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珊瑚的保存年限

珊瑚的保存年限

发布时间:2021-07-13 06:28:20

⑴ 为什么珊瑚玉需要保养

1、多“保湿”
我们经常看到珠宝柜台里面会放一碗水,用以增加空气湿度,来保证珠宝玉石能保存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特别是北方的天气非常干燥,玉石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导致因水分子流失而造成的颜色变淡、质地变干的情况。玉石的分子结构越是致密,越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大部分珊瑚玉在长时间放置后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上述情况。特别是本身就比较干的珊瑚玉,更容易出现色泽变淡的情况。玉化程度越高的珊瑚玉内部结构越紧密,越不容易出现上述情况。
2、禁止长时间浸泡
当珊瑚玉出现了上述情况之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给珊瑚玉“补水”。这个思路没错,但需要讲究方法。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左右(视所在地区干燥程度),可以将珊瑚玉放置在纯净水中浸泡1-2小时,可以适度缓解珊瑚玉“饥渴”的缺水状态。切记,不可长时间浸泡,不可使用自来水浸泡。越是玉化程度高的珊瑚玉越不能长时间浸泡,有可能导致珊瑚玉的通透性变差。大家可上网搜索相关文章,很多网友分享了浸泡过的珊瑚玉的惨状。
3、勤把玩
大多数珊瑚玉经过贴身佩戴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可以说珊瑚玉具有了很多宝石无法俱备的灵性变化,珊瑚玉通过人体的佩戴、把玩,与人体肌肤相互接触摩擦,会越来越润,越来越艳。
4、避免与硬物碰撞。
珊瑚玉的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易裂,有时虽用肉眼看不出裂纹,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到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了。

5、尽可能避免灰尘。
日常珊瑚玉有灰尘时,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用化学除油污剂清洗。
6、要保存得当。
珊瑚玉不佩戴时应放妥,最好放在首饰袋或盒内,以免擦花或碰伤,如是精品珊瑚玉更勿放置于柜面上,以免积聚尘垢 ,影响透亮度。
7、尽量避免与杂物相接触。
香水、化学剂液、肥皂和人体汗液接触。众所周知,汗液含有盐分,挥发性脂肪酸、尿素等,珊瑚玉接触太多的汗,佩带者又不即刻擦干,会受侵蚀,使外表受损,影响鲜亮度。
8、避免阳光长期直射。
珊瑚玉应避免阳光曝晒,因为玉石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

⑵ 地球还能存在多长时间

有没有想过,如果人类完全灭绝,现在的地球将变成什么样子呢?这当然只是个假设,但是很有意思,因为一旦没有人类,现有生态系统都将被颠覆,地球完全变样,森林、草原、河流、城市、建筑将完全换位,动物的统治秩序也将改变。很多科幻片都有这样的设想,当然掺杂了很多戏剧效果,科学家们则根据自然规律描述了我们难以想像的场面。在以下的故事中,让我们亲身感受这些场面。

在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中,人类终于成为地球的主宰,从北极冰洋的海豹到非洲荒漠的蚂蚁,任何一个生物群落都受到人类行为的干扰。天空、陆地到海洋,绝大多数生存资源被人类控制和支配,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架构也以人类活动和居所为中心。然而,人类统治地球是否就是最好呢?不可否认,人类的工业化行为给自然环境带来深重灾难,海洋被严重污染、大气被严重加热、表层土壤严重流失、数量众多的物种相继灭绝。想到这些,我们对地球的展望变得黯淡,自然的惩罚终有一天将爆发,到时候,彻底消失的会轮到人类吗?

不过,如果人类现在就在地球上突然消失,情况是否会逆转呢?这个满目疮痍的地球是否会变成香花竞放,溪水奔流的伊甸园呢?海洋里是否会重新充满各种鱼类,我们的那些水泥建筑会否因为树根、水和种子的力量变成灰尘?需要多长时间,人类在地球上的痕迹会彻底消失?如果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并跟随自然规律找到最接近正确的答案,我们将前所未有地惊诧于自然的恢复力,在大自然伟大的“清扫行动”前主动屈膝。

想知道无人的地球将是怎样,韩国和朝鲜交界的非军事区或许能提供答案。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双方于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在双方边境上划出一块长250公里,宽4公里的无人地带作为军事缓冲区。除了偶尔有士兵巡逻走过,或者有难民从这里逃走以外,这块土地基本上没有人类的足迹。在被划定为非军事区之前的5000年,这里的土地一直被当地农民以水渠划成相隔的小块,密集种植水稻。而今天,那些分界线已经消失,这里成为一块沼泽,沼泽的主人之一是一群群列队的丹顶鹤。它们时而以整齐阵型掠过浅草和灌木丛,时而降落在水边,它们的脚步是那么轻,因而不会引爆埋在地下的地雷。除了丹顶鹤之外,这里还生活着其他数十种鸟类。在高倍望远镜的镜头中,韩国的鸟类学家和观鸟者一一辨认出,它们都是目前地球上最稀少的鸟类,其中包括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白颈鹤,在日本和韩国,白颈鹤被认为是最尊贵的鸟类,是“和平的使者”。

和平到底在哪里呢?非军事区的北侧是韩国首都首尔的近郊,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首尔不断向非军事区推进,以确保随时可以完全“入侵并管理”非军事区。另一侧,朝鲜在非军事区旁边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工业园。两方的举动引起国际科学家的关注,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非军事区论坛”的组织,试图把非军事区两侧的广大地盘发展为自然保护区和永久的和平公园。

如果韩国人和朝鲜人在一天之内全部消失,那么朝鲜半岛是否将完全变成和现在的非军事区一样呢?这种情形只有在两国境内所有河流上的大坝都自然消失后才可能出现,这些大坝截断了河流或者改变了河流的方向和速度,虽然为半岛上的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电力,但是对生态的破坏是最致命的。当人类消失后,在100年到150年内,朝鲜半岛上人工建造的大坝会被自然力瓦解,到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生物才能真正繁荣起来。

首先,森林会重新出现,没有了砍伐,由橡树和樱桃树组成的森林会蔓延整个半岛,与之相随的是水獭、亚洲黑熊、麋鹿、已经几乎消失的亚洲豹会在森林中出现,树木将越来越多。目前仅在中国和朝鲜小块范围内生存的、数量稀少的西伯利亚虎也将迅速繁殖,朝鲜半岛的纬度和气候非常利于西伯利亚虎繁衍,它们将迅速成为森林的主人。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预测说:“野生食肉动物最开始会以家畜为食,人类消失了,但是他们豢养的牛、羊、马、猪甚至狗的后代还能存在100年到200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是大部分被猎杀。狗将在100多年内变成野狗,但是野狗也会很快灭绝,因为它们根本没有竞争力。”

如果整个地球上的人类都突然消失,那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物种大战。像斑马、淡菜、火蚁和葛根(一种野生块茎植物)这些野生物种将和人类畜养和耕种的物种争夺地盘,与此同时,人类改造自然的任何成果都将在短时间内消失。例如,人类通过艰难育种得来的纯种马将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全部“退化”成蒙古矮种马(Przewalski’s Horse),这是目前地球上仅存的野马品种。其他人类亲手培育出来的动物和植物品种,包括外形变化多样的纯种狗、特别甜的富士苹果和中国的高产水稻,将在100年到200年内被彻底“清扫”出地球,至于1000年到2000年之后,世界将恢复原始荒原,和人类出现前基本一样。

