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的松树能活多长时间
据说古老的一棵有6000多年的寿命。从理论上说,植物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植物是没有寿命的,或者说,植物的寿命是无限的。也就是说,只要环境适合,没有遭到外来伤害,植物事实上是永远不会死亡的。一般说来,像松树一类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对其他生物危害的抵抗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它们的寿命就比较长。至于松树的具体的寿命有多长,那可就不一定了。运气好的话,一棵松树活上个几千年、几万年也是可能的。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承光殿东侧有株油松,已有800多岁,当年乾隆皇帝见它浓荫蔽日,遂封为“遮荫侯”。 在北京市延庆县的松山天然森林公园,共有十大风景点,“原始松树林”是其中之一。林中有一棵“松树王”,直径有76厘米,已经活了500多年。在内蒙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黄河西岸的黄土丘陵沟堑 区,生长着一株年代久远的古松,其体格魁伟,高达25米, 胸径134厘米,冠幅14.5×16.4米,材积13.立方米, 树龄 已近900岁,被人称作“油松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南山寺殿后洞峭壁上有一棵古松,树龄已达3000年,被认为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一棵松树。虽历尽风雨寒暑,但一直苍劲挺拔,繁茂葱郁。在崖上刻有“不老松”三字,游人前往参观,常与古松合影,把它作为长寿的象征。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一棵名叫麦修彻拉的刺球果松,树龄高达6400岁;另外还有一棵是非洲西部加那利亚岛的龙血树,已经活了8000多岁,可惜的是在1868年毁于一场风。
2. 北方什么时候适宜种植油松子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5m,胸径约1m余;树冠在壮年期呈塔形或广卵形,在老年期呈盘状伞形。树皮灰棕色,呈鳞片状开裂,裂缝红褐色。上枝粗壮,无毛,褐黄色;冬芽圆形,端尖,红棕色,在顶芽旁常轮生有3-5个侧芽。叶2针1束,罕3针1束,长10-15cm,树脂道5-8或更多,边生;叶鞘宿存。雄球花橙黄色,雌球花绿紫色。当年小球果的种鳞顶端有剌,球果卵形,长4-9cm。无柄或有极短枘,可宿存枝上达数年之久;种鳞的鳞背肥厚,横脊显著,鳞脐有剌。种子卵形,长6-8mm。淡褐色有斑纹;翅长约1cm,黄白鬼,有褐色条纹。子叶8-12。花期4-5月;果次年10月成熟。
生态习性:为阳性树种,深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风,在-25℃时仍可正常生长。位居泰山海拔1400米处的其名景观树‘望人松’即为油松,终日风吹雾漫,始终生长良好。但怕水涝、盐碱,在重钙质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园林用途:松树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春,不畏风雪严寒。适于作油松伴生树枝的有元宝枫、栎类、桦木、侧柏等。木材富含松脂,耐腐,适作建筑、家具、枕木、矿柱、电杆、人造纤维等用材。亦可采松脂供工业用。
繁育栽培:以种子繁育为主。幼苗生长较慢,一般从第5年起开始生长加速,持续至30年后,生长速度减缓。油松为深根性树种,苗木需要多次断根移植才有利于根系发育。
油松分布广,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油松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树姿雄伟,枝叶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美化环境的功能。我国劳动人民栽培油松历史悠久。
常绿乔木,高达25m,胸径可达1m。
树冠幼年为塔形或圆锥状形,中年树呈卵形或不整齐梯形。孤立老年树的树冠为平顶,扁圆形、伞形等。干粗壮直立,形成耸立的树形,有时也能长成弯曲多姿的树干,显得苍劲挺拔。
油松为阳性树,幼树耐侧阴,抗寒能力强,喜微酸及中性土壤,不耐盐碱。为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垂直深入地下;侧根也很发达,向四周水平伸展,多集中于土壤表层。油松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要求并不严格,但要求土壤通气状况良好,故在松质土壤里生长较好。如土壤粘结或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则生长不好,表现为早期干梢。在地下水位过高的平地或有季节性积水的地方不能生长。油松的吸收根上有共生的菌根,因此在栽培条件上有一定的要求。
