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利工程档案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是分别是多少年
水利工程档来案保管期限长期是30年,自短期是10年,永久即是永久。
列为永久保存的档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工作以至永世久代具有查考作用的档案。
列为长期保存的档案,是不具有广泛社会意义和科学历史意义的,而属本机关在较长时间内进行机关工作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
列为短期保存的档案,是低于上述两个层次的,本机关在较短时间内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②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例子
#######局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序号 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保管期限
1 党委会议、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记录 永久
2 本局召开的工作会议、专题会议的文件材料
2.1 请示、批复、通知、名单、日程、报告、讲话、总结、决议、决定、纪要 永久
2.2 典型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 30年
3 机关联合召开会议的文件材料
3.1 本机关为主办的
3.1.1 请示、批复、通知、名单、日程、报告、讲话、总结、决议、决定、纪要 永久
3.1.2 典型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 30年
3.2 本机关为协办的
3.2.1 请示、批复、通知、名单、日程、报告、讲话、总结、决议、决定、纪要 30年
3.2.2 典型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 10年
4 本局组织机构设置、编制、人事任免文件
4.1 机构的设置、机构撤并、名称更改、组织简则、人员编制、印信启用和作废等文件材料 永久
4.2 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委组织部等关于人事任免、干部退休、职称的文件 永久
4.3 本局干部、职工录用、转正、聘任、调资、定级、辞职、退休、死亡、抚恤等材料 永久
4.4 本局干部、职工人事考核、职称评审文件材料 永久
4.5 本局干部、职工调动工作的行政、工资、党团组织关系的介绍信及存根 永久
4.6 本局年度公务员、干部、职工花名册及公务员工资统计报表和各类人事报表 永久
4.7 人事工作制度、规定、条例、细则、办法等文件 30年
5 本局起草的以区政府及其办公室或两办名义制发的办法、细则及专项业务文件 永久
6 本局代上级机关起草并被采用的重要法规性文件、专项业务文件的最后草稿 30年
7 表彰本局和人员的文件
7.1 受区级及以上的表彰、奖励的 永久
7.2 受区级以下表彰的(内部表彰) 30年
8 对本局有关人员的处分材料
8.1 警告(不含)以上的 永久
8.2 警告的 30年
9 上级机关、上级领导检查本地区、本机关工作时形成的文件材料
9.1 重要的 永久
9.2 一般的 30年
10 本局制发的房产管理方面普发性文件、中长期规划、纲要等文件材料 永久
11 本局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
11.1 重要业务问题的 永久
11.2 一般业务问题的 30年
12 同级机关、委托管理企业的来函、请示与本局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12.1 重要业务问题的 永久
12.2 一般业务问题的 30年
13 机关联合行文的文件材料
13.1 本局为主办的
13.1.1 重要业务问题的 永久
13.1.2 一般业务问题的 30年
13.2 本局为协办的
13.2.1 重要业务问题的 30年
13.2.2 一般业务问题的 10年
14 上级机关制发的文件材料
14.1 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局主管业务的文件材料
14.1.1 重要的 永久
14.1.2 一般的 30年
14.2 上级机关制发的非本局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10年
15 本局的计划、总结
15.1 年度及年度以上的 永久
15.2 年度以下的 10年
16 本局处理人民来信的材料
16.1 有领导重要批示和处理结果的 永久
16.2 其他有处理结果的 30年
17 本局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材料 永久
18 本局事务管理的文件材料
18.1 有关房产、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文件材料及重要的合同、协议 永久
18.2 其他的合同、协议 10年
19 本局年度大事记、组织沿革等 永久
20 本局编写的简报、信息 10年
21 本局领导在公务活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 30年
22 本局党团、工会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22.1 工作报告、总结及成立换届选举结果 永久
22.2 重要专项活动的报告、总结等 永久
22.3 一般性活动的报告、总结等 10年
22.4 局年度党员名册、批转加入党组织的文件材料及共产党党内统计年报 永久
23 纪检、监察工作中形成的综合性报告、调查材料
23.1 重要的 永久
23.2 一般的 30年
24 本局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程序、规定等文件材料 永久
25 本局行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审批、审查、核准等文件材料 永久
26 本局财务预算 30年
27 机关物资(办公设备及用品、机动车等)采购计划、审批手续、招标投标、购置等文件材料,机动车调拨、保险、事故、转让等文件材料 30年
28 本局检查情况汇总、通报、整改通知等文件材料 永久
29 出国审批手续、执行日程、考察报告、一般会议记录 30年
③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永久和定期2类,定期保管会计档案的最长期限是多少年
定期保管会计档案的最长期限是25年。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专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属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具体包括:
(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三)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四)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④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法律规定
第8号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已经2006年9月19日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杨冬权
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 为便于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以下统称机关)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使所保存的档案既能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情况,维护其历史面貌,又便于保管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中的机关文件材料是指机关在其工作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机关、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其他对本机关工作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 机关文件材料不归档范围是:
(一)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普发性不需本机关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本机关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人民来信、电话记录,机关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机关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不需办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四)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供参阅的简报、情况反映,抄报或越级抄报的文件材料。 第七条 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五)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机关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第八条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九)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第十条 机关对应归档电子文件的元数据、背景信息等要进行相应归档。
机关应归档纸质文件材料中,有文件发文稿纸、文件处理单的,应与文件正本、定稿一并归档。
第十一条 机关联合召开会议、联合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其他机关将相应的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归档。
第十二条 各机关应根据本规定,结合本机关职能和各部门工作实际,编制本机关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执行。
有垂直领导关系的中央、国家机关应依据本规定,结合本系统工作实际,编制本系统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并经国家档案局审查同意后执行。
第十三条 在编制本机关或本系统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时,应全面分析和鉴别本机关或本系统文件材料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准确界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划分档案保管期限。
⑤ 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期限
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五)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机关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九)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⑥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是多久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因此,法律主要依据是《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国家档案局会同制定。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属于单位的重要经济档案,是检查企事业单位过去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
年度决算财务会计报告; 资本金、股金及股权明细; 开销户登记簿; 客户挂失申请书、挂失登记簿、补发凭单(卡)收据; 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销毁清册; 7有价单证、业务公章销毁清册; 机构变动交接清册;
有权机关查询、冻结及扣划书; 己用凭证、账簿登记簿; 会计系统数据移植日的所有会计档案; 会计初始环境文本、 基础数据维护修改有关记录、 文件; 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档案。
会计档案是会计活动的产物,是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会计档案室总结经验、揭露责任事故、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分析和判断事故原因的重要依据。
2.利用会计档案提供的过去经济活动的史料,有助于各单位进行经济前景的预测进行经营决策,编制财务,成本计划。
3.利用会计档案资料,可以为解决经济纠纷,处理遗留的经济事务提供依据。
4.会计档案在经济学的研究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史料价值的作用。
⑦ 文件保管期限长期是
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五)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机关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九)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⑧ 档案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专。永久,即是指会属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⑨ 档案管理制度中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如何制定
这需要根据来具体状况区别对待:自一、凡是与政府部门定期接洽业务所产生的档案,必须按法定规则归档保存;二、公司对内使用的档案,应根据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档案数量确定管理规则;三、编号规则应固定,经常改动或者变更是会有严重的后遗症的。
⑩ 统计报表保管期限
企业的统计报表保管期限永久,和财务报表的保管期限不一样。
档案的回保管期答限由档案的保存价值确定,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规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长期和短期3种,长期为16-50年左右,短期为15年以下,专门档案另有保管期限和销毁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垦区社保系统档案的保管期限除会计档案另作规定外,其他档案均列为,长期和短期保存.
1,永久保存的档案:本单位制定的属于政策性的文件;处理重要问题形成的文件,材料;召开的重要会议的重要文件材料;重要的请示,报告,总结;会计决算报表,综合统计报表;机构演变,单位领导人任免的文件材料;直属上级机关颁发的属于本单位主管业务并要贯彻执行的重要文件材料和非直属上级机关针对本单位业务并要贯彻执行的重要文件材料;构成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和系统运行的重要业务资料(包括备份的计算机盘片)及各基本险种的个人帐户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