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没有收到处分决定书,申诉有效期怎么算
没有收到处分决定书,就意味着处分决定还没有生效,不存在申诉有效期一说。正常的申诉有效期是接到学校处理或者处分决定书之日起10日内。
学校的处分程序失当,没有依法送达本人,处分决定还没有生效,可以请求学校撤销所作出的决定,学校不予撤销的,可以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诉。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第六十条 学生对学校的处理或者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学校处理或者处分决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第六十一条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限期内作出结论的,经学校负责人批准,可延长15日。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认为必要的,可以建议学校暂缓执行有关决定。
(1)奖励信息处罚处分的效力期限扩展阅读:
在大学期间,学生获得处分的严重性分为:警告,通报批评,留校察看,劝退,开除等由低到高的处分。各级处分对于学生的处理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一.警告处分。获得警告处分后,学生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这个处分只是对于学生的口头警告,并不会实施具体的处理方法。一般来说获得这样的处分时,学生所犯错误都比较小,当然也不能因为没有具体处理就再次犯错。
比如:学生寝室中检查出为违规物品,给予学生警告一次。在下次检查中再次发现违规物品,学校会以通报批评的形式进行全校通报。
二.通报批评处分。高校学生在两次或两次以上被警告处分后,学校将在全校对该学生进行通报批评。通报批评相比警告而言,加重了不少,但具体的惩罚措施也不会太重。
获得通报批评处分一般是在考场作弊,违规物品多次查出,以及宿舍卫生检查多次不及格等事件。
三.留校察看处分。留校察看处分的意思是学生犯错后,学校记以留校察看处分后。在获得处分后半年或一年左右,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具体的处理。如果学生继续犯错,学校会给予劝退或开除处分。
获得留下察看处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校内打架,触犯高校校规多次等。都会被处以留校察看的处分。
获得留校察看处分后将被记入个人学生档案,毕业后档案中会有具体的处分报告。如果学生在校内滋事获留校查看处分。学生应当立刻通知家长前来进行调解。家长需要请求领导将学生的处分不要记入档案,以免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受档案影响。
四.劝退,开除处分。其实这两样的相差不多,劝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规劝,让学生自行退学。而开除则是学校直接将学生学籍在本校中除去,打回学生所在地。一般来说学生没有犯什么大错事不会被劝退和开除的。
达到劝退以及开除处分的事情:学生大学期间进行犯罪,学生因身体情况不适合在本校学习,学生在校期间因犯罪损害学校根本利益。以上事件的发生,学生才会被劝退或开除。
注意:学生因身体原因不适合在本校学习,学校会给予学生休学的权利,在休学期间,学生身体原因好转,学校会让学生继续在本校学习。如身体没有好转再对学生进行劝退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② 行政警告处分有期限吗 期限是多长时间
行政警告处分有期限,期限是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两年。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七条规定,行政警告的处分期限为6个月,6个月后会解除处分,如果单位没有发通知,可以选择自己申请。
在警告处分期间有突出贡献的,可以提出申请,然后解除行政警告处分。国家人事部、监察部《关于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国家公务员受到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
其中的“特殊贡献”指的是国家公务员受行政处分期间,表现突出,有重大贡献,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
综上所述,关于行政警告处分期限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处分期一般为半年、最长不超过两年,期满后由单位通知当事人或当事人自行申请解除,同时,在处分期内,当事人有重大立功表现,获得一等功以上的可提出申请,提前解除行政警告处分。
(2)奖励信息处罚处分的效力期限扩展阅读: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了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警告”指的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规定的相对人所做的训诫、谴责。
“罚款”通常指违法人员收到处罚决定书后向指定银行缴纳一定数量的金钱,如《道路安全法》规定,遮挡车牌在公路上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中的前者指违法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如贩卖盗版光碟的收入,后者则是指非法行为中的工具。
“责令停产停业”指暂停生产经营或资格,如工商局责令丽江的一些违规营运的饭店停业整顿。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比较常见的就是交警对违规驾驶人员吊销或暂扣驾驶执照。
“行政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执行,对于一些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人员限制其自由的一种处罚方式。
第七种属于兜底性条款,例如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行政机关可以驱逐出境。
③ 行政处罚决定书多长时间内下达是有效的
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行政处罚告知后,如果当事人放弃陈述、申辩权,公安机关经过审批,可以立即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也可在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内下达,也就是说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三十日。但因鉴定所用的时间不计入办案时间。
④ 行政处罚时效是两年吗,过期就不追究了吗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行政处罚的时效期间是两年,即如果违法行为在两年没有被发现的,两年后即使发现,也不再追究。 当然,如果违法行为已经被发现,只是没有找到违法行为人或者证据尚不确凿的,不论经过多长时间,都可以追究。
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九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4)奖励信息处罚处分的效力期限扩展阅读:
案例:
张某某在县城规划区的集体土地上有住宅及宅院一处,1997年因生活需要在该宅院上搭建临时厨房两间。2013年4月10日县城管局以张某某在县城规划区内未经县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建两间临时房,属严重违法行为。
根据2007年施行的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作出限期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将依法强制拆除的处罚决定。张某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张某某的行为是否应予处罚,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某在城市规划区内临时搭建,属违法行为,且该违反规划的行为属连续或者继续状态,行政处罚决定应予维持。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某的建设行为发生在1997年,距离行政处罚时间已经16年,该行为一直未被发现,说明不实际影响城市规划,应适用行政处罚2年的时效,行政处罚决定应予撤销。第三种意见认为本案行政处罚应予撤销,并责令行政机关重作。
在行政处罚时效方面,本案当事人的违法建设行为发生于1997年,2013年被发现并受处罚,虽然表面上超出了二年的时效,但涉及的违法建设行为实质上处于继续状态,违法行为尚未终了,二年的处罚时效并未开始计算,当然也就不存在超期的问题,本案第二种意见是错误的。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本案当事人的建设行为虽已停止,但未依法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手续这一事实依然存在,建筑物处于违法存继状态,故其违法行为处于继续状态并未终止,并未超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
⑤ 下发警告处分时需要注明警告期限吗
警告处分,是行政处罚的一个名称。行政处罚被设立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留用”“开除”几个等级。只需在文件最后落上处罚决定书的时间就行了。
⑥ 请问行政警告处分的处分期限是多少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七条规定,行政警告的处分期限为6个月,6个月后专会解属除处分,如果单位没有发通知,可以选择自己申请。
在警告处分期间有突出贡献的,可以提出申请,然后解除行政警告处分。国家人事部、监察部《关于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国家公务员受到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其中的“特殊贡献”指的是国家公务员受行政处分期间,表现突出,有重大贡献,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
(6)奖励信息处罚处分的效力期限扩展阅读:
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依照有关法律和有关规章,给所工作中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行的惩处和制裁,是对国家公务员的过错行为的一种否定和惩戒,使之受到抑制和消除,对未受到惩戒的国家公务员,也有着规范和警戒作用。同时又是被处分人的行政责任的体现形式之一。
参考资料: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网络
⑦ 行政处罚决定书有效期多长
1、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3、第四十七条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规定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7)奖励信息处罚处分的效力期限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1、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3、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4、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第三十九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2、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4、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6、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7、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行政处罚决定书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⑧ 行政处罚有没有时效期这个时效期是多久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已经被发现,不论经过多长时间,都可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