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仲裁违规仲裁,中级法院说我错过这个审判时间怎么办
如果你错过了上诉时间,只能自认倒霉了,如果没有错过起诉时间,重新起诉就可以了
2. 劳动仲裁到法律诉讼之间有时间限制吗
劳动仲裁到法律诉讼之间是有时间限制的,具体可分二种情况:
1、如果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的,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2、如果是用人单位认为所作出的终局裁决有法定违法情形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的期限为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3.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有多长的有效期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于已生来效的劳动仲裁源调解书,对方不履行的,当事人可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强制执行并没有规定多长时间内必须申请。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4. 仲裁法院强制执行期限是多长时间
现行法律已经统一规定了执行申请时效,即为2年。
法条链接:《民事诉讼法》第回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答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5. 什么情形可以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
法律 常识 :仲裁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裁决的申请后,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版仲裁的权,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但是,对于何种情形下可以重新仲裁以及如何重新仲裁,仲裁法未明确规定,有待司法实践和仲裁实践进一步加以完善。
涉外裁决发回重审只应涉及案件的程序,而不应涉及其实体。只有单纯属于仲裁程序中的瑕疵,人民法院才可考虑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同时,重新仲裁应由原仲裁庭重新仲裁,仲裁庭原则上仍然由原来的仲裁员组成。当然,重新仲裁程序开始后,如果出现仲裁员在裁决作出后有特定情形,影响其独立公正性而应当 回避,或者仲裁员因疾病、死亡等原因不能履行其职责的,则应当重新选定仲裁员。但这与另行组庭是两码事。
律师 人士 访问 可 至 http://tieba..com/p/4371641974 是可以 选择免费 去 询问的
6. 仲裁裁决强制执行期限是多久
负有财产和行为执行义务的当事人拒绝履行执行义务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在二年内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根据这个规定,在仲裁庭作出的裁决生效,并在履行期满后,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6)法院仲裁期限扩展阅读
申请执行材料
申请立案执行,应当准备以下材料:
1、申请执行书
应当记明:申请执行人及被申请执行人的基本身份情况、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表;申请执行的事项和理由;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的事实;需要执行标的物的名称、数量及所在地;被执行人基本情况和可供执行的财产状况。对申请执行书所载明事项,应提交相关书面证明材料。
2、据以申请执行的仲裁机构的裁决、调解文书正本一份、副本两份;申请执行人及被申请执行人身份证明、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表。
执行立案程序
法院立案,将按以下程序进行:
1、向法院立案庭提交申请执行书、据以申请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
2、如申请符合上列条件,法院将及时向申请人发出《非诉执行案件受理通知书》;
3、法院立案后,将对申请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予以执行。
7. 仲裁规定起诉期限十五天法院让一个月以后去立案怎么办
劳动仲裁后起诉期限是严格规定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法院会说一个月后去立案?是否有回误解?两答个解决方案:1、您去法院立案,法院要您一个月后再去,要法院出具书面的不予受理通知书给您;2、您直接把起诉状等所有材料寄到有权受理法院立案庭收,保留好快递寄送证明即可。不要超过15天期限。
8. 向法院对达成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书申请强制执行有期限吗
向法院申请复强制执行已生效的仲裁调解制书的期限为两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五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9. 仲裁期限过了就不能去法院起诉了吗
对啊因为已经过了规定期限所以不能起诉了,但是可以去上诉,如果你对仲裁有意见你就可以重新准备一份材料去上级法院上诉
10. 律师支招:仲裁时效已过法院还审查吗
首先仲裁委在受理时会主动审查是否超过仲裁时效,对于超过仲裁时效的诉求将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应对是否超过仲裁时效进行审查。
其次,要看对方当事人是否提出时效抗辩以及提出的时间节点:
1、当事人在仲裁阶段及诉讼阶段都未提出对仲裁时效的审查问题。法院不予审查。
2、当事人在仲裁阶段未提出仲裁抗辩,仲裁委已做出了实体性裁决。此时应视为当事人在仲裁阶段放弃了仲裁时效抗辩的程序性抗辩权利,这种放弃在诉讼阶段仍然有效。当事人在诉讼阶段以此为由进行抗辩的,不予支持。
3、当事人在仲裁阶段提出仲裁抗辩,仲裁委未予审查,且作出实体仲裁裁决的。在诉讼阶段当事人再次要求对仲裁时效进行审查的。法院应予审查。
4、当事人在仲裁阶段提出仲裁抗辩,仲裁委认为未超过仲裁时效且已做出了实体性裁决。在诉讼阶段当事人再次要求对仲裁时效进行审查的。法院应不予审查。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第三十条 仲裁委员会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仲裁申请应当予以受理,并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
(一)属于本规则第二条规定的争议范围;
(二)有明确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在申请仲裁的法定时效期间内;
(四)属于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二条 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观原因无法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止,从中止的原因消灭之次日起,申请仲裁期间连续计算。
第十三条 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
(一)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二)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三)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申请仲裁期间中断的,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绝履行义务,或者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明确表示不予处理时起,申请仲裁期间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