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还能维持发展多少年,网上说石油就剩40年了
石油没了,就用油沙,页岩气。以后说不定还能用海水。别担心。。。
『贰』 阅读"世界部分矿产资源年限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几种主要资源再过几十年就要耗竭.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 )
D吧、、、、
『叁』 矿产资源还能开采多久听说金矿银矿就剩最多二十年了。
理论上可以说永远也开采不玩,只能说个别矿床出现开采枯竭,要闭坑。实际上地回下资源还是很丰富答的,甚至是越往下资源越好,像南非那边都开采到-4000米,国内大多在-1000米以内;因此说:金银仅够开采20年的说法不准确。只能说某一个矿床根据现有开采规模,如不再发现新的资源,仅能开采多少年,也就是所说的开采年限。
『肆』 常见金属元素开采年限
计算的结果非常惊人,从2000年算起,最常用矿物资源的大致情况如下:
20年以内“静态指标”耗竭的矿种,有14类:铂族金属(0年,因我国没有独立的铂族金属矿,该资源完全依赖进口);金矿,(岩金7年,但砂金可采35年);锑矿(8年);饰面石材(8年);萤石矿(9年);铬铁矿(14年);原油(15年);铅矿(16年);锰矿(16年,这是按国外数据,我国数据为79年);银矿(17年,若不考虑“伴生矿”,那么静态指标为12年);滑石(18年,为年开采390万吨;若174万吨年产,则为42年);锌矿(19年);石墨(19年);锡矿(20年)。
20-50年间“静态指标”耗竭的矿种,有8类:硼矿(21年);石膏矿(21年,这是按照国际上的数据,按国内数据为224年);铜矿(29年);镍矿(30年);重晶石(35年);天然气(40年);水泥石灰岩(46年)钼矿(48年)。
50-100年间“静态指标”耗竭的矿种,有10类:钨矿(51年);高岭土(53年);玻璃硅质原料(57年);锶矿(66年);硫矿(67年);金刚石(67年,这其实没有意义,中国金刚石在世界上微不足道);钛铁砂(70年);铁矿(81年);钴矿(84年);石棉(93年)。
100-200年间“静态指标”耗竭的矿种,有4类:硅灰石(127年);铝土矿(141年);菱镁矿(148年);煤(200年)。
200-300年间“静态指标”耗竭的矿种,有3类:磷矿(216年);膨润土(243年);硅藻土(295年)。
300年以上“静态指标”耗竭的矿种,有5类:耐火粘土(321年);钾盐(345年);稀土矿(380年);芒硝(2205年);钠盐矿(3749年)。
可以看出,今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多种矿物资源的耗竭,已经只有数十年和百余年光景,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数百年乃至千年之远。目前的常用矿物,只有2种的使用年限超过了“千秋”,还没有一种能够达到“万代”。为了改革以来的20几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华民族已经丧失了千秋万代。
在“地球村”的时代,中国或许还可以获得世界其他地方的矿产资源?
但在我看来,这仍然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幻。世界的矿物资源情况,也绝不可乐。就世界范围的矿藏的“静态指标”情况,我的计算如下:
50年内将开采殆尽的矿种有:金刚石(6年);铅(10年);银(16年);金(18年);石膏(21年);锌(22年);石墨(22年);锑(24年);硫(24年);铜(26年);重晶石(26年);硼(38年);石油(40年);钼(42年);锡(44年);镍(46年)。50-100年间将开采殆尽的矿种有:天然气(64年);钨(64年);磷(79年);钛(95年);锰(97年)。100-200年间将开采殆尽的矿种有:铀(110年);石棉(126年);铁(150年)钴(166年);铝(192年)。200-300年间将开采殆尽的矿种有:铂族金属(206年);滑石(208年,在中国还可开采19年);膨润土(216年);煤炭(226年);钒(233年);锂(242年);铬(257年)。还可以开采300年以上有:钾盐(316年);硅藻土(396年);硅灰石(495年);高岭土(519年);稀土金属(1265年);天然碱(2189年)。
这样一来,我们便真的可以“大吃一惊”了。从20世纪末算起,上述全球39种重要的矿产资源静态储量的耗竭,竟也是这样“近在眼前”!从上面可以看出:
50年内走向耗竭的就有16种。
100年内走向耗竭的有16+5=21种。
200年内走向耗竭的有21+5=26种。
『伍』 我想了解一下江西都昌钨矿的一些情况,储量,开采年限等问题,还有那得经济交通情况,谢谢
这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陆』 世界铁矿石产量还能够用多久
未来20年世界矿物原料的保证程度看,大多数矿产不存在问题。从主要金属矿产的静态保证年限看,铁矿石储量可保证生产128年,铜矿储量可保证生产32 年,镍矿储量可保证生产49年,钨矿储量可保证生产47年,钾盐储量可保证生产276年。保证年限偏紧的有锌(24年)、锡(21年)、铅(21年)、金(19年)、银(15年)和锰(14年)。
在储量、储量基础和资源量三级分类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储量。但应看到,储量是个动态概念,市场价格的提高会使本来开采无利可图的矿石变得有利可图,这部分储量基础会自动升级为储量,价格的提高还会使勘探投人不断增加,从而发现新的矿山,增加储量基础乃至储量。此外,依靠科技进步可以发现新的成矿带,提高低品位、难处理矿石的处理能力,从而增加矿石储量。
长期以来,世界主要矿产无论是储量、储量基础还是资源量都呈上升趋势。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铜储量为3.4亿吨,按当时年开采量840.5万吨计算可供开采40年。同期世界黄金的储量为39808吨,按当时年开采量1582.9吨计算可供开采25年。如今20多年过去了,铜储量反而增加到4.7 亿吨,开采年限还有30多年。金储量还有4.2万吨,开采年限有19年。
与1984年至1994年期间相比,世界多数矿产勘探储量的保证程度未出现大的变化,只有铁矿石的勘探储量保证程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由于世界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开发已知矿产需大量投资等原因,许多国家难以摆脱能源和矿物原料短缺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西欧、日本和美国(三者矿物原料消费量约占世界矿物原料消费量的2/3)的矿产资源保证程度都有所下降,他们大部分矿产的需求量大大超过国内的开采量,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以美国为例,目前钢消费量是产量的2倍,铅为3.7倍,锌为1.3倍,锡、铝土矿和镍全部依靠进口。
