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与凝血酶原复合物之差别
1、概念不同
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所生成的FⅩa,在Ca2+存在的情况下,与FⅤa在磷脂膜表面形成的 FⅩa-FⅤa-Ca2+磷脂复合物,称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凝血酶原复合物(Thrombogen)由健康人体新鲜血浆分离提取,为含凝血因子Ⅱ、Ⅶ、Ⅸ、X及少量其他血浆蛋白的混合制剂。本品200u所含凝血因子相当于200ml血浆中所含的量。
2、形成过程不同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属于生理性凝血过程之一,生理性凝血过程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基本步骤。凝血酶原复合物则是人工制剂,需从人体的新鲜血浆中分离提取。
(1)凝血酶原复合物有效期扩展阅读:
凝血酶原复合物适应症:
1、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因凝血因子Ⅱ、Ⅶ、Ⅸ及Ⅹ缺乏导致的出血,如乙型血友病、严重肝病(如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手术等所致的出血。
2、用于逆转抗凝剂(如香豆素类、茚满二酮等)诱导的出血。
3、对已产生凝血因子Ⅷ抑制性抗体的甲型血友病患者,使用本药也有预防和治疗出血的作用。
4、对继发性维生素K缺乏的新生儿、口服广谱抗生素者,仅宜在严重出血或术前准备中使用本药。
5、治疗敌鼠钠盐中毒。
2. 凝血酶原复合物应该怎样保存
凝血酶原复合物应该保存于10摄氏度以下的干燥处。
3. 凝血酶原复合物的详细信息
【注意事项】
1.禁忌症 尚不明确。
2.慎用 (1)肝功能损害或近期接受过外科手术的患者(易发生血栓、DIC或纤维蛋白溶解)。(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3)婴幼儿。
3.药物对儿童的影响 婴幼儿对本药较成人更敏感,易发生血栓性并发症,必要时应权衡利弊,小心使用。
4.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本药对人类孕期的安全性尚未进行研究,故孕妇应慎用。
5.药物对哺乳的影响 本药是否由乳汁分泌尚未进行研究,故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1)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PT),以早期发现DIC等并发症。(2)乙型血友病患者用药期间应每日检测因子Ⅸ血浆浓度,并据此调整用量。
【不良反应】
1.输注过快可引起短暂发热、寒战、头痛、荨麻疹、恶心、呕吐、嗜睡、冷漠、潮红、耳鸣,以及脉率、血压改变甚至过敏性休克,减慢输注速度可缓解。但发生高敏反应时原则上应停药,直到症状消失,其后可在密切观察下缓慢输注。
2.偶有报道大量输注本药可导致DIC、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或手术后血栓形成等。
3.本药含微量A型和B型的同种血细胞凝集素,给血型为A型、B型、AB型的患者大量输注时可发生血管内溶血。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抗纤溶药(如氨基己酸、氨甲环酸等)常用于预防与控制血友病患者接受各类手术时的出血,若与本药合用,可增加发生血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此,上述药物宜在给予本药8小时后使用。
【给药说明】
1.本药仅供静脉滴注,每1单位(1U)相当于1mL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含量。
2.溶解本药时应用塑料注[射器操作,因玻璃空针表面可吸附其中的蛋白而影响实际输入的药量。
3.使用前配制溶液:粉剂以灭菌]注射用水溶化(溶化或稀释液温度不宜超过37℃),然后将瓶轻轻旋转(切勿用力振摇,以免蛋白变性)直至完全溶解。配制好的药物应立即使用,输液器应带有滤网装置。配制后的溶液可稳定12小时,但不能再置入冰箱,以免某些活化成分发生沉淀。
4.本药来自混合血浆,虽经各种热处理法以降低携带病毒的危险,但仍不足以保证绝对安全。
5.本药对丙型血友病(Ⅺ因子缺乏)无效。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静脉滴注
1.乙型血友病:(1)预防自发性出血:每次20-40U/kg,每周2次。(2)治疗出血:对轻至中度出血,每次25-55U/kg,或使用能将因子Ⅸ血浆浓度提高到正常浓度的20%-40%的剂量,每日1次,使用1-2日;严重出血时,每次60-70U/kg,或使用能将因子Ⅸ血浆浓度提高到正常浓度的20%-60%的剂量,每10-12小时1次,连续2-3日。(3)围手术期止血:拔牙前1小时给予50-60U/kg,或使用能将因子Ⅸ血浆浓度提高到正常浓度的40%-60%的剂量;若术后仍有出血,可重复此量。其它手术前1小时给予50-95U/kg,或使用能将因子Ⅸ血浆浓度提高到正常浓度的25%-60%的剂量;术后每12-24小时重复此量,至少持续7日。
因子Ⅸ每1U/kg可提高其血浆浓度1%。计算用量参考公式:
因子Ⅸ剂量(U)=体重(kg)×需要提高的因子Ⅸ血浆浓度(%)×1U/kg。
2.甲型血友病:已产生因子Ⅷ抗体的患者,预防及控制出血可给予75U/kg。必要时12小时后再重复使用。
3.因子Ⅶ缺乏症:为控制围手术期出血,术前应给予能提高因子Ⅶ血浆浓度到正常浓度的25%的剂量,术后每4-6小时重复一次,必要时持续7日。计算用量参考公式:
凝血酶原复合物剂量=体重(kg)×需要提高的因子Ⅶ血浆浓度(%)×0.5U/kg
4.抗凝剂诱发的出血:严重病例必要时每次1500U,并同时加用维生素K。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1)200U。(2)400U。
贮法:干燥处、2-8℃保存,勿冰冻。
4.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贮藏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5. 凝血酶原复合物的介绍
其它名称:康舒宁、凝血酶原复合物(因子ⅡⅦⅨⅩ)、人凝血酶复合物、血浆凝血因子、Factor Ⅱ Ⅶ Ⅸ Ⅹ、PPSB、Prothrombin Complex (Factor Ⅱ Ⅶ Ⅸ Ⅹ)、Thrombogen
6.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注意事项
1.除肝病出血患者外,一般在用药前应确诊患者是缺乏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方能对症下药。冠心病、心肌梗死、严重肝病、外科手术等患者如有血栓形成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倾向时,应慎用本品。2.本品不得用于静脉外的注射途径。3.瓶子破裂、产品过有效期或溶解后出现摇不散沉淀等不可使用。如发现制剂瓶内已失去真空度,请勿使用。4.静脉滴注时,医师要随时注意使用情况,若发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血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要立即终止使用。并用肝素拮抗。本品含有凝血因子IX的一半效价的肝素,可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但是,一旦发现任何可疑情况,即使患者病情不允许完全使用,也要大幅度减低用量。5.制品一旦开瓶应立即使用(一般不得超过3小时),未用完部分不能保留再用。
7.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执行标准
YBS0038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
8.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放冰箱保鲜没注意到,还能不能用
通常要求保存温度在0-8度之间。
保鲜室的温度有可能会低于0度,但不会影响药物的使用和效果。
但要注意,药瓶不能有冻裂的现象,溶化时负压正常。就一切OK
9. 凝血酶原复合物包括…
主要成分一般有;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Ⅶ(促凝血酶原激酶原)、Ⅸ(抗血友病球蛋白B)、Ⅹ(自体凝血酶原C),主要作用都是凝血过程的传导,他们的作用都不是直接参与凝血,而是激活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Ⅰ才是直接凝血的物质。
10.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过期还能用吗
朋友你好,过期的标准是低于标定量的80%。所以只要负压正常,是可以使用的,如果200IU的,只能当160IU用了。建议不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