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0层楼在15层发生火灾时候以上楼层的人如何尽快逃生
火魔无情,当你被困在火场内生命受到威胁时,在等待消防员救助的时间里,如果你能够利用地形和身边的物体采取积极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让自己命运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为生命赢得更多的“生机”。火场逃生不能寄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时对消防常识的学习、掌握和储备,危难关头才能应对自如,从容逃离险境。
一、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二、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三、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四、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五、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
六、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
七、跳楼求生法:火场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做缓冲物。
八、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九、竹竿插地法:将结实的晾衣杆直接从阳台或窗台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以后顺杆滑下。
十、攀爬避火法:通过攀爬阳台、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
十一、楼梯转移法: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
十二、卫生间避难法: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
十三、火场求救法: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十四、逆风疏散法: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
十五、“搭桥”逃生法: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在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过渡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Ⅱ 17层楼遇到火灾最佳逃生时间是多少
火场逃生常识:火灾最佳逃生时间90秒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表示,发生火灾后,应该向楼下和室外跑。对于现场烟雾弥漫时如何逃生的问题,一位50多岁的阿姨表示,“哪里人多,跟着人群跑就行了。”其实,这些做法有时候反而会使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昨日,就有网友总结出逃生常识,供大家参考学习。
这些地方都能避难逃生
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
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火灾最佳逃生时间90秒
火灾发生时,由于缺乏基本逃生常识,人们常常与生的希望擦肩而过。据悉,所有火灾的最佳逃生时间是90秒,一般民用住宅是2~3分钟,高层建筑是5~6分钟。
不能一见起火就往楼下跑
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拨打119报警电话。
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
不能因清理贵重物品延误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不能盲目从窗户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间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雾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败。
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
Ⅲ 广州亚运会的开幕时间是哪天
第16届亚洲运动会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详细时间是2010年11月12日晚20点
第16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
这也是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后 我国第二次举办亚运会~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 http://www.gz2010.cn/
Ⅳ 失火除了跳楼没地方藏的时候,怎么办
高楼着火如何逃生
保持清醒头脑,扑灭初期火灾
火灾发生时,一定要冷静地面对。假如火灾初起时就被发现,可趁火势很小之际,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去扑救,同时还应呼喊周围人员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有多人灭火,应进行分工,一部分人负责灭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围的可燃物,防止、减缓火势蔓延。
针对不同火情,寻求逃生良策
逃生开门前应先触摸门锁。若门锁温度很高,则说明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外报警。
若门锁温度正常或门缝没有浓烟进来,说明大火离自己尚有一段距离,此时可开门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开门时要用一只脚抵住门的下框,以防热气浪将门冲开。在确信大火并未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应尽快逃出火场。
遇有浓烟湿毛巾捂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
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
