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受理。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条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专标活动不符合法属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投诉应当有明确的请求和必要的证明材料。
就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四条规定事项投诉的,应当先向招标人提出异议,异议答复期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如果是工程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第十二条第四款 超过投诉时效的不予受理。
㈡ 评标完成后再更改投标有效期是否可以
1、根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规定:
“第四十条 评标版和定标应当在投权标有效期结束日30个工作日前完成。不能在投标有效期结束日30个工作日前完成评标和定标的,招标人应当通知所有投标人延长投标有效期。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有权收回投标保证金。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授标人应当相应延长其投标担保的有效期,但不得修改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因延长授标有效期造成投标人损失的,招标人应当给予补偿,但因不可抗力需延长投标有效期的除外。 ”
2、评标完成后投标有效期如果已经过期,则评标结果面临无效的风险(中标人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那就得重新评标(即评标没有结束)。
3、即“评标完成后再更改投标有效期”的延期的主动权在于中标人,招标人风险极大。“评标完成前更改投标有效期”招标人把握定标的主动权,招标人风险很小。
所以,不是评标完成后再更改投标有效期是否“可以”的问题,而是评标完成后再更改投标有效期是否“可行”的问题。建议按国家规定执行。
㈢ 在招标过程中,投标有效期是60天,但现在有效期已经过了,该怎么办
招标人应书面要求所有投标人延长投标有效期,拒绝延长的投标人投标文件失效,回可收回投答标保证金。第一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或存在违法违规情形不具备中标条件的,可以确定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中标或依法重新招标。
㈣ 如果项目中标结果一直没公布,业主等投标有效期过了,再从新招标,可以吗
是政府投资(国有投资)的公开项目吗?如果是,是有时间节点要求的。
㈤ 采购招标结果有效期
招标投标法中只规定了
中标人
确定后30日内
招标人
、中标人应签订合同,中标人确定后有一个
公示期
,公示期一般为2-10日,并没有规定评、定标的时限。看一下你朋友投标的
招标文件
有无关于评、定标的说明。
㈥ 投标有效期届满后,是否可以再延期
《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规定:“第四十条 评标和定标应当在投回标有效答期结束日30个工作日前完成。不能在投标有效期结束日30个工作日前完成评标和定标的,招标人应当通知所有投标人延长投标有效期。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有权收回投标保证金。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授标人应当相应延长其投标担保的有效期,但不得修改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因延长授标有效期造成投标人损失的,招标人应当给予补偿,但因不可抗力需延长投标有效期的除外。”
根据以上规定,投标有效期可以延长。
参考资料:中国招标公共服务平台“招标采购大讲堂”和“政策法规”
㈦ 超过投标有效期未定标是否要重新招标
不是这样理解的,在上一个招标流程没有结束前不能针对同一标的进行招标。回
超过投标有效期未定答标,正确做法是:向投标人发出延长投标有效期的通知,然后必须有一个结果,可以是废标,然后再决定是重新招标或者采用其他采购方式。
㈧ 可以延续使用公开招标的结果吗
招投标法有规定,如果是同一个项目的非主体工程,而且不超过中标额的一定比例,是可以的
㈨ 工程招标有效期过后发中标通知书有效吗
无效。
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招标人应当在中标方内案确定之容日起7日内,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人。”
“第二十三条 招标人应当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与中标人签订工程设计合同。确需另择设计单位承担施工图设计的,应当在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中明确。”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第五十六条 评标委员会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后,招标人一般应当在十五日内确定中标人,但最迟应当在投标有效期结束日三十个工作日前确定。”
“第六十二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㈩ 物料超过有效期后经过复检符合质量标准,可不可以继续使用
是指储存超期变为呆滞品,还是质量有效期超期?
如果是前行,本应物控及采购的回事,如果品质部门答要控质,缺乏相关的职务标准及工作标准(管理制度),但可以关于安全库存及经济采购批量的合理化建议,细说的话就是根据公司一定阶段的物料消耗情况,及下一阶段的产品市场需求,合理的调整相关物料的安全库存(一般经济采购批量由于缺乏采购单价、运费等信息,不宜参与)
如果是后者,那么需要复验(复检)来确认物料质量是否仍符合标准,如果符合,除了留样需要监测外,可另设3个月的试用期,然后通过留样检测来确认超期物料的二次保存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