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浮选的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
产品成本是反映选矿企业生产活动、劳动消耗的综合指标,是评价选矿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可缺少的指标。产品成本的高低,决定着选矿能否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价廉的矿产品,能否取得更多的盈利。因此,正确计算产品的设计成本,在选矿企业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1.产品成本的开支范围
按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统一规定,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开支范围包括:
(1)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各种原料、材料和外购半成品。
(2)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燃料和动力。
(3)生产工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工资和按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企业基金。
(4)按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基本折旧基金、大修理折旧基金和固定资产的中小修理费用。
(5)按照规定应当列入产品成本的低值易耗品购置费用。
(6)按照规定应当列入产品成本的停工费用。
(7)废品损失。
(8)产品的包装和销售费用。
(9)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每平方米造价不超过20元的简易料棚修建费。
(10)其他费用,如管理费、运输费、材料、产品盘盈盘亏、利息收支等费用。
(11)企业“利改税”后应列入产品成本中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等。
一切不属于成本范围的开支,都不得列入产品成本。
在设计中,根据上述产品成本开支原则精神,进行选矿厂设计产品成本计算。
2.产品成本种类及计算范围
产品成本分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两种,在矿山技术经济工作中,这两种成本指标并用。
1) 总成本
产品总成本是选矿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为生产、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总和。在选矿技术经济工作中,经常使用两种总成本指标,即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
A绝对成本
绝对成本是选矿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的全部劳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绝对成本又称全部成本,用于评价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B相对成本
相对成本亦称比较成本,通常适用于方案比较。在方案比较时,为了简化计算,减少重复工作,可不计算各方案相同项目的成本,而只计算不同项目或费用相差部分的生产费用,此时使用的成本就是相对成本。相对成本不适用于投资方案的绝对经济效果评价。
2) 单位产品成本
生产单位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总和为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与总成本对技术经济工作的作用基本相同。一般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是绝对成本。
当采选为联合企业时,选矿成本中的原料费即是矿石成本。设计中,有时以计算年的矿石成本作为矿山的成本指标,但在矿山生产期间,由于矿山剥采比(或采准)和运距的变化,直接影响矿石成本即选矿原料费的变化,所以使用某一年的产品成本,不能全面反映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时就应当逐年计算产品成本,以满足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要求。
3.产品成本计算
1) 各项费用的计算办法
选矿厂产品设计成本各项费用的计算办法如下:
(1)原料费:原矿开采成本加原矿从采矿场至选矿厂的运输费用。
(2)辅助材料费:设计的辅助材料消耗定额乘当地材料价格,或按国家材料单价(如运距较远,应考虑材料的运杂费。)乘设计消耗定额求得。
(3)选矿耗用的水、电费:设计的水、电消耗指标乘其单价即得(水、电指标应扣除修理和行政福利设施的用电、用水量)。
(4)生产工人工资:系指从事选矿生产的直接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不包括机修、维修和非生产人员的工资).可按下式计算:
选矿厂生产工人月平均基本工资等级一般为3~4级,“辅助工资”系数取0.25~0.30
(5)生产工人工资附加费:根据国家规定按工资总额的11%提取。
(6)大修理费及维修费(包括大修理及维修用的捌料、工资、动力、折旧等费用):分别按单位产品固定资产投资额(扣除机修、检修、行政生活福利设施费用)乘大修理费率和维修费率求得。
大修理费率一般按固定资产原值的2~2.5%提取,维修费率一般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6%提取。维修费也可按固定资产原值中的设备和建(构)筑物费用分别乘其相应费率计算。各地区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费率均有规定,可参照执行。
(7)基本折旧费:一般按企业服务年限提取基本折旧或按固定资产投资的设备、建(构)筑物的服务年限分别提取。选矿厂设计一般按直线法进行折旧计算,计算式如下:
当企业的服务年限很长时,计算基本折旧一般取20年作为企业的经济计算年限。
固定资产形成率应按设计概算,扣除固定资产中机修、维修和行政、生活福利设施的费用计算。如无设计概算,可按投资总额的0.85~0.9计算。
(8)管理费(包括车间经费和企管费):由于项目很多,设计时要详细计算是繁杂困难的,可根据类似企业的实际指标进行选取或按下式近似计算:
式中 C管——单位产品管理费,元/t;
N非一一全厂非生产人员数,人;
0.2~0.25——非生产人员中由修理费、工资附加费、营业外支出等费用项目开支的非生产人员比重;
D非——非生产人员平均工资,按900~1000元/人年计算;
0.16——工资附加费率及企业基金费率;
N保——计算劳动保护费的人数,按全员人数减机修、维修设施的生产工人数和由修理费、工资附加费、营业外支出等费用项目开支的非生产人员数计算;
B——每人每年平均的劳动保护费(包括劳动用品、保健津贴、防暑降温等费用);推荐值为南方80~105元/人·年,北方125~165元/人·年;
K——由管理费开支的工资及劳动保护费占全部管理费的百分数;推荐值为0.3~0.4,即30~40%;
A年——年产量,t。按规定,流动资金利息进入成本,包括在企管费中,但应另行列出。
2) 产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成本计算表如表30.3.1、表30.3.2所示。