逃生勿入电梯,楼梯可以救急。电梯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预先熟悉逃生路线,了解掌握逃生方法
每个人要对自己工作、学习或生活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做到了然于胸,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
平时逃生训练让我“9·11”生还
2002年9月,《东京消防》杂志刊载了纽约世贸大厦灾难中日本企业职员如何面对灾难成功逃生的惊险历程。35岁的A先生是日本综合商社派往美国分公司的副社长,他的公司在纽约世贸大厦北楼89层。灾难发生时他同公司其他5名职员正在办公室内。
2001年9月11日8:54,A先生正在会议室商谈事情。突然,大楼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后来就像地震似的摇摆起来。电脑上出现“小型飞机撞击世贸大厦”的消息。为防止烟气进入房间,他们关闭了房门,并向外窗户处移动。
9:05,烟气开始从门缝向办公室侵入,渐渐地浓起来。这时,收音机里又传来“又一架飞机撞向大厦”的实况转播。突然,他们听到大厦的物业管理人员敲门并说“大家赶快避难”。一听这话,大家开始从办公室向避难楼梯转移。尽管避难楼梯很狭窄,但大家都是一个个有秩序地往下走,同时留出楼梯的另一半让从下往上的消防队员们通过。
10:05,当他们走到第16层和17层之间时,突然停电了,烟也浓了。有些人惊慌地向上走,造成了拥堵。这时,有消防队员喊道“请走别的避难楼梯”。在他的提示下,A先生等人穿过第16层漆黑的楼道来到另一个避难楼梯。
10:20,他们终于来到大厦一楼。至此已过去1小时15分钟了。从一楼大厅冲出,大片的玻璃和砖石纷纷落下,堆积在大厦周围。这时有消防队员和警察喊道:“快跑!快躲开!”A先生疯狂地向北跑去。随后,他跑到日本的一个商社里,在那里度过了数小时,等地铁开通后才回到住处。
由于他所在的公司平时曾组织过避难逃生训练,因此这次灾难中无一人遇难。
第一,保持清醒头脑是高楼火灾逃生的关键。
第二,应尽量利用楼梯间等设施。
第三,进入楼梯间后,在确定下面楼层未着火时,可以向下逃生。因为火灾发生时火迅速向上蔓延,使进入者晕头转向,最终晕厥乃至死亡。
第四,平时进行避难逃生训练,预先熟悉逃生路线,了解掌握逃生方法。(《北京青年报》)
高楼失火如何逃生
2002年7月13日深夜,凯迪克大酒店10层发生火灾,不幸造成两人死亡。那么,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面对高层建筑火灾又该如何逃生,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防火部部长骆原。
骆原提醒大家,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逃生的总原则是:千万不可惊慌失措,保持清醒头脑至关重要。首先要冷静地观察火情和环境,迅速分析判断火势趋向和灾情发展的可能,理智地作出果断决策。万万不可留恋火场中的财物而长时间逗留,抓住有利时机,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和方法,争分夺秒地逃离十分危险的火灾现场。
另外,每个人要对自己工作、学习或生活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做到轻车熟路,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
1、逃生勿入电梯
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但是,千万不要轻易乘坐普通电梯。因为发生火灾后,都会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这样逃生者会被困在电梯中,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另外,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井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2、楼梯可以救急
逃生时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设施,对老、弱、病、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互相帮助,共同逃生。
在楼梯这种安全通道都配有应急指示灯作标志,火灾发生时,人们可以循着指示灯逃生。对于专门设有避难层的高层建筑,如果无法逃离大楼,可以暂时呆在避难层等待援助。
3、不可钻床底、衣橱、阁楼
高层建筑火灾中切记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因为这些都是火灾现场中最危险的地方,而且又不易被消防人员发觉,难以获得及时的营救。
4、不可盲目跳楼
在得不到及时救援,又身居楼层较高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跳楼,可用房间内的床单、被里、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向楼下滑去,也可利用门窗、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5、学会使用求救信号
除了拨打手机之外,也可从阳台或临街的窗户向外发出呼救信号,比如向楼下抛扔沙发垫、枕头和衣物等软体信号物。夜间则可用打开手电、应急照明灯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帮助营救人员找到确切目标。感谢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宣传处杨培林提供帮助
高楼火灾中最易出现三种情况
读者问:如何穿过火焰区?
答:逃生前最好用水将衣服浇湿、用湿毯子裹住全身或用湿衣服包住头部等裸露部位。这样穿过着火区域时,身上的衣服不易着火,身体裸露部位不致被烧伤。万一衣服着火,可就地打滚压灭火苗,不宜带火奔跑,以免加快空气的相对流动。
读者问:如果火灾不在自己楼层,该往哪儿逃?
答: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上层,此时应向楼下逃去,直至到达安全地点;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下层,且火和烟雾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应尽快往楼上逃生,楼顶平台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场所;如楼顶有水箱,可用水浇湿自己的衣服,以抵御火焰的高温熏烤;如果在向楼顶平台逃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被火、烟追赶上且又封锁了向上的道路,此时应果断地改选横向逃生路线,从另一层楼的走廊通道逃生,或退守到该层有利于逃避的房间内,寻求其他的自救方法。
读者问:如果所有安全通道均被切断该怎么办?