新生的荒原会很快吞噬城市,正如现在危地马拉北部的丛林覆盖了当年的玛雅金字塔和城邦国度的建筑一样。从公元800年到公元900年,因为连年干旱和持续不断的内战,导致农田不断萎缩,拥有2000年辉煌历史的玛雅文明走向衰落直至消亡。仅1000年之内,丛林就将所有伟大的建筑物覆盖或摧毁,从外面看不到任何痕迹。亚洲柬埔寨的吴哥窟也是一样,被成片森林掩埋,以至于很长时间内,人类都没有发现这些古代建筑奇迹。

玛雅人当年对地貌的改变是很有限的,仅在森林的空地中开发农田用于耕种。而今天的城市铺就了大面积的道路和各样建筑物,就如同一个人造的沙漠,因此自然夺回其领地的时间可能需要更长。纽约联合学院民用建筑系主任杰米·艾哈迈德说,在没有了人类的维护和市内取暖后,不断重复的季节性结冰和融化将很容易摧毁纽约的城市建筑,其他北方城市的命运也类似。从11月起,所有建筑都要承受低温考验,屋顶要堆积整个冬天的积雪,路面要覆盖可能厚1到2米的雪,3月开始进入冰雪融化期。如果不加维护,10年之内,路面和建筑物的水泥就会开裂、渗水,裂缝随着时间推移而扩张,当足够宽时,杂草就会乘虚而入,即便没有人撒种子,风也会让这些植物到处播种,甚至不是纽约原产的植物,例如中国的椿树也会在这里扎根成长。只要5年的时间,建筑物中就可能生长出树木,树木的破坏力是杂草的百倍,它们的根将彻底摧毁所有道路和下水设施,下水管爆裂将使纽约本就存在的地下水位过高问题变得更严重。

在纽约,官方不开采地下水,地表因为土壤越来越少,能吸附的水分有限,植物相对也很少,通过树叶蒸发的水分也有限,再加上密集的高楼大厦遮挡了阳光,自然的蒸发更加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纽约市必须在地铁附近安装水泵,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地下洪水,一旦地下水将地下土壤冲松,地表的建筑和路面势必塌陷。

美国布鲁尼克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教授埃里克·桑德森说:“在1609年,荷兰船队刚刚到达纽约曼哈顿地区时,那里曾有30到40条河流,当然今天已远没有这么多了。如果纽约人全部消失,下水道将因为无人使用在数年内全部淤塞,来自天上的降水,只能在地面上选择奔流入海的途径,因此河流将重新出现,而形成的河道和400年前基本是一样的。所有支撑在地铁隧道和路面之间的钢架,因为被水浸泡,在20年内会全部腐蚀,到时候市内纵横交错的地铁隧道都将成为敞口的小水沟。”

一开始,因为土壤还不够深,因此城市里的大部分地区只能生长杂草。200年内,随着腐叶不断积累,土壤不断积聚,杂草的地盘将被橡树和枫树取代。城市里出现森林景观从人类消失后200年开始。因为打雷,树木和草丛很容易发生自然火灾,这些火当然也会烧掉人类建筑中原封未动的文件、支票和文化典籍。因为空气污染得以缓解,常青藤、维多利亚爬行者等攀援植物生长速度成倍翻,它们很快就将建筑物的外观完全遮蔽,这些攀援植物的根系和枝叶会破坏水泥建筑,使其结构变得松散。大约在200年之后,水泥建筑陆续开始倒塌,建筑材料中的石灰渗透土壤,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此时的土壤不再适合橡树和枫树生长,鼠李草和桦树、橄榄树则填补了它们的空缺。也有一些外地的、喜欢碱性土壤的植物,它们的种子会被鸟类带到这里。

人类耕作的植物全部消失,如胡萝卜、西兰花、卷心菜等,它们将“退化”成我们不认识的野生祖先的模样。至于人类所建的房子,玻璃框架结构的将是最先倒塌的,估计在50年内就完全消失,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其次,保存时间最长的反而是那些年代久远的、石头砌成的房子。因为没有了工业污染,酸雨将大大减少,不再腐蚀石头表面。在无人的地球,无论是金字塔,还是某个乡间的石头小教堂都有机会继续矗立几千年时间,即使没有任何维护。相对道路和住所,桥梁的存在时间将更长,因为桥梁的建筑要求是最高的。在人类消失后,一般的桥梁都可能继续存在好几百年时间。而那些专门为火车运输修建的桥梁,有可能继续存在1000年。当然这都是在没有大地震的前提下。

原本就在人类社区附近游荡的动物种群,例如郊狼、浣熊和鹿将最先繁荣,随后是猛禽和熊将出现在森林中,最后轮到了狼。青蛙的鸣叫声会在残垣断壁间回响,由于海水潮水反涌带来了海产,如淡菜、海带,会在内陆水沟中繁殖,由海鸟带来的贝类,也将在“城市”的水道中出现。

消失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那些完全依赖人类生存的物种。数亿年以前,在炎热非洲诞生的蟑螂,在当今地球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一旦人类消失,它们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子里,它们的数量会骤减,不到100年的时间,除了像非洲这样的炎热的地方还有蟑螂外,冬季寒冷的地方基本上再没有蟑螂的影踪了。因为没有了人类产生的垃圾,老鼠开始闹“饥荒”,它们有相当数量会被饿死,另外相当部分被红尾鹰、猫头鹰等猛禽猎杀。现在盘旋在城市上空、漫步在中央公园、由游人喂养的鸽子群也将完全消失,小部分会重新返回野生鸽子的生活状态,大部分则被野生动物猎杀。

但是别忘了,人类消失后,留下的是一个污染严重的地球,而不是一个一张白纸的地球。在土壤和海洋中沉积的重金属,在数百年时间内可能会被植物吸收、循环、再吸收,最终完全稀释。但是各种化工工业和核子工业遗留的污染可能要在地球上存在上亿年时间。这些污染将对新生动植物带来怎样的影响,目前科学家们还无法预测。可以想像的是,一旦人类消失,地球上存在的数以百万计的化工厂很有可能发生泄漏、石油开发点也可能出现泄漏,这些都将给自然造成沉重负担,在数百年时间里影响水源和空气。但是最可怕的还是核子,所有的核电厂、核设施和核弹头,一旦没有人类维护,一定会发生泄漏,将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科学家们完全没有能力预测。

一个可借鉴的例子是美国前洛矶山武器库,这里邻近丹佛国际机场,在二战时期曾是化学武器的生产基地,生产了大量芥子毒气、神经毒气和燃烧弹。二战结束后,这里改为生产杀虫剂。在1984年的美国全国环境评估中,这里被评为全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地方——附近的河流中几乎没有任何生物,鸭子如果放进去,上岸后数分钟就会死亡,驶过附近河流的船只一个月内底部就会严重锈蚀。然而今天,这里是野生动物保护区,孕育着数量众多的草原野狗和以它们为食的白头鹰。这种变化似乎太戏剧性了,但是在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之前,美国政府花费1.3亿美元和无数人力,抽干了附近所有河流和湖泊的水,重新注入干净的水。如果没有人类干预,残余的化学剂将慢慢释放其危害,时间长达几个世纪。

