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还款期限约定不明

还款期限约定不明

发布时间:2021-05-15 15:31:38

㈠ 借款期限约定不明如何诉讼

在民间借贷诉讼中,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经常是借款人不愿履行还款义务的抗辩理由,目前司法认定中也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使得不同法院甚至同一法院对同类案件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判决结论。笔者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出借日期不能确定时,诉讼时效期间的确定。只显示借款金额的借款条,或口头借款合同双方均认可借款事实,但出借日期不能确定,借款人提出超过诉讼时效的履行抗辩。一种看法认为,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应由原告承担对出借日期事实的举证责任,如举证不能,承担败诉责任。另一种看法认为,从保护权利人的角度,坚持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应由权利享受人(借款人)对出借日期及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不能确定时,从主张提出之日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二、还款期限不明,即借据显示出借日期和金额,不显示还款日期,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从借款条显示的出借日期之次日起确定诉讼时效期间。另一种观点认为,应从出借人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起算,不能确定时应当适用二十年时效的规定,确定时效情形。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以上两种情形,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的理由如下:
1、根据法律规定,作为债权人的出借人,有权随时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出借人没有行使催告权之前,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其权利可能被侵害的事实。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该催告权不受除斥期间的限制,只有在出借人行使催告权以后,借款人在被催告的合理期间内没有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义务,出借人才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存在可能受到侵害的危险,此时才具备适用诉讼时效期间的前提条件。
2、在民间借贷中,出借行为本身蕴涵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因素,出借人往往是基于帮助、援助、扶助的良善动机,将款项借与他人,是值得尊重的善意债权人。出借人没有行使催告权,首先是因为双方对借款期限约定不明,也因为债权人了解到借款人暂时无还款能力后,出于亲情、友情、及其它文明因素的考虑,采用了委婉的催告方式,这是道德高尚的表现,与眠于权利之上消极、懈怠于行使债权的行为,有不同的性质,应当区别对待。
3、借款期限约定不明时,由借款人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它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和诚信原则,综合当事人的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这是法律赋予法官在举证责任分配程序上的自由裁量权利。而法官创设“准据法”时,应按照民事实体法的价值目标,以良善、诚实的动因尊重权利人及权利人利益,如果加重权利人负担,与公平、正义、诚信的法制精神相违背,故应确定由债务人对诉讼时效期间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没有借款条、只有欠款条情况下的诉讼期间认定。首先确定借款条的性质:
1、借款手续不规范造成的“欠款”条,实为借款条,应按上述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办法确定时效。
2、债权人催告货款或其它权利时,债务人出具的欠款条,并非借款,应根据双方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欠款性质。
3、出借人催告借款时借款人出具的还款条,是当事人之间仍然存在借贷关系的书面凭证,但该欠款条标志着债权人已就借款债权行使过催告,借款人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出借人对债务人的履行意愿、履行能力已经了解,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可能遭受侵害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欠款条所确定的还款日期之次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没有载明还款日期的,应从欠款条出具之次日起开始起算或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两年诉讼时效规定。

㈡ 还款期限四个月属约定 不明确情形

若仅约定”还款期限四个月”,对该条款的解读,
1、可按照从给对方钱款的时间(或借条收据等凭证签字的时间)起算四个月。
2、若依然存在异议,出现所谓约定不明的争议,可以发催款函要求对方支付,从对方收到该催款函时的时间起算四个月,这样就可以解决争议的问题。

㈢ 借条上还款日期写的是秋后还钱,算不算日期约定不明

借条上还款日期写的是秋后还钱,算日期约定不明。所以应当协商还款时间,应当具体明确。

㈣ 对借款合同期限约定不明的,诉讼时效该如何计算

从第一次主张还款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没主张一次,诉讼时效即中断一次
最新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
最长保护期为20年

㈤ 债务债权问题,担保连带责任“约定不明”和“没有约定”是怎么区别的还款日期算是约定吗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是以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为前提的,保证期间也应当以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开始计算。如果债权人和债务人没有约定主债务的履行期,那么保证人承担责任的起始点就难以确定。
主债务期限没有约定的,依据《民法通则》第88条和《合同法》第66条的规定来确定,即“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债权人提出合理宽限期后,就会使原来不明确的主债务履行期得以确定,也使保证期间的起算点可以明确。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3条规定,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担保法》第26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免除保证责任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㈥ 借款期限约定不明的,如何确定诉讼时效

借款期限约定不明借条的诉讼时效,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版日起计算。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㈦ 借款期限约定不明怎么办,如何确定借款

以下是借款期限约定不明的几项疑问解答:
1、未约定借款期限,还款的日期是否可以无限拖延?
《合同法》206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即是说,如果还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虽有约定但依法无法明确的,虽借款人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随时返还,但不等于借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拖延履行还款义务,而是应在出借人确定的合理期限内还款。
2、未约定借款期限,诉讼时效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在借款合同(借条)中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根据合同法第206条的规定,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偿还,在作出催告之前,出借人根本无法知道借款人是否会在其确定的合理期限内还款,也就不可能知道其权利会否遭到侵害。因此,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合同,诉讼时效应从出借人确定的合理还款期限届满之日的次日起算。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根据该规定,若存在出借人在确定的合理期限届满后,又向借款人主张还款的,或者借款人同意还款等情形的,从出借人主张还款或者借款人同意还款时开始从新计算2年的诉讼时效。
3、未约定借款期限,保证人的保证期间如何确定?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25条、26条规定,保证期限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因借款保证合同中没约定还款期限,致使主债务的履行期间难以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3条规定,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因此,未约定还款期限的,保证期间应当从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作为债权人,要想追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若约定了保证期间的,应在必须在该宽限期届满之后约定的保证期限内起诉,若未约定保证期间,则应在6个月内提起诉讼,否则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
4、未约定借款期限,可否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
至于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款,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的规定,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当然为不定期借款,若双方未约定利息或者约定为 “无息借款”,则出借人不能就还款期限到来之前的部分主张利息,但有权要求借款人偿付催告后产生的利息,利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算。

㈧ 借款还款日期这样算约定不明确吗

不管日期怎么算,也到期了,只管要钱就是。因为8月最后一天是8月31日。如果有争议也是8月1日到8月31日期间,现在2008年8月31日已经成为过去,怎么算也该还钱了。

㈨ 关于民间借贷还款日期没注明法律如何规定

  1. 【借款的返还期限】复债务人应当按制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债务人可以随时返还;债权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2. 《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六十一条【合同约定不明的补救】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阅读全文

与还款期限约定不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
温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54
英树创造101投票 浏览:596
农业银行卡有效期怎么看 浏览:194
中威客车侵权 浏览:831
佛山市联信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368
相邻权纠纷民事起诉状 浏览:526
兵团心理咨询师证书查询 浏览:863
徐州金连春合同纠纷 浏览: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