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华佗什么时候死的
是吹关羽的 呵呵
其实给关羽刮骨的就是普通军医
㈡ 谁能帮我列一下中国历史朝代的按时间的列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朝 代 起 讫 都 城 今 地
夏 约前22世纪末—约前16世纪初 安邑 山西夏县 亡于商
阳翟 河南禹县
商①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亳 河南商丘 亡于周
殷 河南安阳
周 西周 约前11世纪—前771② 镐京 陕西西安 (亡于大戎)东迁
东周 前770—前256 洛邑 河南洛阳 亡于秦
秦 前221—前206 咸阳 陕西咸阳 亡于
汉 西汉③ 前206—公元25 长安 陕西西安 亡于汉
东汉 25—220 洛阳 河南洛阳 亡于魏
三国 魏 220-265 洛阳 河南洛阳 亡于晋
蜀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亡于魏
吴 222-280 建业 江苏南京 亡于晋
西晋 265-317 洛阳 河南洛阳 亡于赵
东晋
十六国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亡于宋
十六国④ 304-439 — —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亡于齐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亡于梁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亡于陈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亡于隋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分裂成东西魏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亡于齐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亡于周
西魏 535-557 长安 陕西西安 亡于周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亡于隋
隋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亡于唐
唐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亡于后梁
五代
十国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亡于后唐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亡于后晋
后晋 936-946 汴 河南开封 亡于契丹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亡于后周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亡于宋
十国⑤ 902-979 — —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亡于金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临安 亡于元
辽 907-1125 皇都 亡于金
(上京) 辽宁
巴林右旗
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亡于蒙古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龙江) 亡于蒙古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元 1206-1368 大都 北京 1368年败北,1543年分裂,1600年后降清
明 1368-1644 北京 北京(前期 南京 江苏南京) 亡于清
清 1616-1911 北京 北京(皇太极迁盛京 辽宁沈阳)(顺治前往北京)亡于民国
中华民国 1912---今 南京 后迁至台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0,1--今 首都北京。
㈢ 南方和北方过年有什么不同
一、饮食不同
北方吃饺子,南方做年糕、吃汤圆。
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南方则多数做年糕和汤圆,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汤圆也叫“团子”、“圆子”,取“全家团圆”之意。
二、娱乐活动不同
在北方由于气候寒冷,过年一般都是待在家里的,和亲戚朋友聊聊天打打牌,很少有户外的娱乐活动。开春以后北方的庙会比较多。逛庙会是北方春季的主要活动,有些地方的庙会从新年就开始了,新年元宵节都有庙会,我们这里的庙会一般从二月开始,二月十五城隍庙、三月十八老君庙。
在南方温度比北方高,室外的活动比较多,南方舞龙灯也是一种形式,集“舞狮、舞龙、划彩船、跑竹马、踩高跷等。
三、守岁方式不同
大年除夕的晚上,北方人一般是待在家里,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如果是在农村,火盆和火炉是少不了的,火象征着红红火火,除夕这天一定要把火烧的大,烧的旺,红彤彤的花苗照在身上,照在墙壁上,不仅身子暖,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南方人,吃过年夜饭以后,老年人在家围炉而坐,拉拉家常,谈谈一年的收获和明年的打算,年轻人则外出逛街游玩,迎接新年的到来。
四、零食不同
除了主食之外,零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同村的邻居,还是远道而来的亲戚,零食的作用不可小觑。零食可以哄小孩,可以作为饭前的垫食,同时也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北方的零食以坚果为主,像瓜子、花生等,北方过年的时候要买一大包瓜子。
南方的零食以甜点为主,像年糕、桂花糕等,年糕又名谐音”年年高“,预示着工作更上一层楼,年糕是南方过年必备的糕点。
五、过小年时间不同
小年是相对于大年而言的,是祭祀灶君的节日。送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小年的时间南北方是不一样的。北方过小年一般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过小年一般是腊月二十四。
㈣ 学府1号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漳州学府1号
城市:漳州
楼盘位置:得仙路与大亭路交汇处
开发商:漳州佳利伟业置业有限公司
产权年限:70年
建筑类型:板楼,小高层,高层,超高层,
其他交通方式:暂无资料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66666平方米,容积率,绿化率30%,共18栋楼,停车位668个停车位。
周边配套:中小学:漳浦一中、漳浦一中分校、绥安中心小学 综合商场:永嘉天地 其他:滨江公园、鹿溪公园、东湖湿地公园 小区内部配套:超市、儿童游乐场、运动场地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㈤ 什么是禅学
就是研究“禅”的学术门类。
什么是禅
“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禅”是禅宗所传的禅,与六度中的“禅定”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
与“禅”相联的有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法、禅风、禅机等由禅引伸出来的禅语,真是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在印度,“禅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修行的方式,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根本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禅宗兴起之后,它所提倡的“禅”与原来的“禅观”或“禅定”虽有其相同的一面,更有其不同的一面,对于相同的一面就不去说它,那末不同的是什么呢?
