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收复台湾最后期限

收复台湾最后期限

发布时间:2021-04-12 04:20:38

㈠ 历史上,几次收复台湾的时间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收复台湾,分别是:
1.郑成功收复台湾(公元内1662年)。郑成功带领南明一部势容力成功击败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军,收复台湾。
2.康熙收复台湾(公元1683年)。郑成功之子郑经死后,台湾郑氏集团陷入权力斗争,康熙发兵击败郑军,郑克塽投降,清政府收复台湾。
3.国民党收复台湾(公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并退出台湾,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再次将台湾的实际统治权收回。

㈡ 怎么为中华民族扩大生存空间

向地底发展

㈢ 古今中外的战争有哪些

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参战国最多、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大、投入的兵器最多最先进、空袭规模最大、战况空前激烈和发展异常迅猛、双方伤亡损失又极其悬殊的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作战虽然只持续了 43 天,但它却提供了现代局部战争的许多新鲜经验和教训。特别是由于大量高技术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而展示的“军事技术革命”,更为世界各国军事理论家所关注,它引发人们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探讨现代局部战争的理论、指导规律和作战方法。海湾战争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个窥视孔。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背景
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背景。导致海湾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和背景是:

(一)伊拉克侵占科威特

1990 年 8 月 2 日凌晨 1 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由 1 个机械化步兵师和 1 个装甲师编成的主攻部队,沿萨夫万——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轴线实施进攻,在 350 余辆坦克的引导下,首先向南攻占贾赫腊山口,然后折向东进攻科威特市。由另 1 个装甲师编成的助攻部队,在主攻部队西侧向南进攻,在贾赫腊山口与主攻部队会合后,继续南下,在通往沙特边界的主要通道上建立阻击阵地。 5 时 30 分,主攻部队与特种作战部队在科威特市会合。经过约 14 小时的城市战斗,下午 7 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 8 月 3 日中午,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至 8 月 6 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 20 万人,坦克 2,000 余辆。 8 月 8 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 19 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科威特势单力孤,加上对伊军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约 20,000 人的科军,只有 5,000 余人撤到了沙特阿拉伯,其余部队溃散或投降。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及部分王室成员乘直升机逃往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夺占科威特,勾销所欠科威特的巨额债务,并用这个“金库”来解决由于连绵 8 年的两伊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机;夺占科威特,可将其海岸线从 50 公里延展至 213 公里,从而大大改善其海军的活动领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通过吞并科威特,解决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边界地区石油开发争端;夺占科威特,还可以“杀鸡儆猴”,起到震慑海湾国家及其他中东国家的作用,为其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

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二)美国及其他国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该地区拥有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截至 1990 年 1 月,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 6,517 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 10,015 亿桶)的 65 %,天然气 24 兆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和的 13.7 %。日产石油约 1,45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产量( 6,360 万桶)的 23 %;每天出口石油约 1,20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出口量( 2,800 万桶)的 43 %。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 20 个特大的油田,有 11 个在海湾地区。

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据美国能源情报统计, 1990 年第一季度美国日净进口石油量为 766.1 万桶,其中 206.4 万桶来自海湾地区,占 26.9 %;西欧日进口石油 823.5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427.6 万桶,占 51.9 %;日本日进口石油 548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354 万桶,占 64.6 %。

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划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 1,000 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也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

(三)美苏关系缓和,地区冲突中美苏对立的阴影消失

战后 40 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各自争夺霸权的需要,几乎在所有地区性冲突中,人们都能看到美苏争夺和对立的影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新思维,积极向西方靠拢,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放弃与美对立的立场。伊拉克的举动,无形中进一步推动着苏美间接触的愿望。虽然伊拉克是苏联在中东经营多年的为数不多的亲密盟国之一,但为了避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对伊立场上的对立,苏联宁愿牺牲伊拉克这个昔日的盟国。在对伊拉克问题上,苏联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使美国总统布什感到“非常满意”,并称这是“美苏战后在地区冲突上首次结成同盟”。美苏对海湾危机基本立场上的一致,使联合国安理会得以顺利地通过了一系列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虽然苏联没有直接派兵参加对伊作战,但它对美国组织多国部队出兵海湾的支持态度,使美国可以毫无顾忌地采取各种军事行动。