人类出现前,陆地上的森林大多是相连的,飞鸟和森林中生活的陆地动物迁徙范围不受约束,原始森林从欧洲的乌拉尔山脉延续到海边,从美洲的五大湖区域延伸到火地岛。而现在的欧洲,这样的原始森林仅剩一块,那就是位于波兰和白俄罗斯之间的比亚洛维兹亚森林(Biaowieza Forest),这里将为我们提供无人地球之景象的线索。

在比亚洛维兹亚森林,菩提树能长到50米高,比它更高的是挪威云杉,还有已经有500年历史的橡树,它们可能有100米高。这些巨大的树木,光是树皮就有10厘米厚,从啄木鸟啄出的洞就可以测量出。而树林下面的灌木、蕨草和地衣都是巨大无比的,在其他森林绝对看不到这样的惊人尺寸。树林中回响的是猫头鹰的叫声,是橡树果落地的声音,是野狼的嚎叫。在欧洲这块被人类开发过度的土地上,能保存这样一处原始森林几乎是个奇迹,历史上这片森林的高度私有化成就了这样的奇迹。

14世纪,立陶宛公爵宣布这片森林成为自己的私人狩猎地,后来的几个世纪,这里都没有人大规模进入。1888年,森林被割让给俄罗斯,幸运的是,它又成为了沙皇的私人领地。之后得到森林统治权的是德国人,德国人开始在这里相对大规模地伐木和狩猎,但好在时间很短,没有造成实质性破坏。1921年,这里成为波兰的国家公园,但是当时的波兰实际上是在前苏联的左右下,受前苏联控制,森林中还有砍伐发生,但是时间很短暂。随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国纳粹得到了森林,纳粹二号人物、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是个狂热的自然爱好者,他宣布整片森林为保护区,禁止任何人为破坏。二战之后,森林的全部归属权回到了前苏联手中,有一次斯大林到华沙访问,据说在一个喝醉的夜晚,他同意将森林的2/5划归波兰所有,这就是今天的比亚洛维兹亚森林。

这个森林的景象,既是几百年前欧洲的景象,也将是人类消失以后,大约300年后,大片土地上出现的景象。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今天的比亚洛维兹亚森林,还能看到最原始的野牛,大约有600头。在森林中波兰和白俄罗斯的交界处,前苏联人曾修建了一道铁丝网,目的是防止国民逃往波兰。尽管狼在铁丝网上钻出了洞,鹿也能越过这些铁丝网,但是这群野牛——欧洲大陆上最大的野生哺乳动物群落——却被铁丝网一分两半,一边各有大约300只,它们交换基因的机会也因此被割断。铁丝网今天属于白俄罗斯,在列宁像都还没有被移走之前,白俄罗斯人还没有拆除铁丝网的打算。野牛因此遭受基因不断退化的打击,对疾病和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减弱,将有灭绝的可能。

如果野牛在欧洲绝种,这将是历史上大型哺乳动物集体消失的另一个例子。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马丁在他的实验室里存放了一堆保存完好的干粪便,那是他在美国大峡谷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这是一个体重约100公斤的大树懒留下的,如此大的树懒在今天已经鲜见,但是在人类第一次出现在美洲时,这只能算是树懒中的“小个子”。当时的美洲大陆,巨型树懒数量众多,最大的体型和现在的大象差不多,光是在当时的美国沙漠中游荡的树懒就有超过1000只。生物学家把体重超过500公斤的动物称为“巨兽”,在没有人类的原始时代,美国巨兽的数量是今天整个非洲大陆巨兽数量的三倍,当时犰狳(生活在美洲的浑身长满尖刺的小型哺乳动物)是现代犰狳的5倍大,当时的熊是现在熊的两倍大,当时头上长角、食草的箭齿兽和现在的犀牛差不多大,当时的老虎也是今天老虎体型的将近两倍。那个时代生存的巨兽还有巨大的海狸、猛犸、乳齿象等等。但一个区域的巨兽总是在很短时期内全部灭绝,气候的极端变化和外来疾病或许是灭亡的原因,但是更多古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的猎杀是真正原因。古生物学家马丁说:“当古代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和群体围猎后,地狱的大门就被打开了。”他补充说,在世界任何地方,人类出现的时间都与巨兽大规模灭绝的时间奇妙吻合,最初是6万年前在澳大利亚,然后是13000年前在非洲大陆,接着是6000年前在加勒比海诸岛,最后是2000年前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当人类从地球上集体撤退,哺乳动物将越来越大,因为它们没有了人类这个最可怕的敌人,只要体型发展到一定大,就基本上没有天敌,哪怕因为体形大影响到奔跑的速度,也没有关系。因此,现在的老虎、狮子、豹子、熊等都会变大,就连长颈鹿、羚羊、斑马这些以奔跑逃命的动物,体积也会相对变大。

然而,在地球上有一个地方避免了巨兽遭遇大屠杀的株连,那就是海洋。体型同样巨大的鲸、海豚和鲨鱼逃过了这场浩劫,原因就是原始人类对这些海洋巨兽的捕杀数量有限,不足以影响整个物种。当哥伦布的船队首次扬帆出海时,海洋内至少有10多种海洋生物,体积比船队中最大的船还要大,而且不完全是哺乳动物,当时的航海日志曾记录,在古巴海岸附近,其中一艘船曾撞上一只巨大的绿色海龟,那只海龟的体重估计超过500公斤。那时候的海洋只不过是500年前的海洋,情景如何呢?当时船队的周围有成群的鲸;鲨鱼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它们会游到内陆的河流中,伺机捕捉前来喝水的牛羊;当时的珊瑚中游动着体重超过400公斤的石斑鱼;只要在海里扔下一个篮子,捞起来,里面肯定有一条鳕鱼;在近海的所有岩石上爬满了蚝和其他种类繁多的贝类;海滩上躺着数以百万计的海象、海牛和海豹。

但是人类对海洋的掠夺几乎可以说是残忍的,就在100多年内,人类已经把大陆附近几乎所有珊瑚礁摧毁,把大陆附近几乎所有海床的海草拔光,到2000年,世界上所有的鳕鱼捕捞公司都破产了。数千年前原始人类对陆地巨兽的捕杀,今天正由现代人类在海洋中重复,区别在于原始人类用了数百年时间,而现代人类只用了几十年时间。

幸运的是,尽管人类利用机械过度捕捞、采用卫星系统追踪鱼群、延长对海洋哺乳动物的捕杀期,但是海洋巨兽并没有完全灭绝,原因是海洋不仅比陆地更大,而且它是相连的。如果人类全部消失,500年前的海洋景象不用500年时间就能恢复。虽然澳洲著名的大堡礁终将被紫外线杀死,这片珊瑚礁已有7000年历史,是人类污染的牺牲品之一,但是新的珊瑚礁会陆续产生,它们的命运要好很多。在人类消失后,空气中存在的过量二氧化碳会在200年内被完全吸收,而大气的温度会因此下降5℃-8℃。因为再没有氯和溴被释放到空气中,地球臭氧层将在数十年内被自然修补,到那个时候,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将少得多。重金属和各种毒素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断被稀释,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不可回收塑料袋和泡沫饭盒可能在十几万年后依然存在。

