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分期出资企业第二期出资问题。
当初以分期出抄资方式成立一家公司,应该会形成相应协议。
而现在出现减资、二期出资推迟情况,
应首先考虑工商局方面对注资、出资时间是否有要求,
其次,应考虑出一个关于减资、二期出资推迟情况的备忘录,经协议各方签章确认后,作为原协议的附件保存,以规避将来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⑵ 有限公司章程上的股东的出资时间是分期出资的话,章程表格上出资额为总出资还是第一次出资第一次出资有
应该是总认缴出资额,分期缴纳的的,应将每期的缴纳出资时间和缴纳额均写清楚。
⑶ 如何理解“法定出资期限”
对此仅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笔者认为,第一,一次性缴纳出资的,法定出资期限以公司登记成立之日为限,在申请公司登记中虚报出资的数额和比例达到定罪标准的,即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第二,分期缴纳出资,首次出资实际缴纳,公司登记成立后任何一次或数次虚报的出资数额和比例累计达到定罪标准的,即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无须等公司法规定的两年出资期限届满。第三,分期缴纳出资,首次出资即虚报,如虚报数额和比例达到定罪标准的,即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无须等两年出资期限届满;首次出资虚报,但虚报数额和比例没有达到定罪标准,则须视公司登记成立后两年内其虚报出资情况,确定是否构成犯罪。第四,有限责任公司为投资公司的,首次出资后,其余部分出资的法定出资期限为公司登记成立之日后五年内。第五,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股东应当一次性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法定出资期限以公司登记成立之日为限,在申请公司登记成立中,其虚报出资数额和比例达到定罪标准的,即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 需要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对于分期缴纳出资,首次出资必须实际缴纳;首次出资即虚报,则其余部分出资没有两年法定出资期限之说。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不恰当的。首先,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如果认为首次出资额必须实际缴纳,那就不会出现上述规定中“超过法定出资期限,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的情况。其次,对于首次出资即虚报的情况,如果不允许其余部分出资在两年内缴纳,那么即使发现其在两年内又有虚报行为并累积达到定罪标准的,也不能按犯罪处理。反之,对于实际缴纳了首次出资,在公司成立后两年内虚报其余部分出资并达到定罪标准的,却要定罪处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对于分期缴纳出资,首次出资虚报但未达到定罪标准的,其余部分出资仍有两年法定出资期限之说。(作者单位: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
⑷ 《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分期缴付其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
这一条在修订后的公司法里已经不存在了。已经取消了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也取消了分期出资最长期限和首次出资百分比,现在是由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方式。
⑸ 合伙企业什么情况可以分期出资
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普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专使用权或者其他属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而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有限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按期足额缴纳出资;未按期足额缴纳的,应当承担补缴义务,并对其他合伙人承担违约责任。
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有限合伙企业进行交易;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有限合伙人的自有财产不足清偿其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以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有限合伙人的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全体合伙人。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购买权。
⑹ 公司法分期缴清出资是什么意思
按照抄原《公司法》,正确袭的说法是注册资本一次申请,实收资本分期缴付。即设立公司时,申请的注册资本不需要一次性缴付,可分几期缴付。而3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取消了实收资本的概念,采取注册资本认缴制,即注册时只要承诺认缴多少注册资本,而不用实缴,等公司成立后按照约定时间和期数缴纳。
⑺ 有限责任公司是否允许分期缴纳出资
允许分期缴纳,但是首次出资不少于20%,即:2万6千元,也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3万,其余部分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当然投资公司可以5年内缴足。
综上,首次出资不低于3万元。
看公司法26条。
⑻ 企业分期出资的办理程序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由 方共同出资设立济南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公司名称和住所
第一条 公司名称:济南 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条 公司住 所: 济南市
第二章 公司经营范围
第三条 公司经营范围:
第三章 公司注册资本
第四条 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 万元
实收注册资本:人民币 万元
第四章 股东的姓名或名称
第五条 股东的名称(姓名) 、证照号码如下 :
股东(名称)姓名 证照号码
第五章 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第六条 股东名称 股东出资方式 出资额(人民币) 比例 出资时间如下:
股东名 称
首期注入
第二期注入
出资数额
出资时间
出资方式
出资数额
出资时间
出资方式
第七条 公司成立后,应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公司名称;(二)公司成立日期;(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五)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
第六章 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第八条 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股东会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下列职权: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执行董事、监事,决定有关执行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3)审议批准执行董事的报告;
(4)审议批准监事的报告;
(5)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6)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的方案;
(7)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8)对发行公司债务作出决议;
(9)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10)修改公司章程。
第九条 股东会的首次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依照本公司第八条规定行使职权。
第十条 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认缴的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每 万元人民币为一个表决权。
第十一条 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应六个月召开一次,临时会议由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执行董事或者监事提议方可召开。股东出席股东会议也可书面委托他人参加,行使委托书中载明的权利。
第十二条 股东会会议由执行董事召集并主持。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的,由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第十三条 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以前通知全体股东。
股东会会议对本章程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事项作出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但是对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会议记录作为公司的档案材料予以保存。
如果股东对决议事项议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
第十四条 公司不设董事会,只设一名执行董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执行董事任期三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执行董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者执行董事在任期内辞职,在改选出的执行董事就任前,原执行董事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执行董事职务。
执行董事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召集、主持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7)拟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
(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9)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股东会会议由执行董事召集并主持。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执行董事书面委托其他人召集和主持,被委托人全权履行执行董事的职权。
第十六条 执行董事应当对行使本章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职权的事项作出的决定承担责任。执行董事的决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执行董事对公司负赔偿责任。
第十七条 公司设经理,由执行董事决定聘任或者解聘,经理对执行董事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1)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股东会决议;
(2)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4)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5)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6)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
(7)决定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股东会决议决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
(8)执行董事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八条 公司不设监事会,设监事一名,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监事任期每届为三年,监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1)检查公司财务;
(2)对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3)当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在执行董事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5)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6)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对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第十九条 监事可以对执行董事决定的事项提出质询或者建议。公司的监事行使职权所必需的费用,由公司承担。
公司的监事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异常,可以进行调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费用由公司承担。
第七章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条 执行董事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公式行使职权,签署有关文件。
第八章 股东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一条 公司根据需要可修改公司章程,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应送原公司登记机关备案,涉及变更登记事项的,同时应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二十二条 公司章程的解释权属于股东会。
第二十三条 公司登记事项以公司登记机关核定的为准。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经股东共同协商订立,自公司设立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五条 公司经营期限为长期,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一式 份,公司存档一份,股东各持一份,并报公司登记机关备案一份。
全体股东签字(盖章):
⑼ 申请人设立有限公司,要求分期缴付出资的,分期缴付出资的时间最长是多少
除投资公司可以5年内缴足外,其它公司(不含一人有限公司)应在2年内缴足。
⑽ 外商投资企业,出资期限分期出资的,前三个月各自交付认缴的出资额15%,剩下的什么时候交齐
外商投资企业普通出资分期付款,第一期出资不得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15%,并且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总期限为2年。剩下的应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2年内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