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无期限承诺

无期限承诺

发布时间:2021-07-18 19:17:29

⑴ 情侣网名等待,无期限的承诺。的另一半的网名

分离,一眨眼的无奈或者相爱,整辈子的相待。要不:承诺,无止境的等待。

⑵ 招标书中没有规定承诺期限如何处理

1、如果没有规定承诺期限,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但对于专这个“合理期限”的具体期属限,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难点。
2、还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按招标书上的联系方式主动与招标方联系,看看是招标书否有所纰漏,然后再向招标方确认具体的承诺期限。
标书制作可以去比比招标网,里面的供应商在行业内还是比较多的。

⑶ 招标书中没有规定承诺期限如何处理

1、如果没复有规定承诺期限,按照合同制法的规定,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但对于这个“合理期限”的具体期限,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难点。

2、还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按招标书上的联系方式主动与招标方联系,看看是招标书否有所纰漏,然后再向招标方确认具体的承诺期限。

招标书的组成

(1)标题。写在第一行的中间。常见写法有四种。一是由招标单位名称、招标性质及内容、招标形式、文种四元素构成;二是由招标性质及内容、招标形式、文种三元素组成的标题;三是只写文种名称“招标书”;四是广告性标题,例《谁来承包XXX工厂》。

(2)正文。正文由引言、主体部分组成。引言部分要求写清楚招标依据、原因。主体部分要详实交代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内部招标、邀请招标)、招标范围、招标程序、招标内容的具体要求,双方签订合同的原则、招标过程中的权力和义务、组织领导、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

(3)结尾。招标书的结尾,应签具招标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电报挂号等,以便投票者参与。

⑷ 要约(标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如何处理

在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只要被要约人对要约给予承诺,则要约人就应该根据要约对受要约人承担责任。 如果要约中没有规定承诺的期限,则承诺在“合理的时间内”到达要约人就对要约人产生约束力。《合同法》规定,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一)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如果在这期间,要约人有一个明确的声明,则要约可以在声明确定的时间内有效。至于什么是“合理的时间内”,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一般认为,合理的期限包括适当的在途时间和考虑时间。当然这仍然是不明确的,需要在审判中加以权衡。 有时要约上确定的有效时间与其他规定有冲突,这时要判断采用哪一个时间。例如,分包商在给总承包商的标书中规定其要约的有效期为30天。这是一个标准的格式文件。分包商承包的是按某一价格完成指定图纸与技术说明的一部分。在这个文件中的另一部分规定在总承包商递交标书的60天以内标书有效。这里存在矛盾,到60天时,分包标书已经失效了。这时法院通常要判定分包商知道或者推定应当知道格式文件中的60天有效期的规定。这样分包标书的有效期实际上是执行总承包商投标书的有效期。要避免这种情况,分包商应当在他的要约或标书上写明:“本要约有效期30天,即使总承包商的标书超过这一日期也仍按30天执行。”