油松在北京无论是山区或平原到处可见,山区一般生长最好。在山区生长的油松,多在阴坡、半阴坡,土壤湿润和较肥沃的地方。
油松在行道树上成行种植的株行距:大树成林种植或行道树以6~8m为好,中年行道树一般采用5~6m。
油松可与快长树成行混交植于路边,其优点是:油松的主干挺直,分枝弯曲多姿,杨柳作它背景,树冠层次有别,树色变化多,街景丰富。但有土壤容易板结的缺点;有的油松种植人行道内侧或分车带中,于车行道边种植快长树。这样土壤避免车、人的破坏和践踏,对油松生长有利。
油松幼年树喜侧阴,种植密些生长较好,中年以后株行距要适当加大,过密生长不良,呈为小老树。
冬季油松苗木防寒措施
我国北方冬季寒冷 , 春季风大、干旱 , 气温变化剧烈 , 对油松苗木的危害很大。为保证油松苗木安全越冬 , 避免因霜冻和生理干旱而引起油松苗木死亡 , 尤其对一些常绿树种、新引进的南方树种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 , 应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油松苗木防寒主要是防止冻害、冻拔和生理干旱 , 其具体措施如下 :
覆土防寒法 覆土防寒就是将越冬的油松苗木整个冬季埋在土壤中 , 使油松苗木及苗床土壤保持一定温度 , 不受气温急剧变化和其他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 , 又可以减少油松苗木水分的蒸腾和土壤水分的蒸发 , 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 , 有利于保持幼苗体内的水分平衡 , 可以有效地防止产生冻害和油松苗木生理干旱而引起的死亡。覆土防寒法适用于油松、樟子松、红松、云杉、冷杉、侧柏、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幼苗和部分落叶的花灌木 , 如蔷薇、月季以及常绿的小叶黄杨等。易霉烂的树种不宜采用此法。覆土防寒时间 , 应在油松苗木已停止生长、土壤结冻前 3 天~ 5 天 ( 立冬前后 ), 气温稳定在 0 ℃ 左右时进行。覆土防寒具体方法 , 用犁将步道 ( 或垄沟 ) 犁起、碎土后向床 ( 垄 ) 面一个方向覆土 , 使苗梢向一边倒 , 不要从苗上头向下盖土。覆土要均匀 , 埋严实 , 以免土壤透风引起冻害 , 一般床面南侧迎风面适当加厚覆土。覆土后要经常检查 , 发现露苗及时补盖上。翌年春天起苗前 l 周~ 2 周 , 气温稳定在 5 ℃ 左右时开始分两次撤土 , 不要在大风天撤土 , 这样有利于缓苗 , 使其逐渐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撤土不宜过迟 , 否则覆土化冻下沉 , 沾附油松苗木 , 影响生长 , 且不便作业。撤土后要及时灌溉 , 以防春旱。
覆草防寒法 用稻草或杂草、麦秆等盖压在苗床 , 以防冻害。在初冬土壤结冻时覆盖 , 厚度以不露苗稍为宜。初次降雪时要震动覆草 , 使积雪落入油松苗木行间填实空隙 , 以免再降雪压伤油松苗木。春季起苗前 1 周 , 分 2 次~ 3 次撤除覆草 , 避免撤草过早油松苗木遭受霜冻。覆草前如苗床过于干燥 , 可进行灌溉 , 以保持土壤湿润 , 但切忌土壤结冻后灌水。覆草防寒不如覆土防寒法保温效果好 , 但在一些土质粘重不宜覆土防寒的圃地多采用覆草防寒。大型苗圃大面积应用此法较费工、费料 , 且管理不便。
设障防寒法 对于常绿针叶树幼苗或一些珍贵树种和新引进树种阔叶树幼苗 , 当其长势较弱时 , 可采取设障防寒。在防寒区、假植区 , 应每隔 20 米~ 25 米用整捆秸秆夹一道防寒障。防寒障在春季起苗前 3 天~ 5 天内分 2 次撤除 , 不宜撤得过早。设障防寒不仅可以降低风速 , 使油松苗木减轻寒害 , 而且有利于土壤保墒 , 增加积雪 , 有效地预防春旱。但用料较多、费工 , 增加油松苗木成本。
冬灌防寒法 各地的试验结果表明 , 对油松、樟子松、侧柏等针叶树幼苗可以采取冬灌防寒法。具体做法是 : 将垄沟 ( 或床步道 ) 用犁犁成深沟 , 将犁起的土覆到垄 ( 床 ) 两侧 , 土壤结冻前进行垄 ( 床 ) 面侧方灌水 , 灌透灌足 , 使油松苗木和土壤保持充足的水分 , 以满足油松苗木越冬期间的少量水分消耗 , 避免和减轻产生生理干旱现象。、
涂白防寒法 涂白防寒对于油松幼苗越冬防寒有一定效果。具体做法是 : 配制 1 ∶ 1.5 的加大石灰量的 1% 波尔多液加浆糊乳剂 , 对油松幼苗喷洒。喷洒的时间约在土壤结冻前。在整个冬季 , 油松幼苗外表呈灰白色 , 既能反射阳光 , 防止温度急剧变化 , 又起到堵塞叶片气孔 , 抑制蒸腾 , 保护幼苗 , 防除病害的作用。
