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将什么年龄退休
上将的退休年龄最高一般为65岁。
上将一般为大军区级正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第十四条第七款的规定,担任大军区级正职职务的最高服役年龄为65岁。也就是说,上将(大军区级正职)达到65周岁要退出现役,一般作为退休安排。
当然65岁是最高退休年龄,根据实际情况,上将不满65周岁也可以安排退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第四十九条最后一款规定:
服现役满三十年以上或者服现役和参加工作满三十年以上,或者年满五十岁以上的军官,担任师级以上职务,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批准的,退出现役后可以作退休安置;担任团级职务,不宜作转业或者其他安置的,可以由组织批准退出现役后作退休安置。
综上所述:上将的最高退休年龄为65周岁。
Ⅱ 中国军人服役一般是多少年
1、义抄务兵役制士兵称义务袭兵,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2年。
2、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士官从服现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根据军队需要,也可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实行分期服现役制度。士官服役的年限为:第一期、第二期各3年,第三期、第四期各4年,第五期5年,第六期9年以上。士官服现役的期限,从改为士官之日算起,至少3年,一般不超过30年,年龄不超过55岁。
Ⅲ 军官的任职年龄和年限是怎样规定的
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军官平时任职的最高年龄分别为:
担任排级职务的,三十岁;
担任连级职务的,三十五岁;
担任营级职务的,四十岁;
担任团级职务的,四十五岁;
担任师级职务的,五十岁;
担任军级职务的,五十五岁;
担任大军区级职务的,副职六十三岁,正职六十五岁。
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军官平时服现役的最低年限分别为:
担任排级职务的,八年;
担任连级职务的,副职十年,正职十二年;
担任营级职务的,副职十四年,正职十六年;
担任团级职务的,副职十八年,正职二十年。
专业技术军官平时任职的最高年龄分别为:
担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四十岁;
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五十岁;
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六十岁。
专业技术军官平时服现役的最低年限分别为:
担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十二年;
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十六年;
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二十年。
拓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3号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00年12月28日第二次修正)第二条的规定:军官是指被授予排级以上职务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被授予相应军衔的现役军人。
军官按照职务性质分为军事军官、政治军官、后勤军官、装备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 所以,军队中的文职干部(比如许多军事院校的教员、军队医院中的医师)都不属于军官,也不持军官证。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Ⅳ 拥有上校军衔的人年龄一般多大
我军经历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等辉煌的历程,期间也涌现了很多战功卓著的将军和英勇奋战的官兵。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一个士兵都想晋升为将军,尤其是最高的将军“上将”。那么,这个过程需要多少年,又需要经历哪些艰辛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我国军官的晋升之路。
除了晋升标准以外,军衔晋升的批准,也非常严格。第三等的“尉官”晋升,至少需要集团军的一把手才有授予资格,师长和团长没有资格;而第二等“校官”中的中校和少校,需要由人民解放军总部或者大军区的首长授予;到了上校以上级别的晋升,则需要直接由中央军委批准,可见有多难了。
Ⅳ 在中国军队将军有没有年龄限制啊
中国军队的将军都有年龄限制。
除了军委委员,其余军官的最高服役年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规定
第十四条 作战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军官平时任职的最高年龄分别为:
(一)担任排级职务的,三十岁;
(二)担任连级职务的,三十五岁;
(三)担任营级职务的,四十岁;
(四)担任团级职务的,四十五岁;
(五)担任师级职务的,五十岁;
(六)担任军级职务的,五十五岁;
(七)担任大军区级职务的,副职六十三岁,正职六十五岁。
作战部队的师级和军级职务军官,但是师级和正军职军官延长的年龄最多不得超过五岁,副军职军官延长的年龄最多不得超过三岁。
第十六条 专业技术军官平时任职的最高年龄分别为:
(一)担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四十岁;
(二)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五十岁;
(三)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六十岁。
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少数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权限经过批准,任职的最高年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的年龄最多不得超过五岁。
也就是说,担任军级职务的将军,最多应该在60-63岁退休,军区级职务的,应该在65岁退休。
而作为全军最高的权利机构——中央军委委员,属于副国级,根据国家公务员的相关规定,副国级干部在70岁退休。
Ⅵ 中将和上将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
依据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规定:
军官平时服现役的最高年龄分别为:担任军级职务的,副职五十八岁,正职六十岁。
中将一般任职军级副职,所以法定最高服役年纪为58岁。上将担任军级正职时,法定最高服役年纪为60岁。
拓展资料:
1、军官达到平时服现役的最高年龄的,应当退出现役。
军官平时服现役的最高年龄分别为:
(一)担任正团职职务的,五十岁;
