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担保法解释》36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在制定该司法解释之时在主合同和保证合同诉讼时效关系方面,是从保证合同的从属性出发,采取的是“以主从关系为原则,以各自独立为补充”的原则。
在通常保证情况下,由于《担保法》第17条第2款[1]规定,债权人必须首先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而不能直接单独起诉保证人,一旦债权人以上述方式主张了自己的权利,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主合同的诉讼时效中断。
此时根据《担保法》第25条第2款的规定,保证期间的作用已经消灭,诉讼时效制度开始起作用。如果此时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不中断,在经过长时间的诉讼或者仲裁后,债权人向保证人起诉之时,很可能超过了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对债权人未免有所不公。因此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亦应中断。
根据《担保法》第18条的规定,在主合同履行期届满后,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也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履行。此时,与一般保证责任相比,连带保证责任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一旦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则产生两方面的效力,一是保证期间归于消灭,二是诉讼时效制度开始起作用,并且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因此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并不必然导致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中断。
(1)连带担保期限中断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根据生效的法律文书,享有权利的债权人,在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时,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但申诮执行的权利必须在申请的期限内行使。
2、诉讼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债权人只有凭借证据才能证明白己诉讼请求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在经济活动中,债权人必须重视平时文书、文件、各类合同文本、各类单据、票据、函件电报等书证的保存,也要重视物证以及电话录音、传真资料等视听资料的收集。
3、对债权人而言,法院判决与协商调解都是手段,目的是收回债务。因此如债务人确有诚意。应当配合法院调解。如果债务人缺乏诚意,一心逃债,则要采取果断措施,请求法院公正判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担保法司法解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担保法
参考资料来源:找法网-担保法解释
⑵ 担保时效可不可以中断
关键看具体的担保方式以及实际履行的情况。例如保证,可以具体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2条的规定处理确定,但是,如果在保证期间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那么保证期间则可以转化为保证的诉讼时效,按照诉讼时效原理去认定保证债权的胜诉权是否丧失。又如抵押,根据《物权法》第202条的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所以,具体是否可以中断,如果存在有转化情况的,就不能简单结论,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去做综合判断。
⑶ 保证期间到底会不会中断
符合法定情形,可以中断。
《担保法》
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版保证人与债权人权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⑷ 连带担保的诉讼期限和担保的有效期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担保责任专的期限为债务履行属期限届满后的6个月。根据《担保法》第26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责任的期限,是要求债权人必须要在期限届满前,向担保人主张担保责任。同一般的合同履行责任不同,一般的债权债务纠纷的履行期限必须是约定的期限届满后向对方主张权利。
⑸ 连带责任担保期限问题
1、这样的约定视为约定不明,担保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2、本回案中如承租答方未返还租赁物及给付租金超过两年,则已超过担保期间,担保人不再承担责任,且因担保期间为除斥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断、中止及延长。但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则要看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等事由;
3、无论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因已超过担保期间,保证人不再承担责任。如是一般保证,则因保证人拥有先诉抗辩权,即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用于清偿债务前,保证人对债权人可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力,出租人无权先起诉保证人
⑹ 为什么连带保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不随主债务的中断而中断,而一般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不随之中断额
这是因为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
所谓先诉抗辩权,是指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而连带保证的保证人并不享有这一权利,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即可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债权人享有单独起诉连带保证人的诉权,所以连带保证的诉讼时效不随主债务的中断而中断。
但其实这一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一般保证中,债务人再次承诺履行债务或者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仲裁时,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而此时保证人的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尚未起算,根本谈不到中断问题。因为一般保证中保证期间起算点应该为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之日,从这个起算点开始至双方约定的保证期间或六个月内,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虽然担保法解释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但这只是司法实践的简化处理,这条规定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是有冲突的。
⑺ 担保人的连带责任的法定担保期限是多久
实际生活中,借款一般会要求找担保人进行担保保证,此时会签订担保合同,担保合同中一般会对担保人的担保期限作出相关的约定,所谓保证期间就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在保证期间中,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在一般保证中)或向保证人(在连带保证中)主张权利。逾此期限,债权人未提起上述主张的,保证人则不承担保证责任。可见,保证期间构成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担保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关于担保期限,民间借贷担保人的期限是: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由此可见,作为担保人应当承担对债务的连带责任,你有权向担保人主张你的权利。但若超过六个月,债权人未提起上述主张的,保证人则不承担保证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六条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⑻ 连带担保责任期限问题
不用担心。借款就是一天的事,叫做借款日期。你这个借款期限就是咱们平版时所说的还权款期限。{{{即使按照你的术语,没有注明还款期限的,你可以要求随时还款,但是要给一定的宽限期。宽限期过后就是还款期日,从还款日起计算你的6个月的保证期限}}}你这个13年1月4日就是还款期限的最后一日,你们用的术语不标准而以。保证期间是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1月4日)起算的,所以连带连带责任的保证期间是从1月4日起,6个月期间,到13年7月4日是最后一天。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的中断,需要你以诉讼或者非诉讼的放弃提起。所以你只要在这6个月时间了和保证人说:“今天还我钱吧。”那么你的保证期间就转为保证合同的2年诉讼时效,所以你就又有2年时间让保证人还债。给他点宽限期还不还,你就可以起诉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备注:您还是蛮有水平的,连带保证不需要先向债权人追偿,也不用是债权人无力偿还下,你可以不用理债务人还不还钱,直接让保证人付还款责任。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⑼ 请问主诉讼时效中断是否引起连带担保责任的诉讼时效中断
主诉讼时效中断,连带担保责任的诉讼时效同样中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保证人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
保证人未主张前述诉讼时效抗辩权,承担保证责任后向主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主债务人同意给付的情形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