答:这时惟一的选择是退到相对较安全的卫生间内作短暂避难。被困者进入卫生间后应将门窗关紧,缝隙堵严,拧开所有的水龙头放水。特别是浴缸中应不断放水,始终保持较高的水位,一方面便于取水泼浇门窗降温,另一方面火势发展到卫生间时,人还可以躺在浴缸中暂时躲避一下。
Ⅳ 凡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伤害称为什么
火灾 。
火灾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遇到火灾时人们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
(5)缓降器年限扩展阅读
家庭逃生十法
1、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2、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逃生。
3、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4、是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箭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生,可解“燃眉之急”。
5、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6、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7、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
8、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快速从火灾逃生。
9、为暂时避难。火灾很大,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避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10、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逃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Ⅵ 消防器材的使用年限
国家消防部门对灭火器使用年限的规定:
1、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5年。
2、手提式酸碱灭火器5年。
3、手提式清水灭火器6年。
4、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8年。
5、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0年。
6、手提式1211灭火器10年。
7、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
8、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8年。
9、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10年。
10、推车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2年。
11、推车式1211灭火器10年。
12、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
所有灭火器每年都需要经过消防部门检测,需要充装的要重新充装,达到报废年限要进行报废,检验合格的由检验单位出具检测合格证以及检测报告 。
(6)缓降器年限扩展阅读:
识别假冒
1、从外观看真假。购买消防产品时,除了要查看经销商的营业执照是否合法外,还要详查消防产品的外观。
2、从证书识真假。要查看产品是否有检验报告或认证证书。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有4类12种。实行消防产品形式认可制度的消防产品有9类。
3、网上查真假。消费者可以登录“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网站查询核对。
4、通过简单测试的方法进行鉴别。如消防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外观明显位置上贴有防伪的红色“S”身份证标识。持续供电时间少于90分钟,则为不合格消防产品。
Ⅶ 如何扑救初期火灾简述灭火器、消防栓、逃生缓降器的使用方法及如何正确拨打
1、干粉灭火器
拔掉安全栓,上下摇晃几下,根据风向,站在上风位置,对准火苗的根部,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嘴进行灭火。
2、二氧化碳灭火器
使用前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使用时拔掉安全栓,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按下压把即可进行灭火。
3、泡沫灭火器
在未到达火源的时候切记勿将其倾斜放置或移动。距离火源10米左右时,拔掉安全栓,之后将灭火器倒置,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对准火源的根源进行喷射即可。
(7)缓降器年限扩展阅读:
灭火器注意事项:
1、灭火器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避免倒置、雨淋、日晒、强辐射和接触腐蚀性物质。
2、灭火器环境温度应在-10-45℃范围内。
3、灭火器放置处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气瓶受潮腐蚀。避免阳光暴晒和强烈的辐射热,以免影响灭火器的正常使用。
4、灭火器应按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检验周期定期检查。
5、一旦打开灭火器,即使喷雾的量并不多,它必须填充和填充按照要求规定的专业维修部门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和方法,不改变灭火剂的类型,重量和驱动气体压力。
6、是否使用或不使用灭火器,自生产之日起(每个灭火器都有生产日期在缸),满足修复年限后必须将维修单位维修,实现废弃必须被丢弃,维修液压缸的压力测试不合格的灭火器也必须报废。
Ⅷ 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办(说几点重要的)
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尼龙、化纤衣物。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栓在门窗档和重物上,顺势滑下。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六大类型: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塑料(燃烧后有灰烬)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火灾
Ⅸ 住高层,火灾时候怎么办
如果你说的是安全通道被封而困在房内的话,那就只有两个办法:躲避等待救援,利用工具自救。
躲到窗口、阳台处大声呼叫,或敲击金属物品(最好用这种方法,可以节省体力),白天应挥动鲜艳衣物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晃动手电筒或白布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不要盲目跳楼,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避难,用湿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门上、地下降温,有浴缸的话,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
火灾最快速致命的是浓烟,虽然衣橱、床下可能是烟雾较稀薄的地方,但千万不要在此躲避,不利于进入房内的消防营救人员及时发现。
烟气一旦吸入,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用湿毛巾(一般叠成八层)捂住你的眼鼻,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但湿毛巾在浓烟中只能维持几分钟。
高层的住户最好在家里备上人手一份的过滤式防烟呼吸面罩,一方面有效时间可以长达30分钟以上,另一方面可以过滤掉绝大部分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等),极大增加了逃生和等待救援的时间。
等待救援永远比不上自救。高层住户还需要在家中备上最后一道自救防线——逃生缓降器,当你逼不得已必须跳楼时,它是保障你生命安全的最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