(二)担任师级职务的,五十五岁;
(三)担任军级职务的,副职五十八岁,正职六十岁;
(四)担任其他职务的,服现役的最高年龄与任职的最高年龄相同。
2、陆军上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总装备部部长、总装备部政委、二炮司令员、二炮政委、大军区司令员、大军区政委、国防大学校长、国防大学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军事科学院政委等。
3、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Ⅶ 军人服役期为多长时间
军人的服役期限,因义务兵、军士、军官等,因身份不同而分别适用相应的规定:义务兵2
年;士官至少三年,一般不超过三十年,年龄不超过五十五周岁。对于军队干部一般采取个人
志愿与部队需要相结合的办法而定。
Ⅷ 少将军衔的职务退休年龄是多少
少将军衔的服役年限现原则上是60岁退休,军队有需要,可以特批延迟退休,若因工作需要等原因,经过批准也可以提前离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第五十条军官达到服现役的最高年龄,符合国家规定的离休条件的,可以离职休养。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经过批准,可以提前或者推迟离休。
第四十六条军官平时服现役的最高年龄分别为:
(一)担任正团职职务的,五十岁;
(二)担任师级职务的,五十五岁;
(三)担任军级职务的,副职五十八岁,正职六十岁;
(四)担任其他职务的,服现役的最高年龄与任职的最高年龄相同
(8)上将的服役年限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第四十七条军官未达到平时服现役的最高年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退出现役:
(一)任职满最高年限后需要退出现役的;
(二)伤病残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三)受军队编制员额限制,不能调整使用的;
(四)调离军队,到非军事部门工作的;
(五)有其他原因需要退出现役的。
第四十八条军官退出现役的批准权限与军官职务的任免权限相同。
第四十九条军官退出现役后,采取转业由政府安排工作和职务,或者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的方式安置;有的也可以采取复员或者退休的方式安置。
担任师级以上职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退出现役后作退休安置,有的也可以作转业安置或者其他安置。
担任团级以下职务和初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退出现役后作转业安置或者其他安置。
对退出现役由政府安排工作和职务以及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的军官,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进行职业培训。
未达到服现役的最高年龄,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军官,退出现役后作退休安置。
Ⅸ 少将到中将到上将分别需要多少年
达到相应的军衔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
Ⅹ 当军官的期限,或者说当军官有期限吗
我军在战争年代,干部的年龄普遍较年轻。红军时期,军级干部的平均年龄大约为二十八九岁,师团干部的平均年龄大约为25岁,有20岁的师职干部和19岁的团职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军职干部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4岁,最年轻的为28岁。师职干部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2岁,最年轻的为25岁。团职干部的平均年龄大约为26岁。
解放战争时期,军职干部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6岁左右,有30岁的军政委;师职干部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2岁,最年轻的为27岁。
因此,战争年代我军干部的年龄没有成为问题,无必要作什么规定和限制。建国以后,我军虽然组成志愿军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但总体是处在和平建设的历史阶段,干部年龄增高的趋势逐渐发展,加之规定军官服役年龄是实行军衔制度国家的通例,故1955年的军官服役条例,首次对我军军官的服役年龄作了规定,1963年又作了修订。
下面是这两次对各级军官服现役和服预备役最高年龄的规定:
1963年修订的军官服役条例规定,技术军官、兽医军官的服役年龄,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还规定了海岛、边防守备部队的军官服役年龄。
军衔晋升区分1955年1963年
少尉晋中尉二年三年
中尉晋上尉二年三年
上尉晋大尉三年三年
大尉晋少校三年四年
少校晋中校三年四年
中校晋上校三年四年
上校晋大校四年
大校以上晋升,按职务和功绩而定。
条例规定,战时在前线担任战斗任务和勤务的军官,军衔晋级的期限应予缩短。在战斗或工作中有特殊功绩者,由于职务提升而军衔低于编制军衔者,可提前晋升。军官在院校学习的时间,应计算军衔晋级期限。
条例还规定,军官军衔晋级期限已满,因业务能力或其他原因不能晋升者,可以延期晋升,延期两年后仍不能晋升时,可以调整其职务或转入预备役。军衔晋级必须是逐级晋升,特殊情况需超一级晋升时,中校以下军官由国防部决定,上校至中将由国务院决定。
军衔晋升期限的规定,可以制约军官的服役年龄。有的规定侧重对军官的年龄起“上限”作用,即运用超期淘汰的办法来控制军官年龄的增长,有的规定侧重对军官的年龄起“下限”作用,即通过军衔“任期”的要求,从制度上保证军官有必要的时间积累经验,丰富知识,防止提升过快而不胜任,有的规定则可同时起到上限和下限两种作用。
1955年现役陆、空军和海军服役年龄规定
少尉:30,35;中尉:30,35;上尉:35,40;大尉:35,40;少校:40,45;中校:45,50;上校:50,55;大校:50,55;少将:55,55;中将:60,60。
1955年一等预备役陆、空军和海军服役年龄规定:
少尉:40,40;中尉:40,40;上尉:45,45;大尉:45,45;少校:50,50;中校:55,55;上校:55,55;大校:55,55;少将:60,60;中将:60,60。
1955年二等预备役陆、空军和海军服役年龄规定
少尉:45,45;中尉:45,45;上尉:50,50;大尉:50,50;少校:55,55;中校:60,60;上校:60,60;大校:60,60;少将:60,65;中将:65,65。
1963年修订后现役陆、空军和海军服役年龄规定:
少尉:28,32;中尉:31,34;上尉:34,36;大尉:38,39;少校:42,43;中校:46,47;上校:50,51;大校:50,55;少将:55,55;中将:60,60。
1963年修订后预备役陆、空军和海军服役年龄规定:
少尉:38,40;中尉:40,43;上尉:45,45;大尉:48,48;少校:50,50;中校:55,55;上校:55,55;大校:55,55;少将:60,60;中将: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