城市和建筑可能很快消失,但是人类离开后相当长的时间,其影响力仍然继续发挥,横跨河流的数以万计的大坝就是遗祸之一。300年到400年内,所有大坝都将自然瓦解,此时河流能够正常奔流,它们将得以与海洋完全循环,新的生命轮回又开始了。但是没有了温室效应,冰川的威胁就更临近了。在过去10万年中,冰川曾经三次覆盖整个地球,没有人类,它的脚步可能更快。冰川来到时,已经成熟的树林会被冰川铲倒,所有的物种将经历严寒考验,留下来的为数不多。冰川消退后,地表不再有植物,最浅层的将是难以分解的PVC塑料、玻璃和铜,这是电线的主要成分,当然也是人类的“遗产”。

当大地变暖,还会出现已经不叫人类的、类似人类的生物,他们渐渐发明工具,将发现那些PVC和玻璃,并使用它们,这比我们的老祖先起点高多了,当然他们不会知道这些“财宝”是从哪里来的。还有一点,他们和我们的远古祖先不同,他们可能在地下或山谷中发现一个密封的金属盒子,费力撬开后,发现里面是花花绿绿的东西,那是今天的富人们存在银行里的保险箱,一般来说,里面的纸币,无论是美元还是欧元,可以保存100万年。

⑶ 地球还能存在多长时间地球没了人类还会在么

有没有想过,如果人类完全灭绝,现在的地球将变成什么样子呢?这当然只是个假设,但是很有意思,因为一旦没有人类,现有生态系统都将被颠覆,地球完全变样,森林、草原、河流、城市、建筑将完全换位,动物的统治秩序也将改变。很多科幻片都有这样的设想,当然掺杂了很多戏剧效果,科学家们则根据自然规律描述了我们难以想像的场面。在以下的故事中,让我们亲身感受这些场面。

在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中,人类终于成为地球的主宰,从北极冰洋的海豹到非洲荒漠的蚂蚁,任何一个生物群落都受到人类行为的干扰。天空、陆地到海洋,绝大多数生存资源被人类控制和支配,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架构也以人类活动和居所为中心。然而,人类统治地球是否就是最好呢?不可否认,人类的工业化行为给自然环境带来深重灾难,海洋被严重污染、大气被严重加热、表层土壤严重流失、数量众多的物种相继灭绝。想到这些,我们对地球的展望变得黯淡,自然的惩罚终有一天将爆发,到时候,彻底消失的会轮到人类吗?

不过,如果人类现在就在地球上突然消失,情况是否会逆转呢?这个满目疮痍的地球是否会变成香花竞放,溪水奔流的伊甸园呢?海洋里是否会重新充满各种鱼类,我们的那些水泥建筑会否因为树根、水和种子的力量变成灰尘?需要多长时间,人类在地球上的痕迹会彻底消失?如果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并跟随自然规律找到最接近正确的答案,我们将前所未有地惊诧于自然的恢复力,在大自然伟大的“清扫行动”前主动屈膝。

想知道无人的地球将是怎样,韩国和朝鲜交界的非军事区或许能提供答案。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双方于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在双方边境上划出一块长250公里,宽4公里的无人地带作为军事缓冲区。除了偶尔有士兵巡逻走过,或者有难民从这里逃走以外,这块土地基本上没有人类的足迹。在被划定为非军事区之前的5000年,这里的土地一直被当地农民以水渠划成相隔的小块,密集种植水稻。而今天,那些分界线已经消失,这里成为一块沼泽,沼泽的主人之一是一群群列队的丹顶鹤。它们时而以整齐阵型掠过浅草和灌木丛,时而降落在水边,它们的脚步是那么轻,因而不会引爆埋在地下的地雷。除了丹顶鹤之外,这里还生活着其他数十种鸟类。在高倍望远镜的镜头中,韩国的鸟类学家和观鸟者一一辨认出,它们都是目前地球上最稀少的鸟类,其中包括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白颈鹤,在日本和韩国,白颈鹤被认为是最尊贵的鸟类,是“和平的使者”。

和平到底在哪里呢?非军事区的北侧是韩国首都首尔的近郊,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首尔不断向非军事区推进,以确保随时可以完全“入侵并管理”非军事区。另一侧,朝鲜在非军事区旁边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工业园。两方的举动引起国际科学家的关注,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非军事区论坛”的组织,试图把非军事区两侧的广大地盘发展为自然保护区和永久的和平公园。

如果韩国人和朝鲜人在一天之内全部消失,那么朝鲜半岛是否将完全变成和现在的非军事区一样呢?这种情形只有在两国境内所有河流上的大坝都自然消失后才可能出现,这些大坝截断了河流或者改变了河流的方向和速度,虽然为半岛上的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电力,但是对生态的破坏是最致命的。当人类消失后,在100年到150年内,朝鲜半岛上人工建造的大坝会被自然力瓦解,到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生物才能真正繁荣起来。

首先,森林会重新出现,没有了砍伐,由橡树和樱桃树组成的森林会蔓延整个半岛,与之相随的是水獭、亚洲黑熊、麋鹿、已经几乎消失的亚洲豹会在森林中出现,树木将越来越多。目前仅在中国和朝鲜小块范围内生存的、数量稀少的西伯利亚虎也将迅速繁殖,朝鲜半岛的纬度和气候非常利于西伯利亚虎繁衍,它们将迅速成为森林的主人。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预测说:“野生食肉动物最开始会以家畜为食,人类消失了,但是他们豢养的牛、羊、马、猪甚至狗的后代还能存在100年到200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是大部分被猎杀。狗将在100多年内变成野狗,但是野狗也会很快灭绝,因为它们根本没有竞争力。”

如果整个地球上的人类都突然消失,那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物种大战。像斑马、淡菜、火蚁和葛根(一种野生块茎植物)这些野生物种将和人类畜养和耕种的物种争夺地盘,与此同时,人类改造自然的任何成果都将在短时间内消失。例如,人类通过艰难育种得来的纯种马将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全部“退化”成蒙古矮种马(Przewalski’s Horse),这是目前地球上仅存的野马品种。其他人类亲手培育出来的动物和植物品种,包括外形变化多样的纯种狗、特别甜的富士苹果和中国的高产水稻,将在100年到200年内被彻底“清扫”出地球,至于1000年到2000年之后,世界将恢复原始荒原,和人类出现前基本一样。

新生的荒原会很快吞噬城市,正如现在危地马拉北部的丛林覆盖了当年的玛雅金字塔和城邦国度的建筑一样。从公元800年到公元900年,因为连年干旱和持续不断的内战,导致农田不断萎缩,拥有2000年辉煌历史的玛雅文明走向衰落直至消亡。仅1000年之内,丛林就将所有伟大的建筑物覆盖或摧毁,从外面看不到任何痕迹。亚洲柬埔寨的吴哥窟也是一样,被成片森林掩埋,以至于很长时间内,人类都没有发现这些古代建筑奇迹。

