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主板上市要求企业的盈利期限为多少年
根据中国最新来修订的《证券法源》对公司上市的条件有所放宽,公司股本总额要求不少于人民币
3000万,取消了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的要求,
企业上市规模要求:
1、净利润:主板上市要求3年盈利,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创业板(征求意见)上市要求2年盈利,且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1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
2、营业收入:主板上市要求3年累计超过3亿元。创业板(征求意见)上市要求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3、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与营业收入指标二选一):主板上市要求3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创业板(征求意见)上市暂无要求。
4、净资产及股本总额:主板上市要求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创业板(征求意见)上市要求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贰』 什么叫第一个获利年度
开始生产经营后的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仍有利润的第一个年度。
开始获利年度是是指企业的生产专经营开始获得利润属的那一个年度。如新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一定一开始生产经营就能获得利润,有的企业可能若干年没有盈利。“获利年度”是指.开始生产经营后的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仍有利润的第一个年度。
为照顾这一实际情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凡新办的合资经营企业,合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职工福利费的范围,在财务部和国税函都有相关的规定且不一致,而国家税务总局在税务答疑时就明确了,在所得税上按照国税函的文件处理;在会计处理上按照财政部财通的文件。如果不一致,就按照税法的标准。
在实务操作中还一定要注意税法优先原则在其他方面的体现,如合同中写明股权转让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负担,但是由对方承担这部分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部门还是会找个人承担责任。
『叁』 企业获利年度是如何确认的据说在当年只要有某个月是盈利就算该年是盈利年,是这样吗
开始获利的年度,是指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第一个获得利润的纳税年度。企业开办初期有亏损的,可以依照税法第十一条的规定逐年结转弥补,以弥补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为开始获利年度
企业获利年度的具体确定,由以下几种方法:
1、如果企业开业当年获得利润,且实际经营期在半年以上的,当年为开始获利之年。
2、如果企业在开办初期(开业当年)有亏损的,可以按规定弥补亏损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为开始获利之年。
3、企业如果与年度中间开业,当年获得利润,而实际生产经营期限不足6个月的,可以选择从下一个年度为获利之年;开始计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期限。但当年所获利润,应当依照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不得享受减免优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下一年度发生亏损,也要开始计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期限,不得往后顺延。
如你公司是2005年2月份成立,在此且当你公司是从2月份开始经营的吧。你公司第四季度虽然获利,但是:
1、如果2005年全年度亏损,那么2005年度就不是“第一个获利年度”。2006年度获利,弥补2005年度的亏损后还有获利,2006年度就是“第一个获利年度”。弥补2005年度后如果还是亏损的,那2006年度也不能做为“第一个获利年度”,以此类推。
『肆』 亏损弥补年限
可以 税法规定 亏损弥补期限为5年 即从06年往前的第5年之内的亏损都可以弥补 刚好到01年 但是 07年就不能再弥补01年未弥补完的亏损了
『伍』 允许弥补亏损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内:"纳税人发生年度容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期计算".
