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告送达的期限规定如何确定
公告送达,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采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方版式都无法送达时,权法院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登载在报纸上或张贴于法院的公告栏中,并要求受送达人在法定期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一定的诉讼行为。《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2. 法院公告送达是多长时间
法院公告送达六十天即视为送达。
3. 公告送达的原因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四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4. 请教: 行政处罚案件,公告送达期限是否计入办案期限,依据是哪个
当然是,从公告送达之日起,之后即可执行相干手续,文书,依据行政处罚法
5. 关于公告送达的案件审理期限
按法律规定公告期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建议你还是详谈
已经回复,如果有疑问可以电话咨询。
6. 公告送达时间包含在审限中吗
民事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九条 下列期间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
(三)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
(四)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时间;
(五)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六)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七)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八)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九)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
(十)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一)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二)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
(6)公告送达期限内扩展阅读:
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期间
第一、民事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第二、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第三、诉讼中止的期间。民事诉讼结案时间的确定:
1、人民法院判决书宣判、裁定书宣告或者调解书送达最后一名当事人的日期为结案时间。
2、留置送达的,以裁判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日为结案时间;
3、公告送达的,以公告刊登之日为结案时间;
4、邮寄送达的,以交邮日期为结案时间;
5、通过有关单位转交送达的,以送达回证上当事人签收的日期为结案时间。
6、如需委托宣判、送达的,委托宣判、送达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前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送达受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书后7日内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