随着矿产勘查、开采和冶炼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主要工业国的矿产保证程度将进一步降低,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可能会持续增大。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许多重要矿产,在矿石质量和开发条件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并无竞争力,但原苏联在油气、金、铂族元素、钾盐和金刚石等矿产方面增产潜力巨大。需要指出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原苏联和东欧各国许多矿产储量保证程度正在不断下降,但目前他们的矿产产量下降速度低于矿产需求的下降速度。
发展中国家许多矿产的地质潜力优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而且开发程度低。这是近几年矿产勘查和开发向这些国家转移的重要原因。
很多业内专家认为,未来绝大多数矿产储量的增长速度仍将高于这些矿产的开采速度,因为从世界范围看,发现新矿床的潜力还是很大的,许多地区的地质研究和地球物理研究程度还不够。目前,勘探储量与开采量相比的静态保证年限,今后10年至20年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近几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矿产品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涨。
2004年世界经济全面增长。与上年相比,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美国4.3%、日本4.4%、英国4.4%、德国1.4%、法国 2.5%、欧元区2.2%。几个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中国9%,印度6.7%、俄罗斯7.3%、中南美4.6%、中东欧5.5%、非洲 4.5%。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2004年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都实现了同步增长,世界经济呈现出共同繁荣的发展势头,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世界经济复苏,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加上受政治因素和投机资金炒作的影响,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供不应求,主要矿产品价格普遍攀升,矿产品价格创多年来最高记录是2004年世界矿业的一个明显特征。中国经济飞速增长致使需求量猛增被认为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原因。2004年价格提高的矿产品包括:钢铁、铜、镍、铝、镁、锡、铅、铂和金等。
据英国商品研究机构统计,2004年全球粗钢产量10.36亿吨,首次突破10亿吨,其中中国粗钢产量占亚洲一半,占世界的四分之一。2004年初,控制全球80%铁矿石贸易量的淡水河谷公司、里奥廷托公司和BHP比利顿公司宣布,把他们2004年至2005年生产的主要铁矿石产品价格提高 18.62%。这3家公司还相继把产量提高了9%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铁矿需求量猛增是上述3家公司提高产量和价格的主要因素。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据初步测算,2004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总额达5.45亿吨,高于2003年的5.15亿吨,其中80%的增长是中国购买力增加所致。
2003年世界精炼铜产量为1524.49万吨,2004年为1574.35万吨,而同期的消费量分别为1536.55万吨和1635.54万吨。铜供应短缺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地铜库存量大幅减少。世界有色金属价格经过2002年的小幅回升后,2003年和2004年价格出现大幅走高。 2004年国际铜价格在振荡中攀升,年平均价格约为3200美元/吨,较2003年同期上涨40%,较2002年同期上涨110%。
此外,铂和金等贵金属价格的上涨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铂价在今年5月17日曾达1336美元/盎司,达到1980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5月13日金价最高达到730美元/盎司,创下25年来历史新高(此数据为编者所加)。受需求强劲增长、美元疲软、国际局势动荡、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和矿工罢工等因素的影响,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
来源:世界建材
世界铁矿石储量可保证生产128年
『柒』 世界钨资源概况
世界各大洲都有钨矿产出,但大部分钨矿分布在环太平洋两岸,部分钨矿床分布在地中海地区,极少部分钨矿床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腹地,且很分散。主要产钨国家亚洲有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北美有加拿大、美国;中南美洲有墨西哥、玻利维亚、巴西、秘鲁、阿根廷、智利;大洋洲有澳大利亚;欧洲有原苏联、瑞典、英国、法国、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非洲有尼日利亚、扎伊尔、乌干达、南非等国。
图5-1 钨产品应用分布简图
图5-2 世界钨矿储量
据《英国矿物手册》(1990~1991)统计,全世界有256.4万吨钨金属量,中国为120万吨,占世界钨总金属量的46.8%;其次为原苏联,具28万吨;加拿大为26万吨,占10.1%。世界十大产钨国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1%以上。世界主要产钨国钨的储量见表5-1,图5-2。显然上述手册的统计不够精确,但各国钨资源所占的比例和排序仍具参考价值。
表5-1 世界钨储量❶
世界上最主要的钨矿类型是夕卡岩型钨矿床,在市场经济国家夕卡岩型钨矿占钨储量的65%,占钨产量的60%,其次是网脉浸染状的斑岩型钨矿床。矿石工业类型以白钨矿石为主,约占国外钨矿总储量的2/3以上。加拿大的坎通(Cantung)钨矿、马克通(Mactung)钨矿、美国的斯特劳伯里(Strauberry)钨矿、奥地利的米特西尔(Mittersill)钨矿、澳大利亚的金岛(King Island)钨矿、韩国的山洞钨矿都是大而富的白钨矿矿床,它们的平均品位都在0.6%以上。
