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退休年限与退休金比例

退休年限与退休金比例

发布时间:2021-07-09 19:10:29

A. 企业退休职工各种工作年限的退休金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总额=基本养老金+过渡养老金+个人帐户返还1/120
=2000*20%+约600+10000/120
=1083
例:职工养老保险主要计算方法(以市属单位离退休人员为例)
2005-4-26 15:54 此例子只说明职工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字体大 中 小】【关闭窗口】

以市属单位离退休人员为例

例:张某,男,1963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1月参保,2004年7月办理退休。1963年7月至1988年12月按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为视同缴费年限,1989年1月至2004年7月为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累计41.08年,其中1998年6月底前的缴费年限为35年;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1072.68元;个人帐户储存额累计7600元。

2003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80元。

2001、2002、2003、2004年社会保险年度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调整比例分别为4%、7% 、10%和7%;本市1997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90元。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1880×20%=376.00元/月

(2)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基数=1072.68×35×1.2%=450.53元
过渡性养老金=450.53×(1+4%)(1+7%)(1+10%)(1+7%)+890×10% =679.09元/月

(3)个人帐户养老金

个人帐户养老金=7600÷120=63.33元/月

(4)基本养老金=376.00+679.09+63.33=1118.42元/月

即:张某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每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为1118.42元。2005年7月后其基本养老金按规定作年度调整。

B. 请问参保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计发比例,是指工资调整后的百分之九十的比例吗.

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一个也说不明白,一个也不在现规定范围而且一点谱也不靠。什么工作年限对应计发比例、工资调整后的百分之多少,这都从哪得来的从来没有见过的专业名词,告诉你社保之中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没有这些说法,更不存在这些专业术语。 凡是懂社保的都不懂你的意思。

C. 社保缴费金额少,缴费年限长,退休后退休金领取的比例

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退休时上年度市平均工资*(个人平均指数+1)/ 2*缴费年限*1%+退休时上年度平均工资*(个人平均指数+1)/2*剩余月份*0.083%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退休时个人账户存储额及其利息总额/139(60岁退休时139、50退休时195)

个人指数是指,你的每个月缴费工资/缴费时上年度市平均工资

D. 养老保险缴纳15年就可以领退休金,按什么比例领取

职工养老保险缴纳15年可以领多少养老金呢?养老保险缴纳15年,是我们国家所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当然你必须要完成这样的一个最低缴费年限,才符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和资格。所以说只有在缴费15年以上,才可以养享受养老金。那么我们按着15年来缴费,可以领到多少养老金呢?其实这个问题,他实际上没有办法给出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能够说相对会有一个范围。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计算养老金的条件主要是有三大条件,第1个就是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那么这个条件也就意味着你在不同的城市退休,所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不同,那么你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想要让自己的退休生活获得一个更高的稳定的收入,那么就应该在15年的基础上继续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如果你达到了15年的累计缴费年限,但是还没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实际上自己是完全有条件继续参保的,保证自己拥有最大化的缴费年限,那么你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会有所提高。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

E. 社保的缴费年限长短和退休之后的养老金有什么关系吗

养老保险缴费时间越长,退休金领取的就会越多。

养老金能领取多少,主要看个人缴费年限长短、个人缴费基数高低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养老金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

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拓展资料: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F. 社保交的年限和退休后每月退休金的多少有关吗

那是肯定的,缴费年限越长,工龄就长,个人帐户累积额越高,计算退休金也会相应增加.

G. 退休金多少与工龄有关系吗

退休跟工龄有关系。

一般来讲,养老保险缴费一年就是一年的工龄。

但是国家在1992年之前并没有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很多人在1992年之前已经有工作,参加工作了很多年。那么他们1992年之前的年限,被称之为工龄。

养老保险上按着视同缴费年限计算。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没有交养老保险,但是同等按照缴费年限

去计算它。

退休年龄: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性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不补肯定会影响退休金,退休金会少拿很多。

(7)退休年限与退休金比例扩展阅读:

退休金的弊端

1、由于世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使得有些企业为了降低人事成本,避免付出大笔退休金给退休的员

工,而以工读、人力派遣等非常规雇用取代正职员工。

2、有些不良公司以各种手段,如任意调动劳动者的工作、减薪或是逼退劳工等,让届退劳工自行离

职,逃避退休金给付而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3、部分国家的退休金计算法偏向长期在同一雇主下工作的劳工,所以当资方倒闭或是转换资方时,

退休金的年资计算引发很大的纷争,常常劳工都是受损的一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退休金

H. 公务员现在已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金的比例是多少.应该怎样确定退休金

1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决定》,这次改革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
“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是目前数量最大的群体。这个群体在改革前的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时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三类人员参加改革
《决定》确定三类人员参加改革。分别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今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作上述规定,与现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和经费保障制度是相适应的。
“纳入改革范围的单位和人员,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从而根本改变了制度模式,从单位保障变为社会保障。”这位负责人说。
单位和个人按比例缴费
《决定》明确,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即“300%封顶、60%托底”。
“这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是基本一致的,有利于实现制度之间的衔接。这是养老保障筹资机制的重大变革,从较为单一的由财政供款为主的渠道变为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的多渠道筹资,形成单位、个人、政府共担的新机制。”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
《决定》规定,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以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每缴费1年计发1个百分点,即缴费年限越长,待遇水平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历年个人缴费的本息,除以规定的计发月数。
从国务院《决定》附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可以看出:同样年龄退休的,计发月数相同,所以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这是对退休养老待遇确定机制的重大改革,由原来按“最终工资”的一定比例分档计发退休费,改为主要按照本人历年缴费多少、缴费期长短来计算养老金标准,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变动可以精细计算到每年、甚至每个月,能够充分体现个人全部职业生涯所作贡献。这样规定,也是与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相一致的,更加公平,也更富有激励性,有利于引导单位为每个职工、每个在职职工为自己将来养老保障依法履行缴费义务。
中人能多一份过渡性养老金
根据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对于“改革前后待遇的衔接政策”的解释,总的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老人”是指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员,他们原待遇维持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新人”是指改革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将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
“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是目前数量最大的群体。对他们“逐步过渡”的政策,主要是两条:一是他们在改革前的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时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二是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养老待遇的新老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随着“中人”逐渐退休、“新人”越来越多,过渡性的政策安排逐步弱化,新制度逐渐居于主体地位,体现了平稳过渡的改革方针。
《决定》规定,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离休费,并调整相关待遇。
人员流动时可转移个人账户
《决定》明确,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
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决定》要求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工作人员退休时,依据其职业年金积累情况和相关约定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这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优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结构。”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
职业年金的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

I. 退休人员的工龄30年以上养老金的计算比例是多少

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帐户
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C1÷12×[20%+(H-15)×0.6%]
个人帐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20
过渡性养老金=X×建立个人帐户前的
缴费年限
×1.2%+调剂金
X=C1÷12n×(A1/C1+A2/C2+A3/C3+……An/Cn)
公式中:
X为指数化月平均
缴费工资
A1、A2……An
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缴费工资
C1、C2……C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的实际缴费年限
H为全部缴费年限

阅读全文

与退休年限与退休金比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