塑料薄膜防寒法 该防寒法近年来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 , 如苗床幼苗云杉、冷杉、紫杉、侧柏、桧柏等床作播种苗采取用铁筋、竹片在苗床上支撑成拱形 , 上覆盖塑料薄膜做成小拱棚 , 四周用土埋严 , 简便易行。覆薄膜前灌透底水 , 覆薄膜保温保湿、温湿度适宜 , 管理方便 , 冬季寒冷 , 可在塑料拱棚上面再覆盖厚草帘起防寒保温作用。
药剂防治法:用防冻剂进行结冻前的防冻喷雾,一般喷施 3 — 5 次。
防治油松冻害五法
一、熏烟法
凌晨 2 时左右在上风方向点燃草堆或化学药剂,利用烟雾防霜。
二、灌水法
土壤灌水后可使土壤温度提高 2 ℃ ~ 3 ℃ ,并能维持 2 ~ 3 天。
三、覆盖法
用稻草、草木灰、薄膜覆盖田块,减少地面热量散失。受冻树木的输导组织被树脂状物质的淤塞,根的吸收、输导及叶的蒸腾、光合作用等均受到破坏。因此,应尽快恢复输导系统,治愈伤口,缓和缺水现象,促进休眠芽萌发和叶片迅速增大,促使受冻树木快速恢复生长。
四、补充营养法
受冻后的树,一般表现为生长不良。因此,首先要加强管理,保证前期的水肥供应,亦可以早期追肥,以使树体恢复生长。
五、修剪法
在树体管理上,对受冻害树体要晚剪和轻剪,给予枝条一定的恢复时期,对明显受冻枯死的部分可及时剪除,以利于伤口愈合。对于一时看不准受冻部位的,待发芽后再剪,对受冻造成的伤口要及时喷涂白剂。
油松土壤常用消毒方法
用作苗圃的土地,最好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排灌方便,如有条件,可选择砂壤土。除此之外,还要在播种或扦插前进行土壤消毒,消灭土壤中的病菌,确保花苗的安全生长。消毒的方法很多,但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六种:
一、五氯硝基苯消毒法: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 75 %五氯硝基苯 4 克、代森锌 5 克,两药混合后,再与 12 公斤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此法对防治由土壤传播的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
二、福尔马林消毒法: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福尔马林 50 毫升加水 10 公斤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塑料薄膜盖,闷 10 天左右揭掉覆盖物,使气体散发掉,过 2 天后便可播种扦插。对防治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炭疽病等有良好的效果。
三、波尔多液消毒法: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等量式(即:硫酸铜:石灰:水的比例为 1 : 1 : 100 )波尔多液 2.5 公斤,加赛力散 10 克喷洒土壤,待土壤稍干即可播种扦插。对防治黑斑病、斑点病、灰霉病、锈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效果较明显。
四、多菌灵消毒法: 多菌灵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效果很明显。土壤消毒用 50 %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施用 1.5 克,可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灰斑病等,也可按 1 : 20 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撒在苗床上,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病害。
五、硫酸亚铁消毒法: 用 3 %溶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液 0.5 公斤,可防治针叶花木的苗枯病;桃、梅缩叶病。同时,还能兼治缺铁花卉的黄化病。
六、代森铵消毒法: 代森铵为有机硫杀菌剂,杀菌力强,能渗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用 50 %水溶代森铵 350 倍液,每平方米苗圃土壤浇灌 3 公斤稀释液,即可防治花卉的黑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立枯病,还能有效地防治球根类种球的多种病害。
七、菌无菌消毒法:用菌无菌、真得劲、炉渣搅拌均匀撒入树穴内,可有效防止根部病害和地下害虫。
油松苗木管理中的合理用水
