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个人债务分期期限判决后还可以再延长吗
个人债务分期期限判决后,还可以再延长,不可以再延长了,这已经是判决法院判决下来的,必须履行判决规定
Ⅱ 债务重组-延长还款期限算不算实质让步
债务重组仅延长还款期,还款期内如果按照实际利率继支付利息的话,不算让步,因为折现后的债务公允价值没减少。但如果还款期内不再计提利息,也就是低于实际利率,算让步,因为折现后公允价值减少了。
Ⅲ 起诉欠债不还有时间限制吗诉讼期限是否可以延长
有诉讼时效,新的民法总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可以因为在时效期间内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而中断,也就是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三年的时效。但是你要有证据证明你主张权利了,或者说催要欠款了。另外即使过了诉讼时效,如果起诉后,在审理过程中对方提出你过了时效,也没有问题。法院不会主动审查时效问题。
Ⅳ 有什么方法可以延长债务诉讼时效
关于诉讼时效是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的,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第一百四十条规定,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 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就该问题而言,如果当事人想延长诉讼时效,应该与对方重新签订借款协议,或者在诉讼时效到期前进行起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一条 规定,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
第十二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Ⅳ 债务人出于不还债的故意而延长自己所有的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的,债权人可以怎么办
现实困惑
赵某欠李某30万元,马上就要到还款期限了,赵某不但不积极筹措现金,反而与两位欠赵某钱财的债务人约定延长二人所有的到期债务的履行期限。此举被李某发现,李某斥责赵某言而无信,但赵某在拒不偿还债务的情况下,还说自己的债务自己有权处理,不需要李某过问。这样的情况下,李某应当怎么办?
律师答疑
对于案例中的情况,李某可以提起撤销权诉讼,撤销赵某的恶意行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八条规定:“债务人放弃其未到期的债权或者放弃债权担保,或者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案例中赵某确实有不还债的故意,并且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对李某的到期债权构成了损害,所以李某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权诉讼,请求法院撤销赵某的恶意延长到期债权履行期的行为。
法条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八条债务人放弃其未到期的债权或者放弃债权担保,或者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七十四条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法理荟萃
撤销权诉讼的规定对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有效地保护了债权人的合法利益,防止债务人恶意躲避债务。
Ⅵ 延长债务期限是否属于债务重组
债权人同意债务人延期偿还债务,但延期后债务人仍然按照原债务的账面价值偿还的,是否属于债务重组?这种情况不属于债务重组。按照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它强调债权人向债务人做出让步,即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让步的结果是,债权人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债务人获得债务重组收益。如果债权人未发生让步,包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公允价值等于或大于债务的账面价值,或债权人收到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公允价值等于或大于债权的账面价值的情况,都不属于债务重组,不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进行会计处理。
“债权人做出让步”的情形主要包括:债权人减免债务人部分债务本金或利息、降低债务人应付债务的利率等。
Ⅶ 债权人和债务人 私下延长还款期限 ,何解 具有法律效应吗
只要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一致,还款期限就是有效的。如果有担保人的,要看当时担保条款的内容而定。
Ⅷ 如何延长债权债务诉讼时效的措施
1、要求债务人写出还款计划。与债务人协商,制定还款计划或协议。这样诉讼时效从还款计划的履行期限届满时起再开始计算,就可以延长即将过去的诉讼时效。
2、与债务人对账。既便于诉讼又能延续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从对账之日起再开始计算。
3、起草与债务人清欠会谈纪要。对于一时还不上债的单位,采用这种方法,既不伤和气,又能掌握清欠的主动权,也能引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4、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诉讼时效从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重新计算。
5、找第三者证明曾问债务人主张过权利;诉讼时效从主张权利之日起重新计算。
6、保留证据。如请求清偿债务时出行的车票、住宿发票、信函、电报等,证明一直在主张权利。
7、每次讨债清欠,尽量要求债务人支付路费。支付的路费从欠款中扣除,这样也可使债权人的诉讼时效得到延长。
8、提起诉讼。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原诉讼时效中断。
9、让债务人同意履行。债务人对债权表示承认、请求延期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等都被视为同意履行义务。要求债务人立字据、签订清偿债务的协议或制备忘录。债务人不愿立字据的,可邀请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或有关单位见证,保存债务人同意履行的电话记录、录音磁带、信件、电报和电传等。
10、通过非诉讼方式主张权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主张权利的请求,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诉讼时效时间即重新计算;如调解达成协议,义务人未按协议规定期限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就从履行期限届满时重新计算。此外,债务人向仲裁机关或有关主管机关主张权利的,也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Ⅸ 银行债务重组延长还款期限最多多长时间
是的,账单日次日消费的免息期最长;比如你21号消费,下月9号出账,下月29号还款,免息期期就是38天,如果你10号刷卡,免息期就是50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