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年限平均法
如果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
至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2年以前,用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一般到最后两年会出现,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将预计净残值也计提成折旧或应计折旧未提完的情况。
所以最后2年用年限平均法,可以保证预计净残值的准确不变。
举例如下:
某医院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4000元。要求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是多少?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是多少?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四、五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24000)/2=52800元
BUT:如果不使用年限平均法,而是继续用双倍余额,则接下来
第四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40%=51840元
第五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51840)*40%=31104元
比正确的方法多计提了30144元,即使得预计净残值减少30144元,不合理。
❷ 固定资产年限平均法的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专统分摊。属
直线折旧法分两种: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❸ 怎样用平均年限法的计算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复法:
一、制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二、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四、 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扩展文件; 《会计资料大全》
❹ 年限平均法应计提的折旧额
(1)2008年未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主要就是折旧)=8800-8800/10*3=6160万元
(2)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5760-20=574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6000,可收回金额为6000万元(即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高确定),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6160-6000=160万元,2008年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6000万元
(3)2009年厂房的折旧额=6000/7=857.14万元
❺ 平均年限法计算公式
如果该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的,公式:年折旧额=(原值-残值)/10。
❻ 年限平均法第二年怎么算折旧额
2013年应提折旧 = ( 200 - 10)/ 10 = 19 万
2013年12年31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200 - 19 = 181 万
181万 > 160万 应计提减值准回备21万,此时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60万,折旧年答限为9年,残值仍为10万。
2014年应提折旧 = (160 - 10)/ 9 = 16.67万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使您满意。
❼ 怎样用平均年限法的计算计提折旧
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内1-预计净残值容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附注:【例1】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0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0.41%
月折旧额=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❽ 平均年限法怎么计提折旧
平均年限法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旧的方法。按此计算方法所计算的每年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比较恰当。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❾ 平均年限法(一)与平均年限法(二)有何区别
问题描述: 解决方法: 广西速达软件建议您:平均年限法(一):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平均年限法(二):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净残值) 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在实际使用中,固定资产初始化时,应选择平均年限法(一),对于启用账套后输出入的、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应选择平均年限法(二)...推荐>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广西速达软件,本文地址:/questions/other/2011-09-0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