如在经济分析中,为了现金流量和财务平衡计算的需要,还应编制产品总成本明细表。
3) 产品成本计算中的有关问题
A 采、选或采、选、烧联合企业的成本计算
采、选或采、选、烧联合企业应分别计算采矿、选矿、烧结成本。公用设施(水、风、电、机修、运输)按各自的用量分配费用。企管费及服务性设施按采、选、烧各自的生产工人人数分摊其费用。
B 多种产品的成本计算
生产多种产品的选矿厂,对工艺流程自成独立系统的,分别按成本项目计算每种产品的成本;工艺流程混合生产的,先计算生产总成本,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每种产品的成本。
㈡ 选矿厂的概述
选矿厂(包括尾矿库、水源及生活区等)厂址选择直接影响基建投资、建设进度、投产后生产和经济效果以及地区环境和农业生产,因此它是设计前期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厂址选择必须贯彻我国工业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满足工艺要求,体现生产与生活的长期合理性。
厂址选择工作一般是在上级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的组织下,会同当地政府、有关专业职能机构及设计单位有关人员对可能的厂址共同进行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并听取多方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几个厂址方案,经综合性技术经济比较推荐最佳厂址方案。一般对中小型选矿厂或厂址条件简单的大型选矿厂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同时进行厂址选择工作;对某些条件复杂的大型选矿厂应在可行性研究之前单独进行厂址选择工作,并编制厂址选择报告,呈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1、选矿厂厂址一般应尽量靠近矿山。对于处理矿石较富的或精矿产率较高的选矿厂,当用户与矿山距离较近或限于水、电、燃料供应等原因,亦可靠近用户或建在用户的厂区内;对某些贵金属选矿厂,为避免精矿在运输中损耗,或精矿必须干燥而用户又有废热可利用时,可考虑靠近用户建厂(也可在矿山建厂,脱水车间设于用户,精矿矿浆泵送至脱水车间);当矿山资源分散,需要集中建厂时,宜在矿山与用户之间合理选择厂址,以求原矿和精矿两者综合运费最低。
2、厂址地形要满足选矿工艺流程的需要。选矿厂厂址除必须满足场地面积要求外,其地形条件应尽量满足矿浆自流或半自流的要求。一般布置破碎厂房最合适的自然地形坡度为25°左右,主厂房为15°左右。如无理想的地形条件或平地建厂时,要考虑厂区排水要求,厂址自然地形坡度4%-5%为宜。
3、要贯彻节约用地原则。厂址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尽量少占地,尤其要少占或不占农田。对于占地面积大的尾矿库要考虑复垦还田条件。
4、尾矿库容积应与选矿厂规模及服务年限相适应。库址的地形应选择呈低凹形的山谷或洼地,以使土石方工程最小。尾矿库的位置要尽量靠近选矿厂,并尽量考虑尾矿自流或半自流的条件,以节省尾矿输送费用。
5、选矿厂厂址要尽量靠近水源,减少输水管线长度和能耗;在确定水源时要特别注意不得与农业争水。
6、选矿厂要有可靠的电源,凡有条件利用电力网供电的,应尽量利用,并要尽量缩短输电线路长度。
7、选择厂址要考虑适宜的交通运输条件。铁路运输要便于与国家干线接轨,减少专用线长度;公路运输要便于与国家公路干线衔接;水路运输要尽量利用已有码头或选定新建码头的合适位置。
8、选矿厂应避免建在矿体上、磁力异常区、塌落界限内和爆破危险区内。
9、选矿厂厂址要有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应避免建在断层、滑坡体上及洪水位以下,应避开溶洞、淤泥、腐殖土、坑洞、古井等不良地段或文物保护区。厂区土壤承载能力一般要求大于100kN/平方米,破碎厂房、主厂房、矿仓等建筑物所在地土壤应不小于200kN/平方米。不宜在-级以上地震区或)级以上湿陷性黄土层区域建厂。
10、要重视环境保护,选矿厂厂址要尽可能选在城镇或居民区的下风方向,并考虑“三废”治理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粉尘、烟气和其它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叫原矿,原矿一般含金属的比例(专业名字叫品位)比较低。直接送去冶炼在经济上不合算,因此需要提高品位。通过除去原矿中的杂质后,品位会有很大提高,品位提高后的矿叫精矿。从原矿加工成精矿的过程叫选矿,从事选矿的单位就叫选矿厂。
㈢ 如何选择矿场
又称选厂。矿山企业的一个主要生产单位和重要组成部分,专门利用各种选矿方法和工艺流程,从原矿中获取品位较高的精矿(俗称精粉)之工厂。
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1、选矿厂厂址一般应尽量靠近矿山。对于处理矿石较富的或精矿产率较高的选矿厂,当用户与矿山距离较近或限于水、电、燃料供应等原因,亦可靠近用户或建在用户的厂区内;对某些贵金属选矿厂,为避免精矿在运输中损耗,或精矿必须干燥而用户又有废热可利用时,可考虑靠近用户建厂(也可在矿山建厂,脱水车间设于用户,精矿矿浆泵送至脱水车间);当矿山资源分散,需要集中建厂时,宜在矿山与用户之间合理选择厂址,以求原矿和精矿两者综合运费最低。
2、厂址地形要满足选矿工艺流程的需要。选矿厂厂址除必须满足场地面积要求外,其地形条件应尽量满足矿浆自流或半自流的要求。一般布置破碎厂房最合适的自然地形坡度为25°左右,主厂房为15°左右。如无理想的地形条件或平地建厂时,要考虑厂区排水要求,厂址自然地形坡度4%-5%为宜。
3、要贯彻节约用地原则。厂址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尽量少占地,尤其要少占或不占农田。对于占地面积大的尾矿库要考虑复垦还田条件。
4、尾矿库容积应与选矿厂规模及服务年限相适应。库址的地形应选择呈低凹形的山谷或洼地,以使土石方工程最小。尾矿库的位置要尽量靠近选矿厂,并尽量考虑尾矿自流或半自流的条件,以节省尾矿输送费用。
5、选矿厂厂址要尽量靠近水源,减少输水管线长度和能耗;在确定水源时要特别注意不得与农业争水。
6、选矿厂要有可靠的电源,凡有条件利用电力网供电的,应尽量利用,并要尽量缩短输电线路长度。
7、选择厂址要考虑适宜的交通运输条件。铁路运输要便于与国家干线接轨,减少专用线长度;公路运输要便于与国家公路干线衔接;水路运输要尽量利用已有码头或选定新建码头的合适位置。
8、选矿厂应避免建在矿体上、磁力异常区、塌落界限内和爆破危险区内。
9、选矿厂厂址要有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应避免建在断层、滑坡体上及洪水位以下,应避开溶洞、淤泥、腐殖土、坑洞、古井等不良地段或文物保护区。厂区土壤承载能力一般要求大于100kN/平方米,破碎厂房、主厂房、矿仓等建筑物所在地土壤应不小于200kN/平方米。不宜在-级以上地震区或)级以上湿陷性黄土层区域建厂。
选矿厂规模大小,一般按原矿处理量多少来划分,有色与黑色选矿厂规模大小稍有不同。选矿厂规模划及类型见下表。
黑色金属矿的规模划分标准:单位(a/t)
大型3000以上,小型900以下,3000—900位中型
㈣ 选矿厂在建设初期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江西省恒诚选矿设备有限公司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选矿厂的建设是矿山建设重要的一环,几年来,低品位矿石的蓬勃发展,对矿山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