油松苗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来源于雨水、地下水及灌溉水。在北方干旱地区主要依靠灌水补充土壤中的水分。但如果雨水过多或排水不畅,也会影响油松苗木的呼吸,严重的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
一、灌溉量和灌溉次数
1 .不同栽培方式的灌溉 ( 1 )播种苗 播种后要尽量避免表土干燥,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一些小粒种子播种后覆土较浅,易受春旱的危害。通过合理灌溉使床面保持湿润,防止小苗失水,还可调节地表温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灌水次数多,每次灌水量要少。( 2 )扦插、压条、埋条苗 这些苗的生根、发芽都需要较大水量,特别是在刚开始展叶而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期)阶段,叶面蒸腾量较大,土壤水分供应量较少,一旦断水就将造成植株死亡,及时灌水是关键。在北方,气候干燥季节更应注意。灌水量可适当大些,但水流要细、缓,以免水流冲力移动油松苗木(特别是扦插苗)。( 3 )分株苗、移植苗 这些苗由于在栽植时根系受伤,油松苗木内部的水分供应出现不平衡,必须加强供水。在分株和移植后应连续灌水三四次,灌水量要大些,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 4 )嫁接苗 嫁接苗对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只要能保证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动即可。水不能太多,尤其是接口部位不能积水,否则会使伤口腐烂。干旱天气必须灌水时也要注意 。( 5 )大苗 除非在干旱季节才需灌水。如果水分过多,还会使油松苗木抗性降低,影响生长发育。
油松锈病
1. 症状
各种松树上发生的针叶锈病,其症状基本相似,感病针叶最初产生褪绿的黄色段斑,其上生密黄色小点,后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即性孢子器。随后病斑上出现橙黄色的囊状突起,为锈孢子器,锈孢子器常数个相连,成熟后不规则开裂,散生黄色粉状孢子。病叶上常残留白色膜状包被。最后病叶枯黄脱落或病斑上部枯死。
2. 病原及发病规律
松针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鞘锈属Coleosporium spp某些真菌侵染引起。各种松针锈病的发生规律相似。需要在两种寄主上完成生活史。黄檗和白头翁鞘锈菌,以性孢子器在松针上越冬,来年四月上旬至五月下旬在松针上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借气流分别侵染黄檗、白头翁,七至九月份在叶背形成夏孢子堆,随后又产生冬孢子堆。八至九月冬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在侵染松树,在松针上产生性孢子器越冬。山地阴坡发病率比阳坡重;山中、下部的发病率比山上部重。
3. 防治措施
(1) 营造混交林时,避免黄檗与油松混交。
(2) 有条件地区可喷硫磺粉或0.3~0.5oBe石硫合剂,或用80%代森铵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500倍液等防治。
3. 修剪松树什么时候开始
松树修剪的时间应掌握在树液流动平稳、修剪后伤口流失树液少的11月~2月之间进行。
松树本身适应力较强,因而能够在各种类型土壤中生长,但土壤仍会对松树生长的态势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尽量选择肥沃土壤区域种植,才能够保证松树的健康生长。如果是水分相对充足的区域,尽可能选择酸性土壤种植松树,但仍存在部分品种更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
在松树生长的整个过程中,其抗旱性能极强,受其抗旱结构的影响,这种类型的松树,其叶子狭窄而且角质层较为发达,,叶片表面积与体积都相对较小,而且气孔通常都会出现下陷情况。但是,在组织发育方面相对理想,站在生理角度分析,耐寒性与耐旱性很强,所以并不会受到缺水影响而受到损伤。
(3)油松年限扩展阅读;
松树的养殖方法
1、光线管理:其大多喜光,耐阴性较弱,如果长期处于阴暗环境下,容易导致树冠稀疏,所以养殖时应尽量给予充分的阳光,有利于其茁壮生长。
2、水分管理:其叶片狭窄且角质层发达,具有旱生结构,所以耐旱性较强,能够忍受缺水而不受伤害,能生长在土层浅薄且多石的干旱环境中,土壤中含水量过多对其生长不利,需注意排水,忌积水过涝。
3、温度管理:它是著名的先锋树种,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极强,耐寒且耐热,不论在高温、低温环境中都能够茁壮生长。
4. 生长年限比较长的树木有哪些
1、轩辕柏
