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怎么确定尚可使用年限
这个折旧年限复不是平常意义制上的“到时候还能用多久”,年限的确定在确定折旧方法的时候就要确定。
年数总和法的公式是
第n年折旧额=(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n)/(1+2+。。。+预计使用年限)]
式子中的预计使用年限不是根据时间变化的,在计算折旧的时候一直是按照最开始的估计,也就是“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不变,变化的只有n。
Ⅱ 尚可使用年限如何确定
尚可使用年限是指根据资产的有形损耗和预见的各项无形损耗,估测到的其继续使用的年限。
尚可使用年限的确定:
机器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即机器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严格地讲,它应该通过技术检测和专业技术鉴定来确定。事实上,在机器设备评估中难以对机器设备逐台(件)进行技术检测和专业技术鉴定。替代的方法是,用设备的总使用年限减去设备的实际已使用年限来求取机器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尤其是对较新的设备,这种方法更是简便易行。对于已使用较长时间的老设备,采用总使用年限减去设备的实际已使用年限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因为有些老设备的已使用年限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预计的设备总使用年限。此时必须直接估算其尚可使用年限,估测的依据就是设备的实际状态和评估人员的专业经验。当然也不排除运用较为简捷的方法,如利用设备的一个大修期作为设备尚可使用年限的上限,减去设备上一次大修至评估基准日的时间,余下的时间便是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
对于国家明文规定限期淘汰、禁止超期使用的设备,其尚可使用年限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日期,而不论设备的现时技术状态如何。
对于经过大修,特别是经过技术改造的机器设备,应适当增加其尚可使用年限。这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判断,另外还可用下列数学式进行近似计算:
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加权投资年限+尚可使用年限)×100%
其中加权投资年限=∑加权更新成本÷∑更新成本
加权更新成本=已使用年限×更新成本
Ⅲ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的公式中有个尚可使用年限指得是什么年限
因为零三年末买入.零四年开始计提折旧.
零四年时是5/15.这一步你是明白的吧.
零五年时就是4/15了.明白了吧.
Ⅳ 融资租赁设备的计提折旧年限究竟是尚可使用年限还是租
对于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折旧年袭限一般按照如下原则进行确定:
1、如果能够确定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作为折旧年限。
2、如果不能确定租赁期满时承租人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则折旧年限应为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者(一般为租赁期限)。
以上仅供参考,请予核实,依法操作。
Ⅳ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有什么区别
朋友您问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有什么区别?
答:固定资产预内计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有容区别,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是会计制度上用“用预计”使用年限作为假定使用寿命,作为计算各期折旧的依据,目的是为了各期折旧额稳定;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是按照现在固定资产的现状以及社会进步的情况,确定的实际使用年限,
前者是法定的,后者是实际的。
Ⅵ 某及其设备的成新率为45%,该设备已使用年限为10年,资产利用率为80%,则该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为
要是买的设备就按发票的算,根据以前的折旧算使用年限,一般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使用年限来提折旧,有最低使用年限,没听说有最高使用年限
Ⅶ 设备使用年限是什么意思
一、设备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可分为八大类,各企业的后勤部门还可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目录。
1.)房屋和建筑物
房屋和建筑物,是指产权属于本企业的所有房屋和建筑物。
2) 一般办公设备
一般办公设备,指企业常用的办公与事务方面的设备。
3) 专用设备
专用设备,是指属于企业所有专门用于某项工作的设备。包括:文体活动设备,录音录像设备、放映摄像设备、打字电传设备、电话电报通信设备、舞台与灯光设备、档案馆的专用设备,以及办公现代化微电脑设备等。凡是有专用于某一项工作的工具器械等,均应列为专用设备。
4.)文物和陈列品
文物和陈列品,是指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各种文物和陈列品。例如,古玩、字画、纪念物品等。有些企业后勤部门内部设有展览室、陈列室,凡有上述物品的也属于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
图书,是指专业图书馆、文化馆的图书和单位的业务书籍。企业内部的图书资料室、档案馆所有的各种图书,包括政治、业务、文艺等书籍,均属国家财产。
6)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是指后勤部门使用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包括轿车、吉普、摩托车、面包车、客车、轮船、运输汽车、三轮卡车、人力拖车、板车、自行车和小轮车等。
7)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主要是企业后勤部门用于自身维修的机床、动力机、工具等和备用的发电机等,以及计仪器、检测仪器和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有些附属生产性企业的机械、工具设备也应包括在内。
8)其他固定资产
其他固定资产,是指以上各类未包括的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划分,也可将以上各类适当划细,增加种类。
二、固定资产应在使用年限内按月计提折旧。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7)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一)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二)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Ⅷ 固定资产计算累计折旧额需不需要计算尚可使用年限
如果固定资产是旧的或要更新改造是需要的。
假如固定资产原预计使用年限10年,已经回使用2年,然后答开始更新改造,改造进行了3个月。
(1)改造完成后,告诉尚可使用年限是5年,那么计算折旧就是用新账面价值/尚可使用年限5年,计算出的就是年折旧额,当年有几个月需要折旧,就再算这几个月的即可。
(2)改造完成后,告诉原预计使用寿命不变,由于原使用寿命不变,但是已经过了2年3个月了,因此尚可使用年限就是10年-2年3个月=10×12-(2×12+3)=93,那么计算折旧就是用新账面价值/尚可使用年限=新账面价值/93计算出每个月折旧额,当年有几个月需要折旧,就再算这几个月的即可。
(3)改造完成后,原预计使用年限变更为8年,那么尚可使用年限就是8年减去过去了的2年3个月,即8×12-(2×12+3)=69,那么计算折旧就是用新账面价值/尚可使用年限=新账面价值/69计算出每个月折旧额,当年有几个月需要折旧,就再算这几个月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