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债分类
从债券形式来看,我国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三种。
1、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
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 情况需要提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2‰收取手续费。
2、无记名(实物)国债是一种实物债券,以事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发行期内,投资者可直接在销售国债机构的 柜台购买。
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证券公司通过交易系统申购。发行期结束后,实物券持有者可在柜台卖出,也可将实物券交证券交易所托管,再 通过交易系统卖出。
3、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投资者进行记账式证券买卖,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无纸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1)中国国债按期限分类扩展阅读:
公债与国债的区别
公债:公债是政府依据认用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活动。在同代各国大都在法律中规定:当政府在确有必要时,有权以债务人的身份向个人、企业、社会团体、金融机构以及他国政府借款。
借款形式的收入是政府的债务收入,同时也是政府的一种负债,政府必须按借款时的约定方式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因此,在整个公债活动中,形成了政府与公债持有者之间稳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一般而言,这种关系是一种双方自愿的交易关系,这完全不同于税收所反映的政府向纳税人单方面进行的强制性与无偿性的征收所形成的征纳关系。
国债:公债有时也称为国债,在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借债的国家,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中央政府的借债。但在允许地方政府借债的国家,一般只把中央政府的借债称为国债,而地方政府的借债只能称为公债或地方债。
B. 国债有哪些种类
你好,我国目前发行的国债可分为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式国债两种。
记账式国债是以电子记账形式记录债权,由财政部面向全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可以记名、挂失、上市和转让的国债品种,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采用无纸化形式,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性好。
储蓄式国债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投资者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不可流通且记名的国债品种。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按照记录债权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储蓄国债。凭证式国债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电子储蓄国债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
普通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认购和交易记账式国债,需要事先开立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证券账户。投资者通过商业银行认购和兑付储蓄式国债。
C. 我国国债期限在15年以上的有多少种分别是哪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债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是第一阶段,80年代以来是第二阶段.
一种是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当时,一方面我国刚解放,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有限E5一方面,要继续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统一全国,还要恢复和发展经济,财政支出较大,同时通货膨胀情况也比较严重.于是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举借折实公债,其发行对象是城市工商业者,城乡殷实富户和富有的退职人员,其他社会阶层人土可自愿购买.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募集与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计算标准,其单位定名为"分".每分公债应沂的金额由中国人民银行每旬公布一次.
另一种是1954年至1958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以后,为了加速国家经济建设,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于1954年开始连续发行建设公债,一共发行了5次,发行对象是社会各阶层人士.
60年代和70年代,我国停止发行国债.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政府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下降,部门,企业和个人占的比重在上升,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债特点来调节经济,中央政府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
1981年至1997年,我国发行的国债品种有;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债券,基本建设债券等.
国债发行规模越来越大:1981~1984年每年发行40亿元;1990年突破l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1998年为389l亿元;1999年为4015.03亿元;2000年为4657亿元;2001年为4883.5亿元,加上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的15亿美元的等值外债,全年共发行内外债总和为5004亿元人民币.