轩辕柏,陕西省黄陵轩辕庙中的“黄陵古柏”,又叫“轩辕柏”。据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轩辕柏耸立在桥山脚下的轩辕庙内,侧柏属,树高20米以上,胸围7.8米。侧柏为单种属植物。虽经历了5000余年的风霜,至今干壮体美、枝叶繁茂,树冠覆盖面积达178平方米,树围号称“七搂八鳰半,疙里疙瘩不上算”。
由于世界上再无别的柏树比它年代久远,因此英国人称它是“世界柏树之父”。经专业人员实地考察,它有5000年的历史。
2、龙血树
龙血树(学名:Dracaena draco (L.) L. )是龙舌兰科、龙血树属乔木,树干短粗,表面为浅褐色,较粗糙,能抽出很多短小粗壮的树枝。树液深红色。叶蓝绿色,每片叶子长60厘米,宽5厘米。龙血树花小,颜色为白绿色,圆锥花序。浆果,橙色。
龙血树原产于佛得角、摩洛哥、葡萄牙(马德拉群岛)、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喜阳光充足,也很耐阴。喜高温多湿环境,宜室内栽培。
3、松树
松树,(学名:Pinus):是松科、松属植物。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松树主要分为马尾松、油松、白皮松、罗汉松、华山松、大别山五针松、红松、赤松、黑松、黄山松、云南松、金钱松、樟子松、雪松等。
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
4、银杏树
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浅纵裂,大树之皮呈灰褐色,深纵裂,粗糙;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一年生的长枝淡褐黄色,二年生以上变为灰色,并有细纵裂纹;短枝密被叶痕,黑灰色,短枝上亦可长出长枝;冬芽黄褐色,常为卵圆形,先端钝尖。
5、红桧
乔木,高达57米,地上径达6.5米; 树皮淡红褐色,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鳞叶菱形,长1-2毫米,先端锐尖,背面有腺点,有时具纵脊,小枝上面之叶绿色,微有光泽,下面之叶有白粉。球果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长10-12毫米,径6-9毫米;种鳞5-6对,顶部具少数沟纹,中央稍凹,有尖头;种子扁,倒卵圆形,红褐色,微有光泽,两侧具窄翅,连翅长2-2.2毫米,宽1.8-2毫米。
5. 松树什么时候开花
因为品种很多,从春天到夏天都有开花的。
少数热带松树的雄球花和雌球花于冬末由芽中出现,大多数松树的球花则于初春、春末或初夏由芽中出现。雄球花簇生,成熟前为绿色或黄至红色,花粉脱落时为浅棕或棕色,成熟后不久即脱落。雌球花的出现紧接在雄球花以后,为绿色或红紫色。传粉时的雌球花近直立状。传粉后,鳞片闭合,球果开始缓慢的发育。约在传粉后13个月以后的春季或初夏发生受精,继而球果开始迅速生长,一般在第 2年的夏末和秋季成熟后,着球果成熟,它的颜色由绿、紫色逐渐转变为黄色、浅褐色或暗褐色。大多数松树球果成熟后不久鳞片即张开,种子迅速脱落(马尾松、油松等);有少数松树的鳞片张开和种子脱落过程要延续达几个月之久。有些松树,一部分或全部球果年内处于闭合状态或在树上不定期地张开。红松球果大而重,成熟前后极易被风吹落。
6. 油松松油的采集方法
一:上升式采脂。与下降式相反,第 1对侧沟配置的刮面的下部,以后由下向上顺次开割新侧沟,侧沟夹角60°,不开中沟。侧沟间留有不带皮的条纹,以利松脂经过它流入受脂器。上升式开沟较易,割面处于有利于营养物质供应的位置,产量较下降法采脂的高。但松脂易流经割面,且较长时间停留在割面上,松节油挥发量大、松脂质量较差。
二:下降式采脂,中国以此法为主。在疤节较少的向阳面树干上刮去粗皮,制作供开中沟和侧沟用的刮面。粗皮刮到无裂纹即可,残留粗皮厚度不超过 0.4厘米,然后在刮面正中开中沟,长约25~35厘米,宽约1.5~2厘米,沟槽外宽内窄,笔直而光滑,深度以不伤及内皮为宜。第1对侧沟开在中沟顶端,侧沟夹角为90°,沟深0.3~0.4厘米,宽度不超过0.2厘米。第2对侧沟开在第1对侧沟的下方,依次由上往下开侧沟,此法因而得名。两次开割侧沟的间隔时间随树种而异,马尾松1~2天,云南松2~3天,要求所开侧沟等长、等深、平行。侧沟所占部位称割面,割面比刮面每边窄 2厘米,割面长度约20厘米。第2年的割面紧接在上一年割面的正下方。如此逐年采割,直到离地面20厘米左右为止。第一个割面在树干上的高度按采脂期限决定,如以10年为期,应距地面220厘米以上。10年以后,割面可配置在树干的另一方或第一年割面的上方。割面宽度占树干周长的百分率叫割面负荷率,根据采脂年限、树干直径和外形确定。采脂年限在10年以上者,负荷率为40%;6~9年者为60%以下;3~5年者为70%以下;1~2年者为80%以下。一般一树一个割面。树径大当一个割面超过50厘米时,配置两个平行的割面,割面间留有不小于10厘米宽的垂直营养带。用下降法所得的松脂质量较好。
7. 一般的松树能活多长时间
一般的松树能活多长时间?
