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三唑酮有效期

三唑酮有效期

发布时间:2021-03-04 23:47:53

A. 打三唑酮小麦会死亡

三唑酮是复一种高效、低制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 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 疗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 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 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 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 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 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B. 三唑酮农药使用过多怎么办

补救措施
1 喷水淋洗
叶面和植株喷洒药后引起的药害,且发现及时,可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害叶面2-3次,增施磷肥,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以增强作物恢复能力。
2 施肥补救
对出现叶面药斑、叶缘枯焦或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可增施肥料,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3 排灌补救
适当排灌可减轻药害程度,在初期立即排水露田,以后采用间隙排灌等措施。
4 激素补救
在发生药害后,可喷洒赤霉素等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5 对症施药
作物产生药害之后,要根据农药种类和作物受害程度,采取综合性补救措施,才能更有效地减轻危害程度,但要避免采取加重药害的错误措施。

C. 农药打后多长时间有效

现在差不多是褐飞虱,二化螟条纹花叶病,虫害打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病害打三唑酮,三唑醇,,,化学农药就那一阵子,生物农药管的时间长些,下次打看植保站怎么预测的

D. 3月中旬小麦一喷三防有效吗

太早了,应该在五一左右,小麦出穗时喷施。

E. 多菌灵和代森锰锌和三唑酮这三种可以混合用吗

应该是不可混合使用的,而且混合使用并没有什么好处还可能影响互相的药效,每次单独使用一种就可以了,一般植物生病了要对症下药,因为这些都是杀菌药并不是什么问题都管用的。

F. 多菌灵和三唑酮能制小麦什么病

1.防治麦类病害
(1)麦类黑穗病。用多菌灵有效成分100克,加水4二均匀喷洒100千克麦种,再堆闷6小时后播种。也可用多落效成分156克,加水156千克搅匀,浸麦种100千克36~。时,然后捞出播种。药液可连续使用。
(2)麦类赤霉病。如小麦扬花初有连续阴雨天气,每667米2用25%可湿性粉150~200克,对水50~80升喷雾,隔5~7天视天气状况和病情发展,决定喷第二次药与否,用药量同第一次。
2.防洽水稻病害
(1)稻瘟病。每667米z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稀释作常量或低容量喷雾。防治叶瘟,在田间发现发病中心时喷第一次药,隔7天后再喷一次。防治穗瘟,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次。
(2)水稻纹枯病。水稻分蘖末期和孕穗前各喷药一次。每
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喷雾。喷药时重点
喷水稻茎部。
(3)水稻小粒菌核病。在水稻圆秆拔节期至抽穗期喷药。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50~80升喷雾。每隔5~7天喷药一次,共喷药2~3次。
3.防治棉花病害 防治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每100千克种子用多菌灵有效成分500克拌种。也可采用浸种方法,用多菌灵有效成分250克,对水250千克,浸100千克种子24小时。
4.油菜菌核病的防治 在油菜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62.5克,对水50~80升喷雾。
5.防治 花生立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5% 81%,即100千克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克。也可先将花生种浸泡24小时或将种子用水湿润,再按上述的药量拌种。
6.防治甘薯黑斑病用20 000倍药液浸种薯10分钟,或用30毫克/千克的药液浸苗基部3~5分钟,药液可连续使用7~10次。
7.防治蔬菜病害
(1)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1.3~37.5克,对水50升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3~5次。
(2)黄瓜炭疽病。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加土杂肥2000千克,配成药土覆盖。
8.果树病害的防治
(1)梨黑星病。在梨树萌芽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第一次药,落花后喷第二次。以后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喷药3~4次,每次间隔期为7—10天。
(2)桃疮痂病。在桃子套袋前,用25%多菌灵呵湿性H剂20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灭喷一次。
(3)苹果褐斑病。在病害始见后,使用25 cYo多菌灵W湿性粉剂25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药1次。
(4)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在葡萄展叶后到果实着色前,使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药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一次。
9.花卉病害的防治多菌灵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叶斑病,花卉白粉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用法是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25%多菌灵250倍液喷雾。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隔7~10天喷一次。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 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 疗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 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 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 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 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 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 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1、麦类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云纹病等 麦类黑穗病,100公斤种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湿性粉剂200克)的药剂; 对锈病、白粉病、云纹病可在病害初发时,每亩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严重时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则需60克)兑水75-100公斤喷雾。
2、玉米、 高粱丝黑穗病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533克拌种。 高粱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66-400克拌种。
3、瓜类白粉病 大田用25%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1-2次,温室用2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2次。 菜豆类锈病 可在发病初期或再感染时,用2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2次。
三唑酮又叫粉锈宁、百里通,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因而得一美名:“粉锈宁”。
三唑酮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原药和制剂生产厂家较多,开发的制剂种类也多,主要有15%、20%乳油,8%、10%、12%高渗乳油,12%增效乳油,10%、15%、25%可湿性粉剂,8%高渗可湿性粉剂,15%烟雾剂,以及众多含三唑酮的复配杀菌剂和杀菌杀虫剂、种衣剂。
三唑酮可以茎叶喷雾、处理种子、处理土壤等多种方式施用。
三唑酮是高效、持效期长的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熏蒸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麦角街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G. 三唑类杀菌剂有哪些特点

三唑类杀菌剂是针对真菌性病害的药剂,对细菌、病毒等病原菌造成的病害无效。植物病原真菌在侵染寄主组织之前,先由有性孢子或菌丝萌发为无性孢子,无性孢子产生芽管或吸器,再侵入进植物组织内。产生无性孢子的时候,自然会同时合成细胞膜和细胞壁。三唑类杀菌剂的最佳使用时机是病害侵染的初期,此时的病菌开始在寄主体内一边汲取有机营养一边发育形成新的无性孢子。因此,三唑类杀菌剂是治疗性杀菌剂。

生产中,三唑类最好和其它杀菌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效果会更好。比如,和吡唑醚菌酯、铜制剂、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复配,先消灭大部分萌发前的病菌孢子,再清理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残余;不同的三唑类杀菌剂品种防治谱不一样,有时候两种三唑类杀菌剂可以混配在一起,发挥更好的杀菌效果。例如,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戊唑醇,咪鲜胺和抑霉唑等。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历经三个阶段,是在科学家陆续研究清楚主要植物病原真菌各自的麦角甾醇合成机制以后,有针对性的合成了不同的三唑类杀菌剂品种。到目前为止,三唑类杀菌剂已经超过40个品种、三唑类杀菌剂对霜霉病、疫病等由低等真菌侵染造成的病害无效。低等真菌形成细胞膜的时候,缺乏合成麦角甾醇的能力,只能利用从其它途径获取到的有机物再代谢为麦角甾醇。

H. 喷洒农药(甲维盐、三唑酮)。农药有效期7天。可以来预防蚊虫吗

不能,甲维盐用作卫生用药是制作成饵剂杀灭蟑螂用的。三唑酮是杀菌剂,对蚊虫没有效果。为了您的安全,杀蚊虫还是使用正规的卫生用药。

I. 1.三唑酮可与哪些农药互陪 2.三唑酮是铜制剂吗

三唑酮可与大多数农药互配,碱性农药除外。三唑酮不是铜制剂,此酮非彼铜。

阅读全文

与三唑酮有效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彩电的折旧年限 浏览:102
无损检测证书 浏览:825
创造的名句 浏览:365
陌声聚投诉 浏览:389
成果照片图 浏览:332
聚投诉张华 浏览:413
我爱发明自动钓鱼 浏览:199
龚发明重庆 浏览:413
我为你许下爱的期限 浏览:734
我想发明的200字 浏览:989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