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工作年限为二十六年退休金能拿多少
养老金多少,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参考以下(企业职工)养老金的算法。
养老金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 等因素有关。
一般,养老金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其他津贴。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总额 除以 某个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
退休年龄 数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45 216
50 195
55 170
60 139
65 101
假设:60岁退休,退休时个人账户里有139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2)基础养老金。为缴费年限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6000元、缴费年限25年。
基础养老金 = 25年 * 1% * 6000元 = 1500 元/月。
注意1:这是假设一直按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缴费高的话,1%这个数字(依据个人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算出的)会高,比如1.5%,缴费低的话,会不足1%,比如0.6% 。
注意2:一般,当地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才实行个人缴费,之前的工龄,只要有合同、档案等证明,全部当做已经缴费,叫做视同缴费年限。
军龄也算视同缴费年限。
以上(1)和(2)举例的情况下,两项合计是每月:1000+1500=2500元/月。
(3)其他津贴。劳模、独生子女、地方补充、高龄津贴、过渡津贴、缴费年限津贴等。
以上全部,构成退休第一个月的养老金。一般每年上调一定比例,2020年上调5% 。
『贰』 工龄35年退休拿多少比例的退休金
许多即将退休的老同志都十分关心自己退休后能得到多少养老金。其实,根据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再到当地的社保网站上查阅自己的参保数据,可以大致计算出本人退休时的养老金。
养老金由以下公式计算
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的参保人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15×1%=75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15×1%=15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40×1%=20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40×1%=40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计发月数为:50岁为195月、55岁为170月、60岁为139月
例如,某人55岁退休,个人账户中存款余额为51000元,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51000元÷170月=300元/月
『叁』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比例如何计算
国人部发[2006]60号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
(二)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肆』 原基本退休费计发比例,是与工龄还是职务岗位有关
工龄计算:
1.折叠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2.折叠合并计算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3.折叠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伍』 工龄是36年9个月,为什么计算退休费时及调整养老金时只按36年计算
现在没有工龄,全部按缴纳年限计算。36年9个月期间,计算退休年金时,根据36年9个月的计算,正确计算到月。也就是说,要交多少月才能算?退休后调整退休金的情况下,按照缴纳期限36年计算,不满12个月的情况不计算,但是调整文件明确规定不满1年。
基础养老金多支付一年的话会增加1%。
『陆』 企业退休职工各种工作年限的退休金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总额=基本养老金+过渡养老金+个人帐户返还1/120
=2000*20%+约600+10000/120
=1083
例:职工养老保险主要计算方法(以市属单位离退休人员为例)
2005-4-26 15:54 此例子只说明职工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字体大 中 小】【关闭窗口】
以市属单位离退休人员为例
例:张某,男,1963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1月参保,2004年7月办理退休。1963年7月至1988年12月按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为视同缴费年限,1989年1月至2004年7月为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累计41.08年,其中1998年6月底前的缴费年限为35年;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1072.68元;个人帐户储存额累计7600元。
2003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80元。
2001、2002、2003、2004年社会保险年度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调整比例分别为4%、7% 、10%和7%;本市1997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90元。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1880×20%=376.00元/月
(2)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基数=1072.68×35×1.2%=450.53元
过渡性养老金=450.53×(1+4%)(1+7%)(1+10%)(1+7%)+890×10% =679.09元/月
(3)个人帐户养老金
个人帐户养老金=7600÷120=63.33元/月
(4)基本养老金=376.00+679.09+63.33=1118.42元/月
即:张某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每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为1118.42元。2005年7月后其基本养老金按规定作年度调整。
『柒』 退休金如何计算,工龄每年给多少钱
1、养老金计算时虽然涉及到了参保人的“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你说的工龄),但是并不只是按照这个计算养老金。
2、同时养老金计算时并没有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的封顶线可以参考一下养老金计算办法:
3、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4、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注:上述“缴费年限”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7)工作年限计算退休费比例扩展阅读
主要分类
1、按退休金筹措方式
在实务中,企业制订的退休金的筹措方式可分为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2、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企业提取退休基金,交给独立的信托机构,如银行或保险公司,由其保管运用,在职工退休时,由信托机构从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业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给付义务,否则不得将退休基金收回。
3、未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企业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托机构保管运用,或者企业虽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运用,而未交付给信托机构保管使用,在职工退休时,企业自行筹措资金支付退休金。这种办法与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相比,职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4、按退休金给付的确定方式
(1)退休办法按退休金给付的确定方式可分为约定提存金办法(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 plan)和约定给付办法(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
(2)约定提存金办法是企业按照退休办法的规定,每年提取一定数额的退休基金,交给信托机构保管运用,在职工退休时,将属于该职工的退休基金支付给已退休职工。
(3)通常每年提取定额的基金,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如工资的5%)提取的,职工退休时所能领取的退休金取决于提存的金额及其所孳生的利息,企业并不保证退休金给付的数额。企业在每期提取的退休金数额,即为当期应确认的退休金成本。
(4)约定提存金金办法的会计处理较为简单,只须在提取时借记退休金成本,贷记现金,此外别无其他分录。我国企业多数采用这种办法。
『捌』 工龄在养老金计算结果中所占比例
检索 留言 论坛 信箱 投稿
编辑制作:
羽心、叶紫、
丝雨、青竹
电话:
64032233转
2423、2662
新闻 教育 人才 网络 军事生活 社区图片 绿网
人才主页 |职业生涯 |资格考试 |非常人才 |随身律师 |人才市场 |商海精英 |猎头人
在线调查
考试舞弊现象日趋泛滥,你认为其原因是:
个人道德水平败坏
法规制度不严,打击不力
利益驱使导致权力腐败
社会风气默许
就业压力过大
频道推荐
热点文章
北京地税“盯紧”九大行业高收入者
申奥成功将带动哪些培训需求?
大学生择业重“生存空间”
中关村人才“订单”培养
暑假打工要稳、准、狠
结婚了,我找不到工作
全球IT业还将裁员三万
『玖』 退休人员的工龄30年以上养老金的计算比例是多少
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帐户
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C1÷12×[20%+(H-15)×0.6%]
个人帐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20
过渡性养老金=X×建立个人帐户前的
缴费年限
×1.2%+调剂金
X=C1÷12n×(A1/C1+A2/C2+A3/C3+……An/Cn)
公式中:
X为指数化月平均
缴费工资
A1、A2……An
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缴费工资
C1、C2……C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的实际缴费年限
H为全部缴费年限
『拾』 请问参保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计发比例,是指工资调整后的百分之九十的比例吗.
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一个也说不明白,一个也不在现规定范围而且一点谱也不靠。什么工作年限对应计发比例、工资调整后的百分之多少,这都从哪得来的从来没有见过的专业名词,告诉你社保之中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没有这些说法,更不存在这些专业术语。 凡是懂社保的都不懂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