我国超长期的国债发行共发行了两次:
2001年财政部分别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了20年期国债,同时还发行了多期15年期国债。
2002年5月24日,财政部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一期30年期国债,发行数量达到260亿元。
D. 国债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
国债的种类繁多,其基本的划分方法就是以券面形式为依据,其它分类特征均与此有很大关系。依国债的券面形式可分为三大品种,即无记名式,凭证式和记账式。其中前者已不多见,而后两者则为目前的主要形式。 1、无记名式国债 无记名式国债是一种票面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的债券,通常以实物券形式出现,又称实物券或国库券。券面上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字样,通常面额有100元、500元、1000元等券种,背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印章,并印有防伪识别符号。我国从建国起,50年代发行的国债和从 1981年起发行的国债主要是无记名式国库券。无记名式国库券的一般特点是:不记名、不挂失,可以上市流通。由于不记名、不挂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凭证式和记账式国库券,但购买手续简便。由于可上市转让,流通性较强。上市转让价格随二级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定,当市场因素发生变动时,其价格会产生较大波动,因此具有获取较大利润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无记名式国库券更适合金融机构和投资意识较强的购买者。 2、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 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 与储蓄相比,凭证式国债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方便、收益适中。具体说来是: 1)国债发售网点多,购买和兑取方便、手续简便; 2)可以记名挂失,持有的安全性较好; 3)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l一2个百分点(但低于无记名式和记账式国债),提前兑取时按持有时间采取累进利率计息; 4)凭证式国债虽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兑取,变现灵活,地点就近,投资者如遇特殊需要,可以随时到原购买点兑取现金; 5)利息风险小,提前兑取按持有期限长短、取相应档次利率计息,各档次利率均高于或等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没有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活期计息的风险; 6)没有市场风险,凭证式国债不能上市,提前兑取时的价格(本金和利息)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可以避免市场价格风险。 购买凭证式国债不失为一种既安全、又灵活、收益适中的理想的投资方式,是集国债和储蓄的优点于一体的投资品种。凭证式国债可就近到银行各储蓄网点购买。 3、记账式国债 记账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它是指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账户中,投资者仅取得收据或对账单以证实其所有权的一种国债。我国从1994年推出记账式国债这一品种。记账式国债的券面特点是国债无纸化、投资者购买时并没有得到纸券或凭证,而是在其债券账户上记上一笔。其一般特点是:1)以无券形式发行可以防止证券的遗失、被窃与伪造,安全性好;2)可上市转让,流通性好;3)期限有长有短,但更适合短期国债的发行;4)记账式国债通过交易所电脑网络发行,从而可降低证券的发行成本;5)上市后价格随行就市,有获取较大收益的可能,但同时也伴随有一定的风险。 可见,记账式国债具有成本低、收益好、安全性好、流通性强的特点。 无记名式、凭证式和记账式三种国债相比,各有其特点。在收益性上,无记名式和记账式国债要略好于凭证式国债,通常无记名式和记账式国债的票面利率要略高于相同期限的凭证式国债。在安全性上,凭证式国债略好于无记名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后两者中记账式又略好些。在流动性上,记账式国债略好于无记名式国债,无记名式国债又略好于凭证式国债。
E. 按不同的分法国债有哪些种类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流动性强,利率也较其他债券低。
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国债、实物式国债、记账式国债三种。
按照不同的标准,国债可作如下分类:
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
国家债券,是通过发行债券形成国债法律关系。国家债券是国家内债的主要形式,我国发行的国家债券主要有国库券、国家经济建设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
国家借款,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形式,由借贷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协议或合同,形成国债法律关系。国家借款是国家外债的主要形式,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组织贷款等。
按偿还期限不同
定期国债:是指国家发行的严格规定有还本付息期限的国债。定期国债按还债期长短又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短期国债通常是指发行期限在1年以内的国债,主要是为了调剂国库资金周转的临时性余缺,并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中期国债是指发行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国债(包含1年但不含10年),因其偿还时间较长而可以使国家对债务资金的使用相对稳定;
长期国债是指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债(含10年),可以使政府在更长时期内支配财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将受到币值和物价的影响。
不定期国债:是指国家发行的不规定还本付息期限的国债。这类国债的持有人可按期获得利息,但没有要求清偿债务的权利。如英国曾发行的永久性国债即属此类。
按发行地域不同国家内债:是指在国内发行的国债,其债权人多为本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还本付息均以本国货币支付。
国家外债:是指国家在国外举借的债,包括在国际市场上发行的国债和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及其他非政府性组织的借款等。国家外债可经双方约定,以债权国、债务国或第三国货币筹集并还本付息。
按发行性质不同
自由国债,又称任意国债,是指由国家发行的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认购的国债。它是当代各国发行国债普遍采用的形式,易于为购买者接受。
强制国债,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规定的标准,强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的国债。这类国债一般是在战争时期或财政经济出现异常困难或为推行特定的政策、实现特定目标时采用。
按使用用途不同
赤字国债,是指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国债。在实行复式预算制度的国家,纳入经常预算的国债属赤字国债。
建设国债,是指用于增加国家对经济领域投资的国债。在实行复式预算制度的国家,纳入资本(投资)预算的国债属建设国债。
