就能更放心了,最起码你自己选的地方,你放心对吧。
其实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医患纠纷,那为了避免这件事情发生,我们只能在住院的时候就多长个心眼,多问问,多拍拍,给家人一个更好的保障,给自己个安心吧。
D. 医疗纠纷已经起诉了医院,但法院和医院要不下病历,无法司法鉴定,可以起诉卫建委吗
这个是不可能的,你说这种情况,医院有责任和义务提供病历,那么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来调取病历的,不需要起诉卫建委,因为医院是主体,法院有这个能力去取得病历的
E. 医疗机构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受损害的患者该如何维权
现实问题
柴某去年在甲医院做了一个阑尾切除手术,休养了半个月才出院,但出院后不久,柴某又开始觉得阑尾部位有隐隐的疼痛,到乙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原来手术没有做干净,还有一段阑尾没有切除。柴某找到甲医院要求赔偿,甲医院认为自身没有过错,不同意赔偿。但当柴某提出要求查阅病历时,甲医院却以这是医院内部文件为由拒绝提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柴某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律师解答
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患者有损害的,医疗机构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一方面反映了医疗机构的恶意,另一方面使患者难以取得与医疗纠纷有关的证据资料,因此,应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在这则案例中,医院拒绝提供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应推定医院有过错,由医院对柴某承担赔偿责任。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第六十一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
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
F. 发生医疗纠纷没有第一时间封存病例该怎么办
封存病例档案是证据,缺乏了证据,这个医疗纠纷就是一场闹剧。
G. 医疗行为中医务人员没有书写门诊病历而产生的纠纷怎么处理
没有书写病历视为没有病历,医疗机构要承担责任。
郑州专业医疗事故律师 申红平律师
H. 病历可以作为医疗纠纷的证据吗
现实困惑
刘某是一位农民。一天骑自行车外出的时候,突然感觉有点头晕,于是就去乡医院诊治,由于当时天气较热,医生以为没什么,就随便给他开了点解热的药让他回家了。到了晚上,刘某的病情突然恶化,被家人送到了市里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被诊断为“低钾麻痹,扁桃体炎”。刘某出院后,以乡医院的诊断失误差点使自己丢掉性命为由,要求乡医院赔偿其损失。在审理的过程中,经过对病历等证据的分析,法院裁定乡医院在诊断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失误,所以判决乡医院承担刘某的损失。请问,病历在医疗纠纷中可以作为证据吗?律师点评
病历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属于《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书证”。医患纠纷发生前后,无论是为了协商还是为了将来的诉讼,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全面掌握病历及相关资料。首先要尽可能及时全面地掌握病历。病历资料是对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情况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检查和治疗情况的客观记录,同时在诉讼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书证。在医患之间就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发生争议时,病历资料对于认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医疗过失起着其他证据难以替代的证明作用。具体到本案,法院在审理刘某与乡医院的医疗纠纷时就是将刘某的病历资料作为证据。可见,病历是医疗纠纷中很重要的证据。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八条第一款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第十条第一、二款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患者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并在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时,应当有患者在场。
特别提醒
病历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一种重要的书证,是医疗纠纷中最重要的证据。所以,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应当及时全面地掌握病历资料。
I. 去医院急诊室看病后 医院都会存有病例吗,晚上去看的,医疗纠纷,对方不提供病例,医院有就诊记录吗
放弃吧,你没有了急诊病历就等于丧失了所有权利,怎么搞都没用的!证据都没有了,怎么告??就算你走正常程序拿到既往住院病历,那也没用,急诊是按当时情况处理的,你没有就诊资料就不能说别人处理不得当,其实就算有也很难说得清楚的,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一天一个样,除非医生犯的是原则错误,要不很难定性的,而且你是在急诊,短短时间你又想别人如何详尽了解你的具体情况,通常是对症处理的,你连最基本的病历都没了就更无从说起了。楼上说的找医生出来作证??急诊是一对一服务,你找谁作证啊?!搞笑!选择就诊的医院或医生比什么都重要,医疗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太复杂了,没有一个医生一辈子都不会犯错的,就算没有犯错,今天公认对的明天一个研究出来可能就会变成错的,选择了人家就要相信人家,全世界对医生都是带有尊敬和宽容的心态的,为什么??你觉得外国的医生失误就比国内少吗?我可以准确地告诉你,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为什么外国没有那么多纠纷,这就是对这和行业的理解。中国之所以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看病贵看病难,大处方大检查,除了最主要的政策,体制原因(这里不方便详细讲)外,医患矛盾的激化就是其他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了,当然这个也是政府媒体导向的结果。为什么??你想想,病人动不动就说医院失误,漏诊,医生当然就大检查啦,大不了你看不起病,他绝对不能漏诊,不能犯错,病人动不动就说医生看不好病,医生当然就给你用最高级的药物啦,免得纠纷嘛,因为现在无论政府,媒体,医院领导都是一出纠纷就把责任都推到主诊医生身上,谁敢跟你按流程慢慢来,说白了,就算按流程来医治,有多少患者能理解,一般人还不是以治疗时间论医生的医术?!对副作用,对日后影响的问题又有几个外行人能懂!!?近十几年的政府媒体导向,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医生都怕了,所以一切按原则,检查尽量详细,药物尽量用作用面广的,这就造成了当今中国的医疗局面。所以,很多国内外的有识之士都在呼吁中国要停止对医疗事业的过分报道,从新提高对医生的尊重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医生从新回到学术的路上,而不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最后损害的是谁?还不是广大的患者,这是双败的。真的,为了中国医疗的未来,只要不是特别特别严重的问题,就算了吧,当一个医生不容易,中国医生还是严重缺失的,就算被你搞倒了一个,对中国其他患者就是一个更大的损失,何况上面说了,你基本是没胜算的,算了吧!!
J. 医疗纠纷中如果医院之前未向患者提供病历,但在诉讼中向法院提交了,是否有应推定过错
1.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可以要求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双方共同签专字下封存病历(属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2.医患发生医疗纠纷,向法院诉讼,法院可以凭介绍信复印病历(全部)以作为证据使用(评判医院方面是否有过错)
3.正常情况下,医院应当在病人出院后允许患方复印病历(客观病历,不包括病程志、术前讨论),这是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医院应当执行,无权阻止。
4.如你述,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未提复印病历要求,但因为诉讼医院方向法院提交了病历资料,医院方没有推定过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