选矿厂建设前的准备
在建厂设计前一般要有选矿试验资料,它是建厂设计中确定工艺流程及有关技术经验指标的重要依据,而选矿试样采取是否正确,又是影响试验结果的关键,因此对所采的矿样,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同时还要进行选矿厂址的选择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坏,它直接影响将来选矿厂生产条件的好坏,基本建设费用的多少,建设期限的长短等等,下面荥阳矿山机械厂将为您一一道来。
一、矿山采样的目的要求
在采样工作中为使矿样有充分的代表性,常与地质勘探、设计部门和试验单位共同拟定采样方案。
(一)矿样代表性一般要求
印象矿样代表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地址因素与开采因素二者相互影响,最基本的要求是进行选矿试验的磷矿样与今后矿山开采时送往选矿厂的矿石性质基本一致;
1、代表该矿床生产时采出的矿石类型、比例及出矿评价品味。
2、代表该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化学组成。
3、代表各种有用矿物的侵染特性和共生结构。
4、代表该矿石的各项主要物理特性(如粒度、硬度、比重等)。
5、代表围岩、夹层、脉石的种类、性质及含量。
6、代表该矿石的有害杂质和原生矿泥的含量。
7、当矿区有几个矿体不需要分别开采和加工时,则采混合矿样。在混合矿样中各类型或品级矿石所占的比例应与将来开采时各矿体出矿量的比例基本一致。
(二)对矿样重量的一般要求
所采矿样重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矿石的类型、试验规模和试验目的与要求,选矿方法和矿石可选性难易,根据具体情况与有关单位共同商定。一般对于易选硅质磷灰石矿石做小型试验的矿样,可采lOO、200公斤左右。在实际工作中,采样重量与粒度有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三)采样点的布置 采样点布置的是否合适,是影响矿样代表性的重要因素。要注意如下问题:
1.要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勘探工程和采矿工程。根据不同的工程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
2.采样点应大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矿体上,即平面上照顾整个矿区,立面上照顾到地表,又要照顾到深部。但应易初期开采地段为重点。
3.采样点的数目要尽量多一些,但要照顾到施工条件。一般一个类型的矿样不应少于四个点。
(四)采样工作的一般做法
根据上面对矿样代表性的要求进行采样,在矿区实际总的采样量应不少于试验所需矿样的二倍,并将各采的矿样在矿区进行均匀缩分一次,而另一半,作为备用样保持起来。但在送样包装前,一定要精选化验,检查所采的矿样是否合与矿床品位,防止在送样后发现品位偏差大,代表性不强。
二、选矿厂生产能力的确定
低品位磷矿选矿厂生产能力的确定与其它矿种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它们的共性:要根据地址资源、矿床的贮存状态、企业的建设条件及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等条件来确定选矿厂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确定,要因地制宜,根据矿产资源和已有设备或自制设备能力来确定选矿厂的生产能力。在已有设备或自制设备能力中要以磨矿设备的生产能力来确定选矿厂的生产能力。
一般大型选矿厂要分期分批建设;根据矿山可靠的工业储存量来确定生产年限。
三、选矿厂厂址选择
1.资源集中的一般应集中建厂,在地形、采矿、运输等方面适于分散建厂时,应根据具体条件经多方面比较确定。
2.厂址不应布置在矿体上,也不应布置在塌落界限内和爆破险区内;利用山地或荒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矿厂应靠近矿源,节省运矿费用。
3.选择厂址时要特备注意尾矿场的选择,理想的尾矿场应能使尾矿自流运输、容积大、少占农田、不污染河水和环境卫生。
4.选择的厂址应避免位于有害气体的下风向。选矿厂排出的污水、烟尘应不影响居民生活及农牧渔业的生产。
5.选择的厂址应具有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主厂房、主要设备基础应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不能位于流砂层、滑坡层、断层等,要位于洪水标高以上,厂址最好具有适当的发展空间。
㈤ 黑河多金属矿产开发产业集群
黑河矿产资源经济亚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隶属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在大兴安岭的南东、小兴安岭的西北部,东南与伊春、绥化市接壤,西南与齐齐哈尔市毗邻,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隔嫩江相望,西北部与漠河矿产资源经济区相接,东北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黑龙江相对。辖嫩江、孙吴、逊克县部分地区,北安、五大连池二市和爱辉区共六个行政区。中心城市为黑河市。
1.铜、钼多金属矿产资源优势
黑河市共有7处大型矿床,包括多宝山铜(钼)矿床、铜山铜(钼)矿床、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东安岩金矿床、争光岩金矿床、三道湾子岩金矿床等重要矿产地,其中大多宝山矿铜储量达304.28万吨,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铜矿。
铜、钼、伴生金、银等主要分布于嫩江北部,铁与铅锌钨钼等主要集中于翠宏山一带,岩金分布于东安、争光、三道湾子等地。从储量分布看铜主要集中在多宝山、铜山矿床,铅、锌、钨集中于翠宏山矿床,钼储量集中于翠宏山、铜山、多宝山矿床,岩金储量主要分布于东安、争光、三道湾子等矿床中;银集中多宝山矿床。铜一直是我国的紧缺矿种,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铜矿石。据统计,黑龙江省对铜的需求量大约每年6~7万吨,而多宝山、铜山等矿床铜的利用率目前仅为0.1%,因此多宝山矿区铜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缓解铜资源供应紧张的现状,促进地方乃至全省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钼矿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4处,分布于铁力市二股东山和鹿鸣一带。鹿鸣钼铜矿床正在勘探中,前期求得资源量约11.767万吨,估算潜在资源储量超过20万吨。霍吉河钼矿探明储量超过10万吨,达到大型规模。兴安岭林场的翠岭钼铜矿床与鹿鸣矿床相似,未列入2008年储量表,估算潜在资源量超过2万吨。其他钼资源量均为伴生矿产,包括二股东山铁多金属矿床(钼伴生矿,资源储量1744吨)、二股西山铁多金属矿床(伴生钼797吨)和徐老九沟铅锌矿床(伴生钼资源储量2760吨)等。
2.地域优势
