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业的下列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为15年的应有( )。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八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九条 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所列期限执行。
各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可以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1984年6月1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会计档发管理办法》自本办法执行之日起废止。
附表一:企业和共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一 会计凭证类
1 原始凭证 15年
2 记账凭证 15年
3 汇总凭证 15年
二 会计账薄类
4 总账 15年 包括日记总账…
5 明细账 15年
6 日记账 15年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25年。
7 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8 辅助账簿 15年
三 财务报告类 包括各级主管部门汇总财务报告。
9 月、季度财务报告 3年 包括文字分析
10 年度财务报告(决算)│ 永久 包括文字分析
四 其他类
11 会计移交清册 15年
12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13 会计档案销毁清 永久
14 银行余额调节表 5年
15 银行对账单 5年
自己可以对照着选出答案。
我觉得选项ABCD都正确。
⑵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哪些保管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五年的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应该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执行的,该办法中有“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可以参照执行。作为基础管理制度,应当制定本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根据单位的性质等实际情况拟定具体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表,以便在会计档案归档时具体对照执行。
⑶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 )。 A、5年、10年、15年、25年和永久 B、5年、10年、25年、50年和永久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D、3年、5年、10年、15年、25年和永久 )。
解析: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序号档案名称保管期限备注
一会计凭证类
1.原始凭证15年
2.记账凭证15年
3.汇总凭证15年
二会计账薄
4.总账15年包括日记总账。
5.明细账15年
6.日记账15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25年。
7.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8.辅助账簿15年
三财务报告类包括各级主管部门汇总财务报告。
9.月、季度财务报告3年包括文字分析
10.年度财务报告(决算)永久包括文字分析
四其他类
11.会计移交清册15年
1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
1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
14.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
15.银行对账单5年
附: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保管期限
序号档案名称财政总行政单位税收备注
预算事业单位会计
一会计凭证类
1.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10年10年表及缴库退库凭证
2.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10年
3.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15年包括:原始凭证、各种会计凭证记账凭证和传票汇总表。
4.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15年缴款书存根联在销号库凭证后保管2年。
5.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15年包括:拨款凭证和其其他会计凭证他会计凭证。
6.农牧业税结算凭证15年
二会计账簿类
7.日记账15年15年
8.总账15年15年15年
9.税收日记账(总账)和25年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10.明细分类、分户账或登15年15年15年记簿
11.现金出纳账、银行存款25年25年账
12.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定资产明细账(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三财务报告类
13.财政总预算永久
14.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10年永久
15.税收年报(决算)10年永久
16.国家金库年报(决算)10年
17.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10年(决算)
18.财政总预算会计旬报3年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
19.财政总预算会计月、季度5年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报表2年。
20.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5年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月、季度报表2年。
21.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10年电报保管1年,所属报表)税务机关报送的保管3年。
四其他类
22.会计移交清册 15年15年15年
23.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永久永久
24.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永久永久
注:税务机关的税务经费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按行政单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办理。
⑷ 会计资料的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的重要程度不同,其保管期限也有所不同。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预算单位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规定如下:
1、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财政总决算、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决算)。
2、保管期限为25年的会计档案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3、保管期限为15年的会计档案有:会计凭证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会计移交清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会计移交清册。
4、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有: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货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5、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有:固定资产卡片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财政总预算会计月、季度报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月、季度报表。
6、保管期限为3年的会计档案有:月、季度财务报告;财政总预算会计旬报。
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一.会计凭证类
1.原始凭证 15年 2.记账凭证 15年 3.汇总凭证 15年
二.会计账簿类
4.总账 15年(包括日记账)
5.明细账 15年
6.日记账 15年 (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为25年)
7. 固定资产卡片 ( 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8.辅助账簿 15年
三.财务报告类
(包括各级主管部门汇总财务会计报告)
9. 月、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所属单位 月、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3年 (包括文字分析)
10.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决算) 永久(包括文字分析)
四.其他类
11.会计移交清册 15年
1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1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14.银行余额调节表 5年
