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道路交通饱和度如何计算
饱和度:实际交通流量与该车流的饱和通行能力的比值。由道路或交叉口的交通流量除以该道路或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而得。
饱和度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V/C,其中V是最大交通量,C是最大通行能力,其比值即为交通饱和度。
(1)交通量饱和年限扩展阅读
我国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以下四级:
1、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良好,V/C介于0至0.6之间。
2、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0.6至0.8之间。
3、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0.8至1之间。
4、四级服务水平:道路交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V/C大于1。
道路交通饱和度的影响因素:
1、行程速度及运行时间
2、交通受阻或受干扰程度
3、车辆行驶时的自由程度
4、气候因素:如雨、雾、雪及台风等
②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怎样计算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计算方法如下:
找出m年前的交通量专n1,现在的交通量为n2,
那么交通量的年均增长属率为:x=[(n2/n1)^(1/m)-1]x100%。
年均增长率是统计学相关概念。在人口预测中常见,指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增长的速度。年均增长率=[(末年/首年)^(1/N)-1]x100%。,N=年数-1,计算的结果只能适用于以首年算末年,若算中间年份则与原值不相等。
③ 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每天的每个小时都不一样,把1年中的每个小时交通量大小排序,第30个高峰小时交通量为设计交通量。再换算平均日周月年交通量。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般在早上9点和下午5点左右
④ 5年交通量年增长率
6.6%GANGSUANDE
⑤ 道路交通量饱和时道路设计年限体现在哪些设计上
体现在路面设计中。
道路设计年限,一般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那么,将现在的交通量d,与交通量年增长率r,计算到15年的总的交通量N,路面设计就要这个值N。
⑥ 道路交通控制中饱和流量是什么怎么求算
交通流量,也q叫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5通过的车n辆数,一a般换算成标准车m。较常使用的有小d时交通量,高峰小u时交通量,日3交通量,年交通量等。交通量=M。T
道路占有率:道路上s当前交通流量占设计6交通量的比5例,也q叫道路使用率。P=T。C。
lⅶЬ┆e掸Щщd猊{e掸ЩщktxlⅶЬ┆yb
⑦ 什么是公路交通量预测特征年是怎样确定的
近期1年,中期7年,远期15年为特征年。起算年为2013年。
⑧ 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次/车道)和设计年限内累计交通量(pcu/h)是 一样的吗
不一样。
当量轴次是按照弯沉等效或者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同的车型、不同的轴次作用次数换算为标准轴载100KN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
交通量是单位时间内,某总这经过某一断面的数量。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的规定,以不同的控制标准来将交通量转换为当量轴次需要不同的公式。详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3.1中要求。
⑨ 城市道路等级与交通量的关系
等级越高,行车速度越快,车流量越大。
我国按照道路使用特点,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除对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划分等级。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快速路不小于40米,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5—40米,支路12—25米。
⑴快速路 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⑵主干路 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⑶次干路 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⑷支路 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⑩ "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怎么和"道路交通量饱和时"的设计年限不一致,
道路结构是结构,水泥混凝土结构跟沥青混凝土结构还不同呢!
交通量是交通量
交通量的设计
涉及的是本条路的交通流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