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义务教育有几年
十二年,在义务教育期间,书本费学费以及午餐和早餐都由政府负担,前提是读公立学校。
⑵ 日本是实行多少年义务教育
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是9年制义务教育。所不同的是,日本的小、中学,只要支付午餐费,至于学费、书本费什么的都不用交。
⑶ 日本的免费义务教育是几年
二战失败后的日本在1947年实施《教育基本法》。是9年免费义务教育。
1945年 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从这时起,一直到1951年 9月签订旧金山和约,日本一直处于盟军(实即美军)的占领状态。日本政府根据占领当局的旨意并迫于国内民主势力,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进行所谓民主改革,同时也对战前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战后的教育改革,美国教育为样板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1946年 3月,美国教育使节团抵达日本,提出了全面改革日本教育的报告书。日本政府于1946年8月成立教育制度刷新委员会。该委员会以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书为基础,依据1946年11月公布的《日本国宪法》的精神,草拟《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并提交国会,以立法程序通过,于1947年 3月31日公布。根据这两个教育法律及稍后公布的其他教育法律、法令,实施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二次全面的教育改革。用了 3年多的时间,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学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级各类学校也获得显著发展。
日本的第一级至第九级的教育是义务教育。每年学年由4月1日开始,下年3月31日结束。每个学期之间会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课,星期六上半日课。不过,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师仍在周末上班,他们亦必须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学年最少有210日为上课日,但是大多数公立学校会拨出大约三十日,作为学校节日、运动会和非学术上的仪式(特别是一些鼓励合作和学校精神的仪式)。扣除这些活动和星期六半日上课的日数后,上课教学的时间每年约有195日。
⑷ 学生在日本接受义务教育时间为多少年
无论是哪国学生,只要在日本就读,就应完成12年的义务教育。
⑸ 日本的义务教育开始于哪一年
1947年3月 31日作为法律第25号正式公布实施了教育基本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年限为9年.
简介;
日本社会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般有三种类型的教育可供选择:第一是进入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进入私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或是到不合文部科学省标准的私立学校。
虽然义务教育只到中学校毕业为止,仍有超过90%的学生会进入高等学校就读。超过250万的学生会进入大学或学院深造。在过去,进入高等教育被描述成“地狱般的”和“战争般的”。不过由于近年来日本出生率的下降,适龄学童越来越少,这个现象开始改变。现在学校开始竞争努力招收新生。不过许多学生仍然在正常课程之外,被送进补习班学习。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几千个小岛所组成。从7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日本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1868年的明治维新, 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转折点。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全面学习西方,实行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20世纪初, 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了推行侵略政策,在大力加强军国主义的同时,积极兴办职业教育,重点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对战前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地改革,使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⑹ 日本什么时候开始实施9年义务教育的
各从渠道经费收入总和再作比较如下:“九五”与“八五”期末,普通高校和高中阶段各渠道经费收入总和的增长幅度为239.54%和156.88%,而义务教育的各种经费总和五年来增长为72.69%,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增长为50.49%。由此可见,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义务教育当前的困难状况是与财政投入之不足和各类教育投入比例之颠倒密切相关的。 当我们呼吁财政应加大投入时,总会听到“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这句话的回声,并要求社会各界理解国家的困难,争取多方投入。1995年各级财政拨款给的拨款为548亿元,由其他渠道的经费收入(教育费附加、社会集资、杂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等等)为513.9亿元占总数的48.39%元,2000年,预算内拨款为1085.07亿元,由其他渠道的经费收入为748.76亿元,占总经费的40.83%。可见由非财政渠道投入的经费比例占总数的40—48%的比例,足以反映了政府对普及义务教育责任的弱化,这是不符合教育法中关于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及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的法律规定。 这里,提供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在早年兴办义务教育的情况以供借鉴。 德国在1919年实行8年义务教育,职业义务教育到18岁,18岁前全部免费,家庭困难的还可申请生活补贴;1973年起延长到10年,目前是12年义务教育。英国自1880年实施5-10岁免费义务教育,1918年延长到12岁,1944年延长到15岁,1972年普及了11年免费义务教育,对己结束了义务教育但未能升学的青年实行继续免费教育直到18岁。法国在1925年全国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36年延长到8年;1967年延长到16岁,除免费外还给交通、医疗补助费。日本在1900年开始实施4年免费义务教育,1907年实行6年免费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二战后,1947年实施9年免费义务教育。1963起对不论是国立、公立或私立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免费提供一切教课书,一些地方还提供学习用品和交通补助费。 其他国家如韩国,1948年确定初等教育的免费原则。由于当时财政十分拮据,便以制定地方教育税法来确保顺利实施。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便免费提供教课书。1983年起先从偏僻地区开始逐步推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 可以认为德、日两国在二战以后的经济情况是处于绝对的贫困,而英法两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实力也远称不上富裕。我认为我们不能自叹贫穷而放松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尤其是在我们年年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应该抛弃“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这句老话。此外,韩国的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先从偏僻地区开始(其他地区的初中教育还需家长承担一定的学习费用)。越南对边民首先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费医疗,使边区少年儿童基本无失学。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有利于边区的稳定和发展。孟加拉国对八年级以下的女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优先解决了女童的失学问题。 据全球教育报告——2000年资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严峻情况:96年,国际上平均每个小学生由政府支出的教育经常费用与该国人均g.n.p相比所占比例,经统计的127个国家的平均值为12.75%。全世界127个国家中只有十个国家低于这个比例,我国是其中之一,我国的这个比例为6%。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乡镇为主筹措教育经费的窘迫,从今年4月起,国务院作出了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定。即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乡镇转到以县为主。由县统
⑺ 日本哪年开始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日本的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精神,文部省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本文围绕日本课程审议会的咨询报告和文部省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特征及其意义做些分析。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战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大体上每十年就要对《学习指导要领》修订一次。特别是80年代中期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以后,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针对日本教育面临的偏重学历、过度的考试竞争、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教育的划一化和僵化等一系列问题,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应朝着尊重个性的方向改革。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日本于1989年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修订,在小学低年级以综合性更强、更重视体验学习的《生活课》代替《社会科》;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扩大了选修课的范围和比重等。
