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使用年限是多久
消防员灭火复防护服的使用年制限是四年。
防护工作服的材料,除满足高强度高耐磨等穿用要求之外,常因防护目的、防护原理不同而有差异,从棉、毛、丝、铅等天然材料,橡胶、塑料、树脂、合纤等合成材料,到当代新功能材料及复合材料等。
抗冲击的对位芳香族聚酰胺及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制品,拒油的含氟化合物,抗辐射的聚酰亚胺纤维,抗静电集聚的腈纶络合铜纤维,抗菌纤维及经相关防臭整理的织物。
(1)阻燃服有效期扩展阅读:
按防护功能分健康型防护工作服,如防辐射服、防寒服、隔热服及抗菌服等;安全型防护工作服,如阻燃服、防静电服、防弹服、防刺服、宇航服、潜水服、防酸服及防虫服等;为保持穿着者卫生的工作服,如防油服、防尘服及拒水服等。
防护工作服的结构,一般都有高覆盖、高闭锁和便于工作的特点,宇航服和潜水服等特殊防护工作服还配有相应的装备和器件。
B. 阻燃服可以承受多少度的高温呢
这个没有一个具体的温度标准,在测试时主要是检测面料的热传递时间。EN11611的标准要求一级热传递时间为大一等于7S,二级则是大于等于16S;EN11612的热传递时间一级是大于4S小于等于10S;二级要求大于10S小于等于20S(新乡豫龙纺织)
C. 请问消防服使用年限
消防员防护服又称消防服、防护服、消防防护服、消防战斗服、灭火防护服等。
消防员防护服是保护活跃在消防第一线的消防队员人身安全的重要装备品之一,它不仅是火灾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因此,适应火灾现场救助活动的消防员防护服就显得尤为重要。防火服是消防员及高温作业人员近火作业时穿着的防护服装,用来对其上下躯干、头部、手部和脚部进行隔热防护,包括防火上衣、防火裤、防火头套、防火手套以及防火脚套。具有防火、隔热、耐磨、耐折、阻燃、反辐射热等特性,反辐射热温度高达1000℃。
1、每次使用脱下来后,要检查防火服的状况,检查是否有磨损。
2、假如防火服的表面泛起小面积的不是很严重的灼烧痕迹或磨损,则可以用镀铝的喷枪进行修补。假如防火服的外部有损坏,则要更换防火服。
3、假如防火服已经和化学品接触,或发现有气泡现象,则应清洗整个镀铝表面。假如防火服上留有油液或油脂的残余物,则要用中性肥皂进行清洗。
4、防火服在重新存放前务必进行彻底的干燥,晾好不要折。
5、如果想要去除防火服上残留的污垢,用自来水和中性肥皂,必要时用洗涤剂,.洗涤剂只用在受污染的部位,要小心谨慎,因为洗涤剂可能会损坏镀铝的表面。
D. 阻燃工作服的使用期限
阻燃抄工作服种类不一样的,这袭样和面料的特性来分,一次水洗,多次水洗和永久阻燃,据新科特种纺织阻燃专家介绍阻燃工作服也是分为一次水洗、多次水洗(50次)、永久阻燃(工作服面料本身就是阻燃的无论多少次水洗都是)。
E. 阻燃服有冬季和夏季款吗有没有什么国家规定的
由于阻燃服纯棉织品耐热能良好,高温时,只会引起织物上水分蒸发,不会损伤纤维,因此无需区分夏款和冬款。
F. 防护服有具体保质期吗
有 如开普乐防护服 在未使用,保质期为15年 使用了3到5年吧 具体还需要根据具体厂家说明
G. 消防员的防火服能防火多久
国家标准是在温度为260℃±5℃条件下,5min内,防火服反光材料表面应无炭化、脱落现象。其逆反射系数不应小于表2规定值的70%。
消防服是保护活跃在消防第一线的消防队员人身安全的重要装备品之一,它不仅是火灾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
消防员在进行灭火战斗时穿着的专用服装,用来对其上下躯干、头颈、手臂、腿进行热防护,但防护服的防护范围不包括头部、手部和脚部。
防护服主要规格按GB/T1335.1、GB/T1335.2有关规定自行设计。
H. 阻燃剂是塑料中的有效期是多少
一般不拆包的话保质期都可以2-3年。阻燃剂
阻燃剂,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主要是针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设计的;阻燃剂有多种类型,按使用方法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添加型阻燃剂是通过机械混合方法加入到聚合物中,使聚合物具有阻燃性的,目前添加型阻燃剂主要有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卤系阻燃剂(有机氯化物和有机溴化物)和非卤。有机是以溴系、磷氮系、氮系和红磷及化合物为代表的一些阻燃剂,无机主要是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系等阻燃体系。
反应型阻燃剂则是作为一种单体参加聚合反应,因此使聚合物本身含有阻燃成分的,其优点是对聚合物材料使用性能影响较小,阻燃性持久。
中文名
阻燃剂
外文名
Flame retardant
别名
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