专家们研究发现,松树的寿命一般都在1200年以上,它的松花粉是松树花蕊的精细胞,是松树的全部精华,携带着松树所有生命密码和长寿基因。”
我国民间有“寿比南山松”的比喻,说明松树的寿命较长。在广西贵县南山寺后殿洞口峭壁上,挺立着一棵3千多岁的“不老松” 。松树有顽强的抗争精神,被誉为“劲松”,是高风亮节的象征。海南岛的南亚松,在65℃高温下晒不死;东北的红松,在-50℃的低温中冻不僵 ;湿地松在12级台风中吹不倒。还有久负盛名的马尾松、黄山的迎客松、庐山的石松和属于我国特产的金钱松、白皮松、云南松、海南松、杜松、油松、罗汉松、美人松等,遍布中华大地。陈毅同志在赣南山区遭受敌人围困时,曾留下这样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在松林中,生命最顽强、生长速度最快的马尾松是最普通的造林树种。马尾松又名青松,属松科常绿乔木。高达40米,树径约2米 。因针叶丛生如马尾而得名。性喜酸性土壤,幼苗生长速度很快,一旦郁闭成林,不到几年就能成为松涛撼耳、碧波似海的松林,被称为绿化的先锋树。
马尾松木材纹理直,有弹性,供建筑、矿柱、枕木等用。树干可采脂,我国松香产量占世界第一位,90%采自马尾松。木材脱脂后可造纸,针叶是提炼挥发油、维生素C及纤维的原料。种子榨油可供食用。
8. 油松苗木什么时间施肥合适 是春季还是秋季
种名:油松 别名:黑松、短叶松、红皮松、赤松
拉丁名:Pinus tabulaeformis 科名:松科 属名:松属 适宜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 产地分布:Pinus tabulaeformis 生长习性:|喜光植物 园林用途:|独赏树|防护树|行道树编辑本段繁殖培育
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8月采种后即播,约10天后发芽。扦插,春秋两季进行,春季选休眠枝,秋季选半木质化嫩枝,12-15厘米,插入沙、土各半的苗床,约50-60天生根。 移植以春季3-4月最好,小苗需带土,大苗带土球,也可盆栽。栽后应浇透水。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盛夏高温季节需放半阴处养护。每2月施肥1次。冬季盆栽注意防寒,盆钵可埋入土内,并减少浇水。
栽培管理注意事项
1。苗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pH 6.5~7.0)沙壤土或壤土为苗圃地。宜选择前茬作物为油松、栎类、杨树、柳树、紫穗槐及其他一些针叶树种茬地为苗圃地,也可新开垦荒地育苗,避免在前茬作物为刺槐、榆树、君迁子等树种和白菜、马铃薯等菜地茬口上育苗。
2.整地施肥 育苗前必须整地。苗圃整地以秋季深耕为宜,深度在20 cm~30 cm,深耕后不耙。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每公顷施入堆肥、绿肥、厩肥等腐熟有机肥40000 kg~50000 kg,并施过磷酸钙300 kg~375 kg。再浅耕一次,深度在15 cm~20 cm,随即耙平。
3.作床 作床前3 d~5 d灌足底水,将圃地平整后作床。
3.1一般采用平床。苗床宽1 m~1.2 m,两边留好排灌水沟及步道,步道宽30 cm~40 cm, 苗床长度根据圃地情况确定。
3..2 在气候湿润或有灌溉条件的苗圃可采用高床。苗床高出步道15 cm~20 cm,床面宽30 cm~100 cm,苗床长度根据圃地情况确定。
3.3 在干旱少雨、灌溉条件差的苗圃可采用低床育苗。床面低于步道15 cm~20 cm,其余与平床要求相同。
4.土壤消毒 播种前宜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方法见网络油松网络(实用性)。
.5.种子 (1) 种子质量
5..1.1 种子检验 播种前,按照GB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对种子进行净度、发芽率和含水量等质量指标测定,评定种子质量等级,为确定合理的播种量提供依据。
51.2 质量要求 种子质量应当达到GB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要求。 .2 种子处理
5.2.1 种子消毒 播种前应当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对种子进行消毒。
5.2.1.1 福尔马林消毒 将种子放在0.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5 min~30 min,捞出后密闭2h,用清水冲洗后,将种子摊薄阴干。
