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观专利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有哪些
外观专利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有哪些?外观设计专利是我国三大专利的类型之一,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外观进行设计后,申请专利审批通过专利审核的一种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是有保护期的,那么外观专利的有效期是多久?外观专利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期限为10年。在1993年申请的外观设计中,获得专利权并且专利权保护期限达到10年的不到10%.大多数人申请专利只为获得专利权证书,从而获得职称、税收等方面的利益。因此其在获得专利权之后并没有将专利适用于工业商品生产的意识,很多专利因为专利权人的原因而丧失了专利权。有的专利权人则只为获得短期商业利益,并不将其作为自己的一种品牌产品长期占领市场。而对于一些实力雄厚且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来说,他们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长期占领市场,获得法律有效保护。对他们讲,10年保护期较为短暂。对于外观设计,其保护期限在各国法律中不尽相同:外观设计在日本的保护期为自核准注册之日起15年;在德国,其保护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20年;在英国,其保护期为自注册之日起5年,可延长4次,每次5年;在美国,其保护期限为自核发证书之日起14年;在法国,其保护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25年,经注册人声明还可延长25年。可见我国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短暂。既然主张实行注册制与非注册制并存的保护机制,那么对于核准注册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可以定为自申请之日起5年,可以续展4次,每次5年。这样既可以适应那些仅需要对外观设计进行短期保护的权利人的需要,又可以满足那些要求长期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大企业的要求。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有哪些?《专利法》第23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条规定,外观设计应适应于工业上应用。结合这两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具备新颖性和实用性两个条件。1、新颖性外观设计的新颖性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新颖性的要求基本一致,它是指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新专利法提高了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实质性条件,即对通过摹仿现有设计或者简单拼凑现有设计特征而形成的外观设计不予授权。另外,新专利法还规定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等。2、实用性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它不能脱离工业产品而独立存在,因此,外观设计必须能够在工业中应用,具备工业实用性。3、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实践中有时出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未经他人同意将他人在先的著作权或商标权的客体进行专利申请,如工艺美术作品和商标标识设计等。为此,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此外,在先权利应该是申请日前已取得的权利。关于外观专利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想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或拨打八戒知识产权全国免费服务热线,我们有着多年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经验,专业的业务团队和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理念,能帮助您顺利申请。
❷ 日本外观专利费用多少
不同的代理机构报价不一样。以知墨墨平台为例,日本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阶段费用为¥16800
❸ 日本外观专利涉及内容
跟大陆差不多,
就是日本的图要求比大陆的要求要严格很多,
有时候需要
❹ 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是多久