玛雅人当年对地貌的改变是很有限的,仅在森林的空地中开发农田用于耕种。而今天的城市铺就了大面积的道路和各样建筑物,就如同一个人造的沙漠,因此自然夺回其领地的时间可能需要更长。纽约联合学院民用建筑系主任杰米·艾哈迈德说,在没有了人类的维护和市内取暖后,不断重复的季节性结冰和融化将很容易摧毁纽约的城市建筑,其他北方城市的命运也类似。从11月起,所有建筑都要承受低温考验,屋顶要堆积整个冬天的积雪,路面要覆盖可能厚1到2米的雪,3月开始进入冰雪融化期。如果不加维护,10年之内,路面和建筑物的水泥就会开裂、渗水,裂缝随着时间推移而扩张,当足够宽时,杂草就会乘虚而入,即便没有人撒种子,风也会让这些植物到处播种,甚至不是纽约原产的植物,例如中国的椿树也会在这里扎根成长。只要5年的时间,建筑物中就可能生长出树木,树木的破坏力是杂草的百倍,它们的根将彻底摧毁所有道路和下水设施,下水管爆裂将使纽约本就存在的地下水位过高问题变得更严重。

在纽约,官方不开采地下水,地表因为土壤越来越少,能吸附的水分有限,植物相对也很少,通过树叶蒸发的水分也有限,再加上密集的高楼大厦遮挡了阳光,自然的蒸发更加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纽约市必须在地铁附近安装水泵,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地下洪水,一旦地下水将地下土壤冲松,地表的建筑和路面势必塌陷。

美国布鲁尼克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教授埃里克·桑德森说:“在1609年,荷兰船队刚刚到达纽约曼哈顿地区时,那里曾有30到40条河流,当然今天已远没有这么多了。如果纽约人全部消失,下水道将因为无人使用在数年内全部淤塞,来自天上的降水,只能在地面上选择奔流入海的途径,因此河流将重新出现,而形成的河道和400年前基本是一样的。所有支撑在地铁隧道和路面之间的钢架,因为被水浸泡,在20年内会全部腐蚀,到时候市内纵横交错的地铁隧道都将成为敞口的小水沟。”

一开始,因为土壤还不够深,因此城市里的大部分地区只能生长杂草。200年内,随着腐叶不断积累,土壤不断积聚,杂草的地盘将被橡树和枫树取代。城市里出现森林景观从人类消失后200年开始。因为打雷,树木和草丛很容易发生自然火灾,这些火当然也会烧掉人类建筑中原封未动的文件、支票和文化典籍。因为空气污染得以缓解,常青藤、维多利亚爬行者等攀援植物生长速度成倍翻,它们很快就将建筑物的外观完全遮蔽,这些攀援植物的根系和枝叶会破坏水泥建筑,使其结构变得松散。大约在200年之后,水泥建筑陆续开始倒塌,建筑材料中的石灰渗透土壤,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此时的土壤不再适合橡树和枫树生长,鼠李草和桦树、橄榄树则填补了它们的空缺。也有一些外地的、喜欢碱性土壤的植物,它们的种子会被鸟类带到这里。

人类耕作的植物全部消失,如胡萝卜、西兰花、卷心菜等,它们将“退化”成我们不认识的野生祖先的模样。至于人类所建的房子,玻璃框架结构的将是最先倒塌的,估计在50年内就完全消失,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其次,保存时间最长的反而是那些年代久远的、石头砌成的房子。因为没有了工业污染,酸雨将大大减少,不再腐蚀石头表面。在无人的地球,无论是金字塔,还是某个乡间的石头小教堂都有机会继续矗立几千年时间,即使没有任何维护。相对道路和住所,桥梁的存在时间将更长,因为桥梁的建筑要求是最高的。在人类消失后,一般的桥梁都可能继续存在好几百年时间。而那些专门为火车运输修建的桥梁,有可能继续存在1000年。当然这都是在没有大地震的前提下。

原本就在人类社区附近游荡的动物种群,例如郊狼、浣熊和鹿将最先繁荣,随后是猛禽和熊将出现在森林中,最后轮到了狼。青蛙的鸣叫声会在残垣断壁间回响,由于海水潮水反涌带来了海产,如淡菜、海带,会在内陆水沟中繁殖,由海鸟带来的贝类,也将在“城市”的水道中出现。

消失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那些完全依赖人类生存的物种。数亿年以前,在炎热非洲诞生的蟑螂,在当今地球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一旦人类消失,它们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子里,它们的数量会骤减,不到100年的时间,除了像非洲这样的炎热的地方还有蟑螂外,冬季寒冷的地方基本上再没有蟑螂的影踪了。因为没有了人类产生的垃圾,老鼠开始闹“饥荒”,它们有相当数量会被饿死,另外相当部分被红尾鹰、猫头鹰等猛禽猎杀。现在盘旋在城市上空、漫步在中央公园、由游人喂养的鸽子群也将完全消失,小部分会重新返回野生鸽子的生活状态,大部分则被野生动物猎杀。

但是别忘了,人类消失后,留下的是一个污染严重的地球,而不是一个一张白纸的地球。在土壤和海洋中沉积的重金属,在数百年时间内可能会被植物吸收、循环、再吸收,最终完全稀释。但是各种化工工业和核子工业遗留的污染可能要在地球上存在上亿年时间。这些污染将对新生动植物带来怎样的影响,目前科学家们还无法预测。可以想像的是,一旦人类消失,地球上存在的数以百万计的化工厂很有可能发生泄漏、石油开发点也可能出现泄漏,这些都将给自然造成沉重负担,在数百年时间里影响水源和空气。但是最可怕的还是核子,所有的核电厂、核设施和核弹头,一旦没有人类维护,一定会发生泄漏,将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科学家们完全没有能力预测。

一个可借鉴的例子是美国前洛矶山武器库,这里邻近丹佛国际机场,在二战时期曾是化学武器的生产基地,生产了大量芥子毒气、神经毒气和燃烧弹。二战结束后,这里改为生产杀虫剂。在1984年的美国全国环境评估中,这里被评为全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地方——附近的河流中几乎没有任何生物,鸭子如果放进去,上岸后数分钟就会死亡,驶过附近河流的船只一个月内底部就会严重锈蚀。然而今天,这里是野生动物保护区,孕育着数量众多的草原野狗和以它们为食的白头鹰。这种变化似乎太戏剧性了,但是在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之前,美国政府花费1.3亿美元和无数人力,抽干了附近所有河流和湖泊的水,重新注入干净的水。如果没有人类干预,残余的化学剂将慢慢释放其危害,时间长达几个世纪。

人类出现前,陆地上的森林大多是相连的,飞鸟和森林中生活的陆地动物迁徙范围不受约束,原始森林从欧洲的乌拉尔山脉延续到海边,从美洲的五大湖区域延伸到火地岛。而现在的欧洲,这样的原始森林仅剩一块,那就是位于波兰和白俄罗斯之间的比亚洛维兹亚森林(Biaowieza Forest),这里将为我们提供无人地球之景象的线索。

在比亚洛维兹亚森林,菩提树能长到50米高,比它更高的是挪威云杉,还有已经有500年历史的橡树,它们可能有100米高。这些巨大的树木,光是树皮就有10厘米厚,从啄木鸟啄出的洞就可以测量出。而树林下面的灌木、蕨草和地衣都是巨大无比的,在其他森林绝对看不到这样的惊人尺寸。树林中回响的是猫头鹰的叫声,是橡树果落地的声音,是野狼的嚎叫。在欧洲这块被人类开发过度的土地上,能保存这样一处原始森林几乎是个奇迹,历史上这片森林的高度私有化成就了这样的奇迹。