5.2.1.2 高锰酸钾消毒 用浓度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 h后,清水洗净、阴干。 5.2.2 种子催芽 采用温水侵种催芽。播种前4 d~5 d用始温45 oC~60 oC温水侵种,种子与水的容积比约为1:3。浸种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自然冷却后浸泡24 h。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置于20 oC~25 oC条件下催芽。在催芽过程中经常检查,防止霉变,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有1/3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6. 假植
(1) 临时假植起苗分级后,应及时进行栽植或外运。不能立即栽植或外运时,要进行临时假植。假植时,开一条与主风方向相垂直的沟,沟的深度和宽度各为30 cm~40 cm(按苗根长短和苗木数量确定)。假植时苗木稍倾斜摆放,用湿土覆盖根系和苗茎的下部,并踩实以防透风。若假植时间超过3天,应灌水或向苗干喷水保湿。
(2) 越冬假植 秋季起苗,翌春栽植的苗木,应挖假植坑进行越冬假植。坑宽100 cm~300 cm,坑深40cm~60 cm,坑的具体深度、宽度和长度根据苗木根系长度和苗木数量而定。将苗木散开全部埋入假植坑中,踩实,浇透水,使根系与土壤密接。
病虫防治
防治方法
(1)苗圃要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地块或采用高畦育苗。 (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密度适中,不宜过密。 (3)苗圃土壤消毒。每m2苗床施用50%拌种双粉剂7g或40%五氯硝基苯粉剂9g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g十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g对细土4~5kg拌匀,施药前打透底水,取1/3拌好的药土撒于地下,其余2/3药土覆在种子上面,即“上覆下垫”法。 (4)发病初期喷淋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每m2 2~3L或20% 1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五氯硝基苯悬浮液500倍液。
油松苗防寒措施
中国北方冬季寒冷,春季风大、干旱,气温变化剧烈,对油松苗木的危害很大。为保证油松苗木安全越冬,避免因霜冻和生理干旱而引起油松苗木死亡,尤其对一些常绿树种、新引进的南方树种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应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油松苗木防寒主要是防止冻害、冻拔和生理干旱,其具体措施如下:覆土防寒法:覆土防寒就是将越冬的油松苗木整个冬季埋在土壤中,使油松苗木及苗床土壤保持一定温度,不受气温急剧变化和其他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可以减少油松苗木水分的蒸腾和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利于保持幼苗体内的水分平衡,可以有效地防止产生冻害和油松苗木生理干旱而引起的死亡。覆土防寒法适用于油松、樟子松、红松、云杉、冷杉、侧柏、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幼苗和部分落叶的花灌木,如蔷薇、月季以及常绿的小叶黄杨等。易霉烂的树种不宜采用此法。覆土防寒时间,应在油松苗木已停止生长、土壤结冻前3天~5天(立冬前后),气温稳定在0℃左右时进行。覆土防寒具体方法,用犁将步道(或垄沟)犁起、碎土后向床(垄)面一个方向覆土,使苗梢向一边倒,不要从苗上头向下盖土。覆土要均匀,埋严实,以免土壤透风引起冻害,一般床面南侧迎风面适当加厚覆土。覆土后要经常检查,发现露苗及时补盖上。翌年春天起苗前l周~2周,气温稳定在5℃左右时开始分两次撤土,不要在大风天撤土,这样有利于缓苗,使其逐渐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撤土不宜过迟,否则覆土化冻下沉,沾附油松苗木,影响生长,且不便作业。撤土后要及时灌溉,以防春旱。
油松苗常用消毒方法
用作苗圃的土地,最好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排灌方便,如有条件,可选择砂壤土。除此之外,还要在播种或扦插前进行土壤消毒,消灭土壤中的病菌,确保花苗的安全生长。消毒的方法很多,但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六种:
一、五氯硝基苯消毒法: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 75 %五氯硝基苯 4 克、代森锌 5 克,两药混合后,再与 12 公斤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此法对防治由土壤传播的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