15.银行对账单 5年
⑸ 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为15年的有( )
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为15年的有原始凭证、明细账、记账凭证等。
会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它是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通过会计档案,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可以检查一个单位是否遵守财经纪律,在会计资料中有无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行为;会计档案还可以为国家、单位提供详尽的经济资料,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及单位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5)保管期限为15年的会计档案有扩展阅读:
会计档案的作用
1、会计档案室总结经验、揭露责任事故、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分析和判断事故原因的重要依据。
2、利用会计档案提供的过去经济活动的史料,有助于各单位进行经济前景的预测进行经营决策,编制财务,成本计划。
3、利用会计档案资料,可以为解决经济纠纷,处理遗留的经济事务提供依据。
此外,会计档案在经济学的研究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史料价值的作用。
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损毁、散失和涉密。
⑹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中定期保管分为3年 5年 10年 15年 25年 分别对应的会计档案是什么
1、保管期限为3年的会计档案有:
各级行本身及汇总全辖的日计表;会计系统运行日志; 不定期报表;会计检查工作底稿、检查报告、整改情况等检查资料;流水账; 其他需要保管三年的会计档案。
2、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有:
下级行上报的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 报表及附件、说明);联行往来清单及查询查复书; 密押代号表使用保管登记簿; 存、贷款单位余额对账回单; 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卡片;客户申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基本资料、协议; 其他需要保管五年的会计档案
3、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有:
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货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保管期限为15年的会计档案有:
4、会计凭证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会计移交清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会计移交清册。
5、保管期限为25年的会计档案有: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6、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
年度决算财务会计报告; 资本金、股金及股权明细; 开销户登记簿; 客户挂失申请书、挂失登记簿、补发凭单(卡)收据; 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销毁清册; 7有价单证、业务公章销毁清册; 机构变动交接清册;
有权机关查询、冻结及扣划书; 己用凭证、账簿登记簿; 会计系统数据移植日的所有会计档案; 会计初始环境文本、 基础数据维护修改有关记录、 文件; 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档案。
(6)保管期限为15年的会计档案有扩展阅读
会计档案的内容一般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
1、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它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三种)、记账凭证汇总表、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内容。
2、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它包括按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账、各类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辅助登记备查簿等。
3、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会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主要有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度会计报表,年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4、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属于经济业务范畴,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紧密相关的,由会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关数据资料。如:经济合同、财务数据统计资料、财务清查汇总资料、核定资金定额的数据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
实行会计电算化单位存贮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⑺ 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为永久的有,
定期保管期限分别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
1.原始凭证专 15年
2.记账属凭证 15年
3.汇总凭证 15年
4.总账 15年(包括日记账)
5.明细账 15年
6.日记账 15年 (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为25年)
7. 固定资产卡片 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8.辅助账簿 15年
9. 月、季度财务会计报告3年(包括文字分析)
10.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永久(包括文字分析)
11.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15年
1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1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14.银行余额调度表 5年
15.银行对账单 5年
⑻ 保存15年的会计档案有哪些
(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汇总凭证都需保存15年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保存15年,日记账保存15年,其中,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存25年,固定资产卡片保存5年,辅助账簿保存15年
(三)会计报表类:主要财务指标报表保存3年,月、季度会计报表(包括文字分析)保存3年,年度会计报表(包括文字分析)要永久保存
(四)其他类: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保存15年,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和销毁清册要永久保存,银行存余额调节表保存5年,银行对账单保存5年,发票、收据存根、电算化会计档案保存5年,主要财务文件、合同、协议等要永久保存
⑼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是多久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因此,法律主要依据是《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国家档案局会同制定。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属于单位的重要经济档案,是检查企事业单位过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
年度决算财务会计报告; 资本金、股金及股权明细; 开销户登记簿; 客户挂失申请书、挂失登记簿、补发凭单(卡)收据; 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销毁清册; 7有价单证、业务公章销毁清册; 机构变动交接清册;
有权机关查询、冻结及扣划书; 己用凭证、账簿登记簿; 会计系统数据移植日的所有会计档案; 会计初始环境文本、 基础数据维护修改有关记录、 文件; 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档案。
会计档案是会计活动的产物,是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会计档案室总结经验、揭露责任事故、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分析和判断事故原因的重要依据。
2.利用会计档案提供的过去经济活动的史料,有助于各单位进行经济前景的预测进行经营决策,编制财务,成本计划。
3.利用会计档案资料,可以为解决经济纠纷,处理遗留的经济事务提供依据。
4.会计档案在经济学的研究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史料价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