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附条件同时附期限

附条件同时附期限

发布时间:2021-05-25 10:40:54

❶ 一个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同时附条件和期限

可这应该是属于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单属于附条件的。那个一年只不过是延缓条件的时间要求而已。
以上答案是错的吧
如果是错的,我就郁闷了
怎么一本书错误能这么多
真是误导。。。

❷ 如何区分附期限和附条件的合同中的条件和期限

附条件与附期限都是属于合同的附款,但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作为条件的附款必须是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如果不属于将来或该事实是确定要发生的,则不能成为条件附款;而期限是以将来确定的事实的到来为前提的,如果不属于将来的或不是确实的事实,则不能成为期限附款。
假设甲、乙之间约定,如果签证下来,我的房子就卖给你,这就属于附生效条件的行为,因为签证是将来的事情,能否签下来是不确定的,所以应该是在条件成立的时候,行为才生效,该合同属于附条件的合同。
对于附期限的合同,假设甲、乙之间约定,在12月1日的时候甲出国,届时甲就将房子卖给乙。这里确定了发生的时间,因此在期限届至的时候,这个买卖行为就生效了,该合同属于附期限的合同。

❸ 合同法45条、46条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约定附条件及附期限的条款本身何时生效

您要知道合同整体的生效和部分条款的生效或失效是两回事。
合同的整体的失版效和个别条款权的失效时间并不同,比如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其中的违约金条款是继续有效的。
同理,合同整体的生效和其中个别条款的生效时间也可以不同。附条件和附期限合同就是这样,您可以认为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未成就前合同没有生效,但所附条件的这个条款是在合同成立的同时就生效了。

❹ 如何区分附期限和附条件的合同中的条件和期限

附条件与附期限都是属于合同的附款,但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作为条件的附专款必须是将来客观属上不确定的事实,如果不属于将来或该事实是确定要发生的,则不能成为条件附款;而期限是以将来确定的事实的到来为前提的,如果不属于将来的或不是确实的事实,则不能成为期限附款。
假设甲、乙之间约定,如果签证下来,我的房子就卖给你,这就属于附生效条件的行为,因为签证是将来的事情,能否签下来是不确定的,所以应该是在条件成立的时候,行为才生效,该合同属于附条件的合同。
对于附期限的合同,假设甲、乙之间约定,在12月1日的时候甲出国,届时甲就将房子卖给乙。这里确定了发生的时间,因此在期限届至的时候,这个买卖行为就生效了,该合同属于附期限的合同。

❺ 附条件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

这个问复题,你看看《民法总则》制的下列条款:
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一百五十九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第一百六十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❻ 《民法总则》对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 和附期限有何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既可以附生效条件,也可以附生效期限。
1、民法总则由总则编和各分编组成。总则编是民法典编纂工作“两步走”中的第一步,其内容是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各分编。总则编和各分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着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的任务,可谓公民社会生活的“总规矩”。
2、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该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❼ 民法-附条件,附期限

1、条件不一会成就。例如:如果你考上了北大,我就赠与你1XXXX万。条件就专是:你考上了北大。属但是你未必能考上北大。
2、附期限,期限肯定会来临的。例如:等XX的父亲去世后,我就把我的房子卖给你。XX的父亲肯定会去世的,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❽ 请问 哪种是既附期限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啊

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指在一定期限内或过了一定期限,某项条款或行为就专生效了,如判决书属上的“X天之内返还全部财产”。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满足了或不满足了某个条件,某项条款或行为就生效了,如合同上的“如果房屋拆迁,合同终止”既附期限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满足上诉2个条件,如“在一个月内未发现肇事者,就失去追诉时效”这里“一个月”为附期限,“发现肇事者”为附条件,“失去追诉时效”为同时满足后的结果。

❾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具体如下:

1、条件是不确定的偶然性事实,期限是确定的必然性事实。

附期限时期确定,到来不确定,为条件。例如“60大寿送电视一台”,60岁虽确定,但人之寿命不可测,是否能活到60岁不可知,具有偶发性。

附条件时期不确定,到来也不确定,为条件。如“司法考试通过之日”,能否考得上,已属不确定,至于哪一年考得上,则更加不确定,故显然属于条件。

2、条件之事实成就与否是不确定的,期限是肯定会到来的。

附期限时期确定,事实的发生也确定,如“今年9月9日”,是期限。

附条件时期不确定,到来确定,为期限。例如“临终时将物送给你”,何时死虽难预料,但人必有一死,死期终会到来。

3、附条件和附期限都属于法律行为的附款,是当事人对于法律行为效果的发生或消灭所加的限制。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具体是指在法律行为中指定一定的条件,把该条件的成就(或发生)或不成就(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终止的根据。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具体是指在法律行为中指明一定的期限,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终止的依据。

(9)附条件同时附期限扩展阅读

《民法总则》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一百五十九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第一百六十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阅读全文

与附条件同时附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