14世纪,立陶宛公爵宣布这片森林成为自己的私人狩猎地,后来的几个世纪,这里都没有人大规模进入。1888年,森林被割让给俄罗斯,幸运的是,它又成为了沙皇的私人领地。之后得到森林统治权的是德国人,德国人开始在这里相对大规模地伐木和狩猎,但好在时间很短,没有造成实质性破坏。1921年,这里成为波兰的国家公园,但是当时的波兰实际上是在前苏联的左右下,受前苏联控制,森林中还有砍伐发生,但是时间很短暂。随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国纳粹得到了森林,纳粹二号人物、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是个狂热的自然爱好者,他宣布整片森林为保护区,禁止任何人为破坏。二战之后,森林的全部归属权回到了前苏联手中,有一次斯大林到华沙访问,据说在一个喝醉的夜晚,他同意将森林的2/5划归波兰所有,这就是今天的比亚洛维兹亚森林。

这个森林的景象,既是几百年前欧洲的景象,也将是人类消失以后,大约300年后,大片土地上出现的景象。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今天的比亚洛维兹亚森林,还能看到最原始的野牛,大约有600头。在森林中波兰和白俄罗斯的交界处,前苏联人曾修建了一道铁丝网,目的是防止国民逃往波兰。尽管狼在铁丝网上钻出了洞,鹿也能越过这些铁丝网,但是这群野牛——欧洲大陆上最大的野生哺乳动物群落——却被铁丝网一分两半,一边各有大约300只,它们交换基因的机会也因此被割断。铁丝网今天属于白俄罗斯,在列宁像都还没有被移走之前,白俄罗斯人还没有拆除铁丝网的打算。野牛因此遭受基因不断退化的打击,对疾病和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减弱,将有灭绝的可能。

如果野牛在欧洲绝种,这将是历史上大型哺乳动物集体消失的另一个例子。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马丁在他的实验室里存放了一堆保存完好的干粪便,那是他在美国大峡谷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这是一个体重约100公斤的大树懒留下的,如此大的树懒在今天已经鲜见,但是在人类第一次出现在美洲时,这只能算是树懒中的“小个子”。当时的美洲大陆,巨型树懒数量众多,最大的体型和现在的大象差不多,光是在当时的美国沙漠中游荡的树懒就有超过1000只。生物学家把体重超过500公斤的动物称为“巨兽”,在没有人类的原始时代,美国巨兽的数量是今天整个非洲大陆巨兽数量的三倍,当时犰狳(生活在美洲的浑身长满尖刺的小型哺乳动物)是现代犰狳的5倍大,当时的熊是现在熊的两倍大,当时头上长角、食草的箭齿兽和现在的犀牛差不多大,当时的老虎也是今天老虎体型的将近两倍。那个时代生存的巨兽还有巨大的海狸、猛犸、乳齿象等等。但一个区域的巨兽总是在很短时期内全部灭绝,气候的极端变化和外来疾病或许是灭亡的原因,但是更多古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的猎杀是真正原因。古生物学家马丁说:“当古代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和群体围猎后,地狱的大门就被打开了。”他补充说,在世界任何地方,人类出现的时间都与巨兽大规模灭绝的时间奇妙吻合,最初是6万年前在澳大利亚,然后是13000年前在非洲大陆,接着是6000年前在加勒比海诸岛,最后是2000年前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当人类从地球上集体撤退,哺乳动物将越来越大,因为它们没有了人类这个最可怕的敌人,只要体型发展到一定大,就基本上没有天敌,哪怕因为体形大影响到奔跑的速度,也没有关系。因此,现在的老虎、狮子、豹子、熊等都会变大,就连长颈鹿、羚羊、斑马这些以奔跑逃命的动物,体积也会相对变大。

然而,在地球上有一个地方避免了巨兽遭遇大屠杀的株连,那就是海洋。体型同样巨大的鲸、海豚和鲨鱼逃过了这场浩劫,原因就是原始人类对这些海洋巨兽的捕杀数量有限,不足以影响整个物种。当哥伦布的船队首次扬帆出海时,海洋内至少有10多种海洋生物,体积比船队中最大的船还要大,而且不完全是哺乳动物,当时的航海日志曾记录,在古巴海岸附近,其中一艘船曾撞上一只巨大的绿色海龟,那只海龟的体重估计超过500公斤。那时候的海洋只不过是500年前的海洋,情景如何呢?当时船队的周围有成群的鲸;鲨鱼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它们会游到内陆的河流中,伺机捕捉前来喝水的牛羊;当时的珊瑚中游动着体重超过400公斤的石斑鱼;只要在海里扔下一个篮子,捞起来,里面肯定有一条鳕鱼;在近海的所有岩石上爬满了蚝和其他种类繁多的贝类;海滩上躺着数以百万计的海象、海牛和海豹。

但是人类对海洋的掠夺几乎可以说是残忍的,就在100多年内,人类已经把大陆附近几乎所有珊瑚礁摧毁,把大陆附近几乎所有海床的海草拔光,到2000年,世界上所有的鳕鱼捕捞公司都破产了。数千年前原始人类对陆地巨兽的捕杀,今天正由现代人类在海洋中重复,区别在于原始人类用了数百年时间,而现代人类只用了几十年时间。

幸运的是,尽管人类利用机械过度捕捞、采用卫星系统追踪鱼群、延长对海洋哺乳动物的捕杀期,但是海洋巨兽并没有完全灭绝,原因是海洋不仅比陆地更大,而且它是相连的。如果人类全部消失,500年前的海洋景象不用500年时间就能恢复。虽然澳洲著名的大堡礁终将被紫外线杀死,这片珊瑚礁已有7000年历史,是人类污染的牺牲品之一,但是新的珊瑚礁会陆续产生,它们的命运要好很多。在人类消失后,空气中存在的过量二氧化碳会在200年内被完全吸收,而大气的温度会因此下降5℃-8℃。因为再没有氯和溴被释放到空气中,地球臭氧层将在数十年内被自然修补,到那个时候,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将少得多。重金属和各种毒素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断被稀释,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不可回收塑料袋和泡沫饭盒可能在十几万年后依然存在。

城市和建筑可能很快消失,但是人类离开后相当长的时间,其影响力仍然继续发挥,横跨河流的数以万计的大坝就是遗祸之一。300年到400年内,所有大坝都将自然瓦解,此时河流能够正常奔流,它们将得以与海洋完全循环,新的生命轮回又开始了。但是没有了温室效应,冰川的威胁就更临近了。在过去10万年中,冰川曾经三次覆盖整个地球,没有人类,它的脚步可能更快。冰川来到时,已经成熟的树林会被冰川铲倒,所有的物种将经历严寒考验,留下来的为数不多。冰川消退后,地表不再有植物,最浅层的将是难以分解的PVC塑料、玻璃和铜,这是电线的主要成分,当然也是人类的“遗产”。

