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买房口头答应返佣结果不给了,可以打电话12315投诉吗
这种情况当然是不能打12315投诉的,因为没有任何凭证
『贰』 保险代理人说反佣金 是很严重的事情吗要是投诉代理人 会有什么后果
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都是明令禁止业务人员返佣的,但是由于业务人员每个月都有业务考核,为了完成任务或者保级(每个业务员都有自己的级别,级别越高拿的利益越大),就想尽办法的达成保险公司规定的业绩,但是返佣这个行为是保险公司明文禁止的,其实保险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你的,反正佣金是要发出去的,给业务员是给,业务员要返给客户,也是给(业务员从自己的佣金中拿一部分给客户),保险公司也没有啥损失,但是如果你一定要投诉,保险公司也为了把制度执行下去(制度制定了,不给个说法,岂不是空文一张嘛?),会对这个业务员进行处理的(优秀业务员就假意批评教育哈,最多发个啥通报批评之类的,真的处理重了,别个不干了或者跳槽了,损伤的还不是保险公司自己;对于特别调皮,在公司捣蛋的,业绩又不好的,借此机会,给个啥开除的,也有可能,杀一儆百嘛,管理就是这样的,我相信你懂)。另外有的业务员将第一年的佣金返给客户,专门挣续期(第二年、第三年。。。)和年终任务达成的年终奖。
『叁』 返佣或便相返佣这一事实将如何投诉,请指
可向你所指的公司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投诉。比如是保险公司这方面的问题,就有四种渠道:拨打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2378热线电话投诉;登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当地监管局官方网站网络投诉;将投诉信件寄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当地监管局,信件投诉;直接前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当地监管局现场投诉。
『肆』 保险业务员返拥属于违法事吗可以去哪里投诉
不违法,违规。这个投诉很难的,你不好有证据。比如一个人购买保险每年5000元,佣金2000元,业务员返佣1000元,你怎么拿到这个证据,或者投保人没事干会帮你,拿到还有返佣的收据
『伍』 我买产品公司没有给返佣金我如何投诉呢
很多骗子都是这一招让你上当受骗的。所以,要擦亮眼睛。
要在媒体上发料曝光,让骗子无处遁形。如果受骗金额巨大,可以报警。
『陆』 没有暗示的保险返佣,投诉有用吗
如果是一开始说好的保险返佣最后没有,那是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的,如果一开始没有谈好投诉也没什么用。
现在很多人对于保险还是非常关注的,因为现在的人很多都越来越惜命,觉得或多或少的都要给自己买一份保险,要不然以后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一时之间拿不出来什么钱。如果一个普通家庭有人生病了,治疗费用想要花30-50万,那么对于这个家庭肯定是致命的打击。因为现在大部分年轻人还在拿着一个月3000的工资,三十万对一个普通家庭可能要不吃不喝攒上好多年。
而且现在保险产品很多都是介绍的花里胡哨的,但是保障的内容却很少,所以在买保险的时候,不要只听信业务员的介绍,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可以在选择保险公司的时候先去保险公司的官网查询一下公司旗下的保险产品和风评。看一下该保险公司有没有什么负面评价。
『柒』 保险代理人返佣举报
实际上,返佣是一种违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第58条规定:保险代理人从事保险代理业务,不得擅自变更保险条款,提高或降低保险费率。上海市每一位寿险代理人都签署了一份《诚信服务承诺书》,其中特别承诺了“不向客户返佣”。根据该承诺书,代理人对自己的展业行为负责,任何人都可以向保险同业公会投诉有返佣行为的代理人。根据情节轻重,违规代理人将会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处罚。轻则批评教育,重则吊销从业资格1-3年,情节特别严重者将被终身禁入保险业。
当代理人向客户赤裸裸地返佣时,实际上他是冒着被吊销从业资格的巨大风险,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的人我们难以指望他会对客户的保单设计与售后服务负责。