二、福尔马林消毒法: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福尔马林 50 毫升加水 10 公斤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塑料薄膜盖,闷 10 天左右揭掉覆盖物,使气体散发掉,过 2 天后便可播种扦插。对防治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炭疽病等有良好的效果。
三、波尔多液消毒法: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等量式(即:硫酸铜:石灰:水的比例为 1 :1 :100 )波尔多液 2.5 公斤,加赛力散10克喷洒土壤,待土壤稍干即可播种扦插。对防治黑斑病、斑点病、灰霉病、锈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效果较明显。
四、多菌灵消毒法:多菌灵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效果很明显。土壤消毒用 50 %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施用1.5克,可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灰斑病等,也可按1 :20 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撒在苗床上,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病害。
五、硫酸亚铁消毒法:用3%溶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液0.5公斤,可防治针叶花木的苗枯病;桃、梅缩叶病。同时,还能兼治缺铁花卉的黄化病。
六、代森铵消毒法:代森铵为有机硫杀菌剂,杀菌力强,能渗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用50%水溶代森铵350倍液,每平方米苗圃土壤浇灌3公斤稀释液,即可防治花卉的黑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立枯病,还能有效地防治球根类种球的多种病害。
七、菌无菌消毒法:用菌无菌、真得劲、炉渣搅拌均匀撒入树穴内,可有效防止根部病害和地下害虫。
9. 移栽的松树多长时间浇一次水
松树移栽浇水怕泡根,本来长得就慢,稍微泡水就会造成呼吸困难,生长更慢,甚至腐烂。松树移栽用什么生根剂生根才快呢
松树新移栽水分管理是关键,要知道松树移栽用什么生根剂,栽后用根碧多浇透水,并用清水喷洗叶片、枝条,增加空气的湿度,以利植株恢复生机。松树必须在夏天之前进行遮荫,其次就是防涝,在多雨季节,可用薄膜盖在松的底部,防止积水闷气,三是要勤喷水,至少每天三至五次喷水。
挖掘松树以树干胸径的8-10倍来确认土球直径,以树兜为**,在四周由外向内开挖,起树时要做到土球完整性,后用千日红原料加绳子表面工作,开垦和表面工作。移栽松时,应尽可能增强土球,总的来说按树木胸径的8-10倍挖掘土球进行表面工作,以尽量多停留根部。在开垦使用的时候拥有挑选的停留某些树根际原土,有利于树木萌根。松树移栽用什么生根剂呢,应该怎么用,除了常用的浇灌外,还可以喷施土球的方法,直接刺激根系。
10. 油松深秋啥时候浇水
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油松的成活。一般栽植后,第一遍水一定要浇透,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油松怕涝,树坑内不能有积水,特别是雨季,短时强降雨较多,降雨引起积水的一定要及时排水,否则,受伤的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造成烂根,影响成活。
俗语说“干松湿柏”,油松一样怕涝湿积水,喜偏干,但并非越干越好。其实只要坭土疏松、底层疏水,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期每天早晚各浇透水一次,避免正午浇水烧根闷根,其他春秋季节视天气情况而定,冬天可以三四天浇水一次,但必定浇透。油松养护其实比较粗放,不象想象中那么难,上了盆的油松只要盆土疏水,盆钵大小适中、一般是无须翻盆的,只要肥水得当,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不翻盆照样年年抽梢,生长良好。如发现植株生势减弱,就必须检查原因,随时翻盆换土或改植大盆。正常翻盆时间应在深秋或早春进行,翻盆前先行控水使盆土偏干,盆土和盆壁分离,然后将植株从盆中连土团倒出,修剪底部及四周老化根须,剔除坭团中间部分宿土,换上新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