黑河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黑河市,是黑龙江省北部重要的边境城市,地理位置属于大兴安岭的东端、小兴安岭的北部,小兴安岭犹如一道天然绿色屏障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市。黑河市东南与伊春市和绥化市接壤,西南同齐齐哈尔市毗邻,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隔嫩江相望,北部与大兴安岭地区和呼玛县相连,其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隔黑龙江相望。
黑河市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的与俄联邦主体首府相对应的距离最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开放最早的中国边境城市,这为黑河市的矿业开发带来了巨大的地域优势。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一直贯彻国家“必须加强利用国外资源工作力度”指示,遵循“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原则,积极寻找紧缺矿种的国外资源、优势矿种的国外市场等。黑河市作为一个开放的边境城市,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在利用国外资源、开发国外市场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便利。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远东诸州的矿产勘查开发部门之间具有密切的合作传统,双方曾就黑河经济区的资源勘查、开发进行过多次交流与合作,俄科学院远东地质研究所、构造所及阿穆尔州、赤塔州地矿局研究人员和专家先后多次到多宝山铜山铜矿、三道湾子岩金、东安金矿、高松山金矿区等进行考察。黑河市矿产资源开发的地域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黑河市是黑龙江省南北连通的要道,西南同齐齐哈尔市毗邻。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黑河经济区的发展。“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着力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建设多种产业相互配套,新体制、高科技、外向型、生态化,结构合理、高速增长的产业高地和经济密集区,成为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先行区。而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需要大量的金属产品,如钼、铜等金属产品,从而为黑河市的建设发展,特别是矿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市场。黑河市地处大小兴安岭腹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为黑河经济区的发展创造契机。
综上可见,黑河经济区建设具备极好的地理优势,可以同时享受到八大经济区建设中的两个政策优势。
3.矿业政策优势
国家深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优先发展能源工业政策,黑龙江省重点开展“八大经济区”规划建设、“十大工程”推进措施及大力发展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指导战略等,都将更加有力地促进黑河经济区矿产资源的开发进程,实现黑河市矿业经济的率先突破。加之黑河市具有的良好的钼铜多金属源禀赋优势和地域开发优势,在各级政府的各项矿业政策的指导下,黑河市钼铜多金属资源产业发展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是重要的基础保障。国家鼓励勘查开发有市场需求的矿产资源,特别是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矿产资源严重短缺,铜等金属资源短缺尤为严重。为此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开展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开展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与重要资源储备战略,表明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程度在大幅度提高。2004年起,国家开始讨论、拟建“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各方面专家,对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前景潜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同时就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过科学论证。黑河市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的规划中,处于“梨子山—鄂伦春铁锌钨金铬铅成矿带”内。许多典型矿床如多宝山、翠宏山、三矿沟、霍吉河、东安等的勘查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4.产业集群式开发的原则
(1)黑河市钼铜多金属资源产业规划必须坚持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基础,以矿山的开发建设为先导,以矿产品的深加工为延伸,形成采—选—冶—加—销的产业链条,建成钼铜多金属生产、加工基地。
(2)钼铜多金属资源产业发展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相对优势的矿产资源为基础,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及矿业持续发展能力。重视矿产开采、选矿、冶炼新工艺的应用,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提升钼铜多金属矿产品在黑龙江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3)整合矿山资源,调控矿山开采规模,发挥整体效益。加强多宝山、翠宏山、鹿鸣、五道岭、弓棚子等主要矿床的勘查、开发力度。调整优化矿产品结构。调整采、选、冶、产品精深加工等生产环节的资源配置结构,加快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和研发新产品,努力调整衰退产业。重点是新产品的研发,增强精、深、细产品的加工和生产能力,延长产业链。鼓励开展《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的矿产项目,禁止《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中的矿产项目。淘汰落后的原字号产品,努力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