(四)国际社会普遍强烈反对侵略

国际关系始终是一种利害关系。就在伊军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发表讲话,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同时作出了强烈的军事反应, 2 个航母战斗群在伊入侵科后不到 1 小时即受命驶向海湾。

苏联一改战后 40 年在世界地区性冲突上持与美对立立场的常态。 8 月 3 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这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目标完全一致。同一天,苏联政府就停止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

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或国际组织都对伊拉克的入侵作出了迅速的反应,普遍强烈抵制和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

联合国安理会和各成员国对海湾危机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常迅速且几乎完全一致的反应。 8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以 14 票赞成, 0 票反对, 1 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 660 号决议。从 8 月 2 日至 11 月 29 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 12 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这些决议,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 1991 年 1 月 15 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这就为以美国为首的 38 国组成联军出兵海湾,用武力解决这场危机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国际社会为化解这场危机作了极大的努力。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从中斡旋,设计出多种调解方案,联合国秘书长亦亲抵巴格达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从科撤军。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变立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四阶段

美国总统布什1日在美国“林肯”号航空母舰上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回顾伊拉克战争一个多月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战争开始阶段。美英联军从3月20日(伊拉克时间)起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战争僵持阶段。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战争转折阶段。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4月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并夺取了巴格达东南的拉希德军用机场。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面对美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

战争收尾阶段。美军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

伊拉克战争进行了40多天,美国达到了用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的。战争迄今已消耗美国200多亿美元。(

㈣ 国民政府是根据哪个国际法律性文件收复台湾的

国民政府是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收回的台湾!