第一,禅宗的“禅”是一种认识。与其说它是六度中的“禅定度”,还不如说它是六度中的“智慧度”。
第二,禅宗在方法上重视学人与其师的直接对话,以启发学人的智慧。
第三,禅宗的目的第一步是开悟,认为只有“悟后起修”,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禅宗的修行是将日常生活与人心的净化紧密结合,认为“平常心是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出世的随神做入世的事业。
关于禅的种类,《楞伽经》中分为四种禅,一是愚夫所行禅,即执有法不空而行禅。二是观察义禅,即于定中对义谛作静虑之禅。三是攀援如禅,即圭峰宗密禅师所说“欣上厌下”之凡夫禅。四是如来禅,即自证圣智境界之禅。
圭峰宗密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分禅为五种:
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凡夫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宗密所分,是专就学理上的分类。在实际修行中,这五种禅可作为循序而进的五个阶段。在有真修实证的禅师引导下,每提高一个层次,就有一番悟境,就会在认识上来一次超越,这才是禅宗所提倡的“禅”。
究竟应该怎样来定义禅宗所提倡的“禅”,既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多余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禅宗是主张参“活句”的,历代禅师在接引学人时总是应病与药,精方解缚,从无死法与人。
参考资料:出处:禅刊 作者:云水僧 时间:2005/07/29
㈥ 佛教什么时候开始传入中国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
佛教开始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6)永嘉天地年限扩展阅读
佛教在中国的作用:
佛教文化的传播重视融入本土文明。佛陀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因此教导弟子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
其次,佛教文化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佛教寺院在历史上充当着学术机构、教育场所、慈善机构、图书馆藏和文化中心等多重角色,佛教经典得到系统精致的翻译和妥善精心的保存,其思想得到充分的交流和传播,僧侣们成为知识与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再次,佛教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佛教在逻辑、语言、技术、医学等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哲学、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天文等方面成果斐然,为后世留下了无比丰厚的精神宝藏和文化遗产。
此外,佛教文化还能增进地区间的和平与友谊。当其他宗教每每陷于宗教战争或教派冲突的泥潭时,佛教徒们却常常能够发扬慈悲宽容的精神,致力于消除相互的敌意。
参考资料:中国佛教史--网络
㈦ 宋文学的具体的时间划分
分:北宋前期、北宋后期、南宋前期、南宋后期 北宋前期文学 宋初文学,元代方回《送罗寿可诗序》称,“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仿效白居易体的有王禹偁,他也提倡杜甫的诗。倡“昆体”的为杨亿、刘筠等的《西昆酬唱集》,效李商隐体,以《宣曲》诗讽刺宫掖,被下诏禁止。效晚唐体的有九僧(见“惠崇”)、林逋、魏野等人,用清淡的风格来写幽静的隐居生活,都受到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影响。这时期的宋诗,还是模仿唐诗,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到梅尧臣起来,他的诗用思深远,风格平淡,虽作近体,而存古意,“意新语工”,苏舜钦跟他并称。苏舜钦的诗,笔力豪俊、超迈横绝,好作古体,内容多结合当时现实。欧阳修学韩愈的以文为诗,又受李白诗的影响。但韩诗矫健,欧诗舒畅,风格不同,这时开始显出宋诗的特色。
北宋初期的散文,仍袭五代浮靡的文风。柳开倡言“革弊复古”,提出重道、致用、崇散、尊韩等观点,但他的文辞不免艰涩。继柳开之后倡导古文的有王禹偁,他主张“传道而明心”,继承韩愈“文从字顺”的一面,强调文贵乎“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答张扶书》),语言平易近人。此后提倡古文的有穆修、尹洙、石介等人。穆修访求校正韩柳集,提倡古文,尔后为尹洙。尹洙通知古今,为文简而有法,再后为欧阳修。尹洙称范仲淹《岳阳楼记》为“传奇体”(《后山诗话》),不满意他的描绘景物用辞藻及对偶。欧阳修不反对偶俪,所见较广。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对“道”与“文”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文“纡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苏洵《上欧阳内翰书》),平易畅达,有情韵之美,开创了一代文风。他奖引后进,在他周围,团结了曾巩、王安石及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等人,使宋代散文有了空前的发展。
北宋前期的词,代表作家有晏殊、欧阳修、柳永等。晏、欧的词主要是小令,多写闲情逸致,词风则承袭五代,受南唐冯延巳影响尤深,但基调有所变化。晏词趋向雍容淡逸,和雅温婉;欧词较为疏宕俊朗,深挚清丽。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长于铺叙,不避俚俗,以白描的手法,极写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尤工于羁旅行役”,且多以同情态度描写伶工乐妓的生活和愿望,发展了词体,扩大了词境。但也时有下笔率易、迹近淫靡之病。这一时期以小令著称的还有宋祁、范仲淹、晏几道等。宋、范均存词不多,前者有一些佳句流传很广,后者在内容上有重要突破;塞垣风光,戍边情怀,苍凉悲壮,慷慨生哀,确是俯视群流,独放异彩。晏几道是晏殊的幼子,与其父合称“二晏”。所作多数是对往事的低回追忆,感伤惆怅,委婉深沉。这一时期的慢词作家还有张先。其词与柳永齐名,但才力稍逊,长于炼句而短于炼意,词风偏于纤巧冶艳,意境不高。
