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癸卯学制的修业年限

癸卯学制的修业年限

发布时间:2021-07-30 16:27:33

① 癸卯的癸卯学制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法定的学校系统,实始于1902年,即管学大臣张百熙所拟的《钦定学堂章程》,公布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所以称“壬寅学制”。正式颁布后未及施行,次年(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一个《奏定学堂章 程》,公布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称“癸卯学制”,是第一个法定的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这个学制包含着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从纵的方面看,整个学制分三段六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设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另设蒙养院,不在正式学制之内;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3年或4年,通儒院5年。从横的方面看,与高等小学平行的,有实业普通补习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与中学堂平行的,有初级师范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与高等学堂平行的,有优级师范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
按照这个学制的规定,儿童7岁入学到大学毕业要20或21年,到通儒院毕业要24年或25年,年龄要到31岁或32岁,是我国迄今最长的一个学制。
除上述各级学校外,在京有译学馆,外省有方言学堂,属高等教育阶段,约计学习5年。另外,为新进士学习新知识而设有进士馆,为已仕官员学习新知识而设有仕学院,修业年限均为3年,也属于高等教育性质。由于这类学校不是由小学、中学递升而入高等学堂的,所以没有列入学制体系之内。
这个学制是仿效日本和西方国家拟定的,它从1903年公布起,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为止。对旧中国的学校制度影响很大,以后学校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这个学制演变而来的。
这个学制的教育宗旨,在1903年11月张之洞等人所拟的《癸卯学制》中写的是:“各学堂章程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俗之方,以练习艺能为致用治生之具。”到1906年学部把它定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所以它与中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所订之教育宗旨是一脉相承的,即是以忠孝尊儒为其根本。所不同的只是在培养一副顽固不化的封建头脑的同时,再加上一些力声电光化之类的东西而已。由此可见,确定这个教育宗旨的目的,在于维护“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清朝统治与封建社会制度。后来这个宗旨虽随着清王朝被推翻而废止,然而从后面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中可以看出,它对其有着十分明显的直接影响。

② 如何评价癸卯学制

中国近代来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就近代的教学来说,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但是,从历史的唯物主义角度看,癸卯学制还是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拟订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课程设置上,特别注重读经,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它排除了对女子的教育,是一个单纯男性教育的学制,学制年限也较长。但是,它毕竟是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后第一个正式颁布施行的新式学制,对旧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在组织形式上影响是较大的。癸卯学制自1904年开始逐步实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废止。在这一过程中,它的利还是明显大于弊的。(以上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③ 癸卯学制是什么时期

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

在体系上,“癸卯学制”将全国学堂分为基础教育和专门职业教育两类。基础教育分三等七级: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相当于今日幼稚园)、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等教育为中学堂,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学堂(本科)、大学堂(硕士)、通儒院(博士)。

专门职业教育分为师范、实业和特别教育三种:师范有初级、优级师范,实业教育包括艺徒学堂(技校)、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工人在职教育)、初等农商实业学堂(中专)、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大专)、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大学)、实业教员讲习所(工科师范),特别教育包括进士馆(干部教育)、译学馆(外国语教育)。

因“癸卯学制”较为全面参考了各国教育体系,框架设计上既把握现代教育规律,又切合中国实际情况,故尽管后世多有教育改革,但除名称有变、数量种类更丰富以外,至今教育体系的框架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3)癸卯学制的修业年限扩展阅读

实业教育方面,“癸卯学制”要求各省立足区位优势而“速设实业学堂”,“通商繁盛之区,宜设商业学堂。富于出产之区,宜设工业学堂。富于海错之区,宜设水产学堂。余可类推”。今日各地数量繁多的工业大学、农业大学、理工大学、交通大学等,同样肇端于此。

出于财政压力,“癸卯学制”不能为所有学生负担费用,“各学堂应令学生贴补学费”,但为鼓励教育,仍强调“初等小学堂,及优级、初级师范学堂,均不收学费”。中国义务教育、师范类学校免收学费的做法,亦肇端于此。

④ 1904年正式实行的"癸卯学制"中,制定的什么,是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

癸卯学制是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

该学制回规定学堂的立学宗答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共25~26年。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 5年。
第三阶段为高等阶段,设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

⑤ 教师招聘教育学易错题梳理

一、我国的学制
1、我国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内实施的学制中,修业年限最长的是(癸卯学制)
2、首次规定义务教育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3、首次提出应在全国范围内重视职业教育的学制(壬戌学制)
4、我国沿用最久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5、第一次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依据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二、校园文化
1、班风、学风、教风属于校园精神文化
2、校风是一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三、杜威&赫尔巴特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的代言人的是(杜威)
2、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人是(赫尔巴特)
3、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
四、德智体思想
1、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德、智、体"三育论思想的学者是(严复)
2、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的是(斯宾塞)
3、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是(蔡元培)
4、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齐勒/席勒)
5、最早诞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是(古希腊)
五、教育目的论
1、提出教育准备生活说的人物是(斯宾塞)
2、提出教育适应生活说的人物是(杜威)
3、提出生活预备说的人物是(格鲁斯)
六、量力性原则
1、西方近代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是(夸美纽斯)
2、中国最早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是(墨子)

⑥ 简述癸卯学制的特点及其意义和影响

又称《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由清管学大臣张之洞、张百熙、荣禄拟订。包括《学务纲要》、《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校及艺徒学堂各章程》)、《中等农、工、帝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实业学堂通则》、《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任用教员章程》、《各学堂奖励章程》、《各学堂管理通则》等。内容涉及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及学务管理等,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目标、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分小学(包括初等小学堂及高等小学堂)9年、中学5年、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及大学6-7年。规定任何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为宗旨。这一学制突出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影响颇大。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⑦ 癸卯学制怎么读

癸卯学制的读音是guǐ mǎo xué zhì。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

(7)癸卯学制的修业年限扩展阅读;

癸卯学制的形成背景:

由于主持“壬寅学制”的张百熙素以偏护新学遭谤议,同时也由于壬寅学制制定仓促,存在诸多不足公布后即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其中湖广总督张之洞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于1903年6月以“学堂为当今第一要务,张之洞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奏请派张之洞会同商办学务,上谕照准。

1904年1月13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等统称《奏定学堂章程》。

这是中国近代史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此为“癸卯学制”的形成背景。

⑧ “癸卯学制”通过在哪年

又称《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由清管学大臣张之洞、张百熙、荣禄拟订。包括《学务纲要》、《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校及艺徒学堂各章程》)、《中等农、工、帝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实业学堂通则》、《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任用教员章程》、《各学堂奖励章程》、《各学堂管理通则》等。内容涉及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及学务管理等,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目标、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分小学(包括初等小学堂及高等小学堂)9年、中学5年、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及大学6-7年。规定任何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bǐ,使。)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yuè,浸渍)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为宗旨。这一学制突出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影响颇大。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⑨ 首次确认职业体系的是什么学制

从制度上抄首次确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是(癸卯)学制。
一、癸卯学制:
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
二、癸卯学制立学宗旨:
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
三、癸卯学制的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癸卯学制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不准设立女子学堂,所以蒙养院教师无法由学校培养。蒙养院保姆只能由经过训练的育婴堂乳媪充任,是一些文化层次极低、封建思想浓厚、缺乏近代科学知识的妇人,蒙养院教育的封建性和落后性由此可见一斑。

阅读全文

与癸卯学制的修业年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