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警察办案有没有规定多长时间
1、没有明确时间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中,在查获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如果犯罪嫌疑人一直未归案及调取证据时,那其侦查时间并无限制。
2、如果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并采取强制措施,例如刑事拘留或逮捕的,那羁押的时间有限制,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关于侦查终结的规定。
3、如果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的,应当向受害人或报案人出具不予立案的通知书。
4、不予立案的救济途径:
刑诉法规定:
第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八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② 警察受理的案子有期限要求么
提问者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立案审查期限”。关于这一点,《刑诉法》还缺乏具体的规范,没有对立案审查期限进行具体规定。但是,公安部和各地公安机关,为了提高办案效率和服务水平,也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对立案审查期限作了具体明确。这些规定中,最有权威的是公安部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现将其中关于立案审查期限的规定汇总如下:
1、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一般情况下,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
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
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
2、公安机关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在三日内开始进行审查,一般审查期限是十日,最长期限是三十日。
3、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书面通知立案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应当在指定的期限内立案。
4、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接到人民检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应当在十五日内决定立案。
5、公安信访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
六十日。情况复杂的,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③ 派出所拖延办案期限
1、可以要求督察对案件进行监督检查。
2、治安案件双方当事人对处罚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受害方为轻微伤,双方又是男女朋友关系,适用于调解处理。一般派出所也会倾向于调解结案。即使调解不成,进入处罚程序,也会考虑到双方男女朋友关系,以及伤情等情况。
3、双方都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是否改变原处罚决定要看行政复议机关的调查情况,减轻、加重、维持都有可能。但不会因为一方提出行政复议就减轻或者加重。
④ 派出所办案几天期限交刑警队
如果是刑事案件肯定会交上报分局,由分局进行侦查,如果是一般社会治安案件,一般派出所就处理了。
⑤ 警察受理案件期限如果不结案警察会受到什么处罚
楼主的问题来要区分不同情况。自
正常情况下,警察受理案件以后,应当在法律规定的办案期限内结案,如果故意不结案的,是违反了办案规程的行为。按法规应当承担相应的纪律或者法律责任。
但是,任何案件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如果一个案件因为原因特殊,不能在法定的一般办案期限内收集到足够的证据,不能确定案件的处理决定,就要依照办案规则的要求延长办案期限。这个就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办案期限了。如果在延长的办案期限内还不能调查清楚,那就要把案件做出终止或者撤销的决定了。这个情况下,办案警察是没有责任的,更不会受到处罚了。
⑥ 公安机关处理一般案件有没有时间时效
公安机关不管是处理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都有时限要求的。
公安机关无权处理“民事”案件,民事纠纷只能到法院处理。
对于行政案件,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
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自受理后30天内办结,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批准可以再延长30天。
第一百四十一条: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
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办案期限的,按照法定期限办理。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检测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行政案件处理超期的。可以向公安的督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上一级公安可是公安的同级政府提起行政提议,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告公安行政不作为。
(6)警察办案期限扩展阅读:
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法律义务规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由此而产生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民事争议。总的来讲,民事纠纷就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
发生了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关单位、有 关行政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对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履行;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⑦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一般不超过30天,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30天以上。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
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
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机关和基层保卫组织依法对需要给予治安行政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和不够立为刑事案件的轻微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立案确认、进行查处的案件。
根据有关规定,社会上发生的治安案件一般由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查破;发生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治安案件,由本单位保卫组织查破,没有保卫组织的单位,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查破。
另外,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中需要给予警告、5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