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表明调查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是
表明调查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是调查期限。
在某些专项调查中,它包括从调查方案设计到提交调查报告的整个工作时间。为了提高统计资料的时效性,在可能的情况下,调查期限尽可能缩短。规定调查期限的目的是使调查工作能及时开展、按时完成。
(1)调查期限与调查时间扩展阅读:
一、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主要包括:确定调查目的,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选择调查方式方法,规定调查地点、时间及调查的具体措施。
1、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要符合客观实际,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行动的指南。
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即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中的个体。
3、调查项目:即指对调查单位所要登记的内容。
二、调查时间: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登记从何时起到何时止的资料,若调查的是时点现象,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
❷ 调查时限是指
1、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期或时点)。如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资料所反映的调查对象从何年月日至何年月日止的资料。如调查的是时点现象,就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那么哪些是时期现象,哪些是时点现象呢?例如,产值、产量、销售量、工资总额等反映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是时期现象;而人口数、商品库存量、企业数、流动资金额等等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或者说瞬间)上的状况的总量,是时点现象。
例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1月1日0时,
零点便是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调查时间。
2、调查期限: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工作从开始,11月10日前结束,调查期限为10天。再比如,某管理局要求所属企业在2005年1月底上报2004年工业总产值资料,则调查时间是从
到这一年,上报的总产值为这一年的总产值;调查期限是一个月。又如某管理局要求所属企业在上报2004年产成品库存资料,则调查时间是标准时间,调查期限是10天。(工业总产值是时期现象,产成品库存是时点现象)
❸ 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在我们工作中就是A,对法律的公布生效时间。
❹ 举例说明调查时间与调查时限区别
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是面与点的关系.我们通常会说:调查某事用了几天的时间,这几天时间就是调查时间,他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而当我们说:这次调查将在5时结束,这里说的5时就是时限,他仅仅是一个时点.
❺ 统计调查时间与期限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登记从何时起到何时止的资料,若调查的是时点现象,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
调查期限调查期限是指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一般是指进行调查登记工作的时间。
在某些专项调查中,它包括从调查方案设计到提交调查报告的整个工作时间。为了提高统计资料的时效性,在可能的情况下,调查期限尽可能缩短。规定调查期限的目的是使调查工作能及时开展、按时完成。
例如某管理局要求所属企业在2007年1月10上报2006年产成品库存资料,调查时间是标准时间2006年12月31日。调查期限是10天。
(5)调查期限与调查时间扩展阅读:
统计调查亦称“统计观察”。有组织地搜集各种统计资料的工作。明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表,规定调查时间和地点等,是统计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前提。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定期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进行登记)和非全面调查(包括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按调查时间的连续性,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按取得调查资料的具体方式,可分为报告法、直接观察法和采访法等。
应根据调查对象特点制定调查方案,如实反映,确保统计资料准确、全面。
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根据组织统计调查的机构不同,统计调查项目分为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三类。
普查
定义: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对统计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普查资料常被用来说明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全面情况。
如人口普查就是对全国人口一一进行调查登记,规定某个特定时点(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作为全国统一的统计时点,以反映有关人口的自然和社会的各类特征。
意义:普查可以摸清一个国家的国情、国力,特别是可以了解与掌握人力、财力、物资资源状况,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它是一种全面调查,具有资料包括的范围全面、详尽、系统的优点;他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
❻ 统计学里的调查时间怎么解释
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期或时点,即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版客观存在的时间。权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资料所反映的是调查对象从何年何月何日起到何年何月何日止的资料。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点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
根据组织统计调查的机构不同,统计调查项目分为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三类。
(6)调查期限与调查时间扩展阅读
明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表,规定调查时间和地点等,是统计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前提。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定期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进行登记)和非全面调查(包括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按调查时间的连续性,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按取得调查资料的具体方式,可分为报告法、直接观察法和采访法等。应根据调查对象特点制定调查方案,如实反映,确保统计资料准确、全面。
❼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需要注意什么
在统计调查中
❽ 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有什么区别
二者区别为:
1、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也称(客观时间);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也称(主观时间)。
2、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在用的时间,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从开始到完成任务的结束的时间点。
❾ 调查时间是指 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 的起止时间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登记从何时起到何时止的资料,若调查的是时点现象,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
调查期限是指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一般是指进行调查登记工作的时间。
在某些专项调查中,它包括从调查方案设计到提交调查报告的整个工作时间。为了提高统计资料的时效性,在可能的情况下,调查期限尽可能缩短。规定调查期限的目的是使调查工作能及时开展、按时完成。
(9)调查期限与调查时间扩展阅读:
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主要包括:确定调查目的,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选择调查方式方法,规定调查地点、时间及调查的具体措施。
1、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要符合客观实际,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行动的指南。
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即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中的个体。
3、调查项目:即指对调查单位所要登记的内容。
确定调查项目要注意三个问题:
(1)调查项目的涵义必须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
(2)设计调查项目时,既要考虑调查任务的需要,又要考虑是否能够取得答案,必要的内容不能遗漏,不必要的或不可能得到的资料不要列入调查项目中;
(3)调查项目应尽可能作到项目之间相互关联,使取得资料相互对照,以便了解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条件和后果,便于检查答案的准确性。
❿ 调查期限是指( )
调查期限是指( )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