(4)调整优化技术结构。在大力开发岩金、钼、铜的同时,加强对伴生的低品位金、钼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巩固内产,鼓励外购,引入可采选15%~20%超贫铁矿的先进技术,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好已有资源,延长铁矿山的服务年限;积极研究开采鹿鸣钼铜矿床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努力稳定多宝山铜钼矿的矿精粉生产能力。引进、推广应用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改变矿山采选设备、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提高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降低开采贫化率,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钼铜多金属矿山的采矿机械化程度,淘汰落后采矿方法、设备。
(5)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的监测、预警机制建设,确保矿山生产安全;引进先进的矿产品生产技术工艺,推进高科技含量钼铜多金属加工业的发展,增加新品种,延长产业链;巩固优质钼铜多金属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加强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坚决杜绝采富弃贫,采大弃小的短期行为,走统筹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健康发展的矿业经营之路。
(6)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得到加强,提高矿山复垦水平,达标率在70%以上,严格新建矿山准入条件。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通过重点工程治理,全面推进“绿色矿业”建设,为“生态省”、“生态市”的建设奠定基础。建立比较完善的预防监测与保护的动态信息管理体系。
5.铜、钼多金属开发产业集群基地建设
以钼、铜、金、铅、锌、铁等矿产资源开发及产品深加工为主要产业,形成相互协调的产业链;根据钼铜多金属矿业发展需要,近期优先发展的资源产业主要是钼铜多金属和岩金开采及冶炼、加工产业。在黑河市设立钼、铜等金属高新技术研发加工基地。黑河市的研发中心以铜、金加工产业及相关产业为主。
高新技术开发基地建设,以培育和发展钼铜等金属深加工为特色的骨干企业为主要任务,努力整合各种科技资源,鼓励和协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核心技术领先、服务平台完善、管理模式先进、基础功能完备、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钼铜金金属加工企业,发挥高新技术集聚效应,带动黑河矿产资源产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优先发展钼、铜金属加工产业,以黑河市的对俄外向型经济建设为重点,搭建科技平台,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优势,推动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为加强和促进优势资源的快速开发利用,将黑河矿产资源经济亚区中的重点矿种确定为优先开发、重点扶持的矿业基地,资源储量规模略小,或资源远景尚未查明的矿产地集中区确定为矿业区。在以黑河市中心城市为依托,规划建设3个铜、钼多金属矿业基地和1个矿业开发区和技术研发中心。
(1)多宝山-争光铜钼金产业基地
多宝山-争光铜钼金基地由多宝山铜矿、铜山铜矿、三矿沟铜矿、小多宝山铜矿和争光金矿等五个矿山组成。
多宝山地区现有资源储量:铜363.7万吨、伴生金84.31吨、伴生银1320吨、伴生钼13.8万吨、伴生铼98吨、伴生硒1427吨、伴生锌3.6万吨。以开采铜和加工铜产品为主,以伴生的金属矿产综合利用为辅,引进先进的采矿、选矿、冶炼、产品加工工艺和管理,提高矿山的利用价值和发挥整体效益,将该区建设成为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铜业基地。在采选铜的同时,对伴生资源量较大的钼、金、银、铼、硒、锌等有用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矿山的利用价值,形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矿山。其中,多宝山矿床综合回收金、银、钼、铼、硒;铜山矿床综合回收金、银、钼、铼、锌;三矿沟矿床主要回收金、银、铁。另外,对尾矿中未进行回收的钯、铂、铱、锇等资源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便于今后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回收。
采选联合企业:包括多宝山铜矿山、铜山铜矿山。
多宝山矿业:多宝山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4平方千米之内,由采场、料场、选矿厂、尾矿库、变电所、矿山管理部、职工生活区等建筑群和占地工程。矿山采矿规划分两期进行建设,首期设计规模为年采矿石750万吨,2008年完成矿山基本建设,2009年达产;二期设计规模为年采矿石900万吨,2010年达产。矿山服务年限70年。矿山选场采用浮游选矿法工艺选矿,规划分两期建设,首期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矿石750万吨,2008年完成选厂基本建设,2009年投产,年产铜精矿8.2万吨;二期增加处理矿石900万吨,2009年完成选厂二期工程建设,2010年达产,年产铜精矿10.3万吨;到2010年,年处理矿石总量达到1650万吨,年产铜精矿18.5万吨。
铜山矿业:规划铜山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2平方千米之内,包括采场、料场、选矿厂、尾矿库、变电所、矿山管理部、职工生活区等建筑群和占地工程。矿山采矿规模为200万吨,2008年完成矿山基本建设,2009年达产,矿山服务年限70年。铜山采用浮游选矿法工艺选矿,选矿厂年处理矿石200万吨,2008年完成选厂建设,2009年投产,年产铜精矿2.4万吨。
采矿企业:由三矿沟矿山、小多宝山铜矿山组成。
三矿沟铜矿山:处于开发末期,资源储量已接近枯竭,不再进行改扩建。
小多宝山矿山:规划小多宝山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0.3平方千米之内,包括采场、料场和矿山管理部。采矿规模15万吨,矿山服务年限10年,矿石运往多宝山选矿厂。
冶炼企业:规划建设统一的铜冶炼厂,设在多宝山矿业工业园区。到2010年底,年冶炼铜精矿20.9万吨。规划冶炼厂占地面积控制在0.5平方千米之内。
辅助设施规划建设:包括水源地工程、引水工程、输变电工程。水源地建在泥鳅河中游二坎村附近。引水工程主要是由二坎河水库引水至多宝山矿业工业园区—铜山矿区—多宝山矿区,供四个矿山和多宝山矿业工业园区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地工程占地面积控制在3平方千米之内。规划输电线路一条,由黑宝山至铜山、多宝山。
产业经济效益概算:到2010年底总投资21.1亿元。预期年产值37.36亿元,年总利税4.48亿元。
成本:全部建设完成需要投入资金共计38亿元,其中多宝山矿山为30.6亿元、铜山矿山为6.4亿元、小多宝山矿山为1亿元。资金主要投放于矿山基本建设、设备安装、选矿厂、尾矿库、水源地与引水工程、输电线路及变电所、污水处理、矿山管理、职工生活区及矿山内道路建设等各个方面。矿山与工厂建设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外部环境建设由政府筹集资金解决。