功能
防火简介
为能够增加高分子材料耐燃性的物质,主要用于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而这些材料大多数是可以燃烧的。特别是塑料,要将其应用在交通运输、建筑、电工器材、航空、宇宙飞行等方面,就迫切需要解决其耐燃烧问题。 阻燃剂的使用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不降低高分子材料的物性,如耐热性、机械强度、电气性能; 分解温度不应太高, 但在加工温度下又不能分解; 耐久性好; 耐候性好; 价廉。[1]
一般来讲有机阻燃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在塑料中,溴系阻燃剂在有机阻燃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虽然在环保问题上“非议”多端但一直难以有其他阻燃剂体系取代。
在非卤素阻燃剂中红磷是一种较好的阻燃剂,具有添加量少、阻燃效率高、低烟、低毒、用途广泛等优点;红磷与氢氧化铝、膨胀性石墨等无机阻燃剂复配使用,制成复合型磷/镁;磷/铝;磷/石墨等非卤阻燃剂,可使用阻燃剂量大幅降低,从而改善塑料制品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但普通红磷在空气中易氧化、吸湿,容易引起粉尘爆炸,运输困难,与高分子材料相溶性差等缺陷,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为弥补这方面不足,可采用了微胶囊包覆工艺,使之成为微胶囊化红磷。微胶囊化红磷除克服了红磷固有的弊端外,并具有高效,低烟,在加工中不产生有毒气体,其分散性、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均有提高和改善。
类型
阻燃科学技术是为了适应社会安全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预防火灾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阻燃剂是阻燃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是一种用于改善可燃易燃材料燃烧性能的特殊的化工助剂,广泛应用于各类装修材料的阻燃加工中。经过阻燃剂加工后的材料,在受到外界火源攻击时,能够有效地阻止、延缓或终止火焰的传播,从而达到阻燃的作用。[2]
阻燃剂分为物理混合的添加型阻燃剂和化学键合的反应型阻燃剂两类。对阻燃剂物性的基本要求是:①与塑料及合成纤维的相容性好;②不改变原有物质固有的优良性能;③ 用量小、效果大;④加工温度下不分解;⑤毒性小,燃烧时不产生毒性气体;⑥成本低廉。可用作阻燃剂的物质很多,如磷酸烷基酯类: 磷酸三丁酯、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磷酸三(2, 3-二溴丙基)酯、Pyrol99等;磷酸芳基酯: 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等。双环戊二烯类:氯丹酸酐等。脂肪族卤代烃仅供参考
I. 请问3C认证的阻燃性测试报告有有效期么我们去年做了阻燃报告,个别客户提出已超期..在线求解,谢谢!
测试报告是针对某一种产品的,也就是你的某一个测试产品有效,而不是针对所有的产品和所有阶段生产的产品的,所以有些较真的客户会对你提出这样子的质疑,只是压价罢了。
J. 阻燃服的标准
NFPA 1971为建筑灭火中消防员的全套装备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火灾中消防员着装的起码要求,包括服装设计、安全性能以及衣服组件及配套物品(上衣,裤子,头盔,手套,鞋靴)的全面检测。其中,热防护性能测试法(即TPP法)是通过测定热源经织物及其他材料表面到达人体,导致二级烧伤度所需要的热能,据此来评价织物的热防护性能。操作方法是:在被测试样的一面放置热源,另一面放置热量计,热源和被测试样之间有一可以活动的隔热板,平时隔热板阻隔热源和被测试样,测试时隔热板打开,被测试样暴露在热源中,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热量计的热能变化来测得试样的热通量,并记录达到二度烧伤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测得试样的热防护指标TPP值。
NFPA 1975 为火灾及紧急事件防护服测试标准,常用于工业阻燃防护服的阻燃性能的判定。防护服面料阻燃性能采用垂直燃烧试验方法。另外,500 °F烘箱测试方法用于确定材料的热稳定性,要求将材料置于500 °F高温烘箱内5 min,其中缩水率不能超过15 %,然后根据材料是否会点燃、熔化、滴落或分解来判定其他热防护性能。