⑸ 承诺的方式有哪几种,逾期承诺的情形有哪些

一、承诺的方式有哪几种
承诺方式是指受要约人将其承诺的意思表示传达给要约人所采用的方式。对一项要约作出承诺即可使合同成立,因此承诺以何种方式作出是很重要的事情。一般说来,法律并不对承诺必须采取的方式作规定,而只是一般规定承诺应当以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作出。
(一)明示的方法。
一般说来,如果法律或要约中没有规定必须以书面形式表示承诺,当事人就可以口头形式表示承诺。如德国民法典第130条中规定:“在相对人以非对话方式向其为意思表示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
(二)默示的方法。
要约人尽管没有通过书面或者口头方式明确表达其意思,但是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和其他形式作出了承诺。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61条规定:“依习惯或依其事件之性质,承诺无需通知者,在相当时期内,有可认为承诺之事实时,其契约为成立。前项规定,于要约人要约当时预先声明承诺无需通知者,准用之。”
(三)以行为承诺。
如果要约人对承诺方式没有特定要求,承诺可以明确表示,也可由受要约人的行为来推断。所谓的行为通常是指履行的行为,比如预付价款、装运货物或在工地上开始工作等。如甲写信向乙借款,乙未写回信但直接将借款寄来。
此外,如果要约人在要约中规定承诺需用特定方式的,承诺人作出承诺时,必须符合要约人规定的承诺方式。即使是这种要求的方式在一般人看来是很特别的,只要不为法律所禁止或者不属于在客观上根本不可能,受要约人都必须遵守。例如,要约人限定承诺应以电报回答,则受要约人纵以书面回答,不生承诺的效力。但如果要约人仅仅是希望以电报回复,受要约人则不必一定用电报回答。
二、逾期承诺的情形有哪些
(一)因客观原因导致的逾期承诺
因客观原因导致的逾期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出现超过承诺期限的情况。通常情形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具体的交易习惯来认定。这里所说的其他原因是受要约人预料之外的原因,也即受要约人对该事由的发生无主观上的过错。
在上述情况下,受要约人并不知道也不应知道其承诺已经逾期,其作为善意的一方,可能还在为合同的履行作准备,如果一概将这种逾期承诺认定为无效,可能会给其带来较大的损失。而如果一概将这种逾期承诺认定为有效,可能会对要约人产生不利。为了平衡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利益,鉴于要约人清楚地知晓所发生的一切,《合同法》规定,如果要约人不愿接受该承诺的约束应承担通知的义务,否则,该承诺有效。即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二)因主观原因导致的逾期承诺
因主观原因导致的逾期承诺是指受要约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其承诺会逾期的承诺,即此种逾期是由受要约人的主观过错造成的。它有两种情况:
1、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该承诺到达要约人时也超过了承诺期限;
2、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该承诺就不可能在承诺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因主观原因导致的逾期承诺到达受要约人时就已经超出了承诺期限,影响到要约人所希望从合同中应取得的期限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要约人收到了承诺,为了保护要约人的利益,也不能因此认定该承诺当然有效,从而对要约人产生拘束力。
这时,要约人有权决定该承诺的效力:要约人可以通过及时通知受要约人的方式承认该承诺有效;也可以不对该承诺作任何的意思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该承诺不产生效力,而成为新要约,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新的要约法律关系。

⑹ 用闪动的字帮我写一下等待″无期限的承诺乀

这道首先要分清A、B两公司的行为谁是要约,谁是承诺、反要约,再看要约承诺的生效时间。
A公司首先发出了一份订单,这是A公司发起的要约,时间是6月15日,要求在7月10日之前B公司给答复。所以承诺的有效期是6月15日——7月10日。
《合同法》第18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A公司确定了承诺期限,那么那份订单属于不可撤销要约,所以A公司在7月初发出的通知不能使要约失效,B公司在期限内作出承诺有效。
后来B公司在7月3号做出了承诺,按正常情况下,7月8号达到是有效承诺,但由于罢工原因没有在期限7月10号内到达。这个属于承诺延误。
《合同法》规定:承诺延误 是指承诺人发出承诺后,被外界原因而延误到达。“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根据法律的规定,B公司的承诺后,若A公司作为要约人及时通知B公司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则该合同不成立。
题中情况是:A公司于7月15日才接到回信,⑤ 立即答复:“第一次的订单已经撤销,接受无效。”⑥ B公司坚持第一次的订单不能撤销,⑦ A公司又于7月20日回复认为B公司的承诺已经逾期。
A公司7月15号收到承诺,到7月20号中的两次回复,我觉得满足了“及时”,后一个回复“理由”也满足,所以,我认为合同不成立。
你是否觉得A公司虽然拒绝了B公司,但理由不成立,所以觉得通知无效,合同成立,是吗?
国际公约第21条规定来看,关于逾期承诺的效力即逾期承诺是否构成有效的承诺,因根据逾期的原因不同而取决于要约人的不同表态:(1)凡承诺作出时(包括行为承诺和通知承诺)已经逾期或作出时未逾期但送达要约人时势必逾期(指通知承诺),对此类逾期承诺除要约人及时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被要约人表示承认,否则便不构成有效承诺。(2)凡一项承诺(仅指通知承诺)在作出时并未逾期也不会势必逾期,而是由于载有承诺的信件或其它文件传递不正常,使得承诺在送达要约人时逾期了。对这种因传递延误而逾期的承诺,除非要约人及时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被要约人表示反对,否则仍构成有效承诺。

