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结构按设计使用年限分为几类各类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1、分为四类
2、适用范围就是房屋的种类
2. 什么是设计使用年限
1、设计使用年限的定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2.1.19条 设计使用年限版 design working life 设计规定的结权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2、设计使用年限的取值:第3.1.7条 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结构和结构构件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能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进行大修加固。设计使用年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确定。若建设单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1.0.5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表1.0.5采用。(如图)
3、对于住宅区,开发商设计使用年限的取值:一般不考虑土地使用年限而直接按规范最低要求确定,统一为50年。亦有少数较负责的开发商要求设计院将设计使用年限取值与土地使用一致即70年。
3. 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有何区别
1、设计基准期来,是自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一般情况下不可随意更改。我国建筑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即建筑结构设计所考虑的荷载统计参数都是按50年确定的。/2、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间,结构在此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设计使用年限应是建筑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如达不到这一年限,则意味着在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的某一环节上出现了非正常情况 ,应查找原因。
当某建筑结构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不等于该建筑结构不能再使用了,而只是说明它完成结构功能的能力降低了。若建设单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但不能低于规范规定的要求。
4. 建筑的耐久年限和设计使用年限这俩概念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
耐久年限是指组成房屋建筑的的各类构件、装修和设备,在规回定时间内和规定条答件下能保持其正常功能状态的时间。
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规定时期内,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不需要进行大修就能按其预定目的使用。
2、取值不同:
设计使用年限取值是从建成之际到建筑没有经过修建而损毁经历的时间,建筑的耐久年限与设计使用年限取值过程相同,但是其取值是可以在房屋建筑在修整的情况下,一般比较长。
(4)什么叫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扩展阅读:
设计使用年限的取值:
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结构和结构构件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能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进行大修加固。设计使用年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确定:
1、临时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2、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3、普通房屋和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4、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若建设单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
5. 普通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学术语,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 working life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设计使用年限的取值: 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结构和结构构件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能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进行大修加固。设计使用年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确定:
(1)临时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2)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
(3)普通房屋和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4)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若建设单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明确了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规定时期内,只需进行正常的维护而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如达不到这个年限则意味着在设计、施工、使用与维护的某一环节上出现了非正常情况,应查找原因。所谓“正常维护”包括必要的检测、防护及维修。设计使用年限是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的具体化。
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后,并不是就不能使用了,而是结构失效概率可能较设计预期值增大。
对于商品房,开发商设计使用年限的取值:一般不考虑土地使用年限而直接按规范最低要求确定,统一为50年。亦有少数较负责的开发商要求设计院将设计使用年限取值与土地使用一致即70年。
6. 一般建筑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您好,商品房是多少年产权,指房屋建筑产权的归属年限,商品房产权年限具体是多少年是和商品房的性质密切相关的。住宅产权是70年,商住房是50年,纯商业房是40年。但是商品房产权年限的具体计算时间是从开发商拿地当天算起的。
7.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建筑物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专GB50068)首次提出了建筑结构的属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只需正常维修(不需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使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
8. 如何区别建筑物的“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
问题知识“筑讯中国”网为你整理解答:
现行的国家标准《结构可靠度标准》总则中规定,我国建筑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分别采用5年(临时性建筑结构)、25年(易于替换的建筑结构构件)、50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1)所谓设计基准期,是为了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它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设计适用年限,也不等同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建筑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荷载统计参数和材料性能参数,都是按照设计基准期为50年确定的,如设计时需要采用其他设计基准期,则必须另行确定在该基准期内结构材料性能和最大荷载的概率分布及相应的统计参数。设计基准期是一个基准参数,它的确不仅涉及到可变作用(荷载),还涉及到材料的性能,是在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便更改。例如,我国《抗震规范》所采用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反应谱和地震时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等)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如果要求采用设计基准期为100年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则不但要对地震动的概率分布进行专门研究,还要相应地对建筑材料乃至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专门的统计分析研究。
(2)所谓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标使用的年限,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维护条件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又称为服役期、服务期等。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功能要求。结构可靠度是对结构可靠性的定量描述,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当房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经过鉴定和维修,仍可继续使用。因此,设计使用年限不等同于建筑寿命。同一幢房屋建筑中,不同部分的设计使用年限可以不同,例如,外保温墙体、给排水管道、室内外装修、电气管线、结构和地基基础,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