㈤ 台湾共抗日多少年

1387年
(明洪武二十年)
在倭寇的袭扰下,明政府撤销台湾行政和防务的巡检司,移台湾岛上居民于漳、泉二州,实行海禁。
1563年
(明嘉靖四十二年)
明政府恢复澎湖巡检司,派兵驻守澎湖列岛,再次有利地抗击了日本的侵略。
1593年
(明万历二十一年)
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在侵朝过程中,派商人原田孙七郎修书致台湾居民,称台湾为“高山国”,令当地居民向日本纳贡,遭台湾人民冷遇。此后便有一些日本野心家和追逐利益的商人往台湾活动。
1603年
(明万历三十年)
日本侵扰台湾,明政府派沈有容、陈第率军往剿,高山族首领大弥勒等到军前拜谒。
1608年
(明万历三十六年)
日本商人以来日本观光为名,带台湾的阿美族人到日本拜见摄政德川家康,了解台湾情况。
1609年
(明万历三十七年)
德川家康派有马晴信侵台,因遭到台湾民众的抵抗而失败。此后对高山族人的“招降”,也遭到拒绝。德川幕府时期,曾派兵舰13只,侵扰台湾,一度侵入竹堑港(即新竹),因后援不济而失败。
1617年
(明万历四十五年)
日本侵略者入侵台湾龙门港。
1621年
(明天启元年)
日本侵略者踞台湾,“逐流求人而放之。”本年,福建人颜思齐,曾引日本人上岛。
1628年
(明崇祯元年)
日本人滨田弥兵卫借口贸易,停泊台湾,阴谋占据,因与荷兰占领者发生冲突而返回。
1871年
(清同治十年)
12月 发生“牡丹社事件”,台湾高山族居民误杀上岛避风的琉球国民,日本以琉球宗主国自居,乘机侵略台湾。
1873年
(清同治十二年)
3月 4名日本人遭风暴漂流到台湾,获救后被送回日本,日本政府不但不感谢中国,反称这4人遭劫,为侵台制造舆论。
1874年
(清同治十三年)
2月 日本政府通过《台湾蕃地处分要略》,成为日本侵台的纲领性文件。
5月7日 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派遣3000余侵略军,在台湾社寮港登陆,进攻高山族村庄,遭到当地居民的坚决狙击。
8月31日清政府赔偿军费50万两,以求“牡丹社事件”的解决。
1875年
(清光绪元年)
日本迫使琉球王国与中国断绝关系,继而武力吞并,改为日本的冲绳县。
1886年
(清光绪十一年)
清政府设台湾省,刘铭传任巡抚。刘上任后殖产兴业,修筑铁路,设电报局、邮政局,对台湾发展贡献很大。
1894年
(清光绪二十年)
8月1日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台湾戒严。台湾省会移至台北。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率军抵台,守卫台南。布政使唐景崧任台湾巡抚。
1895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
3月26日 日军侵占澎湖。
4月17日 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割台凶耗传至台湾,全省悲愤,怒斥国贼,誓死守台。
5月20日 清政府勒令台湾巡抚及大小官员内渡大陆,决意放弃台湾。
5月25日 地方绅民丘逢甲等创议成立“台湾民主国”,抗击日寇侵占台湾。唐景崧为“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丘逢甲为“义勇统领”,立年号“永清”。唐景崧电奏清政府:“今之自主,为拒倭计,免其向中国饶舌;如有转机,自仍归中国”。
5月29日 日军在基隆之东的沃底登陆。
6月3日 基隆失守。
6月6日 唐景崧乘船逃回厦门。
6月8日 汉奸李春生、辜显荣等迎日军进台北城。各地义军并起,刘永福发布抗日告示,全岛人民展开了英勇的武装反割台斗争。
6月下旬 宜兰、新竹相继失陷。
7月下旬 丘逢甲内渡大陆。
8月 爱国官兵和义军保卫彰化,重创敌寇。南侵日寇一度被遏。
10月 受挫日军经补充休养后分陆海三路大举南犯。清政府下令严禁资台。军民浴血奋战,3000多壮士为国捐躯。
10月20日 刘永福退返厦门。打狗(今高雄)、凤山、台南相继失陷。
11月 日本宣布台湾“全岛平定”,发布台湾住民刑罚令、台湾住民治罪令和台湾监狱令,筹建台北监狱。
1896年
(清光绪二十二年)
1月 抗日武装民众攻进台北,与敌激烈巷战。台北至淡水一线被民众收复,切断了南北交通电讯。
日军对北部地区进行报复性“大扫荡”。
3月 日政府颁布《六三法》,授予台湾总督以处置一切的专权,实行恐怖统治。
4月 抗日武装打击入侵台东卑南地区日寇。
6月 日陆军中将桂太郎、桦山资纪任总督。
6~7月 柯铁、陈发等领导的抗日武装袭击各地日军守备队,全歼云林守备队,收复林圯埔、集集街、斗南街、莿桐、南投、北斗街、斗六和他里雾等地。柯铁在云林大坪顶地区建立抗日武装活动中心,大坪顶被称为“铁国山”。
8月 日总督府颁布台湾居民户口调查规则,以管制各地居民。
10月 乃木希典接任总督。日总督府颁布“犯罪即决条例”,镇压抗日民众。
