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农村宅基地纠纷调解了,对方不理怎么办
调解了,却不执行。你可以去法院告他,法院判决之后,他如果还不执行,你就可以让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然走法律程序是比较慢繁琐的。你既然调解了,就再找第三方撮合撮合对方。
❷ 宅基地纠纷法院应不应该受理
一块宅基地政府依法只能批准给一个家庭,其他家庭不是被依法批准的,争抢宅基专地是违法行为,可不属是纠纷。处理处罚宅基地方面的违法行为是国土局的职责,涉及无理取闹、人身伤害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法院的职责是审理判决政府批准宅基地是否是合法的,包括程序是否合法、结果是否合法,程序不合法会导致结果无效。人民群众打算起诉应该是针对政府的批准进行起诉,当然当事人需要提供自家与宅基地有关的证据,哪怕审理期间被认定是违法或者无效的证据,否则法院不受理
❸ 宅基地纠纷镇政府给出具了处理决定书,可对方还不履行,请问相关懂得的人士我家该怎么办
镇政府没有权利出具宅基地处理决定书。只能找镇里的土管所或区(县)土地局,但必须要有法可依才会批准
❹ 宅基地买卖纠纷该怎么解决
农村宅基地纠纷一般有两种解决方式:1、纠纷双方协商解决;、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判决。
首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还是以人情社会为主,宅基地买卖双方多是同集体成员或是熟人亲戚等,通过协商的办法来解决纠纷是最高效且最易执行落实的方案,但是由于在实际情况中纠纷双方互不让利难以达成共识,则难免会要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
若是通过法院程序处理宅基地买卖纠纷,在我国的宅基地纠纷相关的案件中又存在多种情况:
一是买卖合同不规范埋下纠纷隐患。原、被告双方买卖房屋、宅基地时有的仅为口头协议未签订买卖合同,或者虽签订买卖合同但内容不规范,欠缺法律上的形式要件,合同自身存有瑕疵,使得买卖双方履行过程中对合同内容出现争议,酿成纠纷。
二是房屋升值的利益驱动,使当事人背弃诚信。近年来农村逐步试行向社区化发展,不再规划宅基地,一方面使得农村宅基地资源趋向紧张,另一方面,实行以农村平房折换社区楼房或者以面积折换面积措施,房屋的巨大增值空间和前景,与卖房人原得的卖房款或者将社区楼房转让他人顶名要楼的转让费形成了巨大反差。另外,2013年1月31号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一些已经出卖房屋、宅基地或转让社区楼房名额的农村村民以及出卖了农村房屋、宅基地的城镇居民开始反悔,想方设法地想收回房屋,导致该类纠纷时有发生。
三是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的政策禁止性,为当事人请求返还提供了空间和依据。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在外上班的城镇居民退休前后逐渐盛行在农村老家置办房产,以便老来可以叶落归根。由于农村宅基地的福利性质和土地资源的紧缺,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土资源部均出台了严格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以此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这些政策规定将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限定为禁止性行为,为卖房户要求确认合同无效、返还房屋、赢得诉讼提供了法律支撑,也不可避免地助长了当事人违背诚信的恶习。
法院审理宅基地买卖纠纷案件中,以我国《物权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政策为判决依据对宅基地买卖纠纷进行审理判决。但因为宅基地买卖纠纷多发生于同村庄邻之间,涉及土地房产不动产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等问题,村民自治组织或行政机关对问题发生的历史原因和实际情况更加了解,由基层组织处理社会效果往往强于诉讼。因此,对于该类纠纷法院应慎重受理,或者受理后积极组织村民自治组织、行政机关、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诉前调解,尽量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参考中国法院网信息: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7/id/1354165.shtml
❺ 宅基地买卖纠纷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宅基地转让纠纷该如何处理?
1、协议要看具体的签约对象
宅基地转让协议的效力要看具体的签约对象,如果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转让宅基地的,那么该协议是有效的;如果是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且未获得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转让宅基地使用权,那么就是无效的。因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为了满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居住和生活需要,不能像本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成员进行转让。
2、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是恢复原状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是恢复原状,但是由于关系的人的基本居住权和生存权,因此一味的恢复原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上海采取了变通的做法,如果房屋尚未交付使用的恢复原状;如果该房屋已经交付买方居住使用,那么本着尊重和维持现状的原则处理,驳回产权人要求购买人迁出的诉讼请求。
3、如果遇到拆迁怎么办?
宅基地转让协议签订履行后遇到拆迁的,那么法院可以直接以判决动迁款的归属的方式处理双方之间的纠纷,如果购买人是被集体经济组织的,那么动迁款均归购买人所有,如果购买人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甚至是城镇户口的,那么在动迁款分配过程中按照三七开的原则处理。
相关法律规定:
《宪法》第十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第一百五十三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土地管理法》第八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❻ 举报非法买卖宅基地为何不见处理
这摆明了上面有人,所以才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