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龄年限”与“社保缴纳年限”有关系吗
工作了并且按时交纳社保不中断,“工龄年限”和“社保交纳年限”是相同的。工作了没有按时交纳社保或者社保中断,“工龄年限”大于“社保交纳年限”。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社保即社会保险,是国家为预防和分担年老、疾病、失业等社会风险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保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5个险种,其中,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其余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
(1)工龄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扩展阅读:
社保断缴后果很严重
养老保险需要最少累计缴满15年,到达退休年龄时可按月领取退休金。如果中途断缴可以补续,但可能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医疗保险女性缴够20年、男性缴够25年,退休后可享受终身医保。医保如果中断,则在中断期间不能享受医保待遇。不过,医保从中断之日起有一个缓冲期,如果超过3个月没有续保,则连续缴费年限会重新计算,医保报销额度和重大疾病医保额度也会受影响。
社保一旦断缴,除了会对参保人的缴费年限核算、社保待遇领取等“长线”结果产生影响,在一些城市,对参保人短期内的买房购车和落户计划的影响则更为直接。
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社保的连续缴纳年限直接与购房、买车摇号、落户资格等挂钩。以北京为例,非京籍居民要取得购房资格,需连续缴纳社保或纳税满5年;而买车摇号则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而在北京落户,在京连续缴纳社保7年及以上则是必备条件。
⑵ 退休时,工龄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符
对养老保险待遇有异议,可以向社保局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起诉社保局内
社会保险法
第八十三条容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或者侵害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⑶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怎么计算
养老保险金缴费时间计算:
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年缴费年限)必须达到15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才能按月领取退休金,如果超过15年则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就越多。如果经济允许的话还是交纳到退休为好,办理退休按月领取退休金。
其中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金期间,可以免缴养老保险费,其个人帐户暂予保留,待重新就业时办理续保手续,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企业与职工个人共同缴纳。
1998年1月1日,我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中规定对养老保险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养老金;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只是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对于1995年底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办法实施后退休,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其中,对于1997年底前参加工作,办法实施后退休,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也可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不满10年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工龄计算:
工龄计算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的计算。工龄的计算即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所以一般工龄已经失去意义。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⑷ 工龄、和缴纳养老保险金年限必须一致吗
工龄、和缴纳养老保险金年限没有关系
养老保险交的年头越多,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相对也要更高些
养老金计算如下: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⑸ 关于养老保险和缴费年限
一、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以月计算的。你缴多少个月,在退休之前一累计即可,断档是允许的。只要退休之前累计超过180个月。
二、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待遇就越高。理论上,缴30年的人,养老金是缴15年的人2倍。当然,缴费金额也影响养老金待遇。
⑹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工龄是同一概念吗
不是同一概念
工龄是指参加工作的年限,现在所说的工龄,大部分是指以前的一般工龄。
国家规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工龄,可做为视同缴费年限
实际缴费年限是个人账户建立之后你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月数。
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
另外,还有特殊工种折算工龄一说。
以吉林省为例:1995年7月建立个人账户,如果某人1995年1月上班。参保并缴费到1995年10月。但他1995年12月离岗。
那么他的工龄是1年,即12个月,工龄是按年计算的。
他的缴费年限=6个月(1995年1-6月的视同)+3个月(1995年的7-10)=9个月
缴费年限是按月计算的。
如果他1995年以前从事特殊工种满1年并可折算为15个月的话,
他的工龄在1995年以前是1年,视同缴费年限是15个月。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⑺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工龄是同一概念吗
不是同一概念来
工龄是指参加工源作的年限,现在所说的工龄,大部分是指以前的一般工龄。
国家规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工龄,可做为视同缴费年限
实际缴费年限是个人账户建立之后你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月数。
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
另外,还有特殊工种折算工龄一说。
以吉林省为例:1995年7月建立个人账户,如果某人1995年1月上班。参保并缴费到1995年10月。但他1995年12月离岗。
那么他的工龄是1年,即12个月,工龄是按年计算的。
他的缴费年限=6个月(1995年1-6月的视同)+3个月(1995年的7-10)=9个月
缴费年限是按月计算的。
如果他1995年以前从事特殊工种满1年并可折算为15个月的话,
他的工龄在1995年以前是1年,视同缴费年限是1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