12月 大坪顶抗日武装重创日军一个团的“扫荡”,半月后转移。
1897年
(清光绪二十三年)
1月 抗日勇士率领太鲁阁高山族同胞起事抗日,日军两个营被伏歼。
同月 凤山抗日武装痛击日军守备队。
4月 抗日武装袭击东港及潮州。
5月8日 《马关条约》规定台湾同胞选定中国国籍最后期限。同日,台湾同胞渡海回祖国大陆的有7000多人。当日,简大狮、詹振等率领抗日武装6000余人袭击台北,冲进市区,一度占领奎府街、大龙峒等。
同年陈少白受孙中山之命入台建兴中会台湾分会。
1898年
(清光绪二十四年)
2月 日陆军中将儿玉源太郎为第四任台湾总督。
同月 简大狮、罗锦春领导的抗日武装,在竹子山倒照湖一带,与日军激战6天,罗锦春牺牲,简大狮率部退进深山。
7月 抗日武装围攻嘉义,收复周围49个村庄。
8月31日 日总督府公布实施保甲条例。
11月15日 日总督府制订《匪徒刑罚令》,对抗日者一律处以极刑。
12月 林少猫率领抗日武装3000余人袭击潮州、恒春。
柯铁等抗日武装占据大坪顶。
1899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
简大狮潜回大陆,被清政府抓获解交驻台湾的日寇,被杀害。
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
1月 番仔山抗日武装英勇抗击日军围剿,苦战四昼夜后,转移到深山。
9月 孙中山为筹备“惠州起义”,在台逗留40多天。
1901年
(清光绪二十七年)
2月 詹阿瑞率抗日武装攻入台中城内,散发抗日告示,号召人民“雪恨复清”。
11月 抗日武装攻打嘉义朴仔脚,全歼驻地日寇官吏。
1902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
5月 日寇阴谋制订残杀抗日武装的“大扫除”计划。
同月 抗日武装领袖阮振、林少猫等被日寇诱捕杀害。台湾同胞抗日武装斗争转入低潮。
同年 据日方统计,自1898年至本年林少猫牺牲为止,四年间,日寇杀害我抗日民众共11950人。
1904年
(清光绪三十年)
5月 日总督府颁布《枪炮火药取缔规划》。
12月 高山族同胞袭击苗栗洗水坑日警。
1906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
3月 日总督府颁布《三一法》,制订《浮浪取缔规则》。
8月 太鲁阁和大豹社高山族同胞抗击日警镇压,激战近一个月,毙伤敌人80多人。
1907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5月 台北枕头山高山族同胞抗击日警镇压,激战三个月,毙伤敌人200余人。
7月 日军警疯狂镇压太鲁阁高山族同胞,将二社六部落全部焚毁。
11月 蔡清琳率众举行北埔起义,他们联合高山族同胞,袭击日警察支厅和多处分所,惩处了作恶多端的日本人。后蔡清琳等9人被日寇杀害。
1908年
(清光绪三十四年)
6月 1500余名日警察镇压宜兰南澳高山族同胞。
1909年
(清宣统元年)
自上年12月至本年4月,雾社等高山族同胞,猛烈反击日大批警察的镇压。
1910年
(清宣统二年)
日本总督府制订五年讨“番”计划,颁布《番务监视规程》。高山族同胞奋起反抗。
日本总督府制订《官有林野取缔规则》。
1911年
(清宣统三年)
辛亥革命胜利,给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以巨大的鼓舞和影响。
大安溪高山族各部落联合抗击日军警的围剿,斗争坚持一年,毙伤日军警数百人。
1912年
(民国元年)
3月 爆发“林圮埔事件”。刘乾、林启祯响应辛亥革命,建立秘密组织,袭击林圮埔警察支厅,激战7天。
6月 嘉义农民黄朝、黄老钳举行土库起义,号召乡民驱逐日寇,因泄密被杀害。
12月 孙中山派同盟会会员罗福星等同志秘密到台湾,宣传抗日复台,回归祖国。
同月罗福星组织陈阿荣等在南投聚集数百人建立抗日组织,事败被捕入狱,此事称为“南投事件”。
1913年
(民国二年)
3月 罗福星等发表《大革命宣言书》。
4月 在罗福星鼓动下,张火炉等人以铁砧山、罩兰为据点,组织武装力量,不幸事败,张等50余革命志士壮烈牺牲。此事被称为“新竹事件”。
6月 大嵙莰溪上游高山族同胞拒交枪械,日总督亲率日军一团和炮兵队,及台北、桃园、新竹三处警察进行围剿。各社高山族齐起抗敌,战斗中日军伤亡惨重。
7月 罗福星策动台南人李阿齐(又名阿良),到大目降高山族同胞住区,宣传抗日,准备起义,因泄密而失败,被称为“关帝庙事件”。
8月 孙中山、胡汉民东渡日本经台湾,在台北下榻。
12月 罗福星发动“东势角事件”。赖来组织80多人起义,赖来在战斗中阵亡。
同月 日警在全台大搜捕,罗福星等921名革命志士被捕,其中罗等200余人被杀害。此事与南投事件、新竹事件、东势角事件、台南关帝庙事件等并称为“苗栗起义”。
1914年
(国民三年)
6月 罗阿头、罗狮、罗陈集合数百人起义。