『陆』 什么是期间收益
收益即损益表中所计列的收益额,既包括营业收入,也包括营业外收入,期间损益即在这一个会计期间的收益,即一个月、一个季度、一个会计年度之内的。
『柒』 股权分红多长时间为一期限
根据你的提问,经邦咨询在此给出以下回答:
股票分红的截止日版期就是股权权登记日
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或召开股东大会的时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主体可以参加分红、参与配股或具有投票权利,定出的这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也就是说,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收盘时仍持有或买进该公司的股票的投资者是可以享有此次分红或参与此次配股或参加此次股东大会的股东,这部分股东名册由证券登记公司统计在案,届时将所应送的红股、现金红利或者配股权划到这部分股东的帐上。
股权登记日后的下一个交易日就是除权日或除息日,这一天购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不再享有公司此次分红配股。
所以,如果投资者想得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分红、配股权,就必须弄清这家公司的股权登记日在哪一天,否则就会失去分红、配股的机会。
以上就是经邦咨询根据你的提问给出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经邦咨询,17年专注于股改一件事。
『捌』 以前年度连续亏损,可以用多少年的盈利弥补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例如:2003年发生的亏损只能用2004、2005、2006、2007、2008年的所得进行弥补,如果至08年止03年发生的亏损仍没有弥补完,则2003年的亏损不能再用2009年及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只能税后弥补。
二、相关税收法规规定
1.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第十八条的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的规定,现就税务机关检查调增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问题公告如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反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改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改亏损。弥补改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应根据其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二、本规定自2010年12月1日开始执行。以前(含2008年度之前)没有处理的事项,按本规定执行。
3.根据《国家税务局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口径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9号)第二条的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规定,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允许弥补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填报国税发[2008]101号文件附件1的附表四‘弥补亏损明细表’第2列'盈利或亏损额'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所属年度行次。
4.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的规定,六、关于以前年度发生应扣未扣支出的税务处理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企业由于上述原因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以自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或申请退税。亏损企业追补确认以前年度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业经过追补确认后出现亏损的应首先调整该项支出所属年度的亏损额,然后再按照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并按前款规定处理。
『玖』 盈利性和营利性的差别在哪里
营利性:通过经营获从而取利润的行为。
盈利性: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
二者的区别:营利须是经营状态下,是一种具体行为;盈利只是一种能力,不定是必须通过营业活动取得。
营利性:
商行为概念既包括任何主体从事的以盈利性营业为目的的客观商行为,也包括商主体从事的任何营业性活动,即主观商行为。例如,按照《日本民法典》的规定,商行为是一系列交易性活动的总称,其中不仅包括任何主体基于任何目的而从事的“绝对性商行为”,如证券交易与票据交易行为;而且包括商主体专为盈利性营业目的而从事的“营业性商行为”.如商业买卖、商业承揽、商业服务、商业运送、商事代理与居间、商事保险等;还包括“商人为其营业而进行的”“附属性商行为”,其范围包括商主体为从事营业而进行的一切附属性活动。
盈利性:
流动性、风险性、盈利性三者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在财务工作中我们应认识到:要降低风险,提高流动性,往往会削弱盈利性;要提高盈利性,往往又不能保持较低的风险和较高的流动性。一般而言,企业要追求盈利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承担风险。如果不肯承担风险,企业将失去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条件、企业理财的艺术就在于使“三性”得到最佳统一,达到资金总效用的最大化,即在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承担既定风险的条件下,争取收益最大化;或在满足流动性、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实现风险最小化。要使“三性”协调,有企业理财中应注意保持资产负债规模、期限结构的协调,同时注意企业产品处于不同生命周期时对 “三性”的要求。
『拾』 利润是怎么计算的
投入1万元,到手后是15000元,那么利润是15000-10000=5000元,
利润占比为5000/10000*100%=50%。
各种利润计算方法
一、毛利
毛利是商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剔除其不含税成本的差额,因为增值税是价税分开的,所以特别强调的是不含税,现有进销存系统中叫税后毛利。
1.毛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售价。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售价就可以了。
二、净利
净利指毛利减掉所有的费用及税额所剩下的利润。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它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其内容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
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应负担的流转税,通常也称为毛利。其他业务利润是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后的差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0)盈利期限扩展阅读:
利润的特性:
1、商业利润的神秘性,利润是资本的生命,加快商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剩余价值是雇佣劳动者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但必须经过流通过程把商品转化为货币后才能实现。至于商品能否卖掉,以及按什么样的价格出售,从而利润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到什么程度,将取决于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具体状况。
特别是,商品资本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化出来成为商业资本,专门执行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职能,并相应地取得商业利润,使关系更为错综复杂,更易造成神秘化。
2、分割性
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不仅使用自有资本,而且大量使用借入资本。借贷资本对职能资本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由于使用借入资本必须支付利息,于是产业利润或商业利润又会在量上再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两个部分。
3、再转化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先从工业发展起来并取得统治地位,再逐步向农业扩展。由于在农业中存在着两种垄断,即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以及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因而它不具备如象在工业中那种自由竞争的条件,从而阻碍着利润率的平均化。