我国保护期限为10年。在1993年申请的外观设计中,获得专利权并且专利权保护期限达到年的不到10%.大多数人申请专利只为获得专利权证书,从而获得职称、税收等方面的利益。[⑤]因此其在获得专利权之后并没有将专利适用于工业商品生产的意识,很多专利因为专利权人的原因而丧失了专利权。有的专利权人则只为获得短期商业利益,并不将其作为自己的一种品牌产品长期占领市场。而对于一些实力雄厚且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来说,他们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长期占领市场,获得法律有效保护。对他们讲,10年保护期较为短暂。 对于外观设计,其保护期限在各国法律中不尽相同:外观设计在日本的保护期为自核准注册之日起15年;在德国,其保护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20年; 在英国,其保护期为自注册之日起5年,可延长4次,每次5年;在美国,其保护期限为自核发证书之日起14年;在法国,其保护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25年,经注册人声明还可延长25年。可见我国外观设计期限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短暂。 我认为,既然主张实行注册制与非注册制并存的保护机制,那么对于核准注册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可以定为自申请之日起5年,可以续展4次,每次5年。这样既可以适应那些仅需要对外观设计进行短期保护的权利人的需要,又可以满足那些要求长期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大企业的要求。
❺ 日本专利的有效期
特许(即发明)20年,实用新型10年,意匠(外观设计)20年。
❻ 日本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专利保护时间是多少年
根据日本外观设计法第四章第一节第二十一条之记载:外观设计权的有效期为自注册版之日起十五年。
日本外权观设计法在1959年制定以后,分别于1962年、1964年、1970年、1971年、1975年、1978年、1981年、1984年、1985年、1987年、1990年进行了局部性的修改。这是我找到的资料,话说的确不敢保证是最新的版本,宛若今年2月好像又进行了修改,可能还没有中文版本呢吧,这么专精的问题你可能的到日本网站上去问了
又查了一下,我找到的资料到09年底都有效,如果今年2月真的修改了,并且对保护期限修改那这个信息就没准有误,不然就一定是15年啦。
❼ 申请日本专利前先要了解日本外观设计延期公告制度
申请日本专利前先要了解日本外观设计延期公告制度,外观设计延期公告也称保密外观设计,实质上是一种对授权的外观设计进行延期公开的制度。通常情况下,外观设计申请人获得专利权后,其设计方案也随即进入社会公众可以知晓的公开状态。在先申请原则下,企业不得不在设计方案定型后立即提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随着近年各国审查效率的提升,产品正式发售前专利申请就已经授权公告的情形不在少数。对于以新颖的外形和视觉冲击力赢得市场的产品而言,专利公告而造成的设计方案公开,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影响产品销售量。申请日本专利前先要了解日本外观设计延期公告制度保密外观设计制度采用延期公告的形式,对授权的外观设计进行不公开设计内容的处理,使产品在正式发售前处于秘密不可知的状态,以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好奇心,促进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博得更高的销售量。一般来说,公开换保护是工业所有权共性的制度规则,然而设计与技术类创造活动的不同点在于,设计类的创造活动大多体现为横向的、发散的、独立的创意,而技术类的创造活动则更多地依赖纵向的技术积累,也可以说设计类的创造活动对于前人创造成果的依赖程度要低于技术类,授权后暂时不公布设计内容对于公共利益的负面影响不大。加之设计方案一目了然,一旦公开被抄袭仿冒的几率大大高于技术类发明创造。外观设计的这些特点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其作出相应调整。保密外观设计制度就是公开换保护规则的例外。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均设有保密外观设计制度。日本是较早设立该制度的国家,对日本保密外观设计制度进行研究,对我国探讨引入保密外观设计制度有所启发。日本保密外观设计制度的相关要求保密外观设计制度在日本《外观设计法》中已存续100余年。日本对外观设计进行保护始于1888年,1909年,日本对《外观设计法》进行首次修订,确立了保密外观设计制度。引入该制度的理由是考虑到外观设计与流行趋势密切相关,易于被模仿。即使取得了专利权,权利人也有可能承受由于公开造成被抄袭盗用的损失。日本保密外观设计制度规定,保密请求的最长保密期为3年,期满后不得再要求保密,日本特许厅会对该授权外观设计进行强制公开。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保密外观设计的保密期限是3年一贯制,日本特许厅为专利权人提供了灵活的选择。权利人可以指定适合自己的保密期限,只要不超过3年即可,期限以年为单位或者以月为单位。考虑到企业可能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产品上市的时机,日本保密外观设计制度规定,提出保密请求后还可以对这个期间进行延长或者缩短,在原来指定期限期满前一个月内向日本特许厅提出即可。实践中,申请人需要在提交外观设计申请的同时或者在缴纳第一年的年费时向日本特许厅提出保密申请,2007年3月31日以前的申请仅支持申请日提出。提出保密申请时应当将要求保密的期限在外观设计请求书中清晰记录。保密请求费用以申请为单位,每一件申请为5100日元,以目前的汇率计算约合300元人民币。保密外观设计不仅不公布外观设计内容,产品名称、产品类别、设计人等请求书中的信息也处于暂时保密的状态。这样的制度设计使竞争对手无从得知申请人在哪个领域进行了怎样的创新,是对申请人发展经营策略的全面保护。关于申请日本专利前先要了解日本外观设计延期公告制度,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多关于专利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八戒知识产权,或电话联系我们。
❽ 日本专利申请周期是多长
