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劳动争议和一般民事纠纷有什么区别
你好!
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回社会纠纷。
劳动争答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
区分关键是看二者是不是劳动关系中的双方当事人,而且之间的纠纷是不是因为劳动权利义务的分歧而产生的。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的范围是:(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如能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⑵ 如何区分劳动纠纷和民事纠纷
主要看双方是否形成劳动关系,如果形成劳动关系,确是履行工作职责中受伤一般可以申请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属于劳动纠纷,否则不属于劳动纠纷
⑶ 劳动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吗,一般怎么进行划分
您好!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多样,并非只有诉讼一样,所以不能直接说劳动纠纷就是民事诉讼。
劳动纠纷指的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由于达不成一致而产生的纠纷。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想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首先要在劳动纠纷发生后的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时,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直接提起诉讼。请注意,向监察部门举报和到调解委员会调解都不是必经过程,但是劳动仲裁却是起诉的必经过程。
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和审理一般民事纠纷一样,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主要程序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 一审程序比较复杂。审理之前人民法院将进行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事宜。法庭调查时,按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言书证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这样的顺序进行。进入法庭辩论后,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各方互相辩论。辩论之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判决书中应当写明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依法提起二审程序。须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法人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二审法院应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并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开庭审理。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径行判决。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审判监督程序是当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而需要再审时所进行的程序。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再审,但须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⑷ 劳动争议纠纷属于民事案件吗
属于民事诉讼,属民事诉讼法调整的范围。
参考法律法规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劳动合同法
《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六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第二百一十四条 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民诉法解释》
第二百七十二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指已经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在上一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公布前,以已经公布的最近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准。
第二百七十四条 下列金钱给付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
(一)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纠纷;
(二)身份关系清楚,仅在给付的数额、时间、方式上存在争议的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纠纷;
(三)责任明确,仅在给付的数额、时间、方式上存在争议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和其他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四)供用水、电、气、热力合同纠纷;
(五)银行卡纠纷;
(六)劳动关系清楚,仅在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给付数额、时间、方式上存在争议的劳动合同纠纷;
⑸ 劳动纠纷民事起诉状一般应该怎么写
到初级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纠纷案的起诉状一般就是这样的:
原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工作,住址,身份证号码
被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工作,住址,身份证号码(如果被告人为用人单位时,写明公司名称,地址即可)
请求事项:
1、依法裁令被告人***********************(也就是要他赔你什么,或者其他东西)
2、依法裁令被告人**********************(也就是要他赔你什么,或者其他东西)
3、依法裁令被告人**********************(也就是要他赔你什么,或者其他东西)
事实和理由:
(本段写明要赔偿你的事实,例如:如果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降低劳动合同
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终止同的等等。)
(本段写明需要赔偿你的依据,例如: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支付经济补偿****元给原告等等。)
为使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劳动争议得到公正处理,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提起诉讼申请,请依法裁如所请。
此 致
***人民法院
附:(1)本诉讼副本**份
(2)证据清单**份
注意:
1、你只要以劳动合同、上岗证、工资单、单位发放工资的银行卡账单、班组考勤卡一两件等证明是在该单位工作就行,其它的证据在劳动纠纷案件审理中,实行的是倒举证(单位举证)。
2、劳动纠纷的法律保护期只有一年,过了一年的就是有理也会败诉的。
⑹ 劳动纠纷案由都有哪些具体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2011)
十七、劳动争议
169、劳动合同纠纷专:(1)确认劳属动关系纠纷;(2)集体合同纠纷;(3)劳务派遣合同纠纷;(4)非全日制用工纠纷;(5)追索劳动报酬纠纷;(6)经济补偿金纠纷;(7)竞业限制纠纷;
170、社会保险纠纷:(1)养老保险待遇纠纷;(2)工伤保险待遇纠纷;(3)医疗保险待遇纠纷;(4)生育保险待遇纠纷;(5)失业保险待遇纠纷;
171、福利待遇纠纷
⑺ 我一个劳动纠纷的民事案件,现在立案都4个月了,还没审理,我该怎么办
六个月内按法律必须完结的!
⑻ 民事诉讼完整的卷宗包括哪些
1、那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看了。例如法院可能需要合议庭合议记录,但是律师的档案中不可能有这个材料,因为合议庭记录属于依法不公开的材料。
2、我简要从律师角度来说一下民事诉讼完整卷宗的材料:
(1)聘请律师合同、授权委托书
(2)主体资格材料,公司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如果是自然人的话,只需要身份证复印件。
(3)起诉状及证据材料
(4)答辩状、代理词
(5)法院通知材料: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告知合议庭成员通知书、传票等。
(6)如果有诉讼保全的,还应该有保全材料,例如保全申请书、担保函、保全裁定书。
(7)民事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准予撤诉、驳回起诉、不予受理等)
(8)退回诉讼费的材料
(9)其他材料,例如邮寄凭证等
⑼ 劳动争议,法院的卷宗可以查询,调阅,仲裁的材料现在可以查看吗怎么查或看到
已经立案的案件,仲裁委和法院都会存档的,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可以去仲裁委或者法院档案室查阅。一般当事人查档需要出示身份证件,诉讼代理人还需要出示授权委托书。档案室的工作时间和需要的手续可以先打法院总机电话询问清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代理人查阅民事案件材料的规定》
第三条诉讼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查阅案件有关材料的,应当提前与该案件的书记员或者审判人员联系;查阅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有关材料的,应当与人民法院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联系。
第四条诉讼代理人查阅案件有关材料应当出示律师证或者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第五条诉讼代理人在诉讼中查阅案件材料限于案件审判卷和执行卷的正卷,包括起诉书、答辩书、庭审笔录及各种证据材料等。
案件审理终结后,可以查阅案件审判卷的正卷。
第十条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查阅案件有关材料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⑽ 劳动争议和民事案件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来同
从总体上说,劳动争议源属于广义的民事纠纷,但劳动争议是民事纠纷中最为特殊的一类.是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争议,有很大的区别。
2、背景不同
劳动争议的发生以产业社会的形成为背景,没有产业社会便没有劳动争议,而一般民事案件自从法律初创便已存在。
3、范围不同
劳动争议之当事人相对恒定,即雇佣关系双方,争议的发生是因雇佣关系而起,而一般民事案件,当事人的范围要宽泛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