就北宋前期的文学说,在欧阳修领导下的诗文革新运动已取得成功,宋代的诗歌和散文,已开始呈现出不同于唐代诗歌和散文的风貌。北宋前期的词,以柳永的创作长调最为突出,显示宋词比唐五代词有了新的发展。
继承欧阳修的古文创作理论的是曾巩,他称“畜道德而能文章”,认为“畜道德”“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寄欧阳舍人书》),又称“所记者岂独其迹也,并与其深微之意而传之”(《南齐书目录序》),这就本欧阳修对道和文的看法作了阐明。他的散文,平正通达,委曲详明,在艺术性上次于欧阳修。王安石的散文,内容深刻,辞气峭折,具有不同于欧阳修的风格。他在《上人书》里要求“自得”“资深”,加以“左右逢源”,所以他的文章深刻透辟,曲折如意。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工于刻画,善于议论,罢相后退居钟山所作刻画景物的诗,精工明丽,为人所称道。他在修辞上的特点,就是借用古语来表达情思。由于他博极群书,“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答曾子固书》),所以造成“以学问为诗”的风气。他的词所作不多,但像〔桂枝香〕“登临送目”,写金陵怀古,已经是以诗写词,不过影响不大。王安石在诗文词的创作上,都有杰出成就。
北宋后期文学
北宋后期继欧阳修领导古文革新的运动,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在诗歌的创作上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是苏轼,在词的创作上,打破诗词的界限,以诗为词,开辟了词的境界的也是苏轼,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大作家。
苏轼继欧阳修起来,在完成北宋诗文词的革新运动方面,发挥了更大的更全面的作用。欧阳修讲的道是关心百事,有所自得。苏轼讲的道,如学潜水的“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日喻》),是在生活实践中有所体会,才能“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为辞达”(《答谢民师书》)。其实苏轼的所谓“道”,在概念上和儒家道家以及宋代程朱的所谓道都有不同,更多地偏重于生活体验,从生活中获得创作构思。他会运用“博喻”,用丰富、新鲜、贴切的比喻,来表达这种口未能言的体会。他的创作,“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随物赋形”(《文说》),既有深厚广阔的生活体验,又有“随物赋形”的形象表现手法,显示了北宋最杰出的文学成就。他的散文,论辩滔滔,气势雄壮,纵横变化,汪洋恣肆。他的赋,象《前赤壁赋》,是叙事、描绘、哲理的结合,情韵相生。他的小品,富有诗情画意,有丰富的想象力。他的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才情奔放,曲折变化,无不达之意。“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赵翼《瓯北诗话》卷五)。他的词,打破了诗词的界限,以诗为词,风格多样,有清新俊逸的,有刚健豪放的,给词开辟了新的境界。他完成了北宋诗文词的革新运动。
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之,四学士外还有陈师道也极有名。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陈师道是江西诗派中仅次于黄庭坚的作者。黄庭坚主张“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答洪驹父书》)。这是把王安石、苏轼等的以学问为诗的实践发展而建立的一套理论。他“搜猎奇书,穿穴异闻”来引用“陈言”,显示他的学问;这种“陈言”是用来“陶冶万物”的,所以他的诗是有内容的,也表达了他的感慨和激情。对黄庭坚,论者毁誉不一,但他的主张和诗歌作品在宋代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师道初学黄庭坚,后来改学杜甫。他表达切身体会的五言古诗,写得极为朴挚。张耒的诗较多地反映人民生活。秦观的词有很高成就,“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若以其词论,直是初日芙蓉,晓风杨柳,倩丽之桃李,容犹当之有愧色焉”(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他跟苏轼的词不同,是当时婉约派词的杰出者。当时著名词人还有贺铸,他的词秾丽中有清刚之气。
稍后的著名词人有周邦彦。他精通音律,创作了许多新调。他的词“多用唐人诗语,?括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在当时和后代都为人推重。李清照《论词》“乃知别是一家,要“协音律”,又称“晏(殊)苦无铺叙,贺(铸)苦少典重,秦(观)则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非不妍丽,而终乏富贵态”。她推崇的别是一家大概即指周邦彦的词,协音律,讲铺叙,较典重,有故实,这代表了当时的看法。李清照的词,是婉约派的正宗,工于抒情,用白描的语言曲折地表达深挚的情意,姿态百出。她南渡后的作品,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难,流露了极为凄苦的感情。这时期她的诗歌,又充满爱国激情,具有豪迈猷劲的风格。
南宋前期文学