NFPA 2112为工业用阻燃防护服标准,是未来工业用阻燃防护服法律法规建立的试验基础。它综合阐述了工业用阻燃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要求,包括一系列的热防护性能试验。 (1) 垂直燃烧性能试验。将材料暴露于标准火焰12 s,将火焰移开后,判定其是否会被点燃和燃烧损毁长度等。(2) 热辐射和热对流混合作用防护性能试验,简称TPP法。 该方法测试是将一块6平方英寸的布料放置于总能量密度为2 cal/(cm2·s) 的热对流及辐射热源下,然后记录达到二级烧伤所需的时间,TPP值即为时间乘以cal/cal/(cm2·s) 的数值。TPP值越高,织物提供的防护能力越强。和垂直燃烧试验不同,TPP试验可以告诉我们模拟人体皮肤透过各种不同的布料达到二级烧伤所须吸收能量的多少,也就是说TPP值越高,则布料对于暴露于高温及高热火焰下身体的保护性越好,单位TPP值更是热防护性能的最直接体现。 (3) 热力人体模型试验。该试验是让全身含有122个温度测试器的6英寸高的人体模型穿上防火服,并使其暴露于12丙烷火焰喷射器所集合成的2 cal/cm2·s热源中,计算机根据从122个温度测试器所收集的数据资料,模拟出人体皮肤可能受到的二级和三级烧伤度及部位。这是当今世上最先进的与真人尺寸相同的热灼伤评估系统。为了更进一步模拟在实际火焰中人体的烧伤程度,用来测试整套衣服在模拟实际火焰状况下,衣服所能提供的保护程度。通过此试验,我们可预测身体可能达到的二级或三级烧伤度,全身烧伤度越低,则存活机会就越大。 (4) 热稳定性试验与NFPA 1975 标准中500 °F烘箱测试基本相同。 EN 531为欧盟工业热防护服标准。该标准对阻燃防护服的总体性能、构造设计、尺寸的稳定性、火焰蔓延、耐热及融化金属性能、尺码标记和唛头、用户信息、识别图案等内容作了规定。阻燃性能试验方法采用EN 532 进行。EN 532是限制性火焰扩散速度的测试方法,该试验方法是在垂直放置材料表面点火10 s,判定标准如下: (1)任何试样不应有燃烧蔓延至织物边沿或是织物上端; (2)任何试样不应有破洞形成; (3)任何试样不应有燃烧熔滴或是熔融物坠落; (4)续燃时间须小于等于2 s; (5)阴燃时间须小于等于2 s。
EN 470为欧盟焊工及相近工种热热防护服标准,规定了阻燃防护服的设计要求、材料要求、安全要求、尺码标记和唛头、用户信息、识别图案等。按规定方法对试样进行水洗或是干洗以后,沿用EN 532试验方法进行面料的燃烧蔓延性能测试。除此之外,依照EN 348的要求对金属细小熔滴物坠落后的影响进行评估。对检测样品进行水洗或是干洗以后,若10块检测样上平均坠落的熔滴物在15和15.5滴之间,那么要进行第二次10块布样检测,评判应根据20块布样检测的平均数据为准。
EN 469为欧盟消防防护服标准,主要考虑的是大型火灾中对热和火焰加以防护,不包括诸如清除外溢化学物、森林火灾、近距离救火、道路事故救助等特殊任务或特殊火险防护中使用的服装。该标准包括防护服的总体要求、重要安全要求、附加要求、标记唛头、用户信息和识别图案。除了耐火性外,外表层织物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物理性能,以适应外部环境条件,如热应力等。这些基本的安全性能包括剩余强度、耐热性、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表面润湿性和尺寸变化等。该标准要求将外表层暴露在日流量密度为10 kW/m2的热源下,外表层织物的剩余强度即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必须分别大于450 N和25 N。另外,该标准还规定任何用于消防用防护服的织物,都必须通过耐热性测试。测试方法是将试样放在260 °F的恒温加热箱中,测试中试样不能熔化、滴流或引燃且收缩率应小于等于5 %。 国内阻燃处理主要是引进国外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如:
一、新乡市新星特种织物有限公司引进的PROBAN生产技术生产的各种中、高档阻燃面料的企业。国产阻燃面料以其稳定的质量,更好的性价比,为中国阻燃服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陕西元丰引进杜邦技术开发的芳纶阻燃面料。
三、新乡市威士纺织服装引进二次开发的CP后处理阻燃工艺,生产的阻燃面料,阻燃性能优良,甲醛含量小于75PPM达到欧标OKTEX-100要求且价格适中。
特性
1、织物采用抗燃的纤维,可用在高热、火焰、电弧等危险情况,在高温下不会熔化、燃烧及熔滴
2、加入P140碳芯纤维,使织物更具有抗静电能力
3、所有的织物通过碳氟化合物的处理,达到了防水、防油、污渍易除的效果。或采用亲水处理来增加水汽蒸发、提高在炎热气候下的穿着舒适度
4、防护面料无论水洗(或商业洗涤),织物的防护性能不会降低,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5、耐酸碱、抗腐浊、高强度、耐摩擦,使用寿命超过一般制服或经防护处理过的棉制服的6倍
6、透气性好、重量轻,柔软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