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好!问一下我的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表丢失了怎么办呢
绝对没有,谁这么说谁就是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要么就是政策水平太低,辞职和判刑是两回事,刑事犯罪是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包括企业职工在内!
Ⅱ 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表丢失了怎么办
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表丢失了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视同缴费年限(1992年前工龄、上山下乡年限和军龄)”早就输入社保局电脑数据中了,只要用自己本人的身份证就可以到就近的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再吃申请和得到的。
Ⅲ 机关事业单位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表属于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范的哪一类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在国家实行劳动合同制,依法缴纳养老保险之前参加工内作,或者符合国容家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作年限,可以视同缴费年限。
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重要依据,是职工的档案记载,以及相关原始资料的印证,才能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档案,是职工的重要资料,有严格的管理程序,一般不会丢失的。
档案的丢失,失去了重要的认定依据,无法核定视同缴费年限,很难解决,是很棘手的问题,根据规定,必须是原始资料,任何证明无效,因此,唯一解决的办法,是找到原始的资料,比如可以去劳动部门查找招工手续的存根,
单位发放工资的工资表,考勤表,等等,作为佐证。如果没有相关证据,是无法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
Ⅳ 合同制工人的视同缴费年限如何确定
确立视同缴费年限,只是看档案而已。按照你的描述,你在签合同前只是临时工,也没有缴纳养老金,所以自然不可能算你90年以前的工龄。
我们国家规定,在建立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之前,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
目前来看,国家普遍认可的视同缴费年限有四类:
第一类,就是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企业固定工人身份的工龄。普遍是1992年之前的工作时间。但是1986年10月之后参加工作的工人,都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叫做劳动合同制工人,他们从那个时代开始就缴纳社保,而不属于视同工龄的身份。他们的缴费年限就是实际缴费年限。
第二类,上山下乡知青的上山下乡的时间,这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特殊情况。
第三类,复退军人的入伍时间。并不是所有的复退军人都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是复退之后,国家必须安置工作岗位的人,他们的入伍时间才算。原农村户籍的义务兵复员后,就不能够视同缴费。不过我们国家2012年7月1日,我们国家实施了军人保险法。从此不论城镇农村都去交纳养老保险了,也就不会出现视同工龄这一情况了。
第四类,就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龄。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从此国家开始努力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的社会化工作,实现企业和事业养老双轨制的并轨。
因此,确立视同缴费年限首先职工档案中,要有相应的身份确认表。证明属于固定工、上山下乡知青、军人,或者国家正式招用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然后档案记录中要有完整的工作考核记录或者工资调级表等档案材料。
很多档案材料一旦丢失都无法补办了,所以一定要小心保管自己的档案。最好委托专业的管理机构有他们管理,一旦出现丢失损毁情况,他们也会负责到底。
不过,也不要以为视同缴费年限就是没有交费。由于他们都是国家认可的工龄,所以相应的缴费责任是由政府进行负担。
社会保险法第13条明文规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政府负责承担。
而且对所有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予以补贴,也就是政府要承担兜底责任。黑龙江省2016年全部累计结余,已经达到了-232亿。黑龙江退休老人们的养老金正常发放,就是源于政府补贴了。2017年政府补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8004亿元。
(4)企业单位工作人员视作缴费年限认定表扩展阅读:
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 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
Ⅳ 我是乌鲁木齐,哪有最早视同缴费年限审查认定表表格薄纸
乌鲁木齐抄,通称“乌市”,袭旧称迪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市域面积为14216.3平方公里,辖7区、1县,2014年末常住人口为353万人。“乌鲁木齐”是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1]
乌鲁木齐地处中国西北,亚欧大陆腹地,毗邻中亚各国,有“亚心之都”的称呼,自古以来是沟通东西商贸的重要枢纽。如今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2500公里)。
乌鲁木齐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1763年乾隆扩建筑城,时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改名乌鲁木齐,乌市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世居民族有13个,少数民族49个。[2-3]
Ⅵ 社保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文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专(人社部规〔2016〕5号)第一条属关于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地问题规定:
1、缴费年限,除另有特殊规定外,均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2、一地(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累计缴费年限包括在本地的实际缴费年限和计算在本地的视同缴费年限。其中,曾经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为当时工作地的视同缴费年限;在多地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分别计算为各地的视同缴费年限。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申请办理参保人员视同缴费年限认定需要提交的资料:
1、职工本人身份证
2、职工个人档案(个人档案由当地公共就业部门保管的人员,由审批机构自行调取)
3、职工连续工龄视作缴费年限审批表
Ⅶ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依据什么
1、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依据是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办发〔1997〕116号)文件。
2、视同缴费年限,指参保职工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年限。
3、职工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7)企业单位工作人员视作缴费年限认定表扩展阅读
1、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
2、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3、另外,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4、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
与实际缴费年限的区别:
1、实际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理解实际缴费年限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实际缴费年限是职工个人的缴费年限,不应与职工所在企业的缴费情况联系在一起。
2、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把实际缴费年限与企业的缴费情况挂钩,规定若企业不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则不计算该企业职工的实际缴费年限,这种做法侵害了职工个人的利益。
Ⅷ 视同缴费年限必须要有招工表才能计算工龄,档案里面有劳动局工资增资表,也不能计算工龄吗
这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首先,你有工资增资表(应该是有劳动部门审专批章的),可以证属明你确实在这个单位干过,但干过多少年呢?用什么来证明呢?
其次,如果你在该单位用工,则肯定会有一张当时的就业手续,无论这个手续是正式的,临时的,合同工性质的,没有手续怎么会到这个单位上班呢。
而且,这个手续是用来证明你的工龄(包括你说的视同缴费年限),并且该手续作为你的第一张职工登记表,上面记载或登记的出生时间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没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下,不计算工龄也没办法。
Ⅸ 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表放在人事档案哪一类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在国家实行劳动合同制,依法缴纳养老保险之前参加工作,或者符合国家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作年限,可以视同缴费年限。
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重要依据,是职工的档案记载,以及相关原始资料的印证,才能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档案,是职工的重要资料,有严格的管理程序,一般不会丢失的。
档案的丢失,失去了重要的认定依据,无法核定视同缴费年限,很难解决,是很棘手的问题,根据规定,必须是原始资料,任何证明无效,因此,唯一解决的办法,是找到原始的资料,比如可以去劳动部门查找招工手续的存根,
单位发放工资的工资表,考勤表,等等,作为佐证。如果没有相关证据,是无法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
(9)企业单位工作人员视作缴费年限认定表扩展阅读:
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
缴费年限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有关社会保险费的累计年限,是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依据之一。它不同于连续工龄,但二者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承袭关系。北京市在已实施的各项社会保险中最先在养老保险上使用这一概念。
2009年12月23日,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无论是来自公众的声音,还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中,都有意见认为养老保险待遇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不尽合理,门槛较高。此次提请全国人大通过的三次审议社会保险法草案,值得期待。
但长期以来,专家学者、普通老百姓以及社会舆论呼吁声音很高的养老保险15年缴费问题,仍然没有实质性突破。
虽然社会保险法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领取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但如此规定着的草案依旧维持了缴费15年的基本门槛。
Ⅹ 怎么填写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审批表
建议网上查询一下填写范本 或者拨打12333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