同月 日总督佐久间亲自指挥万余军警进攻太鲁阁,高山族同胞奋勇迎敌,苦战90天,毙伤日军300余人,佐久间坠崖身亡。
1915年
(民国四年)
3月 台北新庄人杨临等70余人密谋起义,事败,杨等被日寇杀害。
5月 西来庵事件(又称噍吧哖起义)。余清芳、江定、罗俊3人为首领,率领数千民众起义。7月,起义军队进攻噍吧哖(今台南玉井乡),全歼甲仙埔、大邱园、小张犁、阿里兰等地日警。起义被日军镇压下去,1000多人被日寇判为死刑,这在世界审判史上是罕见的。
1918年
(民国七年)
6月 孙中山东渡日本,途经台北,逗留一夜。
1920年
(民国九年)
1月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留日台籍学生在东京成立“新民会”,并创刊《台湾青年》杂志。林献堂、蔡惠如任正副会长,会员共百余人。同年参加“新民会”的台湾学生在东京成立“台湾青年会”。
1921年
(民国十年)
10月 台湾文化协会在台北成立。这是民族主义重要启蒙文化团体,主要成员有林献堂、蒋渭水、蔡培火、洪元煌、林幼春等人。在该协会影响下,台湾各地青年相继组织各种文化团体。
1922年
(民国十一年)
1月 旅居北京的台湾学生成立“北京台湾青年会”,蔡元培、梁启超、胡适等为名誉会员。大陆各地的台籍学生也纷纷成立学生组织,广泛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
1923年
(民国十二年)
1月 日总督府宣布实施《治安警察法》,镇压台湾同胞的政治活动。
8月 台北青年会成立即被查禁。
11月 汉奸辜显荣受日总督之命,拼凑“台湾公益会”,以对抗“台湾文化协会”。
1924年
(民国十三年)
6月 上海台湾青年会组织集会,散发“勿忘此耻”传单。
7月 台湾文化协会在台中召开群众大会,揭露台湾公益会充当日寇汉奸的丑恶行径。
1925年
(民国十四年)
3月 台北5000余人在台北文化协会举行孙中山逝世追悼大会。
6月 彰化县北斗郡下二林等四庄的蔗农反对日本殖民者的剥削压榨,成立蔗农组合总会,后被强行解散,多人被起诉判刑。
1926年
(国民十五年)
6月 台湾农民组合筹备委员会在凤山召开会议。
10月 为抗议日本人歧视,台北商工学校台湾籍学生全体罢课。
1927年
(民国十六年)
3月 在郭沫若等人影响下,广东中山大学等台籍学生组建“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发表《告中国同胞书》,呼吁:“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该团部分成员返回台湾,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同月台湾中坜、桃园的佃农成立农民组合会,展开抗缴租谷的斗争。
4月 台湾市2000名人力车夫和嘉义修理厂工人分别举行罢工。
6月 25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义一向天皇奏折,系统地提出了侵略中国、亚洲及全世界的“百年大计”。史称“田中奏折”。
7月 蒋渭水等人脱离台湾文化协会,另组台湾民众党。
11月 台湾文化协会组织新竹市数百名群众游行示威,抗议日警暴行。
12月 台湾农民组合举行全岛第一届大会,成立了全台领导机构。农会会员迅即发展到数万人,农民运动蓬勃展开。
1928年
(民国十七年)
1月 台湾近代产业工人第一个组织台湾机械工会联合会在台北成立。
3月 在台湾民众党影响下,台湾工友总联盟成立。
4月 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帮助下,台湾籍共产党人在上海举行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党的组织。
8月 日警查禁中坜、桃园两地农会,农会涌到警察派出所,捣毁其门窗。
12月 台湾农民组合召开第二届大会。大会号召台湾工人、农民和一切被压迫的民众,团结战斗,反击日寇的镇压。
1929年
(民国十八年)
2月 日警疯狂镇压台湾农民联合会,总部及各地支部200多名领导者和干部被捕。
同月 日本殖民当局2月12日突然出动全部警察、特务在全岛大搜捕,文协、工会、农会等组织的成员1000多人被捕下狱。此即“二一二”事件。
6月 国民党当局拒绝台湾民众党代表赴南京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同月上海台湾青年团成立。
9月 《田中奏折》被苗栗人蔡智堪从日本皇室书库中抄录后,辗转刊在南京《时事日报》上,引起轩然大波。
11月 台湾文化协会在彰化召开代表大会,改组领导机构,修改纲领。
1930年
(民国十九年)
2月 台湾工友总联盟在台北召开联盟大会,号召“拥护中国工农革命”,“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大会被日警强行解散。
8月 林献堂、杨肇嘉等人创立台湾地方自治联盟。