经历了北宋覆亡的“靖康之难”,激起了南宋诗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虽然或多或少地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但时代的剧变,迫使诗人抛开江西诗派“取古人陈言”的写法,写出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这时期取得杰出成就的是陆游和辛弃疾的作品。稍早于陆、辛的诗人有陈与义,“建炎间,避地湖峤(两湖五岭),行万里路,诗益奇壮,造次不忘忧爱。以简严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第其品格,当在诸家之上”(《宋诗钞·简斋诗钞》)。他的身世漂泊与杜甫相似,他的诗也转向杜甫学习,学到杜诗的音节宏亮,风格沉著。“中兴四大诗人”,“尤、杨、范、陆”并称。尤袤的诗大都散失。杨万里的诗,自称“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诚斋荆溪集序》)。他从生活中抓住一点感受就写诗,这就摆脱了江西诗派的以学问为诗的规范,作出活泼自然的诗。只是他的爱国感情不够强烈。范成大出使金时所作72首七绝,表达了北宋亡国之痛,反映了遗民盼望恢复的心情。他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对农民的疾苦有了深入反映,胜过以前的田园诗。这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陆游。陆游的诗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体会生活的隽永滋味,熨贴景物的曲折情状;另一方面是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收复失地,解救沦陷区人民,悲愤激烈。他在诗和词里都表现了这种精神,在诗里更为突出。陆游的散文也很有成就。他的论文、记叙,不少贯串着爱国感情。他的《入蜀记》,写景、议论、抒情,均极为生动。
辛弃疾是南宋前期最杰出的爱国词人。他在词里充满了洗雪国耻的豪情,写出了壮志难酬、国势衰落的悲愤。他在苏轼以诗为词后,“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拉杂运用”(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以文为词。他的词有纵横奔放的一面,又有秾丽纤绵的一面。这时期的辛派词人,有陈亮和刘过等人。陈亮词笔力矫健,气势豪放。刘过词有豪气,多壮语。陈亮又是著名的政治家,坚持抗战,反对投降,要“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自谓差有一日之长”(《宋史》本传)。还有叶适的散文,多论时事,独抒己见。“文章雄赡,才气奔逸,在南渡卓然为一大宗”(《四库全书总目·水心集》)。
南宋后期文学
南宋后期文学,由于宋金媾和以后,经历一段相对安定时期,爱国主义的歌声逐渐衰退,格律派词人兴起。这一派,以姜夔为最著名。“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格调较高,音调和婉。他的〔扬州慢〕写“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反映了一些战乱的感叹,但缺少爱国的激情。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表达了一些忧愤。他以咏物词著名,工于刻画。姜夔替他的《梅溪词》作序,称为“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花庵诗选》引)。吴文英的词,在修辞协律上用力,过于雕琢,不免晦涩。周密的词,讲求清丽,曾和吴并称“二窗”(周草窗、吴梦窗),词风相近,但周并不象吴的晦涩。他选南宋词为《绝妙好词》,代表了雅正派的观点。张炎的词,表达南宋亡国后的凄凉哀怨。他研究声律,在唱腔上用功。他提倡“清空”。姜夔、张炎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清代以朱彝尊、厉鹗等人为代表的浙派词人,就是推崇他们的。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亦极推重他们,称:“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又称:“张玉田词,如并剪哀梨,爽豁心目。”此外,史达祖、吴文英、周密等南宋词人,也得到清代词人的推重。跟格律派词相当的,有四灵派和江湖派的诗。“永嘉四灵”,学晚唐贾岛、姚合的诗,凄清幽咽,境界太狭,抒情太偏。江湖派是受四灵派影响的诗派,其中最著名的诗人首推刘克庄,他在学晚唐体的诗里面填嵌成语典故,可是还不能摆脱晚唐体的格局。
南宋末年,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度发扬,有反侵略的忠愤,有崇高的民族气节,也有遁迹山林宁死不屈的孤高。象文天祥的《指南录》和《指南后录》中的诗文,刘辰翁表现亡国之痛的词,汪元量表现忠愤气节的诗,以及记录亡国之痛的《越州歌》20首,谢翱的血泪文《西台恸哭记》,构成了宋代文学的强烈尾声。
宋代文学还有白话短篇小说的话本和平话,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话本是适应市民阶层的壮大产生的。它反映了城市中小商人、手工业者和下层妇女的生活,以这些人为话本中的主人,塑造了各种人物,具有性格化的对话,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运用接近口语的白话。它适应听众陆续到达的需要,在正式讲故事前有诗词或其他简短故事组成的“入话”,用韵文来对人物或情景作描写,全文用诗词作结束。宋代话本赞美妇女对爱情的追求的,有《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写公案故事的,有《错斩崔宁》,暴露封建官吏的草菅人命;写侠盗故事的,有《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赞美宋四公等劫富济贫、惩罚为富不仁者的侠义行为等。
这种话本成为白话短篇小说的开端,对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有深远的影响。平话讲历代故事,有《新编五代史平话》和《大宋宣和遗事》,对后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有一定影响。
㈧ 燕国历史,后燕,也就是慕容氏那个时期的燕国具体的历史时间和人物,谁能提供一下。
后燕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由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政权。
前秦在383年淝水之战大败后,投降了前秦的前燕有势力贵族慕容垂于384年集合鲜卑建国。385年起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
