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法中条件和期限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特别规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法律行为。我国《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附条件法律行为的意义在于通过附条件,把当事人的动机反映到法律行为中,使其具有法律的意义,使法律行为的实施更好地满足当事人的需要。“条件”是指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产生和消灭的未来不确定的事实。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期限,是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所谓附期限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设定一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根据的法律行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和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一样,都是为了
控制未来的风险而采取的限制法律行为效力的做法。所附的条件和期限实际上都是对法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的约定。
区别:1.条件是不确定的偶然性事实,期限是确定的必然性事实。
(1)时期确定,到来不确定,为条件。例如“60大寿送电视一台”,60岁虽确定,但人之寿命不可测,是否能活到60岁不可知,具有偶发性。
(2)时期不确定,到来也不确定,为条件。如“司法考试通过之日”,能否考得上,已属不确定,至于哪一年考得上,则更加不确定,故显然属于条件。
2.条件之事实成就与否是不确定的,期限是肯定会到来的。
(1)时期确定,事实的发生也确定,如“今年9月9日”,是期限。
(2)时期不确定,到来确定,为期限。例如“临终时将物送给你”,何时死虽难预料,但人必有一死,死期终会到来。
② 所有权是不是有期限的物权
所有权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所有权是绝对权。所有权不需要他人的积极行为,只要他人不加干预,所有人自己便能实现其权利。所有权关系的义务主体是所有权人以外的一切人,其所负的义务是不得非法干预所有权人行使其权利,是一种特定的不作为义务。第二,所有权具有排他性。所有权属于物权,具有排他的性质。所有权人有权排除他人对于其行使权力的干涉,并且同一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而不能并存两个以上的所有权。当然,所有权的排他性并不是绝对的,现代各国法律的所有权有不同程度的限制。第三,所有权是最完全的物权。所有权是所有人对于其所有物进行一般的、全面的支配,内容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权,它不仅包括对于物的占有、使用、收益,还包括了对于物的最终处分权。所有权作为最完全的物权,是他物权的源泉。与之相比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他物权,仅仅是就占有、使用、收益某一方面的对于物的直接支配的权利,只是享有所有权的部分权能。第四,所有权具有弹力性。所有人在其所有物上为他人设定地役权、抵押权等权利,虽然占有、适用、收益甚至处分权都能与所有人发生全部或者部分的分离,但只要没有发生使所有权消灭的法律事实(如转让、所有物灭失),所有人仍然保持着对于其财产的支配权,所有权并不消灭。当所有物上设定的其他权利消灭,所有权的负担除去的时候,所有权仍然恢复其圆满的状态,即分离出去的权能仍然复归于所有权人,这称为所有权的弹力性。第五,所有权具有永久性。这是指所有权的存在不能预定其存续期间。例如,当事人不能约定所有权只有5年期限,过此期限则所有权消灭。当事人对所有权存续期间的约定是无效的。[1] 第六,所有权具有观念性。观念性,是指近代以来,所有权的存在已具观念化,即所有人不以对所有物的现实支配为必要,发生了重要的从所有到占有“所有人支配观念”的转化——把所有权行使带来的利益看得比所有物的控制更为重要的观念,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属于“所有人实现利益观念”的范畴。第七,所有权具有平等性。所有权作为私权,其法律地位应当无差别给予保护的物权属性。在我国《物权法》第3条、第4条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所有权平等原则。
③ 消防灭火器具有有效期吗
灭火器的有效期限与维修期限可参考如下:
一、有限期
1、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有效期限为12年;版
2、干粉权灭火器的有效期限为10年;
3、水基型灭火器的有效期限为6年。
二、维修期限
1、水基型灭火器出厂期满3年,首次维修以后每满1年应送修;
2、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出厂期满5年,首次维修以后每满2年应送修。
④ 什么是工作年限
招聘网站的工作年限要求是指已从事相关工作持续的年限,标志着对工作的熟练和掌控程专度。
工作年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工工龄的劳动法律语言。职工的工作时间计算为工作年限。
工作年限的计算
1、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计算。在计算退职金、退休金时,按周年计算后剩余的月数,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六个月和不满六个月的按半年计算。工属作人员在试用期间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工作年限。
2、工作人员受过开除处分或刑事处分的,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限;但情节较轻,并且经过任免机关批准的,其受处分以前工作的时间,也可以合并计算工作年限。
⑤ 债权具有期限性,只在一定的期限内存在,期限届满,债权即归于消灭。这里的期限是指诉讼时效吗
债权不具有期限性,除了出现债权消灭的法定事由会一直存续,超过诉讼时效不是债权消灭,而是丧失了通过司法途径获得保护的权利,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仍可以履行。
⑥ 普通欠据具有的法律有效期限是多久
206有错必纠,对不?既然我放了话就会实现,你可错的很离谱哦,“如果欠条上没有写明还款期限的话,有效期是永远,也就是只要欠条存在就一直有效,”这句话错的很离谱,民事官司在这种案例上非常明确权利期限是20年,没有写明还款期限的借条确实任何时候都有诉讼权利,但到了20年满后就丧失胜诉权利
接着就是催款后的诉讼期,无还款期限的借条并不是拿不到钱就一定要在2年内上诉,拿不到但对方表明了还款意图,愿意在接下来多少时间内还的诉讼期依旧顺延,以此类推无限靠近20年,满20年无胜诉权。
只有在对方拒绝还款、表示无还款意图等情况下才适用2年诉讼期限
我喝口水,下面再接着说关于另一个严重问题
⑦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年龄时限为________。
D
《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