另外,如果大量佣金被返还给客户,那么代理人的实际收入必定远低于其他代理人。而保险客户享受的绝大部分售后服务,其成本实际上都是由保险代理人个人支付的。这样,返佣的代理人在售后服务上受经济因素影响,其售后服务品质必定大打折扣。客户在获得返佣的同时,代理人也放弃了售后服务,最终受损害的是客户自己。
类似这样主动要求返佣的事件正越来越多。在保险营销竞争开始激烈的时候,营销员以返还佣金的方式争取客户,这本是“潜规则”。但借助网络等新型营销模式,返佣这种形式渐渐由暗变明。很多投保人接受了这种方式,并且变被动为主动,把返佣视为应得收入,直接向代理人提出返佣要求。虽然保险返佣尚处灰色地带,对返佣比例和数量尚无权威统计,返佣案例和数额正在逐年增加。过度返佣滋长了客户的“要价”心理,约见不同的代理人,进行“比价”,这压挤了那些正常展业代理人的生存空间。代理人返佣的背后,更折射出个险营销的窘境。如果说返佣展业是“劣币”,正常展业是“良币”,其结果是被“返佣”所浸淫的市场很快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这对于整个保险行业的营销环境极为不利。
营销员用返佣的方式做业务,对保险营销的市场秩序是不利的。客户在接触保险的时候,如果几个公司的营销员都说可以返佣,每个人返的还不一样,客户难免对营销员的素质产生怀疑,进而质疑整个保险营销行业的诚信。
一般说来,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明确规定禁止代理人返佣。但具体执行起来有难度,毕竟返佣某种程度上只是代理人和客户之间的事情。但如果出现对公司返佣则属违法行为。如公司给全体员工买补充大病保险,单位出钱,保险业务员给主管负责人返佣,这就是行贿,金额大的甚至要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返佣购买的保单,其售后服务堪忧。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二者很难兼得,由于售后许多环节的服务费用仍由原代理人承担,代理人赚少了,服务自然会打折扣,最终受损的还是客户自己。若返佣愈演愈烈,将毁掉保险业的立身之本——声誉。而随着市场竞争逐步规范化,最终胜出的一定不是返佣的保险公司,而是服务质量好、收费合理、声誉良好的保险公司。保监会一直在这方面加强监督监管制度.尽管保险监管机构出台了禁止“返佣”的规定,但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有禁不止———客户得到了好处,一般不会主动举报营销员“返佣”的问题,因而也就谈不上对违规行为的处理。
于是,只能寄希望于营销员的自我约束,逐步放弃“运盐”的短视行为。同时,监管机构、保险公司等给予舆论支持,看上去有些困难,但有利于营销长远发展。福建的一个小城市,营销员统一不返佣,收入不错,客户也不主动要求返佣,认为那也是营销员的劳动所得。没有运盐就省掉了运棉花的尴尬。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捌』 保险业返佣,这是行规
返佣是一种违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1、《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第58条规定:保险代理人从事保险代理业务,不得擅自变更保险条款,提高或降低保险费率。上海市每一位寿险代理人都签署了一份《诚信服务承诺书》,其中特别承诺了“不向客户返佣”。根据该承诺书,代理人对自己的展业行为负责,任何人都可以向保险同业公会投诉有返佣行为的代理人。根据情节轻重,违规代理人将会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处罚。轻则批评教育,重则吊销从业资格1-3年,情节特别严重者将被终身禁入保险业。
2、当代理人向客户赤裸裸地返佣时,实际上他是冒着被吊销从业资格的巨大风险,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的人我们难以指望他会对客户的保单设计与售后服务负责。
3、另外,如果大量佣金被返还给客户,那么代理人的实际收入必定远低于其他代理人。而保险客户享受的绝大部分售后服务,其成本实际上都是由保险代理人个人支付的。这样,返佣的代理人在售后服务上受经济因素影响,其售后服务品质必定大打折扣。客户在获得返佣的同时,代理人也放弃了售后服务,最终受损害的是客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