此外,为保证矿山持续稳定的正常生产,还需在多宝山、铜山、小多宝山、三矿沟一带进一步加强铜矿资源的寻找,扩大本区的铜资源储量,为矿山的长远发展奠定资源储量基础。对多宝山、铜山两个矿山的低级别资源量地段进行系统勘查,提高资源储量级别,为矿山的后续生产提供可靠的基础储量和储量。勘查期为2007~2010年,拟投入资金0.7亿元。
收益:到2010年,预期年产值将达到铜业经济年总产值37.36亿元,其中包加工附加值4亿元(铜产品加工总量将达到年产铜量的40%左右),预期年总利税4.48亿元。
争光金矿区现有岩金资源储量10吨,预测资源量50吨。
①规划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3平方千米之内,包括采场、料场、选矿厂、尾矿库、变电所、冶炼厂、矿山管理部、职工生活区等建筑群和占地工程。
②矿山采场规划建设:年采矿石15万吨;矿山服务年限20年。
③建设选矿厂规划建设:年处理矿石15万吨。2008年完成矿山基本建设,2009年达产。
④资源产业经济效益概算:矿山建设总投资1.6亿元,主要用于采场、选矿厂、尾矿库等的建设。矿山建设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外部环境建设由政府筹集资金解决。达产后预期年产黄金600千克,年产值0.9亿元,年利税0.108亿元。
⑤在多宝山、铜山、小多宝山、三矿沟、争光一带进一步加强金矿资源的寻找,扩大本区的金资源储量,为矿山的长远发展奠定资源储量基础。对矿山的低级资源量地段进行勘探,提高资源储量级别,为矿山的后续生产提供可靠的基础储量和储量。勘查期为2007~2010年,拟投入资金0.3亿元。
(2)三道湾子-付地营子铜金产业区
三道弯子-付地营子铜金基地由三道弯子金矿、付地营子铜矿二个矿山组成。
三道弯子金矿山现有岩金资源储量4300千克,预测资源量5000千克;银资源量14.2吨。
规划三道湾子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内,包括采场、料场、选矿厂、尾矿库、变电所、冶炼厂、矿山管理部、职工生活区等建筑群和占地工程。
采矿:规划建设矿山一处,年采矿石15万吨;建设选矿厂一处,年处理矿石15万吨,矿山服务年限8年。2007年完成矿山与选矿厂基本建设与设备安装调试,2008年投产。
矿产勘查:在三道湾子矿区北部(北大沟)和上马厂一带进一步开展岩金资源的勘查,扩大矿区周边的资源储量,为矿山的长远发展奠定资源储量基础。对矿山的低级资源量地段进行勘探,提高资源储量级别,为矿山的后续生产提供可靠的基础储量和储量。勘查期为2007~2010年,拟投入资金3000万元。
资源产业经济效益概算:概算矿山建设总投资1.3亿元,主要用于建设采场、选矿厂、尾矿库及其他辅助设施等。融资渠道:矿山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外部环境由政府筹措资金解决。预期达产后年产黄金840千克,预期年产值1.26亿元,年利税1512万元。
付地营子铜矿原有铜资源储量1.59万吨,锌1.46万吨、银11吨、金353千克。目前,龙珠矿业已对其进行开发,在开采铜的同时对锌和部分硫进行了综合回收。资源储量表中现有铜资源储量1.1万吨,但矿山实际的剩余资源量仅1000余吨,锌与铜的资源量同比例减少,按目前的开采规模,2~3年之内即将闭坑,属于危机矿山。该矿床的开发方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加大资源寻找的力度。在矿区的周边继续寻找铜矿体,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同时在矿区附近寻找岩金资源,以利于在矿山铜资源发生危机时,向开发岩金资源转型。二是研究尾矿回收利用技术与流程,加强尾矿资源的利用。规划投入铜、岩金资源勘查费用2000万元,投入尾矿选矿流程500万元。到2010年,矿山主导产品产值保持现有1800万元的水平,综合回收金和银,按金、银潜在价值的30%计算,三年时间回收完毕,每年回收金银产值可达1000万元,年总产值将达到2800万元,实现年利税216万元。
㈥ 伊春-鹤岗多金属矿产开发产业集群
1.钼锌钨铁多金属产业集群
发展原则和目标是以金和有色金属的开发为支撑,以煤、珍珠岩为辅助,以有色金属的初加工、深加工为延续;使用俄罗斯的电力资源,建成黑龙江省北部有色金属矿产开采及加工基地,并为今后利用俄罗斯矿产资源进行矿产品加工创造有利条件。
产业集群矿业布局:规划建设东安岩金采选联合企业、翠宏山钼锌钨铁多金属采选联合企业、库滨铅锌采选联合企业、高松山—富强岩金采选企业、石麻子大岗珍珠岩采选加工企业、红绣沟煤矿企业和油气开采企业。
规划投入矿山、选矿厂、加工厂建设和资源勘查资金17.285 亿元。预测到2010年,年产金1900千克、年采铁矿石200万吨、年产铁精粉100万吨、年产铅锌钨钼精矿4.05万吨、年冶炼有色金属2.2万吨、年加工有色合金1.1万吨、年采珍珠岩7万吨、年产珍珠岩制品5万立方米、年产原煤10万吨。预测年产值达到27.135亿元,年利税3.252亿元。
(1)东安岩金产业基地
东安岩金矿业基地包括东安金矿、富强金矿及高松山金矿。
①东安金矿:东安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岩金矿床,现有资源储量24.3吨(仅5号矿体),银资源储量208吨,预测岩金远景资源量大于50吨。
规划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内,包括采场、料场、选矿厂、尾矿库、变电所、冶炼厂、矿山管理部、职工生活区等建筑群和占地工程。
规划矿山建设一处,年采矿石25万吨;选矿厂建设一处,年处理矿石25万吨,矿山服务年限20年。2009年完成矿山基本建设与设备安装调试,2010年投入生产。
矿产勘查:在主矿体的周围继续进行找矿勘查,扩大矿区的资源储量,为矿山长远发展奠定资源储量基础。对矿山的低级资源量地段进行勘探,提高资源储量级别,为矿山的后续生产提供可靠的基础储量和储量。勘查期为2007~2010年,拟投入资金3000万元。
资源产业经济效益概算:矿山建设与勘查投资2.3亿元,预计年产值2.52亿元,年利税3024万元。主要用于采场、选矿厂、污水处理厂、尾矿库等的建设及其他相关设施和费用。矿山建设采取招商引资取吸引社会资金,外部环境建设由政府筹集资金解决。预期年产黄金1680kg,预计矿山年产值2.52亿元,年利税3024万元。
②高松山岩金矿:现有岩金资源储量3000千克,预测资源量2000千克。规划建设矿山采场一处,年生产矿石5万吨;建设选矿厂一处,年处理矿石5万吨,矿山服务年限20年。2009年完成矿山基本建设,2010年投产。
规划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0.4平方千米之内,包括采场、料场、选矿厂、尾矿库、变电所、职工生活区等建筑群和占地工程。
概算矿山建设投资5000万元,主要包括采场、选矿厂、尾矿库及其他相关辅助设施建设。矿山建设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外部环境建设由政府筹集资金解决。预期年产黄金220千克,矿山年产值可达3300万元,实现年利税396万元。
(2)翠宏山钼锌铁多金属产业基地
包括城市钼锌铁多金属矿山企业及库滨铅锌矿山企业。
①翠宏山钼锌铁多金属矿山企业:由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建龙钢铁集团、省第六地质勘察院、伊春林业管理局参股组成。
现有铁资源储量6478万吨,锌资源储量51.34万吨,铅资源储量19.43万吨,钨资源储量12.21万吨,钼资源储量9.39万吨,铜资源储量3.21万吨,硫铁矿资源储量93.9万吨。目前补充勘探工作仍在进行中。
规划综合性开采矿山建设一处。以开采锌铁矿石为载体,同时对共生、伴生和独立的其他有色金属矿体进行开采。年采铁矿石200万5吨,矿山服务年限30~50年。
