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般门面房产权多少年年限
1、纯商业或金融业的商铺是50年,写字楼下的商铺产权是50年,住宅楼下的商铺同住宅产权一内样70年,工业厂房的年限容是40年。
2、一般土地使用权分为三种情况,工业50年,商业旅游业40年,住宅70年。门面房应该是商业用地,也就是40年。目前针对商业用地这块,新的物权法没有具体规定,住宅用地是规定了,住宅用地新物权法是规定了是房屋可继续使用的情况下。
按照建设部的相关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2年,水、电、防水工程是5年。 有些装修公司为了拉生意,草率地承诺保修10年、20年,这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与其相信这么不切实际的承诺,不如选择品牌公司2年质保终身维护的承诺可行性更大,也更切合实际。
房地产权属证就是房产证。 有两种情况:(1)房产证(包含土地证+房屋权属证书两种性质)。(2)房产证(只包含房屋权属证书的性质)。
Ⅱ 门市房使用年限,
你看你房产证上抄的土地使用年限 应该都写清楚了 至于所谓的40年也好 50年也好 这个不用你操心了 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 国家不会逼你从房子里出来的 也没有权利拆掉你的房子 以后可能以象征性补地价的形式延长土地使用年限
这个也是正常的 按现有政策 商用房的土地年限的确是40年 楼主不要介意 40年和50年也没啥大区别
Ⅲ 门面房使用年限是多久
商铺作为商业用地最高使用年限为40年。
商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40年,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70年,要想把商业用地改变成住宅用地缴土地出让金是肯定的.要想把你的一套房屋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是不能的。
按照现行土地出让办法的规定,其出让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公开进行,工业用地原使用人和买受人不得自行进行买卖。改变为商业用途的,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需经过规划部门批准。
(3)门市房过户和使用年限有关系吗扩展阅读:
门面房的使用注意事项:
1、营业性房产即市民所说的门面房在购买时自己用于经营事业的需要缴纳房价70%的1.2%为房产税,对外出租的门市房需要缴纳租金收益的12%为房产税。
市民可到房产所处辖区的税务机关办理交税手续,市民办理时需携带个人身份证明、房产证或房屋购买合同等房屋产权证明办理。同时提醒,房屋出租的租金收益超过2000元的需携带双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办理相关手续。
2、年限要求,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虽然无偿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没有年限限制,但因土地使用者迁移、解散、撤销、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国家应当无偿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并可依法出让。
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也可以对划拨土地使用权无偿收回,并可依法出让。无偿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归国家所有,但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3、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情形,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经主管部门登记、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
4、转让、出租、抵押的限制性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一般不得转让、出租、抵押,但符合法定条件的也可以转让、出租、抵押,即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领有土地使用权证,地上建筑物有合法产权证明,经当地政府批准其出让并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收益抵交出让金。
Ⅳ 买卖二手房过户时产权年限会变动吗
不会。假设产权年限是70年,房东已经住了10年,你买来后就剩60年了。你也别纠结了,物权法规定,产权到期后自动续约。估计没几个人看得见了。
Ⅳ 门市房买卖价格受产权年限影响吗
多少会受影响,尤其是与相邻区域的店面相比,影响店面价格的更关键因素是位置,位置还是位置。
Ⅵ 房屋过户年限怎么算
房屋过户年限:看产权证上写的登记日期,如果是现在的日期过户就需按未满五年缴纳5.56%的营业税。
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综合用地50年。
经济适用房是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由政府推出的新型房产种类,适合于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社会保障住房。
经济适用房的性质较为特殊,整个开发的楼盘并不具备土地使用权证。基于这种情况,通常情况下,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使用年限以基楼盘原始竣工的时间为准。
而这一种土地使用年限的计算方式也等同于二手商品房,因此,经济适用房和二手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都是以开发商取得国有土地许可证的时间来核定其土地使用年限的。
(6)门市房过户和使用年限有关系吗扩展阅读:
根据其房屋权属的特殊性,这类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计算方法也分为两种:
一是如已购公房和央产房的土地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即从该楼的第一套房屋首次进入二手房市场,缴纳土地出让金之日起核定其土地出让年限。
同一楼房的其他各套房屋再出售后的土地使用年限依次予以核减,最终保证同一宗土地、同一栋楼的土地出让年限终止日相同。
二是如已购公有住房新占土地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其7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以原签署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转让合同》,以及下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核定土地使用年限为准(一般是从竣工日期算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龄房70年大限 土地使用年限如何算?
Ⅶ 商铺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商铺作为商业用地最高使用年限为40年。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住宅用地最高使用年限70年;
工业用地最高使用年限50年;
体育、卫生、文教用地最高使用年限50年;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最高使用年限40年;
综合用地最高使用年限50年。
根据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中的明确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据悉,在《物权法》出台之前,根据1994年7月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并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也就是说,根据以往的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续期是需要缴纳一定费用的。
而《物权法》出台后,虽然规定了可以自动续期,但实际上并没有对续期的土地使用费支付标准和办法做出明确规定。特别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相比于“草案”,“征求意见稿”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动续期”替换了“无偿自动续期”。
但是,当购房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需要怎样进行权利延期,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出让费用,缴纳多少出让费用,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而有关业内人士认为,适当续费是最有可能的。
土地使用年限 网络
Ⅷ 商铺的产权是多少年
纯商铺的土地使抄用权期限是袭40年,商住综合的是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居住用地七十年;
工业用地五十年;
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综合或者其他商铺用地五十年。
房屋产权是指房产的所有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也就是房屋各项权益的总和,即房屋所有者对该房屋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房屋产权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部分组成,房屋所有权的期限为永久,而土地使用权根据有关法规为40、50年或70年不等,届满自动续期,续费按当时的1%-10%来增收(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Ⅸ 门市房买卖五年内和五年后交税有何区别
房屋买卖已经居住五年内与五年外销售的,是区别于"住宅"性质的楼房是否缴销售不动产营版业税部分权。日期以房屋产权证日期以及原始办房照时缴契税的完税证日期为准。
<br>而门市房如果属于商品房(商企)性质的,则根据文件,不分五年内五年后这个时间划分。都是要缴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的。
<br>这一时间划分对卖方有影响,买方不受影响
Ⅹ 购房合同规定年限与房屋使用年限有关吗
购房合同规定的年限就是房屋的使用年限,也即房屋开发用地的使用年限。
目前关于住宅开发用地年限到期之后的法律规定,最近的是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物权法规定,住宅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自动续期。至于如何自动续期?是否应该缴纳一定费用?缴纳多少费用?目前尚无细则出台。
根据《物权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第三十九条 土地使用权因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届满、提前收回及土地灭失等原因而终止。
第四十条 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应当交还土地使用证,并依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
第四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请续期。需要续期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重新签订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
第四十二条 国家对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提前收回。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并根据土地使用者已使用的年限和开发、利用土地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者应当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六十日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逾期未全部支付的,出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请求违约赔偿。
第十五条 出让方应当按照合同规定,提供出让的土地使用权。未按合同规定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请求违约赔偿。
第十六条 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应当依照规定办理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十七条 土地使用者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开发、利用、经营土地。
未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可以给予警告、罚款直至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