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国人大代表任职期限和政协代表的任则期限
都是一届五年
『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是几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全国人民代表版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权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2)全国人大期限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法律规定。
资料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
『叁』 17年全国人大代表会对延迟退休的决定是什么
17年全国人大代表会对延迟退休的决定是,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即2016-2020年)应制定出台渐内进式延迟退休年容龄方案。
目前,有关延迟退休的规定目前还没有正式颁发出台,但是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7月公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做了一定要求。
《纲要》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即2016-2020年)要制定出台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即2020年应该是出台关于延迟退休年龄具体规定最后的期限。
(3)全国人大期限扩展阅读: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原因,总结如下几点:
一是老龄化加剧,养老金储备金力不从心,延迟退休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退休人员数量的增加,减少养老金的支出,缓解老龄化社会来临造成的养老机构的财政压力。
二是人均寿命的增加,得益于不断发展的医疗条件,现在人们的寿命在不断增长,相对而言,现在的退休年龄过早。
三是第一次从业年龄增长,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从业年龄的普遍增长,过早退休,对人才资源是一种浪费。
『肆』 全国人大行使权的法定期限即每届任期为几年
全国人大行使职权的法定期限即每届任期为5年。
『伍』 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任期
为5年,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依据《宪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副委员长、秘书长协助委员长工作。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5)全国人大期限扩展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相关要求规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2、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周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回员会认为必要,答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经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上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召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由主席团主持会议。
『柒』 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是几年
人大代表每届是5年时间
『捌』 如何理解全国人大常委的三审制度
立法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版经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权议后再交付表决。即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一般实行“三审制”。实行三审制可以使审议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
(8)全国人大期限扩展阅读:
在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前,提请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大都是在当次会议上就交付表决。1983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提请的海上交通安全法草案。
由于对草案中的重大问题有不同意见,委员长会议决定该法律案不交付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究修改后,再交付以后的常委会会议审议表决。该法后来于1983年9月在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从这次会议开始,为了使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审议法律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在当次会议上不表决,由法律委员会向下 一次常委会会议或者以后的常委会会议提出审议结果报告。
『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开了几届,时间分别是哪年哪月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28日)
2、第二次会议(1955年7月5日~30日)
3、第三次会议(1956年6月15日~30日)
4、第四次会议(1957年6月26日~7月15日)
5、第五次会议(1958年2月1日~11日)
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1959年4月18日~28日)
2、第二次会议(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
3、第三次会议(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
4、第四次会议(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
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64年12月21日~1965年1月4日)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自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是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最长的,跨越11年。代表共3040人。因受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第三届全国人大只召开一次会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四、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75年1月13日~17日)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 1975年至1978年,期间只召开过一次会议。
五、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 第一次会议(1978年2月26日~3月5日)
2、第二次会议(1979年6月18日~7月1日)
3、第三次会议(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
4、第四次会议(19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
5、第五次会议(19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
六、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1983年6月6日~21日)
2、第二次会议(1984年5月15日~31日)
3、第三次会议(1985年3月27日~4月10日)
4、第四次会议(1986年3月25日~4月12日)
5、第五次会议(1987年3月25日~4月11日)
七、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
2、第二次会议(1989年3月20日~4月4日)
3、第三次会议(1990年3月20日~4月4日)
4、第四次会议(1991年3月25日~4月9日)
5、第五次会议(1992年3月20日~4月3日)
八、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
2、 第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
3、第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
4、 第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
5、第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
九、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1998年3月5日~19日)
2、第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
3、第三次会议(2000年3月5日~16日)
4、第四次会议(2001年3月5日~15日)
5、第五次会议(2002年3月5日~15日)
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2003年3月5日~18日)
2、第二次会议(2004年3月5日~14日)
3、第三次会议(2005年3月5日~15日)
4、第四次会议(2006年3月5日~14日)
5、第五次会议(2007年3月5日~16日)
十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2008年3月5日—18日)
2、第二次会议(2009年3月5日—13日)
3、第三次会议(2010年3月5日—14日)
4、第四次会议(2011年3月3日—14日)
5、第五次会议(2012年3月5日~14日)
十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2013年3月5日—17日)
2、第二次会议(2014年3月5日—13日)
3、第三次会议(2015年3月5日至3月15日)
4、第四次会议(2016年3月5日—3月16日)
5、第五次会议(2017年3月5日—3月15日)
十三、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2018年3月5日—3月20日)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X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X次会议,简称X届全国人大X次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X届中央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简称党的X届X中全会 。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党代会是不同的系列,十九大是党的代表大会。
『拾』 新保险法说的两年期限是指什么
1、是指人身保险中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但是合同成立两年以上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
2、主要涉及的法条:《保险法》第16条、第32条。
第十六条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第三十二条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三款、第六款的规定。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有权更正并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或者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多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将多收的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10)全国人大期限扩展阅读: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保险法。新修订的保险法更强调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并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保险法》最核心的三大变化是突出了保护被保险人,突出了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突出了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对保险业的依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增规则
条例:新保险法增设了不可抗辩规则,规定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即保险合同成立满两年后,保险公司不得再以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解除合同。此规则对于长期人寿保险合同下的被保险人意义重大,可有效保护其权益,填补了现行保险法的空白。
解读:本市某保险公司的相关,有的保险公司为了增加保费收入,大量吸收客户投保,等到出险时却说客户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拒绝赔付。这样一来,对投保人来说就白白交了大量保费,新增的不可抗辩条款进一步完善了对被保险人的保障。
参考资料:新保险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