据报道,日复本专利申请制数为32万项,较上年减少0.1%,虽然日本专利申请量降低,但是日本专利申请对于扩大产品市场占有额,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还是功不可没的。那么日本专利申请周期是多长?小编整理了日本专利申请周期是多长?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为您解答日本专利申请周期是多长?日本专利申请周期是多长?从申请之日到授权,一般需要1.5-2年。日本是巴黎公约和PCT条约成员国,所以中国申请人可基于本国优先权直接申请日本专利。日本采用的是先申请主义,所以做出发明后最好尽快申请,另外,计算机软件可在日本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人须于提出申请前针对该新型之可注册性进行检索。日本外观设计采用了局部外观设计注册制度,对某些具有局部特征的形态、形状,允许注册局部外观设计,如果运用这种新的局部外观设计注册制度,在注册了有特征的部分之后,遇到第三者采用了该有特征的部分,尽管整体不同,也能起诉其侵权。
❾ 对日本「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两点思考
日本的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与我国的既有相同,又有差异。其中有两个方面与我国尤其不同,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现详述如下。差异一:可以申请保密的外观设计专利日本《外观设计法》第14条规定,外观设计注册申请人可指定在外观设计权的设定的注册之日起三年以内的期限,可请求在此期限内以该外观设计为秘密。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匪夷所思。众所周知,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的最大不同在于:专利保护是以公开换绝对性保护;商业秘密则是以不公开换相对性保护。换言之,专利保护在有效期内可以获得绝对保护,在保护期内即使商业竞争者通过自己的技术研发开发出相同技术,也不能实施,但是专利权人付出的代价是必须将专利技术信息向公众公开;与之相对,商业秘密的权利人没有义务将相关的秘密方案向公众公开(相反,他还要采取合理措施予以保密),但付出的代价是不能阻止他人使用各种合法手段(包括反向技术)研发其商业秘密的技术内容,一旦他人研发成功,他人既可以成为同一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也有权将相关秘密信息向公众公开(这会导致原来的商业秘密立刻消亡,成为公有领域的技术信息)。而日本的做法,笔者认为实质上就是允许专利权人在外观设计专利的部分有效期内对其采取类似商业秘密的保护手段。显然,这一方式在我国难以借鉴。对于一项公开的外观设计专利,任何守法公民都有义务在专利有效期内不去模仿、实施,但是,对于一项被保密的外观设计专利,如果它同时又不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的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包装、装潢,那么,其他竞争者由于不知其为专利但又因为某种偶然的合法的原因知悉相关技术信息而对其进行仿制,又何罪之有呢?(这里的罪不是指刑法上的罪,而是指民事侵权责任)差异二: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也可以受到保护我国《专利审查指南》明确规定,产品的不能分割或者不能单独出售且不能单独使用的局部设计,例如袜跟、帽檐、杯把等,不能申请为外观设计专利。日本起初也做了类似规定,但在2008年对外观设计法进行了修改,确定了部分外观设计这一概念(业内也有称局部外观设计)。具体而言,日本外观设计法第二条规定,在本法律中所谓‘外观设计’,是指物品(包含物品的一部分)的形状、图案或者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通过视觉引发美感之物。换言之,以袜子和瓶子为例,不能分割的袜跟和不能单独出售的瓶盖都被纳入了日本部分外观设计的可授权范围中。笔者认为,日本的作法非常值得借鉴。在我国关于外观设计专利的司法实践中,判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主要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的第九条、第十条和第十一条。其中,第十一条规定了整体比较侵权判定标准。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新类型案件的不断涌现,整体比较标准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整体比较标准(人民法院认定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时,应当根据授权外观设计、被诉侵权设计的设计特征,以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进行综合判断)指的是在外观设计侵权判定中要采取整体比较、重点观察、综合判断的方法。其中的整体比较,是指判定基础要着眼于授权外观设计和被诉侵权设计整体上的视觉效果上的异同。随着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入和司法实践的不断扩展,理论上的质疑和实践中的挑战不断涌现。在整体比较标准下,当两件对比的外观设计产品不构成相同或近似、令一般消费者不产生混淆的情况下,认为不构成侵权,似乎也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结论。实践中,这个结论容易被利用而成为一种规避侵权责任的理由。例如,某厂家生产出一种具有独特外观设计的产品,引起消费者的喜爱,其他厂家往往利用整体比较标准的局限,一方面抄袭、模仿该外观设计造型中的创新部分,另一方面又对其整体上作出较大程度的变化,达到整体视觉效果的显著区别。由于我国法律不保护部分外观设计,这样做常常能规避侵权责任。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仍然在于本应特别考虑的创新设计被淹没在包括大量非创新设计的整体效果之中,而无法有效影响判定主体在宏观上形成的整体视觉印象。因此,笔者认为,在专利法的下次修改中,应当将相关内容纳入修订范围。
❿ 日本外观设计专利从提交到收到注册证书需要多长时间
积特知识产权:日本外观设计专利从提交到收到注册证书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没有任何干预措施,则需要大约六个月的时间来注册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