我国的合同法基本是以国际公约上的为蓝本,但公约上并没有题要约人以什么理由反对,我国法律加了个因“超过有效期限”而不接受合法,实际上生活中并不遵守,只看你有没有及时反对。
事先声明,这个是我根据自己所学写的答案,它是否符合试题的答案,我无法做保证,所以你要自己辨别。

⑺ 等待无期限的承诺是什么意思

一辈子的承诺

⑻ 要约中无承诺期限

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的,承诺必须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因为超过承诺期限,则要约失效,在此期限内作出的承诺才是有效的承诺。
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的,如果是口头要约,则按照一般的法律规定,必须即时承诺才有效。口头发出的要约包括双方面谈提出的要约和在电话交谈中提出的要约,对于这种口头要约,如当时不立即表示接受,则在谈话结束后,该项口头要约即不复存在。如德国民法典第147条规定:“对向在场人发出的要约,应立即作出承诺。一方用电话向另一方发出要约的,亦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56条规定:“对话为要约者,非立时承诺,即失其拘束力。”根据解释,对话间的要约,他方承诺与否本可立时决定。故必立时承诺,始生拘束力,否则契约不能成立。这是没有其他条件的。《联合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规定与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有些不同,公约第18条中规定:“对口头发价必须立即接受,但情况有别者不在此限。”通则第2.7条中也规定; “对口头要约必须立即做出承诺,除非情况另有表明。”“情况有别者”、“情况另有表明”所指何意?是指要约人在口头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等情况,如在口头要约中说:“请在3日内答复”。
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如果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如何确定承诺的期限?国外法律有些类似的规定。德国民法典第147条中规定:“对向非在场人发出的要约,只能在通常情况下可预期到达的时间内作出承诺。”以“在通常情况下可预期到达的”时间作为承诺期限。意大利民法典第1326条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人确定的期间内或者根据事务的性质或根据惯例在通常所需的必要期间内到达要约人处。”以“根据事务的性质或惯例在通常所需的必要期间”作为承诺期限。我国台湾“民法典”第157条规定:“非对话为要约者,依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诺到达时期内,相对人不为承诺时,其要约失其拘束力。”以“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诺到达时期”作为承诺期限。《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8条规定,要约中如未规定时间,应“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送达要约人,“但须适当地考虑到交易的情况,包括发价人所使用的通讯方法的迅速程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2.7条中的规定与公约的规定相仿:“如果未规定时间,应在考虑了交易的具体情况,包括要约人所使用的通讯方法的快捷程度的一段合理的时间内作出承诺。”这些规定虽不尽一致,但都考虑了做出承诺所需要的合理的期间,合同法本条没有具体规定情况,只规定“合理期限”。其意思与有关国家的法律以及国际公约等的规定的情况是一致的,因此上述规定可以作为解释本条的参考。史尚宽对于“依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诺到达时期”有过解释,也可作为参考。解释说,相当的期间,可分为三段:一、要约到达于受要约人的期间;二、为承诺所必要的期间;三、承诺的通知达到要约人所必要的期间。第一段与第三段的期间,依通讯方式确定,如依邮寄或电报为要约或回答通常所必要的期间。如果要约及承诺的通知,途中有非常事变(火车障碍、暴风雨等)的迟延,要约人如果知道该情况的发生,应当斟酌以定其达到所必要的期间。此承诺达到所必要的期间,依其通知的方法而有不同。要约人如特别限定其承诺通知的方法,须以其方法为承诺。否则得依通常交易上所用的方法。以电报为要约时,是否必须以电报作为回答,应依要约的性质及特别的情事确定。第二段的期间,是自要约达到时以至发送承诺通知的期间,是受要约人审查考虑是否承诺所必要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通常人为标准确定,但依要约的内容不同有所差异,内容复杂,审查考虑的时间就长,如果还要经过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会的批准,可能时间还会更长。此三段期间为“依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诺到达时期”,也就是“合理期间”。

⑼ 承诺函没有写具体时间范围只写了无期限延后有法律效应吗

承诺函有效。
但员工辞职,法律规定只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即可。

阅读全文

与无期限承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