10月 台湾籍共产党人在台北召开会议,提出要在工农民众中积极开展活动的方针。
10月27日 爆发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雾社高山族同胞为反抗日本殖民者的压迫奴役,经过周密计划发动起义,共毙伤日警数百名,日本殖民当局调集大量日军,并动用飞机、大炮以至使用化学武器,极其野蛮地残杀起义民众,被日军杀害的有900余人。日寇暴行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日本政府被迫撤换台湾总督及有关人员。
1931年
(民国二十年)
1月 台湾共产党人在凤山成立改革同盟。5月,改革同盟领导人在淡水召开台湾共产党第二次临时大会。
2月 日本总督府取缔解散台湾民众党。
4月 上海台湾青年团改名为上海台湾反帝大同盟。
6月 日警在台湾境内搜捕共产党人,许多领导人和党员被捕,革命转入低潮。
同月 厦门反帝大同盟台湾分盟成立。
1934年
(民国二十三年)
7月 汉奸辜显荣被天皇特任为日本贵族院议员。
9月 台湾总督向林献堂等下令,停止“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同月 台中紫云寺道士曾宗组织众友会起义,失败。
同月 爱国青年郑清水只身潜入日本基隆警察署,炸毁部分建筑物,炸伤两名日本人。即为“基隆爆炸事件”。
年末台湾人口总计5194981人。
1936年
(民国二十五年)
3月 “埔里社事件”,南投埔里几十名高山族青年袭击日警察所,击毙两名日警,并散发抗日传单。
5月 台北二中发生针对日本人的袭击事件,也称“红毛巾事件”。其主要参与者组织了“中国急进青年党”,进行反日活动。
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
7月 “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宣布台湾进入“战时体制”,强化对台湾的法西斯统治,强制推行“皇民化运动”,同时禁用中文。
11月 宜兰等地700多名矿工集体暴动,反抗日寇迫害。
1938年
(民国二十七年)
日本殖民当局设置“经济警察”,推行其经济政策。
10月 高雄、六甲等地相继发生反战暴动。
10月 广州沦陷前,抗日志士丘念台等组织“东区服务队”,在惠、潮、梅所属的25个县中,宣传抗日,发展组织,训练民众。
1939年
(民国二十八年)
2月22日 台湾民众的抗日组织台湾义勇队成立,以李友邦为队长。义勇队有严密的组织,主要在浙江金华进行训练与工作,后至福建。主要从事抗日宣传,教化日军俘虏,战时医疗服务,搜集、传递情报,参与战时社会服务等活动。同日,在浙江金华成立了台湾少年抗日组织——台湾少年团,李友邦兼任团长。
为驱使台湾同胞充当其侵略战争的炮灰,日本殖民当局颁布《国民征用令》。
3月13日 千余名被征台湾壮丁,在高雄“哗变”,600多人被杀害。其他地方也有类似事件发生。
1940年
(民国二十九年)
4月 青年教师李钦明、李启明兄弟,组织成立“台湾民族主义青年团”,事败,李氏兄弟被害。
台湾总督府为推行改姓名运动,改订《户口规则》。
1941年
(民国三十年),
2月 台湾革命同盟会在重庆成立。并发表宣言,号召台胞参加抗战。表示只有光复台湾,抗战才能胜利;只有协助祖国抗战,台胞才能获得自由解放。
11月 原台湾文化协会成员吴海水等200余名知识界人士不满日寇统治被捕下狱,多人惨死狱中,是为“东港事件”。
12月8日 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9日 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并严正声明要求收复台湾、澎湖等失地,洗雪国耻。
1943年
(民国三十二年)
日本殖民当局以“密谋组织抗日起义”之罪逮捕煤矿巨商李建兴和500多名矿工。
11月23日 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蒋介石会谈纪要称:双方一致同意,日本以武力夺取的东北四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12月1日 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4年
(民国三十三年)
1月 日本在台湾各地的“皇民练成所”,强制推行同化台湾同胞的政策。
5月 台北高等商业学校学生雷灿南密谋起义,事泄被捕,英勇牺牲。
5月5日 谢娥等人密谋反日,暴露后许多学生被捕,被称为“台北二中学生与谢娥的反日事件”。
5月 台北帝国大学学生蔡忠恕等200余人密谋起义,准备收复台湾,迎接抗战胜利。日本宪兵突然进行大搜捕,蔡死于狱中。
9月 日本实施《台民征兵制度》。

阅读全文

与收复台湾最后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