当大地变暖,还会出现已经不叫人类的、类似人类的生物,他们渐渐发明工具,将发现那些PVC和玻璃,并使用它们,这比我们的老祖先起点高多了,当然他们不会知道这些“财宝”是从哪里来的。还有一点,他们和我们的远古祖先不同,他们可能在地下或山谷中发现一个密封的金属盒子,费力撬开后,发现里面是花花绿绿的东西,那是今天的富人们存在银行里的保险箱,一般来说,里面的纸币,无论是美元还是欧元,可以保存100万年。

⑷ 玉器不戴的时候怎么保存

手镯不佩戴时可放置于相对封闭湿润的环境中,也可以浸泡于清水之中,避免放置于过于干燥的地方或长期暴晒于阳光之下;

长期不佩戴的翡翠可以涂抹一些清淡的无色油,并利用密封塑料网袋进行包装;不要与金银首饰混合存放,需要单独包装存放。

玉石首饰最忌干燥高温,应避免在阳光下暴晒或长期置于高温环境之下。玉石通常质地细腻、颜色鲜艳,但遇秋冬干燥或炎夏酷暑时,表面容易变得干燥、暗淡。

因此,对玉石首饰讲究以“油养”为主,可经常佩戴,由人体分泌的油脂保养,也可人为加点白茶油或花生油保养。

(4)珊瑚的保存年限扩展阅读:

佩戴玉镯时的保养方法:

1、防碰防撞

玉石的硬度是比较低的,玉石也很脆,制成的玉镯那也是很脆、硬度底,一点点较重的碰撞都会造成玉镯开裂甚至碎裂。

因此在佩戴玉镯的时候,应该避免碰撞。比如做运动、干家务等时应将玉镯取下放好,避免碰撞碎裂。

2、防暴晒暴热

玉石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矿物质,热稳定性不均衡。这种热稳定性的不均衡导致玉镯在高温下的膨胀程度不一样,不同部位间开裂,最后会造成玉镯整体断了碎裂。

所以应该避免玉镯暴晒、暴热。受到暴晒、暴热的玉镯会加速老化,玉镯不再圆润,肉质粗糙失色,甚至断了碎裂。

3、防腐蚀

玉镯最怕强酸强碱,强酸强碱会侵蚀玉镯表面,让玉镯失去圆润的色泽,甚至腐蚀出不可修复的小坑,严重影响玉镯的美观程度。

注意佩戴玉镯时,避免玉镯接触到强酸强碱,清洗玉镯的时候用中性的清洗剂清洗即可。

4、远离污秽

玉镯有着很大的文化象征意义,人们把玉比作自身纯洁的象征,不会让玉镯接触到不干净的东西。佩戴玉镯的时候应避免玉镯接触到不干净的东西即可。

⑸ 地球经历了几个时期距今各多少年

1、前寒武纪
2、寒武纪
3、奥陶纪
4、志留纪
5、泥盆纪
6、石炭纪早期
7、石炭纪晚期
8、二叠纪
9、三叠纪
10、侏罗纪
11、侏罗纪晚期
12、白垩纪
1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14、始新世
15、中新世
16、冰川时代晚期
17、现代世界
18、未来世界
19、1.5亿年后
20、2.5亿年后

1、前寒武纪:前寒武纪晚期超大陆和“冰室”世界(距今6亿5千万年前)

形成于11亿年前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这时开始分裂。前寒武纪晚期的世界与现在的气候十分相近,是一个“冰室”世界。

2、寒武纪:古生代的开始(距今5亿1,400万年前)

具有硬壳的生物在寒武纪第一次大量出现。诸大陆为浅海所泛滥。超大陆冈瓦那开始在南极附近形成。巨神海(Iapetus Ocean)在劳伦西亚(Laurentia,北美)、波罗地(Baltica,北欧)和西伯利亚(Siberia)这几个古大陆之间扩张。

3、奥陶纪:古海洋隔开诸大陆(距今4亿5,800万年前)

4、志留纪:古生代海洋闭合,诸大陆开始碰撞(距今4亿2,500万年前)

5、泥盆纪 :鱼类的时代(距今3亿9千万年前)

泥盆纪时,古生代早期海洋闭合,形成“前盘古(pre-Pangea)”大陆。淡水鱼类从南半球迁徙至北美和欧洲。森林首次在赤道附近的古加拿大生长。 植物大量生长,形成了今天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煤炭。

6、石炭纪早期:石炭纪早期盘古大陆开始形成(距今3亿5,600万年前)

石炭纪早期,欧美大陆(Euramerica)和冈瓦那大陆间的古生代海洋闭合,形成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和维利斯堪山脉(Variscan Mts.)。南极开始形成冰帽,同时四足脊椎动物在赤道附近的煤炭沼泽开始发展。

7、石炭纪晚期 :巨大煤炭沼泽的时代(距今3亿600万年前)

石炭纪晚期,由北美及欧洲组成的大陆与南方的冈瓦那大陆碰撞,形成了盘古大陆(Pangea)的西半部分。南半球大部分被冰所覆盖,而巨大的煤炭沼泽则沿着赤道形成。以赤道为中心,盘古大陆从南极延伸至北极,并将古地中海(Paleo-Tethys Ocean)与古大洋(panthalassic)分隔在东、西两侧。

8、二叠纪

二叠纪末期:自古至今最大的灭绝(距今2亿5,500万年前)

二叠纪时,巨大的沙漠覆盖了西盘古大陆。同时爬行动物扩散到整个超大陆。99%的生物在灭绝事件中消失,标志着古生代的终结。

9、三叠纪

三叠纪末期,盘古大陆形成(距今2亿3,700万年前)

形成于三叠纪的盘古超大陆使陆生动物可以从南极迁徙到北极。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之后,生命开始重新多样化。同时,暖水生物群落扩散到整个古地中海(Tethys Ocean)。

10、侏罗纪

侏罗纪早期:恐龙遍布盘古大陆(距今1亿9,500万年前)

侏罗纪早期,中南亚开始形成。宽广的古地中海将北方大陆与冈瓦那大陆分隔开。尽管盘古大陆依然完整,不过可以听到大陆开始分裂的隆隆声。

11、侏罗纪晚期 :盘古大陆开始分裂(距今1亿5,200万年前)

侏罗纪中期,盘古大陆开始分裂。侏罗纪晚期,中大西洋是将非洲与北美东部隔开的狭窄海洋。东冈瓦那大陆开始与西冈瓦那大陆分离。

12、白垩纪 :新的大洋张开(距今9,400万年前)

白垩纪时南大西洋张开。印度从马达加斯加分离,加速向北对着欧亚大陆撞去。值得注意的是,北美仍与欧洲相连,澳大利亚仍然是南极洲的一部分。

白垩纪时全球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恐龙与棕榈树出现在现在的北极圈,南极洲以及澳洲南部。虽然白垩纪早期的极区可能会有一些冰帽存在,但是整个中生代都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冰帽出现过。 白垩纪是海盆迅速张裂的时期。中洋脊迅速扩张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1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恐龙时代的终结(距今6,600万年前)

希克苏鲁伯(Chicxulub)撞击地球。这个直径16千米的彗星的撞击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恐龙和许多其他种类的生物因此而灭绝。白垩纪晚期,海洋继续拓宽,印度接近亚洲南缘。