394年灭西燕。统治范围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
407年被北燕所灭。
详细资料:
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垂所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历七主,共二十六年。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最强盛的一个王国。
前燕慕容垂在位时,慕容垂因宗室内部矛盾投奔前秦,为苻坚将领。淝水之战后,垂至邺拜谒先人陵墓。时丁零族翟斌于河南起兵反秦,镇守邺城的苻丕(苻坚庶长子)命垂及宗室苻飞龙前往镇压。途中垂袭杀飞龙,与前秦决裂。384年,垂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建元立国,史称后燕。有众二十余万,进围邺城。385年苻丕自邺城撤往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河北之地尽属后燕。386年,垂自立为帝,定都中山。392年消灭割据河南的丁零族翟魏政权,394年灭西燕,基本上恢复了前燕版图。
㈨ 从夏朝到清朝的表格 起止时间,开国君王,灭国君王,都城
具体朝代如下:
1、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姒少康在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兴夏朝,恢复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创建者是启,灭国者是桀。
2、商: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创建者是汤,灭国者是帝辛。
3、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创建者是姬发,灭国者是姬宫湦。
4、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创建者是嬴政,灭国者是胡亥。
5、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其封地在汉中。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创建者是刘邦,灭国者是刘玄。
6、新:王莽所创的朝代(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创建者灭国者都是王莽。
7、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操谥号魏武帝。创建者是曹丕,灭国者是曹奂。
8、蜀(汉):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又称“季汉”。创建者是刘备,灭国者是刘禅。
9、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创建者是孙权,灭国者是孙皓。
10、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创建者是司马炎,灭国者是司马邺。
11、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创建者是杨坚,灭国者是杨广。
12、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创建者是李渊,灭国是李拀。
13、辽:辽原称“契丹”,契丹是族名,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创建者是耶律阿保机,灭国者是耶律颜禧。
14、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创建者赵匡胤,灭国者赵昺。
15、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创建者是李元昊,灭国者是李睍。
17、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创建者是完颜旻,灭国者是完颜守绪。
18、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创建者是孛儿只斤铁木真,灭国者是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
19、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创建者是朱元璋,灭国者是朱由检。
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20、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创建者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灭国者是爱新觉罗溥仪。
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9)永嘉天地年限扩展阅读:
顺序: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朝代口诀:
第一首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㈩ 南通·永嘉天地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福州南通·永嘉天地
城市:福州
楼盘位置:福州市南通镇通州路与203省道交汇处
开发商:福建轩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产权年限:40年
建筑类型:小高层,高层,
其他交通方式:地铁8号线(规划)、3号线(规划)、四环快速通道,138、141、快186、902等线路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21346.67平方米,容积率,绿化率10%,共5栋楼,停车位200个
周边配套:综合商场:永辉超市(在建)、天泽奥特莱斯广场、南通批发市场
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银行(ATM)
其他商务配套:速8酒店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