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买卖可以实行政府采购吗
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内量相当的耕地。占容用单位要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是占用耕地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由国土资源局负责统一协调、落实。每年年初,市国土资源局分析预测市及各区非农业占用耕地量,并会同市财政局与县(市)协商确定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调剂价格,报市政府同意后,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所需计划下达各区,并与有关县(市)签订复垦项目协议。 注:各个县市的国土局和财政局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各自制定具体的标准.
2. 什么是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占补平衡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占用者应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回原则,负责开垦与所答占用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如果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3. 耕地占补平衡是啥意思
耕地占补平复衡是指制《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 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渠道。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主要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采取耕作层剥离和移土培肥技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等多种方式,使新补充与被占用的耕地数量质量相匹配。耕地占补平衡在数量质量要求上严格立足占一补一,对于确因自然条件无法达到被占用耕地质量的,实行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通过增加一定的面积,达到占补耕地的产能综合平衡。
4. 耕地占补平衡标准
“占一补一”是耕地占补平衡的衡量标准,是在保证粮食安全和耕地面积总量不下降条件下,将数量和质量作为占用和补充耕地的两个变量,并在农用地分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工作标准。
(一)确定土地自然质量占补率(C)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着重用于对耕地本身的质量进行评价,即对耕地的自然地力进行评价。耕地的自然地力是在土壤自然产出的基础上加上人类的长期投入积累形成的,由耕地土壤的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特征、农田基础设施和土壤理化性状等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力,它代表了耕地某一发展阶段的稳定产出,可以反映耕地自然质量的本底水平。对于占用和补充的耕地都有其自然质量的本底。因此,可以得到下列公式: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海南卷)
式中:
Ri——占用耕地的第i个地块的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Rj——补充耕地的第j个地块的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Si——占用耕地的第i个地块的面积;
Sj——补充耕地的第j个地块的面积。
由此可以得出:
C > 1 时,占用耕地自然质量优于补充耕地,补充耕地数量不低于 C 倍;
C = 1 时,占用耕地自然质量与补充耕地相同,占与补比例为 1∶1 ;
C < 1 时,占用耕地自然质量劣于补充耕地,补充耕地数量比例不低于 1∶1(耕地面积不
下降是政策要求)。
(二)确定土地利用占补率(L)
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可以解释为在最优土地利用水平和最优经济条件下,该分等评价单元内的农用地所能实现的最大可能单产水平,因此,可以将其称为农用地的本底产量。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下降的前提下,土地利用占补率将是考察占补平衡最为重要的因素。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海南卷)
式中:
Yi——占用耕地的第i个地块的农用地利用等指数;
Yj——补充耕地的第j个地块的农用地利用等指数。
由此得出:
L > 1 时,占用耕地利用等指数优于补充耕地,补充耕地数量不低于 C 倍;
L = 1 时,占用耕地利用等指数与补充耕地相同,占与补比例为 1∶1 ;
L < 1 时,占用耕地利用等指数劣于补充耕地,补充耕地数量比例不低于 1∶1(耕地面积不下降是政策要求)。
5. 耕地占补平衡是啥意思
耕地抄占补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袭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基本要求:
(1)任何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履行开垦耕地的义务;
(2)开垦耕地的责任者是占用耕地的单位;
城市建设区用地统一征收后供地,承担造地义务的为市县人民政府,造地费用可以打入建设用地成本,但责任必须由县市人民政府承担;
城市建设用地区外的建设项目用地,承担开垦耕地义务的是建设单位,县市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负责监督验收;
村庄集镇建设占用耕地,承担开垦义务的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县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监督验收。
(3) 开垦耕地资金必须落实;
(4)开垦耕地地块应当落实;
(5)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出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建设单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由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履行造地义务。
6. 耕地占补平衡质量问题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以下简称《决定》)中对土地质量作了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必须保证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由此可见,对于耕地占补平衡必须提供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
同时,不应忽视一个现象: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和重点城镇分布于平原、阶地、台地或自然生产条件较优越的地区,建设占用的耕地是城镇周边的高产粮地,但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匮乏。开发整理潜力较大的地块大多位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的质量与城镇周边建设占用耕地的质量、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新增耕地需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措施,才能逐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水平。因此,补充耕地不仅要强调在数量上达到占补平衡,而且要有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另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较大。特别是随着建设用地量增大,补充耕地面临新的情况:一是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越来越小。由于提前使用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必须相应同步补充耕地面积,而资源潜力不可再生;同时近几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未利用地直接发展为经济作物用地,耕地后备资源大量减少。二是土地开发整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大、开垦条件较好、易开发利用的地块将会被开发利用,剩余的是开发条件较差的地块,所以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的比率减小,开发整理难度增大是其趋势所在。三是投入成本越来越高。由于土地开发整理难度增大,开发造地的地块面积小而分散,开垦条件差,导致了土地开发整理成本加大。因此,是否达到所占耕地的质量水平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7. 什么是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价格是多少
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版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权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
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占用单位要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是占用耕地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
8. 什么事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回多少数量和质量相答当的耕地。占用单位要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是占用耕地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由国土资源局负责统一协调、落实。每年年初,市国土资源局分析预测市及各区非农业占用耕地量,并会同市财政局与县(市)协商确定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调剂价格,报市政府同意后,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所需计划下达各区,并与有关县(市)签订复垦项目协议。
注:各个县市的国土局和财政局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各自制定具体的标准.
9.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措施有哪些
《土地管理法》第31条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即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具体指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占用者应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落实措施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超前足额预算。在非农建设项目申报初期,充分考虑耕地占补平衡,在投资预算中安排开垦耕地资金。
耕地开垦费专款专用。地方收取的耕地开垦费应当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确保用于占补平衡的新增耕地数量和质量。
强化规划计划统筹。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期内耕地占用指标为依据,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为平台,统筹安排规划期内补充耕地任务,并通过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各年度补充耕地任务进行落实。
完善耕地储备制度。建立健全补充耕地储备库,先行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将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纳入耕地储备库,及时备案,统一配号。
全面实行先补后占。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县报批建设用地前,要先行完成补充耕地,做到先补后占。同时,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台账,确保补充耕地的真实性。
强化补充耕地的项目管理。严格加强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做好立项、设计、实施、验收等工作。采取工程手段和经济等措施,推行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利用,鼓励新增耕地地力的培肥,提高补充耕地质量。
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动态监管。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实时监督,以及报国土资源部备案等工作。建设用地审查时,充分发挥建设用地监管平台作用,核实补充耕地情况,确保耕地先补后占。
强化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通过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检查或考核,集中检查各地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根据检查和考核情况,督促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补充耕地。
相关链接
《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31号)第2条规定:……要按照资金性质核定纳入储备的补充耕地面积。使用耕地开垦费、建设单位或市、县、乡(镇)政府自筹资金补充的耕地,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凡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补充的耕地,按规定不得用于占补平衡;资金打捆使用的,按比例确定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面积
10. 耕地占补平衡要怎么做
为加强耕地保护,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央农办27日进一步明确了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从严管控的机制,并强调地方党委、政府的耕地保护第一责任。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强调,占补平衡要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省级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完善考核和奖惩机制。占补平衡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节为辅,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国家适度统筹,国家适度统筹范围极小、条件极高、程序从严,只能是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的直辖市或资源环境条件严重约束省份因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需要方可申请。国家统筹也不是无偿的,要向中央财政交纳足够补充耕地资金。对此必须严格标准、严格条件、严格程序,确保政策不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