国际钨市场一方面受到了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1998年世界原钨消费量为39750t(含钨量),比1990年下降11.8%(王顺昌,1999),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供大于需的影响,特别是我国盲目生产,多头出口,竞相压价,致使钨生产量远远大于世界上钨的需求量。从而导致钨精矿价格从1977年的172美元/吨度下跌至1990年的36美元/吨度,1990年至今仍徘徊在40~50美元/吨度间(图5-3),从而使钨矿生产者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受此打击最大的要算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劳动力昂贵的发达国家,甚至影响到韩国、澳大利亚等发展国家的钨矿山。这些国家钨矿山纷纷停产,甚至关闭。我国长期以来是钨的最大生产国,也是世界钨市场最大的供应国,同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以说中国的钨矿山已陷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困境。
图5-3 伦敦金属导报钨精矿的报价(1970~1996年8月)
『捌』 矿产资源还能开采多久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目前还离不开矿物燃料和金属矿藏,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都是有限的,开采多少储量就减少多少,开采的速度越快减少的速度也越快。某些使用过的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并重复利用,但能重复利用的程度有限,根本不能取代新开采的需要;矿物燃料则用一点就少一点,完全无法重复利用。 自从内燃机出现以来,人类对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就开始了一场前途未卜的“赛跑”。人们当然知道石油储量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新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超过开采量,同时己探明储量又足够开采许多年,人们就可能对石油的利用采取乐观的态度,将新能源的开发推迟,让子孙后代去解决这一问题。这当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在过去的岁月里,勘探经常领先于开采,例如,1970年时己探明的石油商业储量仅够开采37年,到了1988年,由于新的勘探发现,采用节能技术和利用其他能源,已知石油商业储量可以开采的年限增加到了45年。石油的地质储量远远大于探明储量,而可开采的商业储量又只占探明储量的一小部分,同时开采技术还在不断提高,探明储量的开采率也在提高。但是,地壳中石油的总储量毕竟是有限的,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勘探技术最终会探明可开采的总量。石油生成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可以预见的人类历史中人类不能幻想其储量会增加。当石油不加快开发替代能源以减少矿物燃料的比重,这场“赛跑”很快就会到达终点。石油是这样,煤和天然气也是这样。 统计资料表明,人均能源的消耗量与收入有密切的关系。现在美国纽约平均每人每年消耗1891升汽油,而印度的加尔各答这一数字减少到182升,两者之间相差近10倍,全部能源消耗量的比较也一样。可以说,如果人类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全球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将在数年之内枯竭。 另一方面,容易开采的油田和其他矿井总是首先枯竭。为开采同样数量的石油和其他矿物,后代将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生产成本将越来越高。不仅如此,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矿物燃料还是珍贵的化工原料,其利用价值远远高于用作普通的燃料。
『玖』 矿山开采权一般有效期是多少年最少多少年
按矿山建设规模确定,大型矿山是年,中型的20年,小型的10年。
国务院《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
大型以上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30年;中型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20年;小型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10年。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采矿的,采矿权人应当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延续登记手续。
(9)世界钨矿开采年限扩展阅读
关于进一步规范采矿许可证有效期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颁发采矿许可证期限过短问题,保障采矿权人合法权益,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1号令),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应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确定的矿山服务年限相适应。当矿山服务年限长于《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1号令)第七条规定的上限时,应按法定有效期的上限办理采矿登记;当矿山服务年限不足法规规定的上限时,应按矿山实际可生产年限办理采矿登记。
二、因特殊原因不能按上述规定的有效期限办理采矿登记的,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可根据工作需要酌情确定,但原则上不应低于一年,并且应在采矿许可证副本上注明原因。
三、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采矿权人监督管理,切实做好采矿权年检工作,严格对采矿权人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年检不合格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处罚,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登记发证管理机关应按《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吊销其采矿许可证。
四、各地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一律以本通知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