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旧固定资产如何调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专,而不属于属会计政策变更。
题中,“母公司告知折旧年限按6年”,“不然涉及纳税调整”。这样,如果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由3年改变为6年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的话,那么,当年仍然将涉及纳税调整,因为,6月份的折旧额计算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因此,为了达到“母公司”的要求,题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按照会计差错更正处理较为妥当,即:6月份即已经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6年,但因某种原因错误的运用了3年的折旧年限,该差错于7月份发现并加以调整。
当然,将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按照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也不是不可以。
㈡ 汽车的折旧年限是多少
会计的折旧可以按照会计准则来做,没有规定要和税法的折旧一样。但是按照企业所版得税法的规定,权每年年底做需要纳税调整,就是做时间性差异的调整。如果你们的会计折旧和税法折旧想时间一样,也可以调整,但是很麻烦。建议你们直接在纳税调整时调整企业所得税就可以了。
㈢ 会计处理上,汽车的折旧年限是几年
除国复务院财政、税务制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注会
㈣ 新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各类办公设备的折旧年限有新规定吗
办公设备项下:
汽车为运输设备最低折旧年限4年,
电脑等电子设备最低折旧年限3年,
其他办公家俱等最低折旧年限5年。
折旧方法一般选取用直线法,残值可根据清理时净收入计提
㈤ 2011新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限是多少请分类说明
2011年没有修改会计准则,最新的会计是2006年的。
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限没有具体到年限,由会计根据实际情况做合理估计。《企业所得税法》对折旧年限有具体的规定。
颁布时间:2006-2-15发文单位: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
财会[2006]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第二章 确认
第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第四条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五条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第六条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章 初始计量
第七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八条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第十条 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
第十一条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十二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确定。
第十三条 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第四章 后续计量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 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二)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三)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第十九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第二十条 固定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第五章 处置
第二十一条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一)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二)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第二十二条 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第二十三条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四条 企业根据本准则第六条的规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第六章 披露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分类、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
(二)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率。
(三)各类固定资产的期初和期末原价、累计折旧额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四)当期确认的折旧费用。
(五)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限制及其金额和用于担保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六)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
㈥ 公司汽车的折旧年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企业调整固定资产残值比例执行时间的通知》[国税函版(2005)883号]规定,固定权资产残值统一确定为5%。
同时新的所得税法规定里有一条是这样写的: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因此小汽车的折旧年限是4年,净残值是5%。
㈦ 根据新会计准则,汽车折旧年限是多少年
4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版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权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有关汽车折旧的几个基本概念:
汽车折旧基数是指以货币表示的汽车价值,当汽车价值增加或减少时,折旧基数也随之变化。
账面残值是指汽车使用期终时的账面价值,主要用于财务计算,它并不等于此时的实际价值。无论何种折旧方法都不考虑账面残值以下的资产价值。
估计残值是指在更新计算时对不同使用年限汽车的估价。
实际残值是指汽车在转卖或报废处理时实际成交的价格。
折旧寿命是指完全回收汽车投资的时间长度。它一般不等于汽车投资有效使用期,也不等于汽车实际使用寿命。
㈧ 新购车辆会计制度上按几年计提折旧
二手车价格/车折旧:
维修快7年了,中低车辆最多,平时任务非常之多,总结了车折旧规律:只举例捷达,面包:
一:前提1:没有修过车,就是基本保养。且平均每月不超250公里。不含过户。
1、捷达如果原价8.9万,
开1年,二手折旧为89000*0.9=80100元。基本在这价上下之间。
开3年:89000*0.9*0.9*0.8=57672元。
开5年,89000*0.9*0.9*0.8*0.8*0.7=32296.32元。
2、面包车同理:原价3.8万,
开1年,二手价格:38000*0.9=34200元。
开3年,38000*0.9*0.9*0.8=24624元。
开5年:38000*0.9*0.9*0.8*0.8*0.7=13789.44元。
二、前提2:大修过发动机,如换凸轮轴、气门、活塞环、活塞、皮带等。基础上乘以50%,大修改地盘如:钣金过梁、悬架乘以50%,换过轮胎乘以70%。换过保险杠、散热器、压缩机、发电机、水泵乘以80%,换过增压系统乘以70%。换过转向部件乘以70%。每月平均行驶350-600公里乘以65%,每月平均行驶在600及以上乘以50%。不含过户。
1、捷达开3年,大修过发动机,换过四轮胎。二手价格在89000*0.9*0.9*0.8*0.5*0.7=20185.2元左右。
2、捷达开3年,大修过发动机,大修过地盘,换过四轮胎。二手价格在89000*0.9*0.9*0.8*0.5*0.5*0.7=10092.6元左右。
4、面包车开3年,换过四个轮胎:二手价在38000*0.9*0.9*0.8*0.7=17236.8元左右。
5、面包车开3年,大修过发动机,平均每月行驶736公里:二手价在38000*0.9*0.9*0.8*0.5*0.5=6156元左右。
三、卖车的人一般不说修过车就说平时只保养,购车一般叫个熟悉车的人去看看,
主要看:
1、车地盘各个角落看是否焊接过喷漆过,是否更换过部件。
2、看发动机周围更换过哪些部件,
3、看发动机号、识别码、名牌信息、购置税、购车发票、交强险、商业险信息是否一致。
4、观察里程、排烟筒积灰。
5、各个玻璃号码信息。
6、仪表盘周围磨损程度。
7、各个轮胎编号、磨损程度。
等等
以上只是经验总结,仅供参考。价格一般灵活协商。跳动在:1-2千(k)左右。 各大二手平台价格偏高,中间挣7-15k左右,甚至更高。
当前时间:2020年5月,此参考适用今后2-3年。
㈨ 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上有何不同,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规定:可以缩短折旧年限的固定资产,包括:(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
差异分析:会计根据职业判断来确定折旧年限,而税法限制了最低折旧年限,同时规定了可以缩短折旧年限的情形,因此,会计与税法很可能存在差异。假设会计与税法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并且折旧额全部计入损益:①如果会计确定的折旧年限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那么企业应当在会计确定的折旧年限内,每年就会计折旧大于税法允许的最大折旧的差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会计折旧年限结束后,企业应当在税法规定的剩余折旧年限内,就税法允许计提的折旧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②如果会计确定的折旧年限长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可视为会计与税法无差异。企业也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按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或更长年限)计算税前扣除的折旧,即企业应当在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或更长年限)内,每年就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的差额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税法折旧年限结束后,企业应当在会计确定的剩余折旧年限内,就会计实际计提的折旧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