此后,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将"临教审"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并于1996年8月发表题为《关于面向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报告指出,面对今后日益信息化、国际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格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该报告强调,今后日本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必须使教育由注重灌输知识向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转变。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的学校课程进行改革:1.精简那些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内容,严格筛选基础和基本的教育内容,削减课时;2.通过加强课程的弹性化,改善教学方法,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推进个性化教育;3.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格,应重视志愿服务,自然体验等活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体育运动;4.适应国际理解、信息、环境、志愿服务等综合学习和课题学习的需要,设定"综合学习时间",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根据上述建议,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从1996年8月开始,就课程改革的方针、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科教育的内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分别于1997年11月和1998年6月发表了关于教育课程标准改善的中间报告、最终审议报告。文部省根据这些报告,着手修订课程标准,并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此次课程改革集近十几年来课程改革之大成,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举措。
(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构建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教育,是近年来日本教育界着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校教育观,也是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教育课程审议会的报告指出,近年来日本青少年发展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在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表现为,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学生社会性发展欠缺,社会规范意识低下、自立迟缓,因而欺负弱小、逃学、暴力等青少年行为问题时有发生,一直未得以解决。在身体健康方面表现为,肥胖儿增多,学生体力和视力下降等。尽管根据近年来国际评价协会的调查结果,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平还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但不能否认在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过度重视知识灌输教育,缺乏适于不同孩子学习的课程,部分学生对现行的课程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单一的接受型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日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等。而这些现象既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关,也与目前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相关。
适合儿童生长和发展,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两大基本主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仅要解决一系列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适合孩子的发展,也要面对一系列社会变化和问题,努力通过改革,充实和完善学校教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面对日本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教育课程审议会认为,当前日本学校教育要努力解决以下主要课题。
1.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中,面临着日本出生率降低和进入老年社会的实际状况,必须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伦理观,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2.适应国际合作和使日本人能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需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在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基础上,提高对不同民族、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3.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进展,展开多样的信息和计算机教育,以帮助学生学会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加深对信息化社会的理解。
4.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理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力。
依据上述认识,教育课程审议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任务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小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儿童具备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础,具有丰富的人格,在接触自然、社会、人和文化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个性,培养自立意识。在此基础上,初中的基本任务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的前期,初中教育要使学生能切实掌握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格,发现、发展自己个性和自立意识。
(三)课程改革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义务教育的目标,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确定了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具有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宽松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础,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使各个学校能够发挥主动性、创出有特色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解决现行课程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过度的"应试教育"和竞争、评价标准单一、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等;
2.要使学生掌握人类永恒(贯穿于各个时代)的价值观,培养其同情心、正义感、奉献精神及对大自然和美的事物的热爱等,掌握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内容;
3.为使学生灵活地适应社会变化,要使教育从以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为主的教育,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其个性,重视4.以学校五日制的实施(2002年开始)为契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重构学校的教育内容,要使学校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学习,并适合其终身学习和选择的需要;
5.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基本能力和基础内容的学习,要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基础的原则出发,严格精选教学内容,转变以知识的量来衡量学生学力的学力观;
6.改善学习指导和评价方法;必须改变从前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改进从知识的量上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重视对学习过程、学生的优点、可能性和进步状况的评价;
7.根据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改善课程管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给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编制和实施课程的自主权。
⑻ 日本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十二年义务教育,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十二年义务教育
日本是九年义务教育。我国仍是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计划还在讨论中。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指将高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之内从而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中国已经有个别地区试行了这一措施,但主要还集中在沿海等发达地区,没有大范围普及。有政协委员提议要在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对此,社会各方意见不一,有学者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关于在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提案还在进一步论证之中。
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的基本特点。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部分省市为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适当的。
⑼ 日本义务教育是九年还是十二年
指近代日本的普通教育。日本于1872年制定学制,宣布了“国民皆学”的目标。1879年《教育令》规定八年学龄期间有义务最少受16个月的普通教育。1886年颁布的《小学令》规定实行普通小学四年义务教育,1907年延长为6年。第二次大战前,义务教育与服兵役、纳税同样,被视为“臣民”对国家的义务。战后日本宪法规定,“一切国民皆有依据法律规定,按其能力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负有让其子女受普通教育的义务”。战后的义务教育延长为小学和初中共9年,其宗旨是以儿童、青年的学习权利为中心,保障国民受教育的权利。现行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的规定是:①学龄儿童、学生的父母及保护人有让学龄儿童、学生就学的义务。②市町村、都道府县有开办学校的义务。③不征收学费及其他杂费。④市町村等有义务援助和奖励儿童、学生就学。 望采纳!!
⑽ 日本有义务教育吗,有的话是几年至的
您好,日本也是义务教育制度,采取的是6、3、3、4制。小学6年,初国3年,高中3年,共11年的义务教育。日本的义务教育是开始于1947年的。谢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