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版率 = (1 - 预计权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4、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注会
❷ excel计算工作年限公式
这个问题要分好几种情况:设a1和b1两个单元格分别是开始和结束日期
1.
一般工作年限计算版只看年份,不权看月份,那就用头尾两个日期的年份减一下即可,公式如下:=year(b1)-year(a1)
2.
如果要精确一点,可以先算出天数,再除以365,公式如下:=days(b1,a1)/365
这样算出来的答案,需要设置格式限定一下小数位,或者直接再套一个函数,保留一位小数,公式如下:=round(days(b1,a1)/365,1)
3.
如果要计算截止到当前时间,那可以把b1,改成now()。公式就变成:
=year(now())-year(a1)
=days(now(),a1)/365
=round(days(now(),a1)/365,1)
❸ EXCEL中函数计算电脑使用剩余年限
=if(DATEDIF(A2,NOW(),"M")/12>=3,0,3-DATEDIF(A2,NOW(),"M")/12)
A2为购置日期,要求是日期格式
❹ 在EXCEL中如何自动计算入职年限
一、假设入职日期写在单元格,则可以在B1单元格写入公式
=IF(A1="","",DATEDIF(A1,NOW(),"y"))
二、关于DATEDIF函数
DATEDIF函数是Excel隐藏函数,在帮助和插入公式里面没有。 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年\月\日间隔数。常使用DATEDIF函数计算两日期之差。
语法
DATEDIF(start_date,end_date,unit)
Start_date 为一个日期,它代表时间段内的第一个日期或起始日期。
End_date 为一个日期,它代表时间段内的最后一个日期或结束日期。
Unit 为所需信息的返回类型。
Unit 返回
注:结束日期必须大于起始日期
下面举个小例子:在日常工作中非常实用。
假如A1单元格写的也是一个日期,那么下面的三个公式可以计算出A1单元格的日期和今天的时间差,分别是年数差,月数差,天数差。
注意下面公式中的引号和逗号括号都是在英文状态下输入的。
=DATEDIF(A1,TODAY(),"Y") 计算年数差
=DATEDIF(A1,TODAY(),"M") 计算月数差
=DATEDIF(A1,TODAY(),"D") 计算天数差
"Y" 时间段中的整年数。
"M" 时间段中的整月数。
"D" 时间段中的天数。
"MD" start_date 与 end_date 日期中天数的差。忽略日期中的月和年。
"YM" start_date 与end_date 日期中月数的差。忽略日期中的年。
"YD" start_date 与 end_date 日期中天数的差。忽略日期中的年。
三、实例说明
实例1:
题目: 计算出生日期为1973-4-1人的年龄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Y")
结果: 33
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Y"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年数.
实例2:
题目: 计算日期为1973-4-1和当前日期的间隔月份数.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M")
结果: 403
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M"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月份数.
实例3:
题目: 计算日期为1973-4-1和当前日期的间隔天数.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D")
结果: 12273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D"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天数.
实例4:
题目: 计算日期为1973-4-1和当前日期的不计年数的间隔天数.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YD")
结果: 220
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YD"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天数.忽略年数差
实例5:
题目: 计算日期为1973-4-1和当前日期的不计月份和年份的间隔天数.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MD")
结果: 6
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MD"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天数.忽略年数和月份之差
实例6:
题目: 计算日期为1973-4-1和当前日期的不计年份的间隔月份数.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YM")
结果: 7
简要说明 当单位代码为"YM"时,计算结果是两个日期间隔的月份数.不计相差年数注意:TODAY()函数获取的是系统当前日期,所有列举的实例为2006-11-7日的计算结果,并不一定和你得到的结果相符。
❺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是怎样的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专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属,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年数总和法,是指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称为折旧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
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全部转到产品成本中。那么转移的价值应为100%,简化为1。简单地说当某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全部折旧结束时,其折旧率总和应为1,用数学式子表示为:折旧率总和=1。
❻ 怎样用平均年限法的计算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复法:
一、制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二、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四、 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扩展文件; 《会计资料大全》
❼ 用公式怎样算工作年限(excel)
具体设置如抄下:
1.打开需要编辑的EXCEL表文件,在记录年限的前面插入一列,作为当前日期的记录列,标题为“当前日期”也就是当天的日期;
❽ 电子表格中如何求已使用年限
在EXCEL电子表格中
假设B2单元格写入了建成日期(或是购入日期)
在C2单元格可输版入公式
=DATEDIF(B2,NOW(),"Y")
这样就可以算出已使权用了多少周年
如果不满一年也按一年算则公式改成
=CEILING(DATEDIF(B2,NOW(),"M")/12,1)
❾ 年数总和法年折旧公式: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
比如:预计使用5年,
即第一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第二年尚可使用年限4年,第三年专尚可使用属年限3年,第四年尚可使用年限2年,第五年尚可使用年限1年。
1+2+3+4+5=15
或者
(1+5)x5 /2= 15 即 ,首项+尾项 X 序数次 /2
❿ 机动车累计使用年限公式
无论是否小轿车,只要是固定资产平均法提折旧,计算方法如下:
年限折旧额=(固定资产原版价-预计净权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