规划选矿厂建设一处。采用先磁选后浮选联合生产工艺流程。首先对铁进行,然后对有色金属进行浮选。设计年处理铁矿石200万吨。年产铁精粉100万吨;含有色金属矿石总量按铁矿石总量的25%计算,有色金属选矿回收率按80%计算,年产锌精矿1.7万吨、铅精矿1万吨、钨精矿0.5万吨、钼精矿0.3万吨。2009年完成矿山和选矿厂的基本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2010年投产。
规划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一处,厂址设在逊克县。对铅锌钨钼铜进行冶炼,设计年冶炼铅、锌、钨、钼等精矿4万吨。2009年完成冶炼厂的基本建设与设备安装调试,2010年投产。
规划建设一处有色金属产品加工厂,设在逊克县,对冶炼厂生产出的有色金属进行深加工,年加工有色金属合金及制品22000万吨,2009年完成加工厂的基本建设与设备安装调试,2010年投入生产。
规划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内,包括采场、料场、选矿厂、污水处理厂、尾矿库、变电所、矿山管理部、职工生活区等建筑群和占地工程。规划建设水源地一处,引水工程一处,供矿山生产用水,水源地占地面积1平方千米。规划输电线路一条,由库尔滨电站至翠宏山。
资源产业经济效益概算:矿山总投资约13亿元,预期的年总产值可达23.765亿元,年总利税2.86亿元。矿山总投资约13亿元,主要包括矿山建设、工厂建设及勘查资金等(到2010年)。其中矿山建设需投资4.7亿元,主要用于矿山水源地与引水工程、输电线路及变电所、采场、料场、选矿厂建设及设备安装、污水处理厂、尾矿库等方面;冶炼厂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的投资约4亿元,铅锌钨钼产品加工厂建设及设备安装的投资约3.5亿元;生产管理、职工生活区及矿山内道路建设等0.5亿元。继续勘查投资为0.3亿元。矿山与工厂建设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外部环境建设由政府筹措资金解决。
此外,对翠宏山铁多金属矿的低级别资源量地段进行勘探,提高资源储量级别,为矿山开采提供可靠的基础储量或储量;在矿区周边继续开展有色金属勘查工作,扩大可供矿山利用的资源储量。勘查期为2007~2010年,拟投入资金3000万元,预期提交各类有色资源储量30万吨。
到2010年,达产后,矿山开采铁矿石200万吨,年产铁精粉100万吨,年产值5亿元;年产锌精矿1.7万吨,年产值1.36亿元;年产铅精矿1万吨,年产值0.48亿元;年产钨精矿0.6万吨,年产值5亿元;年产钼精矿0.3万吨,年产值4亿元。预计矿山年产值总计可达15.76亿元,实现年利税1.9亿元。
有色金属冶炼增加值按金属价格与精矿的差值计算,年冶炼锌0.9万吨,年冶炼增加产值0.9亿元;年产铅0.7万吨,年冶炼增加产值0.21亿元;年产钨0.42万吨,年冶炼增加产值1.5亿元;年产钼0.16吨,年冶炼增加产值1.5亿万元。预计年冶炼增加总产值4.5亿元,年利税增加0.54亿元。
有色产品加工总量可达2.2万吨,加工产值按锌钨钼金属总价值的25%计算,锌、钨、钼等的年加工附加值增值可达3.565亿元,年利税4278万元。预期的年总产值可达23.765亿元,年总利税2.86亿元。
②库滨铅锌矿
现有探明资源储量为:铅1.69万吨,锌2.26万吨,进一步勘查工作未作。规划建设一处矿山,年采矿石5万吨,2009年完成矿山基本建设,2010年达产。矿山服务年限13年。矿石直接送往翠宏山选矿厂进行选矿。
年产锌精矿3000吨,年产值2400万元,年利税288万元;年产铅精矿1500吨,年产值600万元,年利税72万元。概算矿山建设投资500万元,规划矿山占地面积0.2平方千米,主要设施为采矿工程、矿石场地和采矿设备。
(3)石麻子大岗珍珠岩矿
现有探明资源储量1004万吨。矿山开发方向是以生产憎水保温板、阻燃板、助滤剂、添加剂、矿砂为主导产品。
规划矿山占地面积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内,包括采场、料场、矿山管理部、职工生活区等建筑群和占地工程。规划珍珠岩膨化厂占地面积控制在0.3平方千米之内,包括料场、膨化生产车间,仓库、工厂管理部、职工生活区等建筑群和占地工程。
规划建设矿山一处,珍珠岩膨化厂一座,膨化厂建在逊克县。2008年完成矿山与膨化厂基本建设,2009年投产。矿山年生产矿石7万吨,矿山服务年限100年以上。珍珠岩膨化厂年产膨化珍珠岩系列产品5万立方米。
资源产业经济效益概算:概算建设总投资4350万元,预计年总产值3000万元,年总利税360万元。
建设总投资4350万元,其中矿山建设需要约850万元,主要用于水源地与引水工程建设、矿山用电、采场、料场、采矿设备、矿山管理、职工生活区及矿山内道路建设等方面;膨化厂建设资金约3500万元,主要为水源地、引水工程与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料场、生产车间与成品仓库、输电线路及变电所、生产管理、设备购置及安装调试、职工生活区、其他厂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用途。
矿山开采与膨化厂建设均以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外部环境由政府筹措资金解决。达产后,年采矿石7万吨,预期年产值500万元;年生产膨化珍珠岩产品5万立方米,预计年产值2500万元。预计年总产值3000万元,年总利税360万元。
(4)红绣沟煤矿
现有探明煤炭资源储量412万吨,目前资源没有利用。规划建设一处年产原煤10万吨矿山,2008年完成矿山基本建设,2009年达产。矿山服务年限30年。
概算矿山建设投资3000万元,预期年产值2000万元。本矿区勘查程度较低,勘查前景非常乐观,需要进一步矿产勘查,勘查期为2008~2010年,拟投入勘查资金2000万元,预期提交资源储量5000万吨。
(5)油气矿产勘查
2005年大庆油田在逊克盆地开展了石油的初步勘查,证实存在一定资源量,初步预测1.8亿吨,为进一步扩大资源储量,拟投入勘查资金5000万元,勘查期为2008~2010年,预测提交资源储量2亿吨。力争于2012年前建设1~2口油井。
2.嘉荫岩金矿业集群
嘉荫岩金矿业集群地处伊春市北部,包括嘉荫县和乌伊岭、汤旺河区东北部分区域,面积为6759平方千米。区内金矿资源为全省优势矿产,著名的团结构(乌拉嘎)金矿为全省唯一的超大型金矿床,探明资源储量74442千克,保有资源储量33288千克,具有多年的开发历史,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此外区内还禀赋有平顶山中型金矿、连珠山金锑钨矿、马莲金矿及砂金矿等。现有岩金资源储量41384千克,煤炭资源储量498.8万吨。
以开发利用岩金为主,包括乌拉嘎型金矿、平顶山金矿、连珠山金锑钨矿、马莲金矿等,集中技术研究和财力投入开发这些资源,变资源存量为经济增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继续寻找岩金、铜、有色金属等矿产。
依托乌拉嘎金矿的丰富金矿资源,以乌拉嘎金矿为主,充分利用附近金矿资源,也可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行调解,积极寻找后备资源,发挥乌拉嘎金矿的优势地位,推动产业基地稳步、健康的发展。
3.伊春钼多金属矿业集群
区内钼、铅、锌、铁等金属矿产为区内优势矿产。截至2008年底,保有铅资源储量26万吨,保有锌储量71万吨,钼资源储量1.52万吨(鹿鸣钼矿资源储量进列入1.01万吨,实际探明储量远超过10万吨,达到大型规模),铁资源储量26万吨。主要矿床包括安庆县徐老九沟铅锌矿、铁力市二股西山地段铁多金属矿、铁力市二股响水河矿段铁多金属矿、伊春市西林铅锌矿区二段铅锌矿、伊春小西林铅锌矿、伊春市昆仑气铅锌矿、伊春市五营区五星铅锌矿、伊春市西林区老道庙沟铅山铅锌矿和铁力市鹿鸣钼矿等,铅、锌、钼超过万吨的多金属矿床,铁力市二股西山地段铁、多金属矿铁资源储量11340千吨。