14、始新世 新生代早期:印度开始撞击亚洲(距今5,020万年前)

5千万至5千5百万年前,印度开始撞击亚洲,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原本与南极洲相连的澳洲,此时也开始迅速向北移动。

15、中新世 :世界显出现代构造(距今1,400万年前)

2千万年前,南极洲被冰雪所覆盖,同时北方各个大陆迅速冷却。世界看起来和现代相似,不过请注意佛罗里达和亚洲的一部分仍然在海洋之下。

16、冰川时代晚期 :过去3千万年来地球进入冰室气候(距今18,000年前)

当地球处于“冰室”气候时,两极皆被冰雪覆盖。极区冰盖因为地球轨道变化(米兰柯维奇旋回Milankovitch Cycle)而扩张。最后一次极区冰盖扩张发生在18,000年前。

17、现代世界 :现今世界有定义明确的气候带

我们进入了大陆碰撞的新阶段,这最终会在未来形成新的盘古超大陆。全球气候在变暖,因为我们正在脱离冰川时代,同时也因为我们向大气层中排放温室气体。

拓展资料

地球的形成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过多种学说。一般认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

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主要是星云盘的原始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氢和氦,它们约占总质量的98%。此外,还有固体尘埃和太阳早期收缩演化阶段抛出的物质。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分化作用,不断有轻物质随氢和氦等挥发性物质分离出来,并被太阳光压和太阳抛出的物质带到太阳系的外部,因此,只有重物质或土物质凝聚起来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并演化为今天的地球。水星、金星和火星与地球一样,由于距离太阳较近,可能有类似的形成方式,它们保留了较多的重物质;而木星、土星等外行星,由于离太阳较远,至今还保留着较多的轻物质。关于形成原始地球的方式,尽管还存在很大的推测性,但大部分研究者的看法与戴文赛先生的结论一致,即在上述星云盘形成之后,由于引力的作用和引力的不稳定性,星云盘内的物质,包括尘埃层,因碰撞吸积,形成许多原小行星或称为星子,又经过逐渐演化,聚成行星,地球亦就在其中诞生了。根据估计,地球的形成所需时间约为1千万年至1亿年,离太阳较近的行星(类地行星),形成时间较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形成时间越长,甚至可达数亿年。

⑹ 红珊瑚能存放多少年

具体多少年不确定,关键是看怎么保养。

很多佩戴红珊瑚的朋友经常碰到这类现象,睛天和阴天红珊瑚珠子的颜色不一样,多雨和干燥季节的红珊瑚的颜色不一样,在南方佩带和北方佩带珊瑚珠子的颜色不一样,身体不适。出虚汗的时候和平日健康的时候珊瑚珠子颜色不一样。往往会归咎于自己的保养不当或者珊瑚出问题了等。实则还是对珊瑚保养知识了解甚少。
红珊瑚佩戴后出现泛白的现象很正常,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当你佩戴珊瑚时珊瑚与人体接触人体的汗液会使珊瑚颜色发生变化;
2、长期佩戴,珊瑚还会调节人体的PH值,是人体的观测站,特别是当女性出现生理周期或者身体不适时珊瑚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
3、因地域的不同珊瑚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红珊瑚佩戴后出现发乌、发亮的现象也很正常,不过过于担心:
红珊瑚发乌:表示珊瑚自身的能量在调整您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清洗抛光后继续使用(3-6个月)可恢复珊瑚的自然美。
红珊瑚发白:表示珊瑚自身的能量在调整您的内分泌系统,清洗抛光后继续使用约(3-6个月)可自然亮丽
红珊瑚发亮:表示您的身体状况与珊瑚调和的非常良好,珊瑚将会稳定你良好的健康状态。
上述情况出现并非保养不当,但是正确的保养还是必要的。建议如下:
当你不需佩戴红珊瑚时用牙刷取少量牙膏或洗涤灵轻轻刷洗然后用清水冲净,再用纸巾吸干饰品上的水分后擦上婴儿油装进塑料带中保存就可以了。具体的保养方法如下:
1. 珊瑚的保养。因为珊瑚的化学成份是CaCO3,化学性质不稳定,夏天炎热人体流汗时,不宜久戴珊瑚项链,因汗液中的盐和酸性分泌物会腐蚀珊瑚。珊瑚不宜多接触化妆品、香水、酒精、食盐、油污和醋等。珊瑚的结构不致密、有孔隙,易弄脏,清洗时用中性肥皂水。
2. 红珊瑚表面易被划伤,故应轻拿轻放。也不要与坚硬物品堆放,碰撞。
3.红珊瑚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佩戴时要减少或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也要避免在温泉中浸泡

⑺ 玉长时间不戴、怎么保存

玉保养与注意事项:

1、不佩戴的玉要放置于相对阴凉的环境中,不可放置干燥位置。

2、长期不佩戴的玉可以涂抹一些橄榄油与无色油或者上一层白蜡,然后使用密封的塑料袋包装存放。

3、如果长期放置而没有出现光感或胶感等的表现,可以拿去抛光清洗恢复玉原有的色泽。

4、定期清洗,为了防止玉因沾有灰尘而失去光泽,在清理玉时可以选择用温水或清水进行浸泡,在一段时间内取出,然后用比较细软的牙刷或者软布擦拭干净,尽量不要让水滴留在玉表面。

5、不要让玉接触油污。

6、玉也不能长期放置于高温区域,例如:桑拿房、阳光暴晒、高温场所等地域。

7、不能与香水、洗发水等化学物品接触,会破坏玉的玉质。

8、玉保养最好的方法就是长期日常佩戴。

⑻ 显示器放置一段时间后,屏幕内显示长满了小水珠和珊瑚

是显示器里面还是显示器外面的水珠? 如果是里面的话,那么请你联系你的电脑经销商,更换显示器... 如果是显示器外面的水珠的话,有可能是你的电脑室温度高,呼吸的时候就会产生水蒸气吸附在显示器上面...你开窗试试会不会好些.. 那么请你联系的电脑显示器的经销商,告诉他你的显示器的具体情况,然后请他们来处理,千万不要自行处理,不然的话,就没有质保了..:)

⑼ 珊瑚饰品长时间不戴会缩小吗

珊瑚饰品长时间不戴会缩小吗?不会的。长时间不戴它也不会变形的。

⑽ 如果想要让文明痕迹完全消失,用100万年时间能做到吗

约200~3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出现在了地球(南方古猿),与其他生物一起踏上了演化之路,共同谱写了一首血与泪的史诗赞歌。



目前还有科学家已经将各种数据通过DNA编码的方式,写入了耐辐射奇异球菌的基因里,并将它们释放到了大自然中,这些人类留下的特殊数据,将会随着它们一同演化。

由于它们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一旦机缘巧合进入宇宙,极有可能会跟着一些宇宙尘埃在宇宙中永远的漂泊,如果运气好落入一颗适宜繁殖的星球,它们可能会创造出一片新的生物圈,而这个生物圈将会是人类留下的最大规模痕迹。

总的来说,若人类突然消失,100万年的时间根本无法将存在的痕迹完全抹去,甚至10亿年也不行,而这也从根本上说明,地球上不存在所谓的“史前文明”。

阅读全文

与珊瑚的保存年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