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律师你好,请问抵押的时候可不可以约定一个期限呢
你好,抵押期间是属于法定期间,不能意定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抵押属于担保物权,抵押期间属于法定,而非由当事人任意设定,故当事人不能约定抵押权期间,即便有约定,该约定对抵押的持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② 关于合同约定时限的问题:
首先,复若合同没有就期制日的认定做特别约定的话,该30日应为自然日,包括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
即按照如上的文字描述,过年的几天法定假日也包括在30日内,应算进去;
其次,开发商承担房屋质量问题的瑕疵修复责任的,尽管有约定时限,只要在合理的期限内予以修复,应认定其履约,况且,商品房买卖合同一般并未就开发商逾期履行维修义务的情形约定违约责任;
再次,若从法律关系上要求以“春节前后装修公司的工人都不会上班”为由,要求延长免责期,一般是不能成立的,但是,合同以及法律规定均未对此期限做强制性规定,只要在合理期间内(例如期满后15天内、或者甚至由于施工问题、工序问题延长30天等等)履行,均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最后,对于业主购房并办理交接后发现的质量问题,最好及时予以修复,否则若业主入住以后造成更大损失,开发商也应当承担责任。
③ 房产证上的约定期限264个月是什么意思
你是贷款的吗?他项权利应该是银行贷款呀,264月应该是你贷款了22年吧。产权在土地证上,有个截止年薪。
④ 什么是附期限赠与合同可以先赠与再双方约定一个期限吗
附期限的赠与合同是指合同约定赠与生效在合同签订后的一个固定的日期;不可以先赠与再约定期限。
⑤ 期限指的是一个决定的期限是什么意思
期限,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一定时间。期限由事实构成,并以将来确定要发生的事实为内容。构成期限的事实,亦称为期限。
期限 [qī xiàn]
期限,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一定时间。期限由事实构成,并以将来确定要发生的事实为内容。构成期限的事实,亦称为期限。
中文名
期限
外文名
deadline
注音
ㄑㄧ ㄒㄧㄢˋ
拼音
qī xiàn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1、[time limit]:限定的一段时间。
延长期限。
2、[deadline]:时限的最后界线。
超过规定的期限。
引证解释
1、限定的一段时间。
《隶释·汉郎中郑固碑》:“以疾锢辞,未满期限。” 南朝 梁 刘孝威 《思归引》:“乘障无期限,思归安可论!” 宋 司马光 《遗表》:“丰岁谷贱,已自伤农,又迫於期限,不得半价,尽糶所收,未能充数。”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你不预备下船只,可不误了我的期限。” 王西彦《古屋》第三部五:“我们以三个月为期限,让我做一次试验。”
2、指时限的最后界线。
唐 元稹 《赠乐天》诗:“垂老相逢渐难别,白头期限各无多。”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法律含义
依《民法通则》规定的精神,期限分为法定、指定和约定三种。比如,合同约定借款于1988年10月30日返还,则债权人的请求权在该年的10月30日以前不发生效力,而到了10月30日,债权人的请求权和债务人的还款义务均于此确定之日同时发生效力。期限通常可以附加于法律行为,称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附期限合同的期限,指当事人约定的作为合同生效或终止的条件的时间。
附期限合同期限的特征:
①是将来肯定发生的事实;
②是“能”的期限,而不是不能的期限。
③是约定期限,而不是法定期限、指定期限。
期限的种类:
①生效期限:指合同的效力自期限到来时才发生
②终止期限:指合同的效力自期限到来时消灭
固定收益证券的期限(maturity)
对于固定收益证券,所借金额全部返还的时间长度,也就是到清偿全部借款为止的时间长度。
民法中的期限是指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时间,分为期间和日期。期间是指从某一特定的时间到另一特定的点所经过的时间。它是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如1995年5月1日到1996年5月1日即是一个期间。期日,是指不可分割的一定时间。它是时间的某以特定的点,如1996年10月1日即是一个星期日。期间是时间某一动态的阶段,即期日与期日之间的间隔时间;期日则是时间的某一静态的点。
期限可以有法律规定,也可以由人民法院裁判确定,还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在有些情况下还可以由当事人一方依法指定。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期限一旦确定之后,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
民法上的期限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1)决定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享有和消灭的时间。如自然人出生之日,即是其享有法定民事权利能力之时;智力健全的自然人成年之日,即是其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时;自然人死亡之日,即是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终止之时。法人成立之日,即是其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终止之时。(2)决定某些事实的推定时间。如失踪宣告和死亡宣告中失踪人失踪时间的推定。(3)决定权利的取得和丧失时间。如专利权取得的时间、所有权丧失的时间等。(4)权力的行使和义务履行的期限。如使用商标专用权的期限、合同义务履行的期限等。(5)决定法律关系的效力的期限。如合同的有效期限、支票的有效期限等。
⑥ 可以约定保证期限为三年吗,是不是只能约定最长为二年
法律只规定如保证期限未约定的,默认为二年。但没规定最长保证期限。
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合同里自行约定保证期限,可以超过二年。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建议不要超过二年,因为猪头法官太多了,我就见过约定保证期间超过二年结果被主审法官认为超过诉讼时效的,最后几个法官因为争论这个事自己都差点打起来。
⑦ 合同里面,一个条款有两个约定期限,该参考哪个期限
估计2个期限可能是牵涉不同条件成就时选择适用。
比如a条件(情况)成就,则适用A期限的约定。
比如b条件(情况)成就,则适用B期限的约定。
如果觉得约定的2个期限由冲突,可以另行约定到底适用哪一个。
⑧ 合同期限约定不明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版》第九条的权规定:“担保人因无效担保合同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或者在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内,要求有过错的反担保人承担赔偿责任。担保人可以根据承担赔偿责任的事实对债务人或者反担保人另行提起诉讼。
第五十八条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