以开发利用钼、铅、锌、铁等金属矿产为主,重点规划开发鹿鸣钼矿、二股西山铁多金属矿床、响水河多金属矿及五星铅锌矿床,做好小西林铅锌矿的资源利用。集中技术研究和财力投入开发这些资源,变资源存量为经济增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继续寻找岩钼、铜、铅、锌有色金属和富铁矿等资源。
产业集群开发规划:以大西林及附近的铁矿循环经济产业和小西林及附近的铅锌经济产业、二股—鹿鸣一带的钼、铅、锌、铁经济产业为核心,以大西林铁矿、五星石灰岩矿、小西林铅锌矿、二股铅锌铁矿、鹿鸣钼矿等为核心企业,形成有色金属、铁等的综合开发,把中部矿业经济区建立一个有色金属和铁开采加工循环产业开发区,构建大西林钢铁生产基地和小西林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产业集群构成及点轴结构(矿业布局):规划建设二股—鹿鸣钼多金属产业区、红旗山-对青铁多金属产业区、五星铅锌铁非金属产业区、抚育河多金属产业区、翠栾煤矿产业区、西林金属非金属产业区和丰茂多金属产业区。
针对二股—鹿鸣产业区钼矿资源集中分布的特点,重点建设鹿鸣钼业基地;针对西林矿区铅锌资源及矿山选冶条件等,建立小西林铅锌矿业基地;由于大西林钢铁公司成型的矿山生产采选业基础,重点建设大西林钢铁基地。规划建设伊春钼多金属矿业中心。
伊春钼多金属矿业中心:根据铜、钼、铅、锌、钢、铁等金属矿业发展需要,在伊春市设立钼、铅、锌、钢、铁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根据伊春市特殊的地理位置,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建设,以培育和发展钼、铅、锌、钢、铁等金属深加工为特色的骨干企业为主要任务,努力整合各种科技资源,鼓励和协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核心技术领先、服务平台完善、管理模式先进、基础功能完备、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铜钼、铅锌、钢铁等金属加工企业,发挥高新技术集聚效应,带动伊春市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优先发展钼、铅、锌、钢、铁等金属加工产业,以伊春市对俄外向型经济建设为重点,搭建科技平台,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优势,推动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
鹿鸣钼矿业生产基地全力以赴争取开发鹿鸣钼矿,壮大全市矿产经济。 充分利用国家确定的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省确定的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及省政府支持伊春开发铁力钼矿的政策和有利条件,争取国家在钼矿资源开发上给予支持,尽早开发铁力钼矿,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钼矿之一,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
伊春大西林钢铁生产基地依托大西林铁矿及其附近的铁矿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同时加大对相邻的逊克县翠宏山铁矿和俄罗斯阿穆尔州俄基姆坎铁矿开发利用力度。规划期内继续壮大冶金企业,支持西林钢铁集团加快技术改革步伐,实现产量和效益大幅度增加,巩固西林钢铁集团在全省冶金行业的龙头地位。
伊春小西林有色金属非金属生产基地西林铅锌矿虽经长期的开采,资源优势不明显,所剩余的低品位矿、边角矿、燃烧矿,还可维持改组后的西林铅锌矿生产10年。在加大寻找后续资源的基础上,可依托本区小西林西大坡白云岩、苔青水泥用大理岩、熔炼水晶、硅石的开发,积极推动改组后西林铅锌矿健康发展。
㈦ 确定选矿厂规模的一般原则是
选矿厂的规模,一般是由上级机关根据国家的全面规划,或地方领导机关根据地方的区城规划下达的设计任务书而确定的。在规划过程中,决定选矿厂的规模要充分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根据国家对产品的需要,考虑地质来源,矿床保存情况,企业建股条件(厂址、运输、供水、供电等)以及在技术上的可能和经济上的合理来确定选矿厂的规模。
(二)在确定选矿厂规模时,必须由小到大,由土到洋,多、快、好的建厂。在目前条件下,大型选矿厂(特别是有地下开采的矿山供矿)一般应考虑分期建设,分系列建成投产的可能性,以便在短期呢内形成生产能力,尽快发挥投资效果。
中小型选矿厂一般可一次建成。
(三)确定选矿厂规模时,必须在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合理的服务年限。
㈧ 选矿厂全是临时占地吗
尾矿库.其他的资源量没有了,服务年限到了,就没了.
㈨ 选矿厂规模是如何划分的
又称选厂。矿山企业的一个主要生产单位和重要组成部分,专门利用各种选矿方法和工艺流程,从原矿中获取品位较高的精矿(俗称精粉)之工厂。
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1、选矿厂厂址一般应尽量靠近矿山。对于处理矿石较富的或精矿产率较高的选矿厂,当用户与矿山距离较近或限于水、电、燃料供应等原因,亦可靠近用户或建在用户的厂区内;对某些贵金属选矿厂,为避免精矿在运输中损耗,或精矿必须干燥而用户又有废热可利用时,可考虑靠近用户建厂(也可在矿山建厂,脱水车间设于用户,精矿矿浆泵送至脱水车间);当矿山资源分散,需要集中建厂时,宜在矿山与用户之间合理选择厂址,以求原矿和精矿两者综合运费最低。
2、厂址地形要满足选矿工艺流程的需要。选矿厂厂址除必须满足场地面积要求外,其地形条件应尽量满足矿浆自流或半自流的要求。一般布置破碎厂房最合适的自然地形坡度为25°左右,主厂房为15°左右。如无理想的地形条件或平地建厂时,要考虑厂区排水要求,厂址自然地形坡度4%-5%为宜。
3、要贯彻节约用地原则。厂址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尽量少占地,尤其要少占或不占农田。对于占地面积大的尾矿库要考虑复垦还田条件。
4、尾矿库容积应与选矿厂规模及服务年限相适应。库址的地形应选择呈低凹形的山谷或洼地,以使土石方工程最小。尾矿库的位置要尽量靠近选矿厂,并尽量考虑尾矿自流或半自流的条件,以节省尾矿输送费用。
5、选矿厂厂址要尽量靠近水源,减少输水管线长度和能耗;在确定水源时要特别注意不得与农业争水。
6、选矿厂要有可靠的电源,凡有条件利用电力网供电的,应尽量利用,并要尽量缩短输电线路长度。
7、选择厂址要考虑适宜的交通运输条件。铁路运输要便于与国家干线接轨,减少专用线长度;公路运输要便于与国家公路干线衔接;水路运输要尽量利用已有码头或选定新建码头的合适位置。
8、选矿厂应避免建在矿体上、磁力异常区、塌落界限内和爆破危险区内。
9、选矿厂厂址要有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应避免建在断层、滑坡体上及洪水位以下,应避开溶洞、淤泥、腐殖土、坑洞、古井等不良地段或文物保护区。厂区土壤承载能力一般要求大于100kN/平方米,破碎厂房、主厂房、矿仓等建筑物所在地土壤应不小于200kN/平方米。不宜在-级以上地震区或)级以上湿陷性黄土层区域建厂。
选矿厂规模大小,一般按原矿处理量多少来划分,有色与黑色选矿厂规模大小稍有不同。选矿厂规模划及类型见下表。
黑色金属矿的规模划分标准:单位(a/t)
大型3000以上,小型900以下,3000—900位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