特种国债,是指为实施某种特殊政策在特定范围内或为特定用途而发行的国债。
按是否可以流通
上市国债,也称可出售国债,是指可在证券交易场所自由买卖的国债。
不上市国债,也称不可出售国债,是指不能自由买卖的国债。这类国债一般期限较长,利率较高,多采取记名方式发行
F. 国家债券的债券分类
债券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对投资者来说比较重要而且经常会遇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债券的发行主体分,可以分为国家债券、地方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几大类。 ① 国家债券简称国债,是由中央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其债务人为国家。目前我国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三种。凭证式国债,类似于大额的储蓄存单,可记名、挂失,并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来记录债权,但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可以提前支取,国债销售网点按投资者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应的利率为投资者办理还本付息。无记名国债即实物国债,以实物券的形式出现,我国80年代恢复发行国债后发行了大量实物国债。实物国债不记名,不挂失,可以上市流通。投资者既可在国债发行网点进行购买,也可以开立证券账户后通过证券公司在沪、深交易所进行购买。记账式国债则没有实物券,是以记账形式出现,通过证券交易所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开立账户后即可进行记账式国债的买卖,其方式与买卖股票方式相同。 ②地方债券是由省、市、自治区及其他地方政府所发行的债券,其债务人为地方政府。 ③金融债券,是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其债务人为发行债券的金融机构。 ④企业债券又称为公司债券,是企业发行的债券,其债务人为发行债券的企业,较之国债而言,其信誉要低一些,风险相对较高,利率也相对较高。另外,可转换债券也属于企业债券,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投资者认购发行公司所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后,如果一直持有该债券而不转换成股票,那么债券到期时,公司按照发行时所约定的利率对投资者进行还本付息,双方是债权和债务关系,与普通的公司债券相同。而同时,持有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还拥有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的权利,投资者可以在持有债券和股票之间作出选择,投资者一旦按约定的条件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之后,就不能再转回债券,同时投资者的身份也从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其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与公司的其他股东完全相同。如目前在沪市上市的南化转债(100001),在深市上市的丝绸转债(5301)。
2、按债券的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通常期限在1年以下的债券称为短期债券,期限在1-5年之间的债券称为中期债券,期限在5年以上的债券称为长期债券。
3、按债券的发行方式分类,可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公募债券是指向社会公开发行,任何投资者均可购买的债券。私募债券是指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的债券,其发行和转让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G. 国债有哪几大类型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电子式国债三种。
按照不同的标准,国债可作如下分类:
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
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国家债券,是通过发行债券形成国债法律关系。国家债券是国家内债的主要形式,我国发行的国家债券主要有国库券、国家经济建设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
国家借款,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形式,由借贷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协议或合同,形成国债法律关系。国家借款是国家外债的主要形式,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组织贷款等。
按偿还期限不同
按偿还期限不同,国债可分类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定期国债:是指国家发行的严格规定有还本付息期限的国债。定期国债按还债期长短又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短期国债通常是指发行期限在1年以内的国债,主要是为了调剂国库资金周转的临时性余缺,并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中期国债是指发行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国债(包含1年但不含10年),因其偿还时间较长而可以使国家对债务资金的使用相对稳定
长期国债是指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债(含10年),可以使政府在更长时期内支配财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将受到币值和物价的影响。
不定期国债:是指国家发行的不规定还本付息期限的国债。这类国债的持有人可按期获得利息,但没有要求清偿债务的权利。如英国曾发行的永久性国债即属此类。
从债券形式来看,我国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四种。
凭证式国债
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 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 情况需要提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
无记名(实物)国债
是一种实物债券,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发行期内,投资者可直接在销售国债机构的 柜台购买。
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证券公司通过交易系统申购。
发行期结束后,
无记名(实物)国债
实物券持有者可在柜台卖出,
也可将实物券交证券交易所托管,再 通过交易系统卖出。目前已停止发行。
储蓄国债
储蓄国债(也称电子式国债)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品种。电子储蓄国债就是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储蓄国债品种。
记账式国债
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由财政部发行